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6: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銘志
論文名稱:以MVA.FCF等新型指標衡量企業購併之財務績效
指導教授:劉亞秋劉亞秋引用關係洪清德洪清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購併財務績效
外文關鍵詞:MVAFCF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6
  • 點閱點閱:5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研究生姓名:顏銘志(2000)
論文題目:以MVA、FCF等新型指標衡量企業購併之財務績效
研究所名稱: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亞秋 博士、洪清德 博士
論文摘要
隨著全球經濟、政治及各國法規藩離的解除,加上網路、通訊等高科技的發達,國際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提升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各國的企業競相以購併的方式,以便快速地達到外部成長的目的。以1999年為例,歐洲、美國、亞洲三地的購併金額,紛紛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而台灣自然無法在此次購併的風潮中置身事外。
過去學者在研究企業購併之財務績效時,常利用許多不同的財務指標來作為衡量的標準,但過多的財務指標往往失去其為指標的意義。本研究嘗試以MVA、FCF等新型的指標來衡量企業購併的總體績效,研究樣本為民國82年至86年間宣告購併的64家上市公司,並將樣本依產業、購併類型及購併地區是在國外或是國內等三個構面分類,再經過差異檢定,獲得以下的結論:
1.MVA及FCF兩指標可做為衡量購併績效的總體指標。
2.購併活動無法增加全體上市企業的市場附加價值及自由現金流量。
3.購併活動可為上市電子產業提高其市場附加價值。
4.購併活動無法增加上市非電子產業的市場附加價值及自由現金流量。
5.購併的類型不會影響企業購併後的市場附加價值及自由現金流量。
6.跨國購併可增加上市企業的市場附加價值。
關鍵字:MVA、FCF、購併、財務績效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6
第二章 購併的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購併的意義 10
第二節 購併的類型 12
第三節 特殊的購併類型 15
第四節 購併的動機理論 19
第五節 MVA與FCF的介紹 27
第六節 國內外文獻探討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觀念性架構 48
第二節 研究假說 49
第三節 變數的衡量 51
第四節 樣本資料的處理 53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60
第四章 實証結果分析
第一節 全體樣本購併財務績效之研究 62
第二節 電子產業樣本購併財務績效之研究 68
第三節 非電子產業樣本購併財務績效之研究 72
第四節 相關購併樣本購併財務績效之研究 77
第五節 非相關購併樣本購併財務績效之研究 81
第六節 國內購併樣本購併財務績效之研究 84
第七節 國外購併樣本購併財務績效之研究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3
第三節 研究貢獻 94
參考文獻 95
附錄一 10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方螢基(1990),「企業合併策略對營運及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研士論文。
2.石月烘(1995),「台灣購併併標的公司財務績效之實証研究」,淡江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王泰允(1991),企業購併實用,初版,台北:遠流。
4.伍忠賢(1999),企業購併聖經,初版,台北:遠流。
5.吳雅章(1982),「營利事業合併經營之財務管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吳美麗(1995),「台灣製造業購併前後購併綜效與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吳昭欣(1992),「台灣企業合併收購的績效評估-以股票上市公司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李世豪(1998),「企業購併成功與不成功群組綜效之研究」,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9.林坤正(1990),「我國企業收購合併之策略分析與績效評估」,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林永隆(1998),「企業購併綜效在財務上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林麗寬譯(1999),企業力結合-企業購併&聯盟教戰手冊,初版,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譯自Mitchell Lee Marks & Philip H. Mirvis。
12.孫克難(1987),「企業合併獎勵措施的成效調查與分析」,企銀季刊,第12卷第四期,1989年4月,pp.28-62。
13.孫梅瑞(2000),「國內上市公司從事公司購併活動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14.陳志光(1991),「我國企業購併前後綜效及經營績效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5.陳希沼(1981),台灣地區企業合併策略之研究,環球經濟社,1981年5月。
16.陳匯中(1995),「上市公司購併宣告對股東財富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陳隆麒(1992),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與應用,初版,台北:華泰。
18.陳景堂(1996),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入門與應用,第3版,台北:儒林。
19.郭峻權(1997),「證券商購併策略與財務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張曼成(1980),「企業合併財務理論與我國企業合併現況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張麗玲(1991),「企業購併之財務報導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張素鈴(1999),「公司評價新趨勢-EVA(經濟附加價值)在台灣應用的可行性」,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楊世英(1999),「自由現金流量對企業價值影響之實證研究-以台灣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4.蕭惠元(1996),「購併活動對股價行為與會計資訊之影響-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5.謝惠貞(1997),「購併活動對國內上市公司主併公司價值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6.謝劍平(1997),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初版,台北:智勝。
27.謝明俊(1999),「應用經濟加值於績效管理」,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8.顏月珠(1995),商用統計學,台北:三民。
29.顏秀玲(1991),「企業合併與財務績效關係間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Amihud(1981) Y. and B. Lev, “Reduction as A Managerial Motiv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2, pp.605-617.
