由於集水區雨量站網,儀器會發生故障或出現空間不均勻分佈情況 ,故若以一般常用流域平均雨量分析方法推求代表性雨量,則往往出現誤 差或無法推求之窘境,故本文引用灰關聯分析,將集水區各雨量站與流量 站間關聯性進行排序,藉用各單站雨量與出口流量站流量建立數組轉換模 式,其轉換模式,本文以模糊邏輯法建立之,而模糊邏輯之規則庫與隸屬 函數,則利用類神經網路之自組織映射圖網路與遺傳演算法推定。 由 颱洪事件所帶來的雨量,往往造成水庫容量蓄滿,對於水庫防洪操作過程 ,直接影響到水庫日後給水、灌溉、發電及壩體本身的安全性等問題。如 此要使水庫具有防洪功能,則在颱洪季節預留防洪容量用以攔蓄洪水,調 節下游洪水以降低洪峰流量。如達到警戒水位時,因考慮到壩體結構的安 全性問題需適時的放水,此時需放多少水量,則需考慮到往後水庫入流量 多少及是否符合多目標標的量等問題。如此水庫進行防洪運轉時,其好壞 關鍵在於入流量預測的準確性,所以本文就水庫防洪即時操作上,進行水 庫入流量預報之可行性評估,文中將以翡翠水庫集水區為演算實例,進行 模糊遺傳類神經洪流量預報法之可行性評估,以提供翡翠水庫於防洪即時 操作之用。並探討各雨量測站與 Thiession 法所建立模糊遺傳類神經模 式在水庫集水區洪流量預報之影響。 實際應用時,其結果無論用雨量 站降雨-流量預報模式或集水區平均降雨-流量預報模式,其評鑑結果皆尚 佳,但仍以集水區平均降雨量之模擬較穩定,故在預測乃期望值的立場而 言,若集水區各測站降雨資料完備,仍建議採用以集水區平均降雨量進行 洪流量預報,若有缺站情況,再依序採用碧湖、坪林、九芎根、十三股、 太平等單站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