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2: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鄧吉延
研究生(外文):Jyi Yan Denq
論文名稱:醫院燒傷中心之營運與建築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Construction and Hospital Management
指導教授:鄭聰榮鄭聰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 Tsung J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燒傷中心營運建築動線
外文關鍵詞:Burn Intensive Care UnitManagementConstructionPathlin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由於目前台灣醫院建築之研究相當缺乏,大抵沿襲與延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之資料,對於本土性的研究資料及使用後評估相當缺乏;更由於醫院建築牽涉到國家的社會福利、民眾生命、民情風俗等方面,故本土性的醫院建築計畫系統之建立,實屬刻不容緩。有鑒於此,本研究將針對現有醫院之燒傷中心進行評估與研究,檢視各醫院燒傷中心在營運與建築上的成效,將燒傷中心之使用經驗反應至醫院規劃決策單位
,充實各醫院燒傷中心之營運與建築基本認知,並作為其他醫院規劃燒傷中心之參考,以期使國民醫療品質相對提升。
本研究範圍以台灣北部、中部、南部設有燒傷中心之醫院為主,並參考兒童燙傷基金會之合約醫院(扣除部份軍醫院與未設置燒傷中心之醫院)共計23家醫院,作為本研之調查對象。調查內容以燒傷中心之營運、空間使用、內部動線與平面計劃為主。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文獻回顧、現況調查與問卷調查三種方法為主要之研究方法,並由上述研究方法所得之結果作一綜合評估,以建立燒傷中心整體功能之規劃原則。燒傷中心之整體功能規劃原則,本研究建議:
1、在空間配置上,燒傷治療區與非治療區應清楚分區,以減少患
者於內部感染機會。
2、在動線處理上,應維持工作空間的流暢與避免動線之混淆。
3、在供應區與儲存空間配置上,衛材運輸之動線與儲存空間應簡
潔及標示明確,以增加醫護人員之便利,在動線上應與治療區
區隔,以減少患者於內部感染機會。
4、在污物處理上,動線應與治療區動線清楚分隔,以減少患者於
內部感染機會。
5、在平面計劃上,應配合醫院整體設計、營運規模、內部空間需
求、動線安排,以追求最適之平面類型與規劃設計。
燒傷中心之營運與建築規劃上,無非是滿足醫療作業空間之需求,更重要是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安全、便利、順暢為最重要事項。
關鍵詞:燒傷中心、營運、建築、動線
Abstract
Owing to the fact that studies with regard to hospital constructionin Taiwan are considerably short of at present. In most cases, data from advanced countries, for instance, European countries. USA. Japan etc. are followed and adopted; therefore study data with a motherland character and evaluation made after using are considerably lacking of;In addition, due to hospital construction being involved with social welfare, public life. and popular custom, consequently to set up a hospital construction scheme system with a motherland character is pressingly required. In view of this fact,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of hospitals on hand to do evaluation and study,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of each hospital with respect to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to get using experience of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s transferred to hospital scheme and decision making unit to enrich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ach hospital intensive care unit, furthermore, it can be taken as referential data by other hospitals for scheming a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so as to get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medical care relatively uplifted as expected.
Scope of this study takes hospitals furnished with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in North Taiwan. Central Taiwan and South Taiwan as major object. Hospitals with relation to Children Burn Intensive Care Foundation are taken as referential objects (part of military hospitals and hospitals unfurnished with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are deducted),so totally twenty three (23) hospitals play the part of objects to be investigated. Conten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ake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management、space usage、 intenal path line and plane scheme as the main parts.Working method of this study takes literature review、current condition survey and questionaire application as three study methods. Basing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aforesaid study methods to work out a synthetic evaluation so as to establish a scheme principle for the integrated function of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Scheming Principle for the Integrated Function of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Is Suggested ly this Study as Below:
1. In respect of space allocation, burn treatment district
and nontreatment district should be learlydistinguished
so as to get the chance of patients being infected in
the district reduced.
2. Regarding path line disposition, a fluent working space
should be maintained and indistinguishable path lines
should be avoided.
3. With regard to supply district and storage space
allocation, path line for medical supplies transporting
and storage space should be simply and perspicuously
marked so as to increase physicians'' and nurses''
convenience. Path line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treatment distreict so that chance of patients cross
infection in the district can be reduced.
4. As to dirt disposal, path line should be clearly
separated from treatment district so as to reduce the
chance of patients being infected in the district.
5. Concerning plane scheme practice, it must be matched
with the integrated design、 management scales internal
space requirements、pathline arrangement so as to seek
for the most appropriate plane type and a well planned
design.
The purpose of managing a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he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schemelie in no other than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medical care operating space. The more important target is to satisfy the basic requisitions of human being: Safety、convenience、 fluenc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atter.
