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02: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于玲
論文名稱:晚清中國與新馬華僑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鄭永常鄭永常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晚清新馬地區華僑中國與華僑新馬華僑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清初實行海禁政策,對海外華僑採取不聞不問、排斥的態度,鴉片戰爭後,中國學習近代外交制度,對華僑的態度逐漸轉變。光緒三年清廷在新加坡設立了海外第一個領事館,為中國自古以來的創舉,開啟了中國與華僑關係的新紀元。駐新領事的職責為保護華僑,不過在當地殖民政府的阻撓下,領事的保僑成效有限。但領事的設置,使清廷與新馬華僑的關係得以建立,且設領後彼此間的關係更進一步發展。
經濟上,僑匯可彌補貿易逆差的損失,華僑對國內災荒也進行賑捐,清廷招徠華僑回國投資以發展實業,並對華僑進行賣官鬻爵,以鼓勵賑捐、投資,加強了清廷與華僑的經濟關係。文化方面,領事在華僑社會提倡華文教育,私塾義學、新式學堂紛紛設立,以培養華僑的愛國意識。而兵艦巡歷外洋,得到華僑的熱烈歡迎,促進了華僑的內嚮之心。
不過清廷與新馬華僑的關係,受到保皇黨、革命黨的衝擊,領事雖監視、偵查反清勢力的海外活動,但最後不敵革命潮流。滿清政權的告終,並不代表華僑與中國的關係就此結束,而是另一階段新關係的開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晚清移民潮與新馬華僑社會之形成 6
第三章 清廷在新加坡設領及其護僑活動 24
第一節 設領的提議與交涉 24
第二節 保僑事務的推動與挫折 38
小結 48
第四章 清廷與新馬華僑之互動關係 51
第一節 華僑之賑捐及投資 51
第二節 新馬地區華文教育的推廣 69
第三節 官員對護僑問題的建言 81
小結 88
第五章 保皇黨、革命黨對清廷與華僑關係之衝擊 90
第一節 保皇黨與革命黨的活動 90
第二節 領事、保皇黨與革命黨的勢力消長 98
小結 104
第六章 結論 106
中文參考資料
1. 王彥威、王亮纂輯,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民58。
2. 外務部清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3. 李鍾玨撰,新嘉坡風土記,台北:藝文印書館,民55。
4. 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台北:華聯出版社,民53。
5. 商務官報局編,商務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1。
6. 曾紀澤,曾惠敏公奏疏,台北:文海出版社,民64。
7. 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民61。
8. 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6‧
9. 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台北:廣文書局,民52。
10. 憲政編查館編,政治官報,台北:文海出版社,民54。
11.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台北:廣文書局,民51。
12. 叻報,微縮捲片
13. 中興日報,微縮捲片
14. 維多巴素著,張奕善譯,近代馬來亞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1‧
15. 朱杰勤,東南亞華僑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6. 李長傅,中國殖民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2。
17. 林金枝,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概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
18, 林遠輝、張應龍,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9. 庄國土,中國封建政府的華僑政策,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20. 袁丁,晚清僑務與中外交涉,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
21. 陳荊和、陳育崧編著,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香港:中文大學,1972
22. 陳達,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長沙:商務印書館,民28。
23.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民82。
24. 顏清湟著,粟明鮮等譯,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
25. 林孝勝,清朝駐新領事與海峽殖民地政府間的糾紛,收入柯木林、吳振強編,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1972。
26. 柯木林,左秉隆領事與新華社會,收入柯木林、林孝勝合著,新華歷史與人物研究,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
27. 陳育崧,新嘉坡中國領事設置史,南洋雜誌第一卷第六期,民36。
28. 崔貴強,晚清官吏訪問新加坡,南洋學報第二十九卷第一、二期,1976。
29. 顏清湟著,張清江譯,清朝鬻官制度與星馬華族領導層,收入顏清湟編,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
30. 潘醒農主編,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金禧紀念刊,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1980。
英文參考資料
1. Turnbull,C.M.,A History of Singapore,1819─197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2. Morse,H.B.,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Hongkong:Kelly and Walsh,1910─18。
3. Godley,M.R.,The Mandarin─Capitalists from Nanyang: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1893─1911,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