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以下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方祖燊 小說結構 臺北市:東大圖書 696頁 1995年10月 王常新 文學評論發凡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302頁 1996年1月 古繼堂 臺灣小說發展史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624頁 1992年3月 呂正惠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 臺北市:新地文學出版社 348頁 1995年7月 李仕芬 愛情與婚姻:臺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74頁 1996年5月 沈謙 修辭方法析論 臺北市:宏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99頁 1992年月 李 喬 小說入門 臺北市:大安出 版社 302頁 1996年2月 李瑞騰 文學的出路 臺北市:九歌出版社 264頁 1994年9月10日 沙 靈 現代文學瑣論 臺中市:現代潮出版社 234頁 1972年1月20日 周伯乃 現代小說論 臺北市:三民書局 190頁 1988年4月 周英雄 小說.歷史.心理.人物 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264頁 1989年3月 金健人 小說結構美學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 294頁 1988年9月 胡亞敏 敘述學 北京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303頁 1994年5月 高辛勇 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 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329頁 1987年11月 高 陽 風簷展書讀 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 615頁 1985年1月 高瑞卿主編 文學寫作概要 臺北市:麗文文化公司 533頁 1995年9月 張世君 歐美小說模式 廣西省:廣西教育出版社 388頁 1995年12月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編 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 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298頁 1997年7月 肆、期刊論文(以下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丁樹南 「綠藻與鹹蛋」的寫作技巧 文星 第9卷第5期 1962年3月 頁72-73王一綱 肖象-人物內心戲劇的外部表現 文藝理論研究 第3期 1981年 頁77-82王 侃 敘述:從一個角度看近年的小說創作 文學評論 第2期 1991年 頁97-103朱介凡 林海音小論 文壇 第1期 1957年10月 頁132-134朱介凡 林海音小論 文壇 第3期 1959年1月 頁48-49朱星鶴 淺析林海音的「標會」 中華文藝 第113期 1971年7月 頁32-34何笑梅 從小說看臺灣女性價值觀的嬗變 臺灣研究集刊 第2期 1996年 頁82-87余 之 小說《城南舊事》藝術特色賞析 文藝理論研究 第2版 1983年 頁91-96吳嘉苓 文學家庭 中國時報 第27版 1990年11月2日 呂正惠 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 幼獅文藝 第80卷第6期 1994年12月 頁19呂芳上 另一種「偽組織」:抗戰時期婚姻與家庭初探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3期 1995年8月 頁117-118周曉春 君子三變的林海音先生 婦女雜誌 第222期 1987年3月 頁12-15孟 悅 視角問題與「五四」小說的現代化 文學評論 第5期 1985年 頁76-89林海音 我的採訪學及其他 新聞學 第3期 1971年3月29日 頁37-40林海音 林海音談今日成就,深受先父嚴師影響 中國時報 第8版 1981年3月8日 林海音 略記我從事小說寫作的過程 中國時報 第35版 1994年1月8日 林海音 番薯人 中國時報 第8版 1984年7月26日 林素芬記錄整理 關於年輕人的文學及藝術研討會之一〈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 幼獅文藝 第83卷第7期 1996年7 月 頁8-11林 崗 建立小說的形式批評框架-西方敘事理論研究述評 文學評論 第3期 1997年 頁145-154
期刊論文(以下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丁樹南 「綠藻與鹹蛋」的寫作技巧 文星 第9卷第5期 1962年3月 頁72-73王一綱 肖象-人物內心戲劇的外部表現 文藝理論研究 第3期 1981年 頁77-82王 侃 敘述:從一個角度看近年的小說創作 文學評論 第2期 1991年 頁97-103朱介凡 林海音小論 文壇 第1期 1957年10月 頁132-134朱介凡 林海音小論 文壇 第3期 1959年1月 頁48-49朱星鶴 淺析林海音的「標會」 中華文藝 第113期 1971年7月 頁32-34何笑梅 從小說看臺灣女性價值觀的嬗變 臺灣研究集刊 第2期 1996年 頁82-87余 之 小說《城南舊事》藝術特色賞析 文藝理論研究 第2版 1983年 頁91-96吳嘉苓 文學家庭 中國時報 第27版 1990年11月2日 呂正惠 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 幼獅文藝 第80卷第6期 1994年12月 頁19呂芳上 另一種「偽組織」:抗戰時期婚姻與家庭初探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3期 1995年8月 頁117-118周曉春 君子三變的林海音先生 婦女雜誌 第222期 1987年3月 頁12-15孟 悅 視角問題與「五四」小說的現代化 文學評論 第5期 1985年 頁76-89林海音 我的採訪學及其他 新聞學 第3期 1971年3月29日 頁37-40林海音 林海音談今日成就,深受先父嚴師影響 中國時報 第8版 1981年3月8日 林海音 略記我從事小說寫作的過程 中國時報 第35版 1994年1月8日 林海音 番薯人 中國時報 第8版 1984年7月26日 林素芬記錄整理 關於年輕人的文學及藝術研討會之一〈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 幼獅文藝 第83卷第7期 1996年7 月 頁8-11林 崗 建立小說的形式批評框架-西方敘事理論研究述評 文學評論 第3期 1997年 頁1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