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專書
東漢 鄭玄著、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3 周禮》。
漢‧許慎 著、清‧段玉裁 注《斷句套印本 說文解字注》,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69年3月。
宋應星 著、劉君燦 導讀,《天公開物(下)》,台北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屈萬里 選注,《詩經選注》,台北市:正中書局,民65年。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五》,鼎文書局,民80年9月。
王慶祥 總編輯,《台灣玉石全集》,花蓮市:台灣玉石收藏家聯誼會,1997。
片岡巖撰、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民76年3月再版。
田自秉、楊伯達,《中國工藝美術史》,文津出版社,民82年。
呂金戀 編,《東海岸玉石》,花蓮縣東海岸玉石學會,1997。
林慈德,《台灣寶玉探尋與賞析》,台北市:柏福出版社,1997。
宋小君,《清代玉器之美》,台北市:東大,民87
林經隆 編輯,《台灣本土玉石簡介》,中華民國玉石協會,1997。
林明德 主編,《台灣工藝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6。
李更夫,《玉器鑑定學》,台北市:作者出版,民80年。
吳瀛濤,《台灣民俗》,進學書局,民59年元月。
袁旃編,《玉石器的故事》,香港:景行出版有限公司,1996。
莊伯和,《台灣傳統工藝》,台北縣汐止鎮:漢光文化,1998。
許葉金,《寶石學》,眾文圖書公司,1993。
張廣文,《古玉鑑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陳立人,《東海岸玉石淺談》,台東:志遠書局,1998。
陳文山、王源,《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民85。
郭鎮榮 編,《東台灣國寶》,台南市:復文書局,民84。
張至純,《寶石及貴金屬大辭典》,民69年5月。
渡邊萬次郎 著、本館編審部 譯,《岩礦化學》,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3。
鹿建國,《美玉欣賞鑑定》,三友圖書公司,民81,初版。
郭奇龍、刑金池主編,《台灣主要礦物與岩石》,台灣省礦務局,民86。
葉金龍,《台灣本土玉石賞析》
傅樂治,《薪火相傳的玉器工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0年4月三版。
一、 專書
東漢 鄭玄著、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3 周禮》。
漢‧許慎 著、清‧段玉裁 注《斷句套印本 說文解字注》,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69年3月。
宋應星 著、劉君燦 導讀,《天公開物(下)》,台北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屈萬里 選注,《詩經選注》,台北市:正中書局,民65年。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五》,鼎文書局,民80年9月。
王慶祥 總編輯,《台灣玉石全集》,花蓮市:台灣玉石收藏家聯誼會,1997。
片岡巖撰、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民76年3月再版。
田自秉、楊伯達,《中國工藝美術史》,文津出版社,民82年。
一、 專書
東漢 鄭玄著、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3 周禮》。
漢‧許慎 著、清‧段玉裁 注《斷句套印本 說文解字注》,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69年3月。
宋應星 著、劉君燦 導讀,《天公開物(下)》,台北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屈萬里 選注,《詩經選注》,台北市:正中書局,民65年。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五》,鼎文書局,民80年9月。
王慶祥 總編輯,《台灣玉石全集》,花蓮市:台灣玉石收藏家聯誼會,1997。
片岡巖撰、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民76年3月再版。
田自秉、楊伯達,《中國工藝美術史》,文津出版社,民82年。
專書
東漢 鄭玄著、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3 周禮》。
漢‧許慎 著、清‧段玉裁 注《斷句套印本 說文解字注》,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69年3月。
宋應星 著、劉君燦 導讀,《天公開物(下)》,台北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屈萬里 選注,《詩經選注》,台北市:正中書局,民65年。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五》,鼎文書局,民80年9月。
王慶祥 總編輯,《台灣玉石全集》,花蓮市:台灣玉石收藏家聯誼會,1997。
片岡巖撰、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民76年3月再版。
田自秉、楊伯達,《中國工藝美術史》,文津出版社,民82年。
呂金戀 編,《東海岸玉石》,花蓮縣東海岸玉石學會,1997。
林慈德,《台灣寶玉探尋與賞析》,台北市:柏福出版社,1997。
宋小君,《清代玉器之美》,台北市:東大,民87
林經隆 編輯,《台灣本土玉石簡介》,中華民國玉石協會,1997。
林明德 主編,《台灣工藝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6。
李更夫,《玉器鑑定學》,台北市:作者出版,民80年。