2.Amit, R., and L. Joshua(1988)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Business Cycl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pp.99-110.
3.Ansoff, H. Igor, Richard G. Brandenburg, Fred E. Portner, and Raymond Radosevich(1971) “Acquisition Behavior of U.S. Manufacturing Firms”, Vanclerbilit University Press, pp.1946-1965.
4.Banerjee, Ajeyo and E. Woodrow Eckard(1998)”Are Mega-Mergers Anticompetitive? Evidence from the First Great Merger Wav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9, pp.8.
5.Copeland, E. T. and J.F. Weston(1979)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 2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6.Demsetz, H,(1973)“The Market Concentration Doctrine”, AEI Hoover Policy Studies.
7.Fama, E. F. and M. C. Jensen,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 pp.301-325.
8.Fowler, K. L., and D. R. Schmidt, “Tender Offers, Acquisition and Subsequent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Fi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 pp.962-974.
9.Halpern Paul(1983)“Corporate Acquisition: A Theory of Special Cases? A Review of Event Studies Applied to Acquisitio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38, pp.297-317
10.Healy P.M., Krishna G. Palepu and R. Rubback(1992)“Does Mergers Improve Corporat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pp.135-175
11.Higgins, C. R., and D.S.(1975)”Corporate Bankruptcy and Conglomerate Merger”, The Journal of Finance, 30, pp.93-133
12.Hoshino, Y.(1982)“The Performance of Corporate Mergers in Japan”,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9, pp.153-165
13.Jensen, M.C. and R. Ruback,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ics, pp.5-50
14.Kim, E. H. and J. J. McConnell.(1977)”Corporate Merger and the Co-Insurance of Corporate Debt”, The Journal of Finance, 32, pp.349-365
15.Kitching, J.(1967) “Why Do Mergers Miscar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84-101
16.Lewellen, W.G. and B. Huntsman(1970)”Managerial Pa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 pp.710-720
17.Lewellen, G.W.”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The Journal of Finance, pp.521-537
18.Manne, G.H.(1965)”Mergers and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3, pp.110-120
19.Mueller D.C.(1969)”A Theory of Conglomerate Merge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pp.643-660
20.Mueller, D.C. ”Mergers and Market Sha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7, pp.259-267
21.Neely, Walter P., David P. Rochester(1987)“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Merger Benefits: The Saving and Loan Experience”, Financial Review 22, pp.111-130
22.Ramaswamy, K.P.(1995)”Determinants of Post-Merger Operating Performance: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Issues
23.Ravenscraft, J. David, and F.M. Scherer(1989)”The Profitability Organization”, pp.101-116
24.Roll, R.(1986)”The Hurb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 Journal of Business, pp.197-216
25.Shepherd, W.G.(1979)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26.Seth, A.(1990)”Value Creation in Acquisition: A Reexami-nation of Performance Issu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 pp.99-115
27.Singh, H. and A.M. Cynthia, ” Corporate Acquisition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 pp.377-386
28.Weston, J. Fred, and Surennda K. Mansinghka(1971)”, Test of th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Conglomerate”, Journal of Finance, 26, pp.919-939
29.Weston, J.F. and K.S. Chung(1983), “Do Mergers Make Mone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8, pp.40-48
30.Williamson, Dliver E., ‘The Modern Corporation: Origins, Evolution, Attributes”, Journal of Economics 14, pp.1537-156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