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
李孟勳(1993),1987年以後台海兩岸民間交流之研究,台北: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田秀萍(1987),接觸大眾媒介行為與政治社會化關聯性之研究:
以政大學生政治容忍度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吳正牧(1993),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及其影響因素之分
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8 月。
吳新興(1997),兩岸文化交流歷程回顧與政策檢討,陸委會
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6年
11月。
呂亞力(1991),政治學。台北:三民。民國80年4月。
沈坤宏(1996),國小六年級學童世界觀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
台東: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 月。
李孟勳(1993),1987年以後台海兩岸民間交流之研究。台北: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邵宗海(1996),兩岸關係與兩岸對策-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後
的解析。台北:時報文化。
林文志(1997),兩岸會談之研究-以「辜汪會談」為例。台北: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林念生主持(1992),海峽兩岸廣播電視節目及錄影帶交流之利
弊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1年11月。
苗天蕙(1991),台灣地區大學女生政治定向與行為模式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翁昇德(1998),政經現代化與兩岸前途,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4月。
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陳武正主持(1992),兩岸直航對台灣地區多元影響與對策之研
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1年10月。
陳秋燕(1994),北高兩市國中學生政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4月。
陳義彥(1994)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陸委會委託專案研究報
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3年6月。
陳義彥(1995),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陸委會委託專案研究報
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4年10月。
陸委會(1994),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陸委會(1999a),大陸政策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民國88年元月。
馬英九(1992),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
會。
張五岳主持(1993),中共要求兩岸直接通航策略與我方對策,台
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2年5月。
張五岳(1997),一九九六年後中共對台策略之演變,陸委會委託
專案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6年1月。
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斯綱(1996),中華民國外交拓展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政
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張雪君(1995),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台中:國立台
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198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許立倫(1994),中華民國國家統一綱領之研究-形成、意涵與社
會反應評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3年11月。
許志嘉(1993),「一國兩制」架構下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許雅惠(1997),菁英意見與公眾意見之比較-以台北市政治菁
英與台北市民對大陸政策的意見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許峻賓(1998),台灣問題國際化:生存或危機。台中: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5月。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 for Windows的實
例操作。台北:五南。
麥朝成主持(1998),大陸及兩岸經濟情勢報告(民國85∼86年),
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7年5月。
黃西玲(1992),菁英的媒介使用行為與對國家發展政策的意見之
傳播-以大陸政策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1年5月。
彭瀧森(1985),板橋地區國中生政治社會化之成效。台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塗惠玲(1996),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兒童民主法治知識與態度之調
查研究,嘉義: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5年6月。
楊宗川(1998),大學生赴大陸求學態度暨相關問題調查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楊開煌、魏艾(1992),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民國81年6月。
楊開煌(1996),縱論兩岸尋雙贏。台北:歷史智庫出版公司。民
國85年5月。
楊賜香(1992),我國中小學教科書政治文化之研究。台北:國立
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鄧毓浩(1992),加強各級學校民主法治教育整體研究與規劃(國
民中學組)。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劉幼琍主持(1994),台灣民眾收看大陸衛星電視節目行為之研究,
台北:海峽交流基金會,民國83年9月。
劉家齊(1998),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赴大陸求學意願之研究。
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劉淑美(1996),海峽兩岸新聞交流之研究(1987年至1996年),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12
月。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台北:文景書局。
歐滄和、李茂能(1992),社會科學研究法辭典。高雄:復文。
蔣邦文(1997),中華民國「大陸政策」制訂過程之研析(1987
年迄今),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賴媛姬(1995),台北市國中學生權利態度之研究。台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瞿海源主持(1997),台灣民眾與兩岸文教交流:十年的影響評估
(含湄洲媽祖來台影響評估),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
國86年11月。
簡妙娟(1992),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世界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台
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魏淑娟(1995),報紙報導傾向與大台北民意的關聯性-以一九九
一至一九九三年兩岸直航議題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
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羅瑞玉(1989),國民中小學學生政治社會化態度傾向之研究。高
雄: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6月。
《期刊論文》
邵宗海(1998),「兩岸重塑事務協商與初探政治談判(上)(下)」,
中共研究,32卷3、4期,民國87年3、4月。
孫瀅(1996),「兩岸文化交流現況及展望」,載於兩岸新聞媒體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民國85年9月
13∼14日。
廖添富(1993),個人政治功效意識、政治參與態度與家庭社會變
項之關係-樣本取自台北市國中學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
訓育學報,第3期,1993年6月。
趙建民(1998),「台灣主體意識與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對抗:面
對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41卷1期,民國
87年1月。
劉勝驥(1998),「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之變化」,中國大陸研究,41卷3期,民國87年3月。
歐陽新宜(1997),「海峽兩岸社會發展的前景:聚合還是依賴」,
中國大陸研究,40卷6期,民國86年6月。
蔡瑋(1997),「中共對台政策的決策組織與過程」,中國大陸研
究,40卷5期,民國86年5月。
蕭真美(1997),「兩岸新聞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大陸研究,40卷5期,民國86年5月。
蕭真美(1998a),「海峽兩岸教育界之交流」,中國大陸研究, 41卷3期,民國87年3月。
蕭真美(1998b),「兩岸出版界交流現況與檢討」,中國大陸研
究,41卷4期,民國87年4月。
蕭真美(1998c),「十年來之兩岸文化交流」,中國大陸研究, 41卷9期,民國87年9月。
《報紙》
人民日報,1979年1月1日,第1版。
人民日報,1981年10月1日,第1版。
聯合報,1996年6月25日,第9版。
《網路資料》
包宗和(1997),「從民意調查看國內民眾對兩岸與外交關係的認
知」,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網路資料。
http://www.mac.gov.tw/new/bao.htm。
何思因(1997),「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民意調查結果」,台北: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網路資料。
http://www.mac.gov.tw/new/ho.htm。
陸委會(1998),「大陸人士來台從事文教交流核准數」,台北: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網路資料。
http://www.mac.gov.tw/associ/ass_ce/871210/sta.htm。
陸委會(1999),「民國八十七年民眾對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的
看法綜合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
網路資料。
http://www.mac.gov.tw/pos/880317/8803main.htm。
陳義彥(1997),「民眾的統獨態度-歷次民調的分析」,台北: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網路資料,
http://www.mac.gov.tw/new/chen.htm。
劉義周(1997),「台灣民眾的統獨態度」,台北:行政院大陸委
員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網路資料。
http://www.mac.gov.tw/new/lu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