吳瀛濤,《台灣民俗》,進學書局,民59年元月。
林慈德,《台灣寶玉探尋與賞析》,台北市:柏福出版社,1997。
宋小君,《清代玉器之美》,台北市:東大,民87
林經隆 編輯,《台灣本土玉石簡介》,中華民國玉石協會,1997。
林明德 主編,《台灣工藝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6。
李更夫,《玉器鑑定學》,台北市:作者出版,民80年。
吳瀛濤,《台灣民俗》,進學書局,民59年元月。
袁旃編,《玉石器的故事》,香港:景行出版有限公司,1996。
莊伯和,《台灣傳統工藝》,台北縣汐止鎮:漢光文化,1998。
許葉金,《寶石學》,眾文圖書公司,1993。
張廣文,《古玉鑑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陳立人,《東海岸玉石淺談》,台東:志遠書局,1998。
陳文山、王源,《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民85。
郭鎮榮 編,《東台灣國寶》,台南市:復文書局,民84。
張至純,《寶石及貴金屬大辭典》,民69年5月。
金戀 編,《東海岸玉石》,花蓮縣東海岸玉石學會,1997。
林慈德,《台灣寶玉探尋與賞析》,台北市:柏福出版社,1997。
宋小君,《清代玉器之美》,台北市:東大,民87
林經隆 編輯,《台灣本土玉石簡介》,中華民國玉石協會,1997。
林明德 主編,《台灣工藝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6。
李更夫,《玉器鑑定學》,台北市:作者出版,民80年。
吳瀛濤,《台灣民俗》,進學書局,民59年元月。
袁旃編,《玉石器的故事》,香港:景行出版有限公司,1996。
莊伯和,《台灣傳統工藝》,台北縣汐止鎮:漢光文化,1998。
許葉金,《寶石學》,眾文圖書公司,1993。
張廣文,《古玉鑑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陳立人,《東海岸玉石淺談》,台東:志遠書局,1998。
陳文山、王源,《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民85。
郭鎮榮 編,《東台灣國寶》,台南市:復文書局,民84。
張至純,《寶石及貴金屬大辭典》,民69年5月。
鑑彰主編,《玉寶石礦之開發與利用》,台北市:省礦務局,民84。
黃士強,《圓山遺址》,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楊淑玲,《卑南遺址出土的玉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1997。
趙松齡、陳康德,《中國寶玉》,淑馨出版社,1993。
趙永魁、張加冕,《中國玉石雕刻技術》,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
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史前文化》,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劉益昌,《台灣的考古遺址》,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民81。
劉文三,《台灣早期民藝》,雄獅圖書有限公司,民67。
漢寶德,《金玉緣》,台北市:聯經,1997年。
歐陽秋眉,《翡翠鑑賞》,淑馨出版社,1993。
欒秉璈,《中國寶石和玉石》,地球出版社,81.7。
《美術工藝概論》,淑馨出版社,1993。
《工藝美學》,淑馨出版社,1993。
二、研究機構
台灣省文獻會,《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礦業篇》,民86。
台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台灣工藝展-從傳統到創新》,民80年10月。
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台灣東海岸玉石》,民83年6月。
台灣省礦務局,《豐田礦業專業區規劃開發計畫成果總報告》,民國83年12月。
台灣省礦務局,《玉石的鑑定及產銷調查研究》,民國83年12月。
台灣省礦務局,《台灣之軟玉礦床與礦業》,民國64年9月。
台灣省礦務局,《台灣潛力寶石礦種之研究》,民國86年6月。
台灣省礦務局,《台灣之軟玉礦床與礦業調查報告》,譚立平、郁昌經、朱傚祖,民64。
台灣省礦務局,《蛇紋岩、橄欖岩、輝長岩開發調查報告》,1972。
花蓮文獻委員會,《花蓮縣志稿‧卷七上‧物產》,主修:駱香林,民53年10月。
花蓮縣政府,《蓮花淨土─我們的家鄉‧花蓮》。
經濟部聯合礦業研究所,《台灣省花蓮縣豐田礦區地質調查報告》,1972。
譚立平、連照美、余炳盛,《台灣卑南遺址出土玉器材料來源之初步探究》,1985。
宋文薰、連照美,《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計畫第一卷》,1984。
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中國手工業》,民55。
三、期刊論文
榮輝,〈台灣寶石業發展之回顧與前瞻〉,《礦業技術》,1987。
台灣新生報,民83年1月15日。
吉玉成,〈礦石硬度試驗〉,《玩石家,第三卷第二期》,民87年4月1日。
宇人,〈台灣玉〉,《中美月刊》,民65年10月。
花蓮縣東海岸玉石學會會訊,1998.6.24發行。
呂學俊,〈花蓮豐田石綿礦之地質〉,台大地質系畢業論文,1952。
宋文薰 著、連照美 譯,〈台灣蘭嶼發現的石製雕刻品〉,《故宮季刊》,民69。林子權,〈玉雕淺談〉,《寶石季刊》,1995。
國府健次,〈花蓮港廳之綠色片岩〉,《台灣地學記事》,1932。
國府健次,〈台灣花蓮港廳豐田村西方山地產之石綿岩石礦物礦床學〉,《台灣地學記事》,1940。
陳其瑞,〈談石英成份的礦物及寶石材料〉,《台灣手工業》,1996。
陳其瑞、曾保忠,〈本省東部海岸山脈藍(紫)玉隨之研究〉,《台灣礦物》,1982。
陳其諒,〈台灣玉的產銷與市場展望〉,《實業世界》,民65。葉華鏞,〈台灣寶石專輯〉,《快樂家庭》,民67。
譚立平、黃怡禎、徐濟安、陳其瑞、沈俊生,〈閃玉(角閃玉、軟玉)〉,《台灣博物》,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