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作賓,「萬象甲骨文詩畫集」,董敏印行,台北,民72年11月三版
[2] 董同龢,「語言學大綱」,東華書局,台北,78年二月二版
[3] 洪惟仁,「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自立晚報,台北,1993.7
[4] 鄭良偉,「從國語看臺語的發音」,學生書局,台北,民76年九月
[5] 鄭良偉,「台語與國語字音對應規律的研究」,學生書局,台北,民76 年八 月
[6] 鄭良偉,鄭謝淑娟合編,「台灣福建話的語音結構及標音法」,學生書局,台北,民76 年8 月四刷
[7] 鄭良偉,「台語的語音和詞法」,遠流出版社,台北,民86年初版
[8] 楊青矗,「國台雙語辭典」,敦理出版社,台北市,1996.2五版
[9] 許成章,「臺灣漢語辭典」,台北市,自立出版社,民81年
[10] 許極燉,「台灣話流浪記」,台灣語文研究發展基金會,高雄, pp. 177-314, 第一出版社,1991.5
[11] 王育德,「台灣話講座」,台北, pp. 34,自立出版社, 1993.5
[12] 連金發,「台灣閩南語詞綴"仔"的研究」,台灣語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 pp. 465-483,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民87年8月
[13] 洪惟仁,「閩南語輕聲及其語法、語用分析」,台灣語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 pp. 419-449,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民87年8月
[14] 丁培毅,「智慧型國語語音波形合成技術」技術報告。
[15] 陳志祥,「國語連續語音連音型態之初步研究」,中興大學應數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16] 陳世達,「應用音中仙中文聽寫機之全球資訊網語音輸入查詢系統」,成大電機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7年6月[17] 歐陽明、李琳山,「一套中文的文句翻語音系統」,台大電機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5年6月[18] L. R. Rabiner and R. W. Schafer, "Digital Processing of Speech Signals", p398-p403, 1987.
[19] 劉繼謚等,「以線性預測編碼為合成器的中文文句翻語音系統」,電信研究季刊,第19卷第3期,民國78年9月[20] S. Singhal and S. Atal, "Amplitude Optimization and Pitch Prediction in Multipulse Coders", IEEE Trans. Acoust,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ASSP-37, pp.317-327, March 1989
[21] 朱國華等,「一套以多脈衝激發語音編碼器為架構之即時中文文句翻語音系統」,電信研究季刊,第21卷第4期,民國80年12月[22] .J. Charpentier and M.G. Stella, "Diphone Synthesis Using an Overlap-Add Technique For Speech Waveforms Concatenation", Intern. conf. on ASSP, ICASSP-86, pp. 2015-2019, 1986
[23] Christian Hamon, Eric Moulines, Francis Charpentie, "A diphone synthesis based on time-domain prosodic modifications of speech", ICASSP, pp.238-241,1989
[24] 施炳華,「台語教學法」,啟人書局,台南市,民82
[25] 林繼雄,「台語教學法」,大夏出版社,台南市,民79
[26] 方南強,「大家來說台灣母語(閩南語篇)」,時報出版公司,1996.5初版七刷
[27] 鄭良偉,「同義語現象在台華對譯詞庫裡的處理問題:條件和促成結構」,台灣語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 pp. 529-564,文鶴出版有限公司,民8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