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06: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國民
論文名稱:論公務人員不利益處分之救濟程序
指導教授:林素鳳林素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刑事警察研究所
學門:軍警國防安全學門
學類:警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公務人員不利益處分懲戒懲處分限處分救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5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長久以來公務人員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一直被強調是「特別權力關係」,認為公務人員係基於國家之特別法律關係所任用,是為人民服務而負有忠實執行職務之義務之人員。因此,認為這種有別於人民與國家間之「一般權力關係」,國家對於特別權力關係相對人,享有概括的命令配權,特別權力關係之相對人,如有不服從上述命令時,為維持特別權利關係內之秩序,行政主體得發動公權力,予以懲戒,該相對人縱有不服,亦不得請求法院救濟,此種排除司法介入審查的特徵,不僅違反了憲法保障「基本人權」之理念,亦有違「法治國」原則,使公務員之權益受到行政主體恣意的侵害,而仍無從救濟。
法諺有云:「有權利,即有救濟;有救濟,斯為權利」,我國憲法第十六條亦規定:「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故人民於其權利受到違法或不當侵害時,得依法請求救濟。我國昔日實務界受特別權力關係理論影響,因公務人員身份所受之不利益處分,不得提起司法救濟,直至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一八七號解釋及後續多號解釋,乃陸續開啟公務人員權利救濟之門。
我國憲法第二十四條:「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已明白的確立了公務員法律責任有: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懲處責任、司法懲戒責任及國家賠償責任。其中行政懲處責任與司法懲戒責任是指公務員對於義務的違反,由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予以處罰;而公務員何種行為該當構成要件,應受懲戒?屬於公務員懲戒法之實體部分,是為廣義的實體懲戒法,其中除公務員懲戒法外,公務員服務法、公務人員考績法、警察人員管理條例等皆屬之;甚至如行政院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司法院暨所屬各機關人員獎懲案處理要點、主計人員獎懲辦法等均具有實質之懲戒效果。而狹義的實體懲戒法,則是專指公務員懲戒法。
在我國實定法上,並無「公務員之不利益處分」之用語(但在釋字二四三號解釋中則有類似之用語),如由該用語為分析,應是指對公務員有不利益之行政處分。如參考日本國家公務員法,該法第二章第六節是規定公務員之身分、懲戒與保障之相關事項,而同節第三款第二目有所謂「關於違反公務員意思之不利益處分之審查」之規定,是故,在日本法制下,可以認為,有所謂「公務員之不利益處分」之用語。對於該目所謂之「違反公務員意思之不利益處分」,如依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所謂不利益處分,可分為顯著之不利益處分與懲戒處分,亦即,分限處分(對於公務員,違反其意思,之降給、降任、休職、免職其他對此之顯著不利益處分)以及懲戒處分(依同法八十二條規定,有免職、停職、減給、告誡四種);如以日本法制之規定,觀諸我國相關法制實際之情形,我國有關公務員不利益處分大致可分為:與公務員身分之成立、變更(轉任、調任、停職)、消滅、俸給權之保障等。本文研究之範圍是包括所有實質懲戒性質之公務員身分上不利益處分為研究範圍,探討其相關救濟程序之法規範。
本研究全文約八萬餘字,共分為五章,可摘要敘述如下:
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研究架構與限制。
第二章:相關法理與理論之闡述方面,擬從「人性尊嚴」、「法治國原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等法理,漸進至「權利救濟理論」、「特別權利關係理論」之探討,並瞭解特別權利關係理論在我國之發展。
第三章:以公務員不利益處分為中心,對我國與日本公務員懲戒(處)制度、懲戒(處)之原因、種類,懲戒(處)制度之目的為何?,作一說明。
第四章:以公務員不利處分之救濟程序為重點,比較我國與日本法制有關公務員懲戒(處)之機關、審理程序、懲戒(處)處分之救濟機關與程序,並探討我國公務員懲戒(處)之法律性質。
第五章:結論:敘述我國目前法制之缺陷與爭議,並提出可供改進之建議。
論公務人員不利益處分之救濟程序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項 研究動機
第二項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一項 研究範圍
第二項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公務人員權利救濟之法理與理論
第一節 人性尊嚴理念
第一項 人性尊嚴理念的形成背景
第二項 人性尊嚴之意義
第三項 人性尊嚴的功能
第一款 憲法價值
第二款 主觀公權利
第三款 客觀法規範功能
第四項 人性尊嚴與救濟程序
第一款 人性尊嚴與行政法
第二款 人性尊嚴與行政救濟
第五項 小結
第二節 法治國原則
第一項 法治國之概念
第二項 法治國的內涵
第一款 依法行政原則
第二款 比例原則
第三款 明確性原則
第四款 法安定性原則
第三項 小結
第三節 正當行政程序
第一項 正當行政程序之意涵
第一款 受告知權
第二款 聽證權
第二項 正當行政程序之功能
第一款 貫澈民主原則
第二款 確保依法行政原則
第三款 保障人民權益
第四款 提高行政效能
第三項 小結
第三章 公務人員不利益處分─懲戒與懲處
第一節 懲戒(處)之必要性與功能性
第二節 我國懲戒與懲處之法規範
第一項 我國公務員懲戒法規範
第一款 公務員懲戒制度之沿革
第二款 現行公務員懲戒制度
第二項 我國公務員懲處法規範
第一款 考績懲處制度之沿革
第二款 現行考績懲處制度
第三節 日本公務員懲戒與懲處之法規範
第一項 分限處分
第一款 分限處分的本質
第二款 分限處分的原因
第三款 分限處分的種類
