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01: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德富
論文名稱:行銷通路合作與QR快速反應對通路績效之影響--以資訊業為實證研究
指導教授:鍾從定鍾從定引用關係方世榮方世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靜宜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合作QR快速反應行銷通路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3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行銷通路成員合作與QR快速反應對通路績效之影響 以資訊業為實證研究
研究生:陳德富 指導教授 : 鍾從定 博士
方世榮 博士
論文摘要
面對廿一世紀來臨前夕,世界競爭趨勢的快速變化及全球化的潮流,加以網路時代”網”住全球之脈動,電子商務之漸趨盛行,快速反應的物流發達,策略聯盟等合作經營模式越來越趨向長期關係導向之通路經營型態,(從科層組織到網路組織 VS. 通路到通路網路)及行銷通路權力的移轉,使得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再適用於現代的行銷通路網路(Robicheaus & Coleman 1994 ; Gregory L , 1995),因此,如何對現代的行銷通路網路做適當管理,及如何利用整個網路的運作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這些都是企業界所面臨到的重要課題,過去學者皆著重於網路組織之探討及概念性的論述,但對於通路網路的研究卻少著墨,雖然在國外曾有學者對行銷通路做過實證研究,不過該研究只偏重於通路行為面或是通路結構面的探討,卻忽略掉兩者間合作,互動作用對於通路網路運作之影響。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導出研究架構,產生假設,分別探討通路網路之互動如何與通路網路成員之合作屬性相互影響,互動及通路成員之合作屬性分別影響通路網路運作績效,互動如何影響通路通路合作行為,通路合作行為及QR快速反應之關係,通路合作行為對通路績效之影響,及QR快速反應對通路績效之影響,最後探討通路合作與QR交互作用對通路績效之影響,經由資訊業之實證後得到以下重要發現:
1.通路成員之互動會影響通路成員之合作屬性(信任,承諾,依賴,溝通,協調),而成員互動程度較高者對通路合作關係及其屬性較有影響。
2.採合作性之通路網路,其運作績效會較高。常行使協調、信任、雙向溝通之通路成員,其合作關係較佳,且其通路運作績效也會較高。
3.隨著通路競爭越來越激烈,QR快速反應將越來越被重視,其對通路績效之影響也將越來越大。而QR與合作之關係是相輔相成,在資訊科技越來越發達下,其與合作將越形密切。
4.通路網路之合作與QR會有交互作用產生,而兩者不同的搭配將會造成績效高低之不同。
5.影響通路網路成功運作之關鍵因素為:“合作關係”,”互動關係”,“快速反應”,“溝通、信任、協調行為”。
6.過多的承諾,依賴會使績效下降,故成員屬性不需太高,適度就好。
The Marketing Channel Member’s Co-operation & QR(Quick Response) Affect Channel’s performanc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mputer retailer
Derfoo Chen Advisor : Tsungting Chung, Ph.D.
: Shyh-Rong Fang, Ph.D.
Abstract
Facing the 21st,Global’s competing trend is changeable fast and globalization trend, more, in the internet’s time, The net “net” global pulse, EC(Electronic Commerce) is popular more and more, The logistic of Quick Response develop wildly, Strategic Alliance …the co-operative operation mode trend to long-term orientation channel operation type more and more.(from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to net organization VS. channel to channel’s net) and marketing channel’s transformation, It cause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no longer fit in the modern marketing channel’s net ( Robicheaus & Coleman 1994 ; Gregory L , 1995). So, How to manage the modern marketing channel ‘s net , and how to utilize all the net’s operation to get competing advantage for business, all about these things are the important issue of the co-operation. In the past, scholar’s review were focus in net’s organization and con- ceptual statement, But the channel’s net research are less.
Although in overseas , had scholars made practice for marketing channel , but the study only focus in channel’s behavior or channel’s structure, Ignore both the factor’s co-operation, interaction’s effective affect the channel’s net.
Thi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o result in research structure, generate hypothesis , reviewing channel net’s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which how to affect channel net operation performance , interaction which how to affect channel’s co-operation’s performance. Interaction which how to affect channel’s co-operation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onal behavior and QR , co-operation affect channel’s performance , and QR affect performance, final, exploring channel co-operation and QR interactive affect channel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mputer retailer. to get the important finding:
1. channel member’s interaction have affect member co-operation attribute( trust, promise, dependence, communi-
cation, co-ordination ), and member interaction higher degree more affect channel’s co-operation.
2. co-operative channel net which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be higher. Usually use co-ordination trust two-way communication which channel member’s co-operational relationship are better , and channel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be higher too.
3. Cause channel competing more and more, QR will be think highly of it more and more, which affect cannel performance also higher more and more. yet the relationship of QR and co-operation are helpful for each other,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more and more, QR and co-operation must be closely more and more.
