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17.166)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3 18: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炳杰
研究生(外文):Chen, Bing-jie
論文名稱:中國樂器音色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Timbral Quality of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指導教授:鄭德淵鄭德淵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 Te-y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中國音樂樂器音色聲學音響學泛音結構頻譜分析
外文關鍵詞:Chinese musicmusical instrumentstimbral qualityacous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7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中國傳統音樂的旋律線性思維模式,與西方音樂和聲面性發展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在單一流動的曲線中,透過音色變化所呈現的「氣韻生動」,成為中國音樂審美的主要特質。樂器在音色上的表現,甚至形成「八音」的分類體系。中國樂器中,如琵琶與古琴,也因為其在音色上的強烈表現特質,而在歷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又如笛音的清晰嘹亮、二胡的如泣如訴,乃至中國打擊樂的豐富聲響,都直接與樂器的音色特質有關。在音色審美上的訴求,也都反映在對樂器材質的選擇、演奏方式與表現風格上。所以,體悟中國自古以來的音色觀,遂成為瞭解中國音樂不可不研究的一個面向。
本論文即從中國音樂的審美角度,配合歷史文化的背景,欲建立一樂器音色的審美觀。並且,對各種代表性的樂器作頻譜分析,以聲學的角度研究,建立中國樂器的「音色庫」,作為往後深入研究的基礎。最後,在依據中國樂器分類,分別對樂器的音色特質作探討。希望本文中,不論是美學、史學上對中國樂器之音色的探討,或是聲學上對樂器的音色特性之檢測,能作為對中國音樂未來發展的一個面向指引,並成為中國樂器製造、維修、改革的參考。
緒論1
第一章 中國音樂中的音色審美4
第一節 樂音本質的音色審美4
第二節 樂音流動的音色審美15
第三節 樂音並行的音色審美23
第二章 中國音樂審美與歷史文化背景28
第一節 先秦新聲─人道精神的情感外現29
第二節 南北聲歌─承漢起唐的時代融合37
第三節 盛唐之音─兼容中外的隋唐燕樂45
第四節 明清意趣─市民階層的文藝情趣49
第三章 中國樂器音色庫的建立56
第一節 音色與泛音結構56
第二節 頻譜分析儀的原理與運用59
第三節 中國樂器音色之分析62
第四章 中國樂器分類之音色特質74
第一節 韻味遠長的擦弦樂器74
第二節 斑斑色彩的彈撥樂器80
第三節 吟詠人生的吹奏樂器87
第四節 音色多采的打擊樂器94
結論98
參考書目100
附錄:音色採樣分析表105
中文參考書目
Bruno Nettle,沈信一譯,《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台北:書評書目。
Sachs, Curt. 林勝義譯,《比較音樂學》,台北:全音樂出版社,民71。
Zwicker, Eberhard,山田由紀子譯,《心理音響學》,東京:西村書店,1992。
初版。
王光祈編,《中國音樂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7。
王耀華,《中國傳統音樂概論》,台北:海棠,民79,初版。
古宗智譯,《EML理論方法應用》,貴陽:貴陽藝術專科學校,1992。
平岡正德譯,《音樂工學》,東京:日本誠文堂新光社。
卡爾西蕭(Carl E. Seashore),郭長揚譯,《音樂美學》,台北:大陸書店,民66。
史惟亮,《音樂向歷史求證》,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62。
田邊尚雄,陳清泉譯,《中國音樂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3。
安藤由典,鄭德淵譯,《樂器的音響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78。
佐賴仁,《音樂心理學》,東京:音樂之友社,昭和58,22刷。
余人豪,陳自明,《東方音樂文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李約瑟,陳立夫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0。
吳南薰,《律學會通》,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第一版。
林谷芳,《諦觀有情》,台北:望月出版有限公司,1997。
林谷芳,《傳統音樂概論》,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7。
林謙三,《東亞樂器考》,北京: 音樂出版社,1962。
胡菊人譯,《李約瑟與中國科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68。
勃藍納克,徐萬椿譯,《噪音與振動控制》,台北:協志工業叢書,1975。
高厚永,《民族樂器概論》,台北:丹青,民77,再版。
修海林,《古樂的沈浮》,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
許西疇譯,《鋼琴之構造調律修理》,台北:音響技術月刊。
袁靜芳編著,《民族器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唐健垣編,《琴府》,台北:聯貫出版社。
梁在平,《中國樂器大綱》,台北:中華國樂社,1970。
梁廣程、潘永璋編,《樂器法手冊》,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民83。
張世彬,《中國音樂史論述稿》,香港:香港友聯出版社,1977。
陳萬鼐,《清史樂志的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
莊本立,《中國的音樂》,台北:台灣省新聞處印行,1968。
莊本立,《中國音律之研究》,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
莊建雄譯述,《聲音的藝術與科學》,台北:音響技術雜誌社。
許常惠,《中國民族音樂學導論》,台北:百科文化事業,民74。
許常惠,《民族音樂論述稿(一)》,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6。
許常惠,《民族音樂論述稿(二)》,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6。
黃體培,《中華樂學通論》,台北:中華國樂會,1978。
陳喜棠譯,《鋼琴製造》,台北:徐氏基金會,1977。
郭長揚,《音樂美的尋求》,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0。
楊家駱,《中國音樂史料》,台北:鼎文書局,1976。
楊隱(楊蔭瀏),《中國音樂史綱》,台北:學藝出版社,1974。
廖富樂編著,《琵琶的技術與練習》,台北:中華樂訊雜誌社,1980。
碩歇基,官德樣等譯,《波動學》,台北:徐氏基金會,1963。
鄭德淵,《二十一絃箏之聲學研究及其音樂之研究》,台北:學藝出版社,1997。
鄭德淵,《中國樂器的藝術性與科學理論》,台北:聲韻出版社,民73,初版。
鄭德淵,《音樂音響學》,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4,初版。
鄭德淵,《樂器分類體系之探討》,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2,一版。
鄭德淵,《箏樂理論及演奏》,香港:中國出版社,1978。
