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國內「非自願性失業者」佔整體失業人數比重已由歷年20%上升 至27.73%,兼以產業結構變遷所帶來之結構性失業,政府當局有意於不久 之將來開辦失業保險。但失業保險的實施,通常會被視為具有誘發企業與 勞工道德危險產生之疑慮與負面性之刻板印象。 本研究僅從勞動供給 者的角度出發,探討我國未來可能之失業保險建制--「勞工保險失業給付 實施辦法」草案是否會改變勞工失業後之尋職行為,及制度設計本身是否 內建誘發勞工道德危險之機制,而如預期般的會造成失業率之上升。 本研究即分別從理論與制度兩個層面,進行雙向探討。在理論層面,係利 用勞動市場中之工作搜尋模型探討我國失業保險草案中之給付制度對失業 勞工尋職時之影響;在制度層面,則以草案中之給付制度為主軸,從制度 設計本探討我國失業保險草案是否內建誘發勞工道德危險之機制。 基 本上,就理論分析而言,在其它條件不變下,失業保險雖然會如預期的降 低失業勞工之搜尋成本,提高其保留工資,進而延長失業期間以致失業率 之上升。但本文之研究結果發現,我國失業保險草案所提供之財務後盾並 不充分,因此失業勞工沒有依賴失業保險之傾向 就失業保險草案之給付 期間設計而言,則有促使失業者謹慎使用保險資源的特性,而縮短了失業 期間。此外,失業保險草案本身也具有減少低度就業之效果。 就制度 分析而言,經由本研究之探討後認為,我國失業保險草案之給付制度由於 給付條件嚴格;給付水準之實質所得替代率較低;因此,我國失業保險草 案似乎不存在著誘發勞工 道德危險之機制 另一方面,草案之平均給 付期間,也比非自願性失業勞工之平均失業期間略少。 經由相關文獻 中失業保險在理論與實證上分析,與本研究從理論面和制度面之雙向探討 可知;雖然無法明確排除失業保險導致失業率上升之預期效果,但我國 失業保險草案中之給付制度對於失業率上升之影響,是可以達到很微小的 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