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培勳著,民73,從社區工作的涵義及其做法論我國的社區工作,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丘昌泰民,民85,建構利害關係人取向的環境風險政策,台北:時英出版社。
丘昌泰著,民84a,公共政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丘昌泰著,民84b,剖析我國公害糾紛,台北:淑馨出版社。
台北縣政府,民85,台北縣樹林垃圾資源回收廠委操作管理服務年度報告(84.7.5─85.7.4)。
田弘茂著,民79,大轉變: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吳定著,民80,公共政策論叢,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李永展著,民84,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台北市:胡氏圖書出版社。
李先良著,民64,都市計畫學,台北:正中書局。
林水波、張世賢著,民78,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慶褔編,民62,樹林鎮誌。
唐學斌編,民61,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台北:新陸圖書公司。
徐震著,民74,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陸師成編,民69,辭彙,台北:文化圖書出版公司。
費孝通著,民56,鄉土中國,台北:綠洲出版有限公司。
黃正源著,民78,現階段推動社區發展工作的具體作法,台北:內政部。
劉毓玲譯,民82, David Osborne &Ted Gaebler著,新政府運動,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蔡宏進著,民80,社區原理,第二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蔡漢賢主編,民79,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市: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中心第二次增修版。
談益民著,民58,社區發展概論,台北:國防研究院。
龍冠海,民80,社會學,第十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聯鑫工程顧問公司,民83,台北縣垃圾處理第二期計畫規劃,台北縣環境保護局。
謝徵孚著,民66,社會學(下),台北:正中書局。
二、期刊論文
毛榮富,民85.03,「新瓶與舊酒─政府的社區發展策略」,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頁9-12。王世慶,民61,「民間信仰在不同袓籍移民的鄉村歷史」,台灣文獻,第23期,頁1-38。
王淑美,民85,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過程評估─以充實鄉鎮展演設施示範計畫為切入點,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丘昌泰,民87.9,「以社區主義破解公害糾紛的困境」,台灣環境保護季刊,第20期,頁9-15。
白秀雄撰,民65,「對當前我國社區發展工作之檢討改進」,社區發展,第五卷第八期。
石元康,民84,「群與個體--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論辯」,當代月刊,114期,頁94-104 。石元康,民85,「市民社會與保護式的民主」,哲學雜誌,第18期,頁58-69。江存仁,民84,政策過程中之公民參與----以山豬窟垃圾掩埋場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江明修,民84a,「公共行政社區主義的理論與策略:整合國家與社會」,人事管理,第32卷10期,頁4-19。江明修,民84b ,「公共行政社區主義理論與策略:整合國家與社會─續完」,人事管理,第32卷11期,頁16-31。江韶瑩,民84.10,當前社區文化藝術發展的前景,提升台灣地區生活品質的策略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吳宜文,民75,台北市社區發展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家彧,民84,「台北都會區外圍市鎮的發展----樹林鎮的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十一期,頁253-292。
吳振發,民86,社區組織於社區發展中角色與功能探討,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瑞珠,民84,「社區倫理─深植社區發展內在生命力」,社會建設月刊,頁67-70。宋龍生,民84,「台北盆地樹林地區宗教團體之發展」,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0期,頁80-117。李永展,民84.03,「社區環境權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頁53-61。李岳道,民87,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角色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麗霞,民76,政策過程中民眾參與之角色----以杜邦事件為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沈均生等三人,民84.11,社區總體營造過程中衝突管理模式之研究--以三義神雕藝術造衍為例,第六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高雄市。
汪明生,民87,「公安環保問題的有效預應--CAP」,人力發展月刊,第52期,頁339-40。林水波,民82,「資源稀少性與地方政府的有效運作」,環論與政策月刊,第27期,頁44-61。
林火旺,民84,「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第十二期,頁1071-1083。林振春,民84a,「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第69期。林振春,民84b,「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第一期,頁1-21。
林振春,民85.2,「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中等教育,頁66-77。
林瑞欽,民83,「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第31期121-21。林鎰盛,民78,台灣省地方自治與主區發展之研究,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論,民84.3,「從社區發展的觀點看社區、社區意識與社區文化、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69期。
邱瑜瑾、邱志鵬,民83.06,「如何整合社區內各機構、企業團體、學校等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以臺中市工業區為研究之個案」,靜宜人文學報,頁39-83。南方朔,民79,「自由主義的困境」,思維座標月刊,第一期,頁73-80。
徐震,民76,「社區發展二元論」,社區發展季刊,第四十期,頁12-16。徐震,民84.4,「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第90期,頁4-12。馬立文,民83,社區環境權之研究─從社區意識、環境意識之角度,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馬森,民81,「從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國魂月刊,第561期,頁83-85。曹永央,民86,「板橋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中國地方自治雜誌,第50卷3期,頁23-30。梅高文,民84,公共行政「公正問題」與「能力問題」之研究---以Habermas公共領域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莊碩漢,民83.01,「社區意識的內涵與實踐─以廟宇文化激發鄉土關懷、凝聚社區意識、創建生命共同體,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頁4-5。
郭怡秀,民80,居民參與社區環境營造之研究─三個台北案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郭銀漢,民84.6,「祭祀圈與社區意識」,社會福利,第118期,頁24-30。陳小紅,民83,「都市社區發展之理論與實際」,理論與政策,民國八十三年冬季號,頁109-121。陳文團,民85,「論人類之合理性----哈伯瑪斯之共識理論」,哲學雜誌,第18期,頁72--103。陳世傑,民81,我國社區發展政策執行之研究─以高雄市個案分析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明通、朱雲漢,民81,「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資料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二卷第一期抽印本。
