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 許蔭樁、胡德保、薛朝陽,「水力學」,科學出版社。
2、 Henderson,F.M.(1966),"Open Channel",The macmillan
Company,New York。
3、 Weinmanmn .E.,Laurenson,E.M.(1979),"Approximation
Flood routing method:A Review"Journal of Hydraulics Division
,ASCE Vol.105, No. HY12,pp. 1521-1535。
4、 Akan A.O. & Yen B.C. , " Diffusion-Wave Flood Routing in Channel Network " Journal of Hydraulics
5、 Cunge,J.A.,Holly,F.M. and Verwey,A. " Practical Aspects of Computational River Hydraulic " , Pitman Publishing Ltd.,
London , 1980
6、 Mahmood K. & Yevjevich V. (1975) " Unsteady Flow in
Open Channel s " , Vol. 1 Water resources Publication Inc.
Fort Collins , Colorado
7、 Abbot , M.B.(1976) " Computational Hydraulic " Pitman
Publishing Ltd , London.
8、25 Ahmed E.I. and Kenneth V.H.,(1976)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low Over Side Weirs",Journal of Hydraulic Division,ASCE,Vol 102
9、Chu,H.L. and Mostafa,M.G.,(1976)"Unsteaty Flow Over Side Weir in Open Channel U.K.
10、周乃昉(1976),「淡水河系感潮段水理模式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11、顏清連、許明熙(1982),「河川體系變量流之數值模擬」,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研究報告,水利7105
12、顏清連、許明熙、陶偉麟(1983),「淡水河系洪水演算模式(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 72-08號
13、顏清連、許明熙、段鏞(1984),「淡水河系洪水演算模式(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報告73-26號
14、顏清連、許明熙、唐見章(1985),「淡水河系洪水演算模式(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4-26號
15、顏清連、許明熙、陳昶憲、賴進松(1986),「淡水河系洪水演算模式(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5-19號
16、顏清連、劉家富(1988),「淡水河系洪水演算模式(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6-51號
17、許明熙、顏清連、謝慧民(1990),「基隆河沿岸低窪地區淹水模式(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8-57號
18、許明熙、顏清連、謝慧民、鄧慰先(1991),「基隆河沿岸低窪地區淹水模式(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9-66號
19、許明熙、顏清連、王如意、郭振泰(1995),「基隆河整治對河川影響及監測系統之評估」,台北市政府養工處
20、許明熙、王如意(1994),「基隆河中山舊橋處理方式之研究」,台北市政府養工處
21、財團法人日本河川情報中心(1995),「淡水河整體洪水預報系
統規劃」,台灣省水利局。
22、蔡長泰(1981),「沖積河川變量流之模擬」,成功大學台南水工試驗所,研究論文第三號。
23、蔡長泰、沈學文、王玟江(1991),「台灣河川沈滓輸送之分析(一)」
,經濟部水資會,80水科技,(二)3、(4)-01第084號
24、蔡長泰(1994),「洪流演算模式之建立」,行政院國科會
NSC 83-0410-E006-036
25、蔡長泰、游保杉、周乃昉(1994),「地理資訊系統在淹水模式之應用」,台灣省水利局。
26、陳昶憲,林坤榮(1995),「應用卡門率波法建立洪水演算模式
之探討」,台灣水利第42卷第1期
27、吳建民、黃正昌(1984),「兩個水庫潰壩洪水演算成果比較」
第二屆水利研討會
28、李鴻源(1996),「社子島地區保護洪水頻率提高為200年對淡」
河系影響之分析,台北市養工處
29、賴清標(1979),「變量流隱式模式應用於台灣河川之比較」,
台大土研所碩士論文
30、敬達工程顧問公司(1996),「基隆市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治計畫」
可行性研究。基隆市政府
31、Full Equations (FEQ)Model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Full Dynamic
Equations of Motion for 1-D Unsteady Flow in open Channel and
Through Control Structure , U.S. Geological Survey Water-Resource
Investigations Report 96-42403
32、駱尚廉(1991),「環境數學」,茂昌圖書公司
33、Dronkers,J.J. " Tidal Computational for Rivers,Coastal Area
and Seas ",Proc. ASCE,Vol. 95 No.1 1969 Aug. pp29-77。
34、Dennis A.Lyn,Peter Goodwin(1987);"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 Vol. 113 No.1 January
35、台灣水文資料電腦檔應用之研究(1992),台灣省水利局
36、李天浩(1998),「淡水河整體預報系統模式之研發-降雨觀測
及預報模式」,台大水工所研究報告第307號
37、王如意、李光敦(1998)「淡水河整體預報系統模式之研發-降雨
觀測及預報模式」,台大水工所研究報告第3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