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207.133.27) 您好!臺灣時間:2022/06/25 18:25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曾復瑜
研究生(外文):
Faber Jane
論文名稱:
STS導向教學在建構ElNino概念上之應用
指導教授:
胡健驊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
海洋科學系
學門:
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
海洋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1999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建構教學
、
地球科學
、
聖嬰現象
、
科學過程技能
、
講述式教學法
、
STS導向教學
、
科學教育
外文關鍵詞:
STS
、
Science
、
Technology
、
Science
、
El Nino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9
點閱:428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中文摘要
地球科學為一極為生活化的自然學科,因此研究者認為以『STS』精神的教學模組,對於學生在地球科學上的學習應會比傳統的『講述式』教學有效率。本研究經由『STS導向教學』(STS Orientation Teaching)之教學模組,將學生置於探究情境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給予學生機會主動練習、觀察、解釋、分析與討論以建立學生『El Nino』之概念,同時發展高層次思考能力,提升「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與「科學過程技能」(Science Process Skill)的能力,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STS導向教學』與『講述式』教學法對於學習者的學習態度、El Nino概念的學習成效以及科學過程技能高低不同的學生,在不同教學模式下學習的差異情況。研究的設計,在準實驗研究法下,以未曾有STS學習經驗的學生為主,實驗教師輔助學生自行設計及參與El Nino概念的STS活動。教學實驗過程共計有四班,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群,其中實驗組以STS導向教學進行實驗,另一群以講述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活動。實驗中所蒐集的學生資料共計有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地球科學與El Nino概念前、後測」與「科學過程技能學習進展指標前測」五項資料,於實驗完成之後,將學生資料以群組、過程技能及學習態度分群後交叉比對,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來比較學生在兩種教學模組之下的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首先在學生『El Nino』單元概念學習成效上,在「統整性問題」與「所有題型」方面,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P<0.05), 在「理解性問題」方面,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P<0.01);而在「簡單讀圖及事實性問題」方面,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P<0.1)。其次進一步將不同過程技能能力的學生分群來分析,在過程技能高、中分群,學生學習成效顯示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但在過程技能低分群的學生,兩組無顯著差異。
其次比較兩組學生學習態度,在「學生參與度」以及「解題成就感和信心」方面與「學習態度」方面,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P<0.01)。但在「學習興趣」方面,兩組並無明顯差異。其次再進一步由不同過程技能能力的學生分群來分析,在過程技能中、低分群的學生群中,顯示出實驗組優於對照組,但在過程技能高分群的學生,兩組學習態度測驗無顯著差異。
第一章 緒論
前言---------------------------------------------------------1
第一節 研究背景------------------------------------------3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STS的探討--------------------------------------11
第二節 科學過程技能------------------------------------34
第三節 建構教學-----------------------------------------41
第四節 地球科學與El Niño教學------------------------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
第一節 研究對象----------------------------------------59
第二節 研究工具----------------------------------------60
第三節 研究流程----------------------------------------66
第四節 研究設計----------------------------------------69
第五節 教學設計----------------------------------------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El Niño單元前後測資料分析-------------------79
第二節 學習態度前後測資料分析-----------------------8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7
第二節 建議---------------------------------------------99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建議--------------------------------103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106
英文參考書目-------------------------------------------109
網站參考資料-------------------------------------------120
附錄
附錄一 傳統教學與STS教學之比較------------------126
附錄二 美國科學教師協會之STS立場聲明-----------128
附錄三 國中地球科學態度測驗------------------------129
附錄四 過程技能前測----------------------------------131
附錄五 STS教師評量---------------------------------135
附錄六 地球科學基本概念前測------------------------139
附錄七 地球科學 與El Niño基本概念後測------------141
附錄八 El Niño主題----------------- -----------------145
中文參考文獻
1.王澄霞和劉奕昇(民83a):臭氧層破洞STS單元活動:大二學童,第十屆科學學術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1-35。
2.王澄霞和劉奕昇(民83b):開發溫室效應STS單元:第十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 37-68。
3.王澄霞(民84):STS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3(2),115-137。
4.王澄霞和林梅芬(民84):開發溫室效應 STS 單元,第十屆科教研討會論文彙編。
5.李春生和陳培源 (民75):地質野外考察實習在地球科學教育上的功能,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度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415~420。
6.李佳玲和陳瓊森(民84):國中理化試行合作學習教學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碩士論文