陳靜蘭,民85,社區居民文化活動參與及需求之研究─都市社區與鄉村社區的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麥瑞台,民83,「我國的政治民主化與民主政治教育」,國立僑生大學先班學報,第二期,頁141─184。
傅恆德,民83,「政治文化與投票行為:民87 年立委和80年國大代表選舉」,選舉研究,頁27-51。彭如婉,民87.7,「從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頁435-450。曾裕恆,民84,台灣住宅社區演變與發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程中平,民85,「社區共同體思想之基本內涵」,行政學報,第二十七期,頁93-128。童世駿,民82,「走出經濟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兩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二十期,頁74-77。
馮朝霖,民86.01,「公民社會與社區學院」北縣成教:輔導季刊,第6期,頁18-21。
黃正源譯,民66.4,「社區發展的意義與評價」,社區發展季刊創號。黃錦堂,民85,「社區主義的內涵與展望」,政策月刊,第12期,頁19-20。楊淑芬,民84,宜蘭玉田社區總體營造之執行評估,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淑惠,民80.12,「環境保護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頁22-23。廖正宏,民79.09,「人的因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頁7-9。廖益興,民82.12,「政黨選舉與地方派系」,國家政策雙週刊,第75期,頁9。
廖榮利 民81.3 「社區自願服務與同儕團體督導-----台灣社區發展的另一種新動力」,社區發展季刊,第57期,頁61--71。趙永茂,民82,「台灣地方自治發展中政治生態的轉變與及特質:一九八○年代的分析」,中華民國政治轉型的新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趙永茂,民85,「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頁39-55。劉文正,民84,社區總體營造之衝突管理─以苗栗縣三義鄉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劉脩如撰,民66,「社區發展在台灣地區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創刊號。
歐陽晟、石振國,民82,「台灣地方派系的理論與對策」,律師通訊,第170期,頁26-34。歐陽晟、石振國,民83,「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政治學刊第三期,頁129-146。
蔣耀賢,民86,社區總體營造與鄉鎮文化藝術發展,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本源,民79.03,「我國社區發展概況及努力方向」,社區發展季刊,第49期,頁129-134。蔡佳容,民85,快速成長郊區社區意識的形成:曉蘭社區居民鄰里公私場域連繫與社區參與。
蔡佩君譯,民83.8,「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Charles Taylor 專輯,當代月刊,第100期,頁10-29。
蔡宗雄,民84,民生社區間意象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蔡漢賢,民84.04,「生活共同圈與生命共同體─藉文化為主導來充實社區發展工作」,社會建設,第90期,頁13-18。鄭志明,民83,地方社區發展之財政衝擊費研究─臺灣地區交通衝擊費之實證估測,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勝分,民86.3,「台灣環境管制政策研究:社區主義的觀點」, 中國行政評論,第6卷2期,頁111-126。謝玉新,民85.10「透過社區發展運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當前臺灣地區推動社區發展的特色」,社會福利,頁29-33。謝志得,民85,「地方派系的動員基礎」,宜蘭文獻雜誌,第24期,頁39-67。
謝慶達,民81.3,「社區發展的矛盾與假設」,社區發展季刊,第57期,頁44-46。
韓榮姿,民86,社區發展政策中民眾參與情形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龐景行,民84,社區學校的校園開放與社區發展之關連性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貳、英文部分
Bellah, Robert. et al. 1994. "Citizenship," in Bryan Turner & Peter Hamilton (eds.), Citizenship:Critical Concepts, Vo1. II, London: Routledge.
Belloni, Frank P., and Beller, Dennis C., 1976, “The Study of Party Factions as Competitive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29(December).
Barber Benjamin. 1984. Strong Democrac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tcher, H. et al. 1993. Community and Public Policy. London:Pluto Press.
Chandler, R. C. and Plano, J. C. 1988. The Administration Dictionary, 2nded., Santa Barbara,CA:ABC─CLIO.
Cooper, Terry L. 1991.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Daly, Markete. 1994. Communitarianism:A New Public Ethics. San Francisco: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Dobuzinskis, Laurent. 1992.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Metaphors of the Policy Process,” Policy Sciences, 25, pp.355-380.
Dunn, W.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Harmon, Michael M. 1981. 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Longman .
Jones, Charles. O. 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nd ed., North Scituate, MA: Duxbury.
Kathlene, L. and Martin, J. A. 1991. “Enhanc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Panel Designs, Perspectives , and Policy 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0(1), pp.46-63.
Kweit, R. W.& Kewit, M. G. 1981.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Bureaucratic Society.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
Kymlicka, Will. 1990.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kamura, Robert T. and Smallwood, Frauk. 1980.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w York:Martins Press, Inc..
Oldfield, Adrian. 1990.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Civic Republicanism and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 N. Y.:Routledge.
Pranger, R. J. 1968. The Eclipse of Citizenship: Power and Participation in Contemporary Politics.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Rawls, John .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nders, I. T. 1968.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 III.
Taylor, Charles. 1989.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