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共同基金已經成為投資大眾多元化的投資管道之一,由於共同基金具有分 散風險與規模經濟的好處之外,再加上經由專業經理人的操作通常能較一般投資大 眾獲得較佳的報酬,也因此共同基金逐漸受到投資大眾的青睞。從國外的實證文獻 中,我們可以得知美國的共同基金的存在有慣性投資策略與從眾行為,且此種操作 策略與投資行為皆能為美國共同基金的經理人獲得較佳的操作績效。 針對此一現象,本研究以85、86兩年國內40支共同基金的相關資料來驗證國內共同 基金是否同樣存在有慣性投資策略與從眾行為,並且同時驗證出此種操作策略與投 資行為是否能替基金經理人獲得較佳的操作績效,研究結果如下: 1.慣性投資策略普遍存在於我國共同基金的交易中。在依個股預期的報酬方面,基 金經理人傾向會買入預期個股表現較佳的股票但不會同時賣出預期表現較差的個股 ; 在依個股上期報酬表現方面,經理人則會傾向買入( 賣出 )上朝績效佳( 差 )的 個股。 2.在從眾行為方面: (1) 個股的無方向性從眾行為普遍存在共同基金的交易行為中。 (2) 買入個股或賣出個股的有方向性從眾行為並不顯著。 (3) 基金的從眾行為並不顯著。 3.採行慣性投資策略與具有從眾行為的基金,其績效表現較佳。 在慣性投資策略與從眾行為的各項指標中,依據預期個股表現較佳而增加持股的BU Y LOM 指標與基金的從眾行為FHM 指標為影響基金績效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