7.幸曼玲主編(民85):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
8. 林政宏和毛松霖(民83):科學教育指標之研究,科學學習進展指標-地球科學學習進展測驗甲卷(國中)。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印行。
9.范毓娟和郭重吉(民84):在國中理化課程中試行建構主義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6,頁69-87。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10.郭重吉(民81):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 ,20(5),頁548-570。
11.郭重吉(民85):科學哲學的省思,教育研究雙月刊,49,頁16-24。
12.郭鴻銘(民82):地球科學教育學門資源整合規劃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教育發展處
13. 郭生玉(民8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縣:精華書局。
14.陳文典(民77):「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心智活動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77-0111-S003-25C。
15.許榮富(民75):科學過程技能組織因子結構分析研究,第一屆中日科學研究會研究彙刊,239-286。
16.許榮富和黃芳裕(民84):當今科學概念發展研究賦予科學學習的新意義,科學教育月刊 ,178,2-13。
17.張鳳琴(民83):孔恩-哲學觀與我國科學教育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175,8-16。
18.張美玉(民87):建構取向的科學教室內師生互動實例,科學教育學刊,1998,6(2),149-168。
19.張靜嚳(民84):問題中心教學在國中發展之經過效果即可型性之探討,139-164
20.國立編譯館(民84):國民中學地球科學上冊,台北市:台灣書店印行。
21.甯自強(民82):「建構式教學法的教學觀」~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國教學報,5,33-41。
22.楊榮祥 (民74):生物科教學模式研究,台北:高立圖書公司。
23.楊榮祥(民81):1992年國際數理教育評鑑IEAP-我們能夠學到什麼?科學教育月刊,149,2-31
24.楊榮祥(民84):建構論STS和實際教學-西澳的實驗學校-例一。科學教育月刊,176,4-17。
25.楊清木(民87):巨型聖嬰現象來臨,牛頓雜誌,186,38-45。
26.楊冠德(民66):統合科學教育簡介,教學教育月刊,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27.甄曉蘭(民84):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範學院學報,9,298-318。
28.詹志禹(民85):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教育研究雙月刊49期,頁25-38。
29.趙金祁、許榮富和黃芳裕(民83):當今通識教育理念賦予科學教育的新功能。科學教育月刊,171,2-11。
30.趙金祁、許榮富和黃芳裕(民84):建構論在科學教育研究的典範類型與應用(一)。科學教育月刊,180,2-16。
31.鄭春蕓和邱美虹(民84):環境教育與以STS為導向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180,17-22。
32.盧玉玲和連啟瑞(民86):STS教學模組開發模式之建立及其實際教學成效評估,科學教育學刊,1997,5(2),219-243
33.魏國彥(民68):地質學的性格,演化台灣大學地質學會會刊,6,25~28。
34.蘇宏仁(民85):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期刊,190,2-11。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STS及科學寫作活動對學童科學概念及科學相關態度之影響研究
2.
國小五年級自然科融入STS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批判思考與科技創造力之影響
3.
國小STS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
4.
應用STS理念教學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相關研究
5.
STS教學對國民小學學生科學本質觀與學習動機之研究
6.
在國小自然科利用資訊融入STS專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
7.
探討情境式STS理念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之影響
8.
探討圖像融入STS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圖像資訊應用能力之影響研究
9.
以主題式教學法來探討國中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
10.
STS教育理念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研究
11.
應用STS教學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
12.
應用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在颱風常識學習的評估
13.
國小自然科教師對建構取向教學之信念與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
14.
STS教學對學生科學學習成效與科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統合分析
15.
我國STS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
1.
30.趙金祁、許榮富和黃芳裕(民84):建構論在科學教育研究的典範類型與應用(一)。科學教育月刊,180,2-16。
2.
28.詹志禹(民85):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教育研究雙月刊49期,頁25-38。
3.
29.趙金祁、許榮富和黃芳裕(民83):當今通識教育理念賦予科學教育的新功能。科學教育月刊,171,2-11。
4.
34.蘇宏仁(民85):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期刊,190,2-11。
5.
24.楊榮祥(民84):建構論STS和實際教學-西澳的實驗學校-例一。科學教育月刊,176,4-17。
6.
21.甯自強(民82):「建構式教學法的教學觀」~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國教學報,5,33-41。
7.
18.張美玉(民87):建構取向的科學教室內師生互動實例,科學教育學刊,1998,6(2),149-168。
8.
17.張鳳琴(民83):孔恩-哲學觀與我國科學教育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175,8-16。
9.
10.郭重吉(民81):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 ,20(5),頁548-570。
10.
3.王澄霞(民84):STS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3(2),115-137。
1.
基隆港貨櫃船席調配電腦化之分析
2.
低成本慣性導航系統之研究
3.
東海初級生產力經驗模式之研究
4.
芭比絲颱風期間濁水溪流域衛星影像監測分析模式之研究
5.
基波邊緣偵測應用於近岸海洋監測
6.
利用SAR衛星影像偵測台灣灘海底地形之研究
7.
海岸雷達遙測臺灣東北海域之流況
8.
水下文化遺產立法保護管理之研究
9.
深海底開採制度中之技術轉讓立法研究
10.
我國水污染防治法之研究
11.
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船舶之徵用與補償
12.
我國海上保險委付之研究----兼論與代位求償權之關係
13.
臺灣南部珊瑚礁魚類群聚時空變遷之研究
14.
台東縣蘭嶼島上綠蠵龜(Cheloniamydas)生殖生態之研究調查
15.
曾文溪底泥中硫酸還原菌的分離鑑定及菌群分布的探討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