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在探討存活率的估計,早在1958年Ricker(1958)首 先提出兩次釋放模型及其存活率估計法,Jolly(1965)和Seber(1965)分別 從開放母體研究中建立模型也提供存活率的估計,Seber(1970)、Brownie et al. (1985)從鳥類繫環回收資料提出繫環回收模型及存活率的估計。 本文則對Ricker兩次釋放模型加以推廣;探討當動物捕取機率受到時間因 素(time variation)及行為反應(behavior response)因素下之兩次釋放 模型,而引出了$M_{tb}^R$模型;此處的R表示Ricker,t表示時間,b表 示行為反應。$M_{tb}^R$模型的子模型為$M_0^R$、$M_t^R$、$M_b^R$三 種模型,此時$M_t^R$為只受到時間影響下的模型,$M_b^R$為只受行為反 應之模型,$M_0^R$模型為不受時間及行為反應影響下的模型。然而在$ M_{tb}^R$模型下,由最大概似估計函數導出的最大概似估計是一個恆等 式,而無法求出 它的解,因此本文中只探討$M_0^R$、$M_t^R$及$M_b^R$ 三種模型下之最大概似估計。文中引入了潛在變數$D $(代表死亡)來改寫 概似函數,以利導出在$M_0^R$、$M_t^R$、$M_b^R$三種模型下的最大概 似估計量,並利用Bootstrap法來估計變異數,及使用Bootstrap百分位數 法來估計信賴區間。最後和傳統Ricker模型參數估計結果做一比較以期有 更好的表現。在第二章裡將對一些傳統的經典文獻做一簡單回顧。在第三 章裡提出推廣化Ricker模型的介紹及其參數的估計。第四章為模擬結果分 析,利用撰寫的FORTRAN程式做統計模擬,以比較在各種模型下所提出的 估計結果並與Ricker(1958)所提出的方法做比較,此處比較的觀點是偏差 、標準差、平均絕對偏差、信賴區間、及信賴區間對實際參數值的涵蓋率 。最後一章為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