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a8de:191f:a29b:185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05: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玉樹
研究生(外文):LAI YUE SHUE
論文名稱:明代神魔小說之神格化人物研究
指導教授:皮述民皮述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神魔小說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8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論文寫作提要
  本文撰述分為六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為論述神魔小說中「神格化」的人物,研究目的是期望於神魔小說領域有初步認識;研究範圍乃取十位小說史作家所認定且重要的神魔小說為代表,研究方法則從小說中主要人物,選擇合於「神格化」定義者,加以分析。 
  第二章神格化釋義及神格化人物擇取,「神格化」定義為由人超昇為神之過程,此一過程所需時間,或長或短。神格化人物擇取須先了解中國神明概況,再從小說主要人物中選擇歷史實有的人物:姜尚、張道陵、許遜、達摩、玄奘、張果、呂洞賓、韓湘、薩守堅、天妃及濟公等十一位,進行研討。
  第三章神格化人物的時代背景,從史書與相關資料求得人物的時代、生平事蹟,所論人物依歷史先後排序,分為先秦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五代宋時期。
  第四章神格化人物的形象流傳,從神仙傳記的紀載、小說家的潤飾與官方封敕及地方稱謂等三方面論述十一位人物經過時空因素,其形象的延續。
  第五章神格化人物的神格地位,從民間祭祀情形及奉為行業神的概況來敘述十一位人物的神格地位。
  第六章結論,自神魔小說的來源及影響、神格化人物之人格與神格、神格化人物形成的共同特點三方面總結全文。
    明代神魔小說之神格化人物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7
第二章  神格化釋義與神格化人物擇取 17
 第一節 神格化釋義 17
 第二節 神格化人物擇取  21
 第三節 神格化人物於小說登場簡述 25
第三章 神格化人物的時代背景 39
 第一節  先秦兩漢時期出現的人物 39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人物  45
 第三節  隋唐時期出現的人物 51
 第四節  五代宋時期出現的人物 67
第四章 神格化人物的形象流傳 81
 第一節  神仙傳記的記載 81
 第二節  小說家的潤飾117
 第三節  官方封敕及地方稱謂141
第五章 神格化人物的神格地位161
 第一節 地方寺廟的祭祀情形161
 第二節 神格化人物與民間行業神崇拜179
第六章 結論 185
 第一節 神魔小說的來源及影響 185
 第二節 神格化人物的人格與神格 191
 第三節 神格化人物形成的共同特點 199
附錄 209
徵引參考書目 217
 
   
徵引參考書目(依作者筆劃為序)
一、 書籍部分:
(一) 中國通俗小說
方汝浩:《東度記》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朱名世:《牛郎織女傳》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朱星祚:《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北京華夏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朱開泰:《達摩出身傳燈傳》  北京華夏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朱鼎臣:《西遊釋厄傳》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朱鼎臣:《南海觀音全傳》   北京華夏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余象斗:《南遊記》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余象斗:《北遊記》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吳元泰:《東遊記》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吳承恩:《西遊記》      臺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吳還初:《天妃濟世出身傳》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沈孟柈:《濟顛禪師語錄》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楊志和:《西遊記傳》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楊爾曾:《韓湘子全傳》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董 說:《西遊補》      北京華夏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陸西星:《封神演義》     臺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年四月
羅貫中等:《平妖傳》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羅懋登:《西洋記》      長沙岳麓書社   一九九四年二月
鄧志謨:《咒棗記》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鄧志謨:《飛劍記》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鄧志謨:《鐵樹記》      四川巴蜀書社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二) 專書(清代以前)
王世貞:《列仙全傳》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出版
王建章:《歷代神仙史》    臺北新文豐    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一年出版
司馬遷:《史記》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玄 奘:《大唐西域記》    臺灣古籍出版社  民國八十七年出版
朱 棣:《神僧傳》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 一九九七年出版
辛文房:《唐才子傳》     貴州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二月
宋 濂:《元史》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李 昉:《太平廣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九年出版
李延壽:《南史》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杜 牧:《杜牧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十月
房玄齡:《晉書》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段成式:《酉陽雜俎》     臺北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紀 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五年出版
張文介:《廣列仙傳》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出版
張心澂:《偽書通考》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五十九年出版
張廷玉:《明史》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張君房:《雲笈七籤》     臺北新文豐    民國七十四年出版
班 固:《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阮 元:《十三經注疏》    臺北大化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十月
