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18: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魏正德
研究生(外文):Wei Cheng De
論文名稱:組織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源管理型態之關聯性研究組織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源管理型態之關聯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yle
指導教授:余坤東余坤東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航運管理學系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組織企業生命週期人力資源管理型態人力資源管理哲學人力資源管理活動
外文關鍵詞: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yl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hilosoph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4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洪懿妍(1998)認為在人才已成為公司核心資產的現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甚至會參與公司高層決策與制度的擬定。且根據菲律賓的世界經理文摘在1997年針對亞洲各大企業的資深主管,所做的平均薪資調查中顯示,台北市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主管以平均十二萬五千美元的年薪而居財務、行銷等一級主管之首。由於人力資原管理的重要性,我們有必要再對影響人力資源管理的因素再進行探究。對於影響人力資源管理之因素,過去學者多將重心放在環境、組織結構、企業策略、企業文化等因素的探討。但事實上,經由本研究之文獻回顧中發現,對於影響人力資源管理的內部因素,應不僅於此。Schuler & Jackson (1989)曾就組織生命週期對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優先順序(Priority)的影響進行研究。方妙玲(1997)曾提出組織生命週期對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關聯。由此可知,組織生命週期亦應是影響人力資源管理的因素之一。雖然以上學者曾指出處於不同階段生命週期的企業,其所強調的人力資源管理會有所差異。然而,這是否意味著不同組織生命週期階段是否造成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型態(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yle),並沒有再更深入的探討。因此,本研究嘗試將組織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源管理型態作進一步的連結,並透過對國內海運相關產業的研究,做一實證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處於不同組織生命週期階段之企業,其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在「不同的薪資與績效獎金制度」、「使用非物質獎勵的程度不盡相同」、「不景氣時裁員的程度」與「招募規劃重視程度」會有差異。此外,在組織生命週期對人力資源管理型態與哲學方面,起始期、成長期與重生期企業,其人資型態傾向於「長期雇佣關係與團體績效型」,亦即人資哲學傾向於「累積型」; 而成熟保護期之企業,其人資型態傾向於「短期利益與績效控制型」,亦即人資哲學傾向於「效用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 研究過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之相關研究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型態之相關研究
第三節 組織生命週期之相關研究
第四節 人力資源管理型態與組織生命週期之關聯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變數定義與衡量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第一節 樣本敘述
第二節 組織生命週期之劃分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管理型態之劃分
第四節 研究架構之檢定與結果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中文部分
方妙玲,「組織生命週期與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發展月
刊,1997年8月,1-6頁。
吳美蓮、林俊毅,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勝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年。
洪一權,「產業生命週期與合作策略關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93年6月。
洪啟超,「企業策略類型與人力資源管理作業類型之研究---以台灣
存款貨幣機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
文,1995年6月。
洪懿妍,「人資入主企業決策」,天下雜誌,1998年6月,頁82-88。
高惠玲,「高科技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型態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
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90年6月。
唐學斌,「觀光旅館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型態之研究」,中國文化
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陳俊穎,「環境、組織生命週期與企業策略之關連性研究---以台灣
地區製造業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黃正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價值觀契合與員工效能之關係」,國
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1997年6月。
黃俊英,多變量分析,第六版,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1998年8月。
黃俊英、林震岩,SAS精析與實例,第一版,華泰書局,1997年5月。
楊志輝,「策略相關因素、企業文化類型、人力資源管理型態與人力
管理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
論文,1994年6月。
楊雅媛,「產業環境、事業策略與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及組
織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97年6月。
劉家駒,「個人特質、人事管理、組織反應之研究」,輔仁大學管理
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88年6月。
簡吉龍,「企業生命週期與進入模式關連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貿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98年6月。
羅潔伶,「影響企業薪酬制度之因素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97 年6月。
二、英文部份
Bobo Jack,”The Business Life Cycle”,
NationalUnderwriter,Vol.101,May12,1997,p.23.
Comez-Mejia, Luis R., Balkin, David B. & Cardy, R.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1995,p.61
Dodge,H. Robert , Fullerton Sam & Robbins,John E.,”Stage of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 and Competition as Mediators of
Problem Perception for SmallBusiness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5,1994,pp.121-134.
Fernley Taylor G. A., “The Pivotal Role and AMC in the Life
Cycle of an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management, Vol.48,
No.7, 1996, pp.4-5.
Greiner,Larry E.,”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1972,pp.37-46.
Gupta,Yash P. & Chin,David C.W.,”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A
review and propose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Mid-Atlantic
Journal of business, Vol.30,Iss.3.Dec 1994,pp.269-294.
Gupta,Yash P. & Chin,David C.W.,”Strategy making an
environment:an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
perspective”,Technovation,vol.13,No.1,1993,pp.27-44.
Heneman, Schwab, Fossum & Dyer, Personne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th ed.,Irwin, Chpter 1, 1989.
Kathleen M. Eisenhardt,”Agency-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explanations:the case of retail sales compens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1,No.3,1988,pp.488-511.
Kimberly,John R. , Miles,Robert H. & Associates,The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Jossey-Bass Publishers,1981.
Miller,D. & Friesen,P. H.,”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Management Science, Vol.30, No.10,
1984,pp.1161-1183.
O’Rand,Angela M & Krecher,Margaret L.,”Concepts of the Life
Cycle: Their History, Meanings, and Us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0,pp.241-262.
Schuler,Randell S.,”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Human Relations, Vol.42, No.2 ,1989,
pp.157-184.
Schuler,Randall S. & Jackson,Susan E.,”Determinant of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Priorit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ial Rel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5,No.1,
1989,pp.89-99.
Smith E. C., “Strategic Planning and Human Resources”,
Personnel Journal, Aug. 1982,pp.606-610.
Smith,K. G. , Mitchell,T. R. & Summer,C. E.,”Top level
management priorit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organization life cycl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28,No.4,1985,pp.799-820.
Tichy N. M., Fombrum C. J., & Devanna M. A.,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982, pp.47-6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探討人力資源專業職能與人力資源管理及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關係:以台灣造紙業為例
2. 人力資源管理診斷與改善方向之研究︰以人力資源管理機能分析
3. 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人力資源管理績效之影響
4. 策略相關因素、企業文化類型、人力資源管理型態與人力資源管理績效關係之研究
5. 高科技新創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成效之研究-以J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之發展歷程為個案
6. 中小企業經營者之人力資源管理信任與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導向之關聯探討
7. 體制壓力、人力資本、創新性人力資源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關係之研究
8. 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對組織知識移轉影響之認知—統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個案研究
9. 不同生命週期下,企業經營績效與多角化策略之研究不同生命週期下,企業經營績效與多角化策略之研究
10. 以生命週期評估與生命週期成本探討塑木之生態效益研究
11. 鋼鐵業之生命週期盤查分析-投入產出生命週期評估模型之應用
12. 台灣地區民用航空站服務品質分析-航空公司的觀點
13.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環境、策略、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關係之探討
14. 中小企業組織生命週期與組織變革探討之研究-以昆山XX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為例
15. 組織生命週期、組織結構變革與策略變革對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以某石油公司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