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舊、受損傷、施工不良或設計不當之鋼筋混凝土柱而言,補強 往往比重建來得經濟且具時效。近年來利用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板(FRP) 膠合於鋼筋混凝土結構表面為結構補強研究的新趨勢。然而,目前複合材 料圍束補強混凝土的研究,仍侷限於以往建立之螺旋箍筋圍束混凝土的軸 向應力-應變模式上,這些模式並不能完整且正確地模擬出複合材料圍束 補強混凝土的承載行為。本文即針對此一問題,製作了47個設計強度 為210 kg/cm2、大小為15×30公分的純混凝土圓柱試體,經過28天的養護 後,分別以三種不同編織方向之玻璃纖維布(單向編織、平面編織及45度 角編織)、兩種黏著膠料(環氧樹酯及RTM樹酯)、三種包裹層數(一層 、兩層及四層)及兩種纏繞方式(分層纏繞及連續纏繞)圍束補強,然後 再以200噸萬能試驗機對其進行軸向抗壓實驗,觀察其承載行為。並以實 驗結果探討不同條件之圍束補強方式,對混凝土圓柱試體在強度、延展性 及破壞形式上的影響。接著再利用電腦程式將前人所提出之預測模式,與 實驗結果相互比較後,進而提出一組能準確地預測出,玻纖複材圍束混凝 土之軸向極限抗壓強度,及此時對應之軸向壓應變的公式。同時,並找出 一套能模擬玻纖複材圍束混凝土之軸向應力-應變曲線的模式,以作為日 後鋼筋混凝土柱補強設計時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