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嘗試以中國的角度,使用《外交檔案》來研究巴黎和會時期的中國外交。 論文的架構,除前言、結論外,分為五章 。第一章首先探討中國在歐戰發生後 應對的外交策略,其間國際局勢不斷變化,而中國外交當軸者也持續主動地嘗試各 種可能性,以求參加和會,希望能為國家爭取喪失的利權。 接著探討歐戰後中國對和會的籌備與期望。除外交當局的研擬提出和會問題、 派出代表團外,海內外的中國人也對和會抱有很大的期望,紛紛提出各項問題,希望能 在和會上解決。 第三、第四章則分別討論中國和會代表團的組織、內部會議運作情形,以及代 表團參與和會各項事務的經過。 第五章巴黎和會與國民外交的蓬勃發展,討論巴黎和會時期在野名流赴歐考察 風潮、對外事務民間團體的成立、民間團體代表赴歐考察與宣傳主張、新聞記者 赴歐採訪和會,以及因山東處置問題而引發的五四運動,更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進行 國民外交的極致表現。 巴黎和會是中國第一次參與的國際會議,象徵中國進入國際社會,成為國際家庭 的一份子。在和會上,中國 簽署了三個和平條約,及幾項國際協定公約,收回德、奧 在華特權,廢除與德、奧間的不平等條約,同時也使束縛中國的國際條約所造成的體 系發生裂縫,為未來的修約外交製造良好的機會。這些都是中國由巴黎和會得到的無 價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