無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臺北捷幼出版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無名氏:《出像增補搜神記》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出版
彭定求:《全唐詩》      臺北中華書局   民國四十九年四月
普 濟:《五燈會元》     臺北新文豐    民國八十四年出版
莊 周:《莊子》       臺北中華書局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照 乘:《天妃顯聖錄》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臺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三年出版
脫 脫:《宋史》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臺北捷幼出版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慧 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臺北錦繡出版   民國七十七年出版劉 斧:《青瑣高議》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三年出版
劉 昫:《舊唐書》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葛 洪:《神仙傳》      臺北捷幼出版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劉 肅:《大唐新語》     新疆少年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九月
歐陽修:《新唐書》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道 原:《景德傳燈錄》    佛光文化事業   民國八十六年四月
陳 壽:《三國志》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潛說友:《咸淳臨安志》    成文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出版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臺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六年出版
釋法海:《六祖壇經》     臺北文津出版   民國八十二年出版
 
(三) 專書(民國以後)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一九九三年四月
《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十月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七十二年出版
宋兆麟:《中國民間神像》   臺北漢揚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出版
李勉民:《中國神話與民間傳說》讀者文摘     一九九五年出版
李保均:《明清小說比教研究》 四川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十月
李豐楙:《許遜與薩守堅》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六年出版
沈平山:《中國神明概論》   臺北新文豐出版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林 辰:《神怪小說史話》   遼寧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十月
林進源:《中國神明百科寶典》 臺北進源書局   民國八十四年出版
孟 瑤:《中國小說史》    傳記文學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出版
柳存仁:《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書目文獻出版社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胡萬川:《平妖傳研究》    臺北華正書局   民國七十三年元月孫一珍:《明代小說簡史》   遼寧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十月
孫一珍:《明代小說的藝術流變》四川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十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 廣雅出版社    民國七十年十月
孫楷第:《日本東京所見小說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十月
馬書田:《中國全像三百神》   江西美術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出版
馬書田:《華夏諸神》      臺北雲龍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范煙橋:《中國小說史》     漢京文化事業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范勝雄:《府城的寺廟信仰》   臺南市政府   民國八十四年出版
許葉金:《媽祖全書》      臺北文京圖書  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黃心川:《玄奘研究文集》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出版
阮昌銳:《莊嚴的世界》     臺北文開出版  民國七十一年出版
黃華節:《關公的人格與神格》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傅勤家:《道教史概論》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五年十月
傅錫壬:《新譯楚辭讀本》    臺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褚柏思:《玄奘大師新傳》    臺北新文豐   民國七十年九月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六月
潘桂明:《中國的佛教》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四年五月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    臺北里仁書局  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     香港泰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十月
蔡相煇:《北港朝天宮志》    北港華星印書局 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鄭志明:《神明的由來》     南華管理學院  民國八十七年出版
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一年出版
顧 青:《中國小說史》     臺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出版
二、 論文部分:
皮師述民:《牛郎織女神話的形成》南洋大學學報第五期 一九七一年 
吳豔珍:《媽祖顯聖研究》  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四年五月沈淑芳:《封神演義研究》  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六十八年
許媛婷:《濟公傳研究》   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張火慶:《三寶太監下西洋》 東吳大學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一年
張俐雯:《八仙故事淵源考述》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陳曉怡:《哪吒人物及故事之研究》 逢甲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三年
鄭明娳:《西遊記探源》   臺北師大博士論文  民國七十年十月
羅錦堂:《元雜劇本事考》  臺北師大博士論文  民國五十年二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