第二項 懲戒處分
第一款 懲戒之本質
第二款 懲戒之原因
第三款 懲戒之種類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公務員懲戒(處)及其救濟程序
第一節 我國之制度
第一項 懲戒機關
第一款 移送機關
第二款 審議機關
第三款 審議程序
第四款 救濟程序
第二項 懲處機關
第一款 懲處權之歸屬
第二款 懲處程序
第三款 懲處之救濟程序
第二節 我國公務員懲戒(處)之法律性質
第一項 公務員懲戒(處)機關雙軌制之爭議
第二項 懲戒與懲處制度雙軌並行
第一款 積極競合
第二款 消極競合
第三節 日本之制度
第一項 懲戒機關
第一款 任命權者
第二款 人事院
第三款 審議機關
第四款 懲戒救濟程序
第二項 懲處機關
第一款 懲處權之歸屬
第二款 懲處程序
第三款 懲處之救濟程序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我國法制之缺失
第一項 懲戒處分、懲處處分審理機關雙軌制
第二項 懲戒(處)事由欠缺明確
第三項 懲戒處分、懲處處分審理程序雙軌制
第四項 懲戒處分、懲處處分救濟程序雙軌制
第二節 我國法制修正方向
第一項 釐清懲戒與懲處之性質
第二項 踐行正當法律程序
第三項 懲戒權回歸行政權之可能性
第四項 救濟程序一元化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文書
1、 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自版,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二),1990年9月。
2、 翁岳生,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月旦出版社,1994年6月。
3、 翁岳生編,行政法二000(上)、(下),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3月。
4、 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礎理論,三民書局,1991年10月。
5、 城仲模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三民書局,1994年8月。
6、 城仲模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三民書局,1997年7月。
7、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自版,三民書局經銷,1999年6月。
8、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自版,三民書局經銷,1999年3月。
9、 蔡震榮,行政法理與基本人權之保障,三鋒出版社,1994年10月。
10、蔡震榮,行政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5月。
11、陳 敏,行政法總論,自版,三民書局經銷,1998年5月。
12、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書局,1997年9月。
13、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自版,三民書局經銷,1995年4月。
14、林錫堯,行政法要義,自版,三民書局經銷,1999年8月。
15、李建良等,行政法入門,月旦出版社,1998年1月。
16、黃默夫,行政法,自版,1998年1月。
17、林重魁,現代國家行政法新論,國立中興大學法學叢書,1998年7月。
18、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三民書局經銷,1992年4月。
19、汪宗仁,公務人員權益保障與行政救濟,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月。
20、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自版,1998年3月。
21、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一),雙榜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7年12月。
22、陳清秀,行政訴訟法,自版,翰蘆圖書出版公司經銷,1999年6月。
23、行政院研考會,公務員基準法之研究,自版,1994年7月。
24、劉宗德.賴恆盈譯,行政法I,月旦出版社,1996年5月。
25、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法專輯,自版,1997年1月。
26、蔡文斌,考銓行政與正當法律程序,學林出版社,2000年2月。
27、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公務人員保障法規及釋例彙編,自版,1998年6月。
28、公務人員保障法問答資料,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編印,1999年4月。
29、張希哲,戰後各國憲法之趨勢,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30、李鴻禧編,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月旦出版社,1997年3月。
30、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之限制,自版,1992年11月。
31、朱武獻,公法專題研究(一),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1991年。
32、朱武獻,公法專題研究(二),輔仁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輯,1992年11月。
33、劉慶瑞,比較憲法,三民書局,1987年10月。周道濟,基本人權在美國,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7月,頁26。
34、周道濟,基本人權在美國,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7月。
35、法治斌、董保成,中華民國憲法,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頁18。