4. The co-operation and QR of channel net have generate inter- active ,and both of the co-operation & QR match different will make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t.
5. The key factor of channel net’s successful operation which are :”co-operation”, ”interaction”, ”quick Response”, “communication”, “trust”, “co-ordination”.
6. The more over of promise and dependence cause performance to reduce, so member co-operation attribute needless too high, fitness just be nice.
目 錄
論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誌謝 V
目錄 VI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行銷通路之意義及功能 6
第二節 行銷通路結構及策略 9
第三節 通路合作 15
第四節 合作屬性 23
一、依賴 23
二、信任 27
三、承諾 34
四、協調 36
五、溝通 41
第五節 互動 47
第六節 QR快速反應 51
第七節 通路績效及滿意度 61
第八節 文獻評論 6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7
第三節 研究變數與操作性定義 70
第四節 抽樣設計 75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之檢定 78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與架構 79
第四章 實證研究 81
第一節 資料基本分析 81
第二節 合作、快速反應、通路績效與互動之因素分析
83
第三節 互動與合作及快速反應與合作之典型相關分析
88
第四節 合作與快速反應之集群分析 92
第五節 合作與通路績效、快速反應與通路績效之
變異數分析(ANOVA) 94
第六節 合作及QR對通路績效之迴歸分析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4
第一節 結論 104
第二節 建議 106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8
參考文獻 109
中文部份 109
英文部份 112
附錄 問卷設計 114
圖目錄
圖1-1 本研究研究流程 5
圖2-1 國內個人電腦行銷通路結構 11
圖2-2 公司間合作模型 17
圖2-3 組織間合作之概念架構 38
圖2-4 溝通策略之分類 43
圖2-5 溝通策略之研究架構 43
圖2-6 通路關係研究架構 46
圖2-7 快速反應(QR)的組成元素 53
圖2-8 通路績效之衡量架構 62
圖2-9 通路策略規劃 65
圖3-1 本研究觀念性架構圖 67
圖3-2 資料分析流程圖 80
圖4-1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90
圖4-2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92
表目錄
表2-1 行銷通路之意義 7
表2-2 不連續型與關係型通路結構之比較 9
表2-3 合夥關係成功指標之特性 19
表2-4 合作之定義 21
表2-5 合作之相關研究彙整 22
表2-6 依賴之定義 23
表2-7 依賴性的決定因素 24
表2-8 依賴的相關研究關係整理 26
表2-9 信任前提研究 28
表2-10 信任的產生方式 30
表2-11 信任的文獻整理 34
表2-12 有關承諾的文獻整理 36
表2-13 合作與協調之比較 37
表2-14 控制式的協調策略摘要 39
表2-15 溝通型式的分類 42
表2-16 經銷商績效評核尺度 61
表3-1 問卷回收與篩選狀況 76
表3-2 問卷衡量題號及問卷內容來源 77
表3-3 本研究各變數之信度表 78
表4-1 公司員工人數分佈表 81
表4-2 公司成立時間分佈表 81
表4-3 公司主要供應商分佈表 82
表4-4 公司營業額分佈表 82
表4-5 公司填答者職位分佈表 83
表4-6 公司供應商家數分佈表 83
表4-7 測驗變數與典型變數之相關 84
表4-8 典型相關分析 86
表4-9 測驗變數與典型變數之相關 87
表4-10 典型相關分析 88
表4-11 合作因素結構分析表 89
表4-12 QR因素結構分析表 89
表4-13 績效因素結構分析表 91
表4-14 互動因素結構分析表 91
表4-15 合作集群之凝聚係數遞增百分比 93
表4-16 QR集群分析凝聚係數遞增百分比 93
表4-17合作集群分析 93
表4-18 QR集群分析 93
表4-19 合作對通路績效之影響─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4
表4-20 QR對通路績效之影響─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5
表4-21 合作及QR之交互作用對通路績效(合作個體績效)
之影響─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6
表4-22 合作及QR之交互作用對通路績效(合作整體績效)
之影響─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6
表4-23 合作及QR之交互作用對通路績效(整體滿意績效)
之影響─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7
表4-24 合作及QR之交互作用對通路績效(承諾績效)
之影響─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7
表4-25 合作對通路績效(合作個體績效)之迴歸分析 98
表4-26 合作對通路績效(合作整體績效)之迴歸分析 99
表4-27 合作對通路績效(整體滿意績效)之迴歸分析 100
表4-28 合作對通路績效(承諾績效)之迴歸分析 100
表4-29 QR對通路績效(合作個體績效)之迴歸分析 101
表4-30 QR對通路績效(合作整體績效)之迴歸分析 101
表4-31 QR對通路績效(整體滿意績效)之迴歸分析 102
表4-32 QR對通路績效(承諾績效)之迴歸分析 10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書籍
1. 方世榮譯,行銷管理學,東華書局,民國87年。
2. 王志剛、謝文雀,消費者行為,華泰書局,民國84年,PP103。
3. 王泰允著,國際合作實用,遠流,1997年9月初版五刷。
4. 古永嘉譯,Donald R. Cooper C.Willian Emory原著,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書局,1996年初版。
5. 司徒達賢著,策略管理,遠流出版社,民國84年初版,頁111-165。
6. 余朝權,現代行銷管理,五南圖書,民國80年。
7. 苗豐強著,雙贏策略,天下文化,1997年9月第一版。
8. 高孔廉主編,台灣企業管理個案-5,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叢書。
9. 張紹勳著,統計分析---多變量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初版5刷
10. 張紹勳著,統計分析---初等統計/SPSS For Windows,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3版8刷。
11. 張紹勳著,統計分析---高等統計/SPSS For Windows,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3版8刷。
