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04: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教榮
研究生(外文):Huang vincent
論文名稱:李嘉圖等值定理之實證分析:結構性VAR之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icardian Equivalence:the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VAR
指導教授:李慶男李慶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8
畢業學年度:8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李嘉圖等值定理結構性向量自我迴歸模型共整合分析衝擊反應函數預測誤差變異數分解單根檢定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由於政府不斷的推動重大的公共工程及擴大社會福利措施,光是民國 81~84年度之間,為了支應龐大的支出,公債的發行量就高達七千五百億餘元。雖然八十五年度的債務餘額有趨緩的現象,但是隨著未來的高鐵公共工程的啟動、機場捷運系統的營運以及南科的進駐,對於政府的財政勢必又是一大考驗。且對於這樣巨額的支出,不禁令人懷疑政府將會以什麼方式籌措資金來源呢?是提高稅收?還是發行更多的公債? 在此,我們關心的是政府的融通政策對民間消費行為的影響到底為何?且若以公債發行來融通,人民是否會將公債的持有視為一種財富的增加,而增加消費?或者,將現今公債的發行,視為後代子孫的負債增加,而 減少現在的消費?換句話說,即在探討李嘉圖等值定理的有效性。在此本 文將採用存在共整合限制下的向量自我迴歸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 -on model with co-integration constrain),並配合King et al(1990)的辨認方法及經濟理論所建立的結構性VAR來做為實證上分析研究之依據。實證的結果顯示,在既定的政府支出水準下,政府採用以稅或發行債券來融通,將造成私人部門的淨財富增加﹐產生財富效果﹐使得民間部門的消費行為發生變動。亦即假設在既定的政府支出之下﹐融通政策不會使得民間部門的消費行為產生改變的李嘉圖等值定理在台灣並不成立。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