鄭德淵,《箏樂理論及研究》,台北:大陸書局,1987。
鄭德淵,《中國箏樂之現代化》,台北:大卷出版社,1994。
鄭德淵,《弦樂器的科學理論》,台北:樂韻出版社,1981。
管建華,《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5。
劉承華,《中國音樂的神韻》,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劉靖之,《民族音樂研究》,香港:商務,1989,一版。
德丸吉彥,《民族音樂學理論》,東京: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1996。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劉毅志,《二胡的研究》,台北:中國民族音樂學會,1976。
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錄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3。
繆天水(瑞),《樂律學研究》,台北:淡江書局,1971。
戴念祖,《中國聲學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戴粹倫等,《中國音樂史論集》,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民57。
謝俊逢,《民族音樂論集一》,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3。
謝寧譯,《音樂的科學原理》,台北:徐氏基金會,民64,再版。
藤井知昭等,《民族音樂概論》,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1996。
羅其祥,《中國調式研究》,台北:生韻出版社,民七十三。
羅伯特、京特編,金經言譯,《十九世紀東方文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
外文參考書目
Batholomew, wilmer T. Acoustics of Music. New York: Prentice Hall . Inc., 1942.
Baconie, Robin. The Concept of Music. Oxford: Carendon Press,1990.
Benade, Arthur H. Fundamentals of Musical Acous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Bodman, Helene D. Chinese Musical Iconography-A histo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Falkernhausen, Lothar von. Suspended Mus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Brook, Barry S. Perspectives in Musicology. New York: Pendragon Press,1985.
Campbell, Murray., Greated, Clive. The Musician’s Guide to Acoustics.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87.
Culver, Aharles A.. Musical Acoustics. New York: McGrew-Hill Book Company, 1956.
Olson, Harry F. Music,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 Inc.,1967.
Ferrara, Lawrence. Philosophy and the analysis of music. Excelsior Music Publishing Co.,1991.
Fletcher, Neville H., Rossing, Thomas D. The Physic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91.
Hargreaves, David J.,North, Adrian C. e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us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Hood, Mantle. The Ethnomusicologist. New York: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James, Science and Music. The Macmillam Company., 1938.
Josephs, Jess J. The Physics of Musical Sound.
Kartomi, Margaret J.. On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Kerman, Joseph. Musicology. London: Fontana Paperbacks and William Conllins,1985.
Kinsler, Lawrence E. Frey, Austin R. Fundamentals of Acoustics.1950.
Lai, T.C. , Mok, Robert. Jade Flute The Story of Chinese Music. Hongkong: Hongkong Book, 1981.
Liang, Mingyue, Music to the Billion--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Musical Culture. New York: Heinrichshofen Editon,1985.
Menuhin, Yehudi. Courtis, W. Daivis. The Music of Man. Toronto: Methuen (of Australia),1979.
Metcalf, robert 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5.
Myers, Helen. Ethnomusicology —A introduc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1993.
Myers, Helen. Ethnomusicology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Studies.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Inc.1993.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Nettl, Bruno. 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3.
Rahn, John. ed. Perspectives on Musical Aesthetic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4.
Remnant, Mary. Musical Instrument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London: B. T. Batsford ltd,1989.
Seashore, Carl E. Psychology of Music.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38.
Stewart, george W.. Acoustics. D. Van Nostrand company. Inc., 1932.
Tarasti, Eero. A Theory of Musical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