12. 許梅芳譯,Richard A. D’Aveni著,超優勢競爭,遠流,1998年8月初版。
13. 董更生譯,經營顧客心,天下文化,1997
14. 劉常勇、陳彩繁主編,臺灣本土企業個案集-1,長谷文教基金會。民國86年3月初版。
15. 蔡翠旭譯,Charles c. poirier & Stephen e. reiter合著,強勢供應鍊,書華,87年10月初版。
16. 簡正儒、蔡惠華,流通系統,龍騰出版,民國86年。
17. 羅家德 博士 企劃,查修傑 編譯,電子交易(關念啟蒙篇),1997,9月初版。
18. 羅家德 博士 企劃,連麗真‧陳雪美 翻譯,電子交易(技術實務篇),1997,9月初版。
19. 蘇怡仲譯,瑞克門/傅德曼/魯夫 著,合作競爭大未來,麥格羅.希爾,1997年7月第一版。
二、期刊
20. 王瑞麟.何京勝,通路成員理論之介紹,台灣農業第28卷第5期。
21. 吳思華,『交易成本理論在企業經營策略與組織管理上的涵義』,產業與策略研究系列,民國81年7月4日。
22. 吳思華,『產業網路與產業經理機制之探討』,產業管理研討會,民國81年7月4日。
23. 吳思華,『策略管理的內涵與教學』,第五屆中華民國管理教育研討會,台北,民國82年。
24. 李仁芳.涂瑞德,全球運疇創新管理,第一屆企業國際化個案研討會,民國87年3月20日。
25. 杜書伍,科技產業現代化行銷通路的策略,全國零售通路現代化研討會論文集,經濟部商業司,中小企業專業經理人協會,台大管理學院台灣產業研究中心,民國83年。
26. 季延平,資訊網路與企業再造,中華民國資訊應用發展協會,靜宜大學專題演講,民國86年。
27. 郭代華,二十一世紀的企業策略工具─商業快速回應系統(QR/ECR),資策會系統工程處,資訊與電腦,民國86年5月。
28. 陳介玄、高承恕,台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人情關係與法律,東海學報第23期,頁219-232,1991年。
29. 陳獻義,企業改造與快速回反應,平安企管顧問公司,民國86年。
30. 詹益郎,全球化之挑戰,市場全球化與策略管理研討會,靜宜大學管理學院,民國87年3月。
31. 詹益郎,全球企業創刊號,靜宜大學管理學院全球企業研究中心,民國87 年10月。
32. 劉文森,從Internet最新發展談企業應用策略,資策會中區服務中心,靜宜大學專題演講,民國87年。
33. 劉水深,外銷通路權力來源與通路控制力之研究,大葉學報,1(1):141-160, 1992。
34. 鄭博壎,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第三期,頁142-219,1995年。
35. 謝效昭,資訊技術對行銷通路之影響研究,實踐大學實踐學報第二十六期第33-54頁,民國84年6月。
36. 蘇家正,量販店經營發展概論,福元百貨商品部,靜宜大學專題演講,民國87年。
三、論文
37. 方世榮,製造策略與行銷策略之互動對績效的影響─資訊電子業的實證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民國八十六年7月。
38. 池惠婷,由零售商需求來探討物流服務之功能─以個人電腦業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39. 周政雄,從通路功能分析物流公司的定位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
40. 周雅燕,影響行銷通路網路運作因素之探討-以汽車經銷商為實證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管技術研究所論文,民國85年。
41. 林英峰,服務業關鍵成功因素,公司特有能力與價值鏈活動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民國82年12月。
42. 林振祖,行銷通路合作關係對績效及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臺灣地區電子通訊業,製藥業,及消費性商品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研究所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43. 陳永潔,台灣連鎖業之企業策略,產業合作行為與合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44. 陳紋欽,通路網路行成動機對通路網路結構,成員行為及運作績效之影響---以製造業為實證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管技術研究所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45. 黃斯聖,流通通路整合程序與經濟效益評估之研究,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46. 葉匡時,我國企業關係之型態與決定因素,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民國83年。
47. 廖誠昌,流通業連鎖加盟體系合作關係之研究─連鎖便利商店之實證,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48. 劉水深,我國行銷通路系統之運作,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49. 劉宜君(1994),台灣民營企業之個案研究─人情關係與組織網路,台大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0. 劉岳琳,商品通路整合分析架構之研究,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7月。
51. 劉慶全,行銷通路之溝通策略研究,東海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52. 謝效昭,行銷資訊與通路領袖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企管所博士論文,民國85年5月。
四、報紙
53. Internet商業,四贏策略,工商時報,民國86年。
54. Know-How工商人手冊,經營知識版專輯─企業情報站,工商時報,1996年,1月。
55. Know-How工商人手冊,經營知識版專輯─品質革新法,工商時報,1996年,1月。
56. Know-How工商人手冊,經營知識版專輯─思想創意庫,工商時報,1996年,1月。
57. Know-How工商人手冊,經營知識版專輯─商戰新春秋,工商時報,1996年,1月。
58. Know-How工商人手冊,經營知識版專輯─組織改造術,工商時報,1996年,1月。
59. Know-How工商人手冊,經營知識版專輯─經營啟示錄,工商時報,1996年,1月。
二、英文部份
1. Alex Miller,Strategic Management,Third Edition,Mc Graw Hill,1998
2. Andrew,K.R.,Corporate Strategy as a Vital Function of the Boar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59,No.6,Nov/Dec,pp.174-184,1981
3. Andre J. Martin and Walter E. Goddard,DRP: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 (The Gateway to True Quick Response and Continuous Replenishment),Oliver wight publications.Inc. 5 Oliver wight Drive Essex Junction, VT 05452,1992
4. Benson P. Shapiro,Making money through marketing,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1979