36、張鏡影,論公務員之懲戒,憲法論文選輯,中國憲法學會,1985年12月。
37、張文伯編,發揮懲戒制度功能之研究,公務員懲戒委員會,1983年。
38、涂懷瑩,行政法原理,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4月。
39、林月娥,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研究,司法院秘書處,1996年6月。
40、林紀東,行政法,三民書局,1988年3月。
41、管歐,中國行政法總論,自版,1987年5月。
42、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自版,1990年11月。
43、陳炳生,新人事制度析論,正中書局,1988年10月。
44、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款(三),三民書局,1985年10月。
期刊.論文
1、 城仲模,公務員懲處制度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32期。
2、 朱石炎,公務員懲戒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32期。
3、 林明鏘,行政懲處與司法懲戒─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一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7期。
4、 許志雄,特別法律關係下之人權,月旦法學雜誌,第56期。
5、 朱武獻,公務人員保障法之實施與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32期。
6、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之正當程序,月旦法學雜誌,第55期。
7、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月旦法學雜誌,第56期。
8、 湯德宗,論違反行政程序之之法律效果,月旦法學雜誌,第57期。
9、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法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59期。
10、王廷懋,公務員懲戒與權力分立論,全國律師,1995年5月號。
11、蔡文斌,從權力分立角度看懲戒與懲處,全國律師,2000年1月號。
12、王廷懋,我國公務員彈劾懲戒問題,全國律師,2000年1月號。
13、許海泉,對於公務員懲戒法修正草案之建議意見,全國律師,2000年1月號。
14、考績懲處「免職」個憲性之檢討─大法官釋字第491號解釋之評析,全國律師,2000年1月號。
15、徐慶發,我國公務員懲戒法制之沿革,全國律師,2000年1月號。
16、董保城,「釋字第四九一號」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期。
17、蔡維音,德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規定之探討,憲政時代,第十八卷第一期。
18、許志雄,憲法上之個人尊嚴原理,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3期。
19、李震山,人性尊嚴的憲法意義,律師通訊第150期。
20、蔡宗珍,人性尊嚴之保障作為憲法基本原則,月旦法學,第45期。
21、蔡志方,從人性尊嚴之具體化,論行政程序法及行政救濟法之應有取向,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
22、李震山,人性尊嚴的憲法意義,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3期。
23、城仲模,四十年來之行政法,法令月刊,四一卷一0期‧
24、吳庚,論憲法之基本原則,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1988年9月。
25、蔡志方,從司法的現代化論我國憲法關於司法制度的改革方向,律師通訊,第139期。
26、許宗力,人性尊嚴與行政法,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3期。
27、鹽野 宏講詞,陳春生、蔡秀卿譯,日本行政手續法,月旦法學雜誌,第40期。
28、洪文玲,論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從大法官會議相關解釋,警學叢刊第二十四卷第三期。
29、許文義,從憲法觀點論公務員懲戒制度之規範與實際,「公務人員懲戒法制之修正」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4日。
30、吳庚,重建公務員關係之法理基礎,法令月刊第四十卷第八期。
31、蔡業成,探究公務員懲戒權的歸屬問題,考銓季刊第十期。
32、林明德等,現行公務員懲戒制度之沿革及懲戒法修正之經過,法律評論,第五十一卷第十一期。
33、張鏡影,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研究,憲政評論,第十卷第九期。
34、楊大器,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研究,司法院研究年報,第十三輯下冊。
35、李品昂,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之研究,法令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
36、張文伯,公務員懲戒法的研議修正,憲政時代,第六卷第一期。
37、邱俊六,公務員懲戒法修正公布更有關獎懲辦法之研討,人事管理,第二十三卷第六期。
38、曹晉芳,公務員之懲戒與懲處之比較(上),公保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39、蔡業成,論建立公務人員懲戒處分標準,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七卷第八期。
40、孫勝治,公務員懲戒處分應有標準,現代國家,第280期,。
41、周金芳,警察懲戒制度之改進與建議,警專學報,第二卷第四期,。
41、林永芳,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正芻議,考銓季刊,第九期。