5. Bruce R. Barringer,The Effects of Relational Channel Exchange on the Small Firm:A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7
6. David J. Collis and Cynthia A. Montgomery,Corporate Strategy/Rsource and the Scope of the Firm,IRWIN,1997
7. David T. Wilson,An Integrated Model of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23,No.4,Pages 335-345.,1995
8. Dwyer,F.Robert,Paul H.Schurr,and Sejo Oh,”Developing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rketing,Vol.51(April)pp.11-27.Thorelli,Hans B.(1986) “Network:Between markets and hie-rachies”,S.M.J. v.7,1987
9. Jakki J. Mohr,Robert J. Fisher, & John R. Nevin,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in Interfirm Relationships:Moderating Effects of Integration and Control,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0,103-115,July 1996
10. James A. Fitzsimmons Mona J. Fitzsimmons,Service Managemen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McGraw-Hill Internation Editions,1994
11. James T. Simpson and Donna Mayo,Relationship Management:A Call for Fewer Influence Attempt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39,209-218,1997
12. Jan B. Heide,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in Marketing Channels,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8,71-85,1994
13. Jeffrey H.Dyer,Effective Interfirm Collaboration:How Firms Minimize Transcation Costs And Maximize Transcation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7,535-556,1997
14. John T. Mentzer,Management Channe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Vol.14,No. 1,1993
15. Judy A. Siguaw,Penny M. Simpson,& Thomas L. Baker,Effects of Supplier Market Orientation on Distributor 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Channel Relationship:The Distributor Perpective,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2,99-111,July 1998
16. Kim Langfield-Smith and Michelle R. Greenwood,Developing Co-operative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a case study of totota,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5:3.0022-2380,May 1998
17. Lou E. Pelton & David Strutton & James R. Lumpkin,Marketing Channels A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pproach,IRWIN,1997
18. Patricia M. Doney and Joseph P. Cannon,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rust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1,35-51,April 1997
19. 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Prentice Hall,FEB,1998.
20. Robert Dahlstrom and Kevin M. McNeilly Thomas W. Spech,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in the Procurement of Logistical Services,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24,No.2,Pages 110-124.,1996
21. Robert F. Lusch & James R. Brown,Interdependency,Contracting,and Relational Bechavior in Marketing Channels,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80,19-38,October 1996
22. Roy J.Lewicki David M.Saunders John W. Minton,Essentials of Negotiation,Irwin McGraw-Hill,1997
23. Theodore Levitt,Marketing success through differentiation─of Anything,HBR,Vol 58,No.1,Jan-Feb 1980
24. Tom Ducan & Sandra E. Moriarty,A Communication-Based Marketing Model for Managing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2,1-13,April 1998
25. Torger Reve and Louis W. Stern,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 Marketing Channel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 4,No. 3 405-416,1979
26. Victor A. Kremenyuk,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Jossey-Bass Publishers,1991
27. Walfried Lassar and Water Zinn,Informal channel relationships in logistics,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Vol.16 No. 1,199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