41、林三欽,考績懲處之合憲性及其救濟程序,「公務人員懲戒法制之修正」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4日。
42、劉俊三,我國公務員之懲戒機關,憲政評論,第一卷第五期。
43、張文伯,考績法專案考績所引起之問題,憲政時代,第六卷第三期。
44、古登美,論我國公務員懲戒制度的改進,中國論壇,第八卷第十期。
45、湯覺非,關於公務員懲戒法修正問題,政法評論,第二十卷第八期。
46、蒿子馨,也談公務員懲戒之覆議問題,政治評論,第三十三卷第一期。
47、金經昌,公務員懲戒法再審議之聲請(移請)及審議,司法院公務員懲戒業務研討會,1995年12月。
48、林明鏘、陳華,我國公務人員保障法之研究,公務人員保障法制問題之研究期末報告,公務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編印,1998年3月。
49、楊大器,司法懲戒權與行政懲戒權,法律評論,58卷8期,。
50、蔡震榮,公務人員懲戒權與考績權之研究,憲政時代,10卷1期,1992年7月。
51、張文伯等,發揮懲戒制度功能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三輯上冊,1983年7月。
52、游鉦添撰,公務員概念與體系之檢討,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53、汪孝倫撰,中日公務員懲戒與懲處制度之比較研究,中興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54、周信聰撰,我國公務人員保障法之救濟程序改進探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55、黃文卿撰,人性尊嚴與死刑制度,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56、盛子龍撰,比例原則作為規範違憲審查之準則,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57、姜悌文撰,行政法學上之明確性原則,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58、游瑞德撰,中日公務員懲戒制度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6月。
60、姜仁脩撰,公務員懲戒與懲處制度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61、李武育撰,從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析論我國公務人員之權利救濟,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
62、吳明軒撰,從特別權力關係的演變論我國公務人員保障法的制定及實施,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63、鄧如玲撰,我國公務人員權利保障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64、載紹章撰,我國公務人員行政與懲戒責任的關聯性及整合的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65、李碧昭撰,論警察人員身分權之保障─對於警察人員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免職規定之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66、呂英華撰,從我國公務人員保障法探討我國警察人員權利救濟,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67、陳斐鈴撰,從公務人員保障法論行政之自我審查─以警察人員保障案件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二、日文部分:
日文書
1、 園部逸夫監修,栗田久喜.柳 克樹編,國家公務員法.地方公務員法,青林書院,1997年5月。
2、 長野秀幸.川崎政司著,行政法がわかつた,法學書院,1998年12月。
3、 平野 武.法性祐正.片山智彥著,憲法と人權保障,1998年6月。
4、 南 博方著,行政法,有斐閣,1993年4月。
5、 室井 力著,公務員の權利と法,勁草書房,1979年3月。
6、 杉村敏正著,行政法概說各論,有斐閣,1993年3月。
7、 田中館照橘著,公務員法,有斐閣,昭和61年11月。
8、 鵜飼信成著,公務員法,有斐閣,平成2年9月。
9、 雄川一郎.鹽野宏,園部逸夫編,現代行政法大系(9)公務員.公物,有斐閣,昭和63年3月。
10、南 博方.原田尚彥.田村悅一著,行政法(1),有斐閣,1993年3月。
11、原田尚彥著,行政法要論,學陽書房,1999年4月。
12、鹽野 宏著,行政組織の諸問題,有斐閣,1991年10月。
13、藤田宙靖著,行政法I,青林書院,1996年3月。
14、田中館照橘著,セミナ公務員法(I)、(II)、(III),株式社會ぎょうせい,昭和60年8月。
15、鹽野 宏著,行政法I,有斐閣,1994年3月。
16、藤田宙靖著,行政組織法,河中一學,1994年4月。
17、桑原昌宏著,公務員爭議權論,日本評論社,1983年7月。
18、米川謹一郎編,地方公務員法の要點,學陽書房,平成10年8月。
19、川村祐三著,ものがり公務員法,日本評論社,1997年9月。
20、中村博,改訂國家公務員法,第一法規,昭和 62年2月。
21、最高法院事務總局編,主要行政事件裁判例概觀(A)(公務員關係篇),法曹會,昭和63年9月。
22、田中二郎,新版行政法中卷,弘文堂,昭和55年1月。
23、佐藤立夫,行政法總論,前野店,平成元年9月
24、成田賴明編編,行政法の爭點,有斐閣,1980年。
25、室井力,特別權力關係論,勁草書房,1970年,頁386。
期刊.論文
1、 戶松秀典,起訴休職,別冊ジュリスト88,公務員判例百選,有斐閣,昭和 61年4月。
2、 村井龍彥,分限と懲戒の關係,別冊ジュリスト88,公務員判例百選,有斐閣,昭和 61年4月。
3、 小高剛,懲戒處分の手續1,別冊ジュリスト88,公務員判例百選,有斐閣,昭和 61年4月。
4、 磯部力,處分事由說明書の交付,別冊ジュリスト88,公務員判例百選,有斐閣,昭和 61年4月。
5、熊本信夫,分限處分と平等取扱いの原則,別冊ジュリスト88,公務員判例百選,有斐閣,昭和 61年4月。
6、村井龍彥,公務員の勤務關係の性質,收錄於成田賴明編「行政法の爭點」,有斐閣。
7、ジュリスト增刊總合特集,有斐閣,昭和56年4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