Key Words: Burn Intensive Care Unit、Management、Construction、
Pathline
醫院燒傷中心之營運與建築之研究
目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錄Ⅳ
表目錄Ⅵ
圖目錄Ⅸ
照片目錄Ⅹ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1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調查對象2
第四節、研究方法3
第五節、研究流程4
第二章、文獻回顧5
第一節、燒傷中心營運相關文獻5
第二節、燒傷中心建築空間相關文獻12
第三章、現況調查19
第一節、各醫院燒傷中心營運現況19
第二節、各醫院燒傷中心空間使用現況30
第三節、各醫院燒傷中心內部動線與平面計劃現況60
第四章、問卷調查與分析75
第一節、燒傷中心各單元空間需求性探討75
第二節、各醫院對燒傷中心未來發展建議86
第五章、燒傷中心整體功能規劃89
第一節、燒傷中心之營運原則89
第二節、燒傷中心空間配置原則92
第三節、燒傷中心內部動線與平面計劃原則103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110
第一節、結論110
第二節、建議111
第三節、後續研究建議114
附錄(問卷內容)115
參考文獻121
表目錄
表1-3-1 調查對象2
表2-1-1 燒傷中心及燒傷病房設置標準5
表2-1-2 八十一年之灼傷醫院普查調查結果6
表2-1-3 八十五年十二月份燒傷醫療資源6
表2-1-4 燒傷治療的人員組成與職務7
表2-1-5 燒燙傷人力規劃困難原因8
表2-2-1 燒傷中心空間需求12
表2-2-2 燒傷中心之消防安全13
表2-2-3 燒傷中心之設備安全13
表2-2-4 燒傷中心之傳染管制安全13
表2-2-5 燒傷中心之作業安全設備14
表2-2-6 燒傷中心之其它考量14
表2-2-7 醫院各部門每小時換氣數17
表3-1-1 各醫院規模、病床數、患者數現況19
表3-1-2 各醫院等級中設置燒傷中心現況20
表3-1-3 醫學中心設置燒傷中心面積概況21
表3-1-4 區域級醫院設置燒傷中心面積概況21
表3-1-5 地區教學醫院設置燒傷中心面積概況21
表3-1-6 各區域燒傷中心面積大小分佈概況22
表3-1-7 各醫院燒燙傷病床數概況22
表3-1-8 各醫院燒傷中心患者平均住院天數與住院患者數24
表3-1-9 各醫院燒傷中心接收患者現況26
表3-1-10各醫院燒傷中心所屬科別現況27
表3-1-11各醫院燒傷中心人員編制與護理人員勤務體制現況28
表3-2-1各醫院燒傷中心與其它單位空間關係36
表3-2-2進入燒傷中心之環境清潔控制程度現況38
表3-2-3各醫院燒傷中心空間設置現況40
表3-2-4各醫院燒傷中心手術室使用現況41
表3-2-5各醫院燒傷中心水療室使用現況43
表3-2-6各醫院燒傷中心兒童遊戲室使用現況45
表3-2-7各醫院燒傷中心復健室使用現況47
表3-2-8各醫院燒傷中心娛樂室使用現況49
表3-2-9各醫院燒傷中心社工室使用現況51
表3-2-10各醫院燒傷中心配膳室使用現況52
表3-2-11各醫院燒傷中心污物室現況53
表3-2-12各醫院燒傷中心會客走廊使用現況55
表3-2-13各醫院進入燒傷中心隔離病房之環境清潔控制程度57
表3-2-14各醫院燒傷中心隔離病房之牆面現況59
表3-3-1各醫院燒傷中心病患動線現況60
表3-3-2各醫院燒傷中心家屬動線現況62
表3-3-3各醫院燒傷中心醫護人員動線現況64
表3-3-4各醫院燒傷中心衛材存放動線現況65
表3-3-5各醫院燒傷中心污物處理動線現況67
表3-3-6平面計劃以走廊類型分類69
表3-3-7平面計劃以護理站與病房相對位置分類70
表3-3-8平面計劃以污物處理動線分類70
表3-3-9直線形平面計劃之醫院分析71
表3-3-10 T字形平面計劃之醫院分析71
表3-3-11環路形平面計劃之醫院分析72
表3-3-12一字形平面計劃之醫院分析72
表3-3-13ㄇ字形平面計劃之醫院分析73
表3-3-14雙向動線平面計劃之醫院分析73
表3-3-15單向動線平面計劃之醫院分析74
表4-1-1手術室問卷內容75
表4-1-2水療室問卷內容76
表4-1-3兒童遊戲室問卷內容77
表4-1-4復健室問卷內容78
表4-1-5娛樂室問卷內容79
表4-1-6社工室問卷內容80
表4-1-7配膳室問卷內容81
表4-1-8會客走廊問卷內容82
表4-1-9隔離病房問卷內容84
表4-2-1各醫院對燒傷中心未來發展建議86
表5-3-1平面計劃以走廊類型分類107
表5-3-2平面計劃以護理站與病房相對位置分類108
表5-3-3平面計劃以污物處理動線分類109
圖目錄
圖1-5-1研究流程圖4
圖3-1-1各醫院燒傷中心面積20
圖3-1-2病床數與燒傷中心面積關係23圖3-2-1各醫院燒傷中心位於樓層現況36
圖S4有管制會客走廊56
圖N8無管制會客走廊56
圖N6病患動線與清潔區混淆61
圖N8病患動線與清潔區分離61
圖M3經會客走廊探視病患62
圖N4進入燒傷中心內部探視病患63
圖S6醫護人員動線64
圖M1衛材動線與清潔區混淆65
圖N12衛材動線與清潔區分離66
圖S1污物直接由污物室送出與清潔區(病房)動線分離67
圖S2污物由污物室送出經大門與清潔區(病房)動線分離68
圖N4污物由污物室送出經大門與清潔區(病房)動線混淆68
圖S6水療室與手術室內部相通95
圖M2水療室與手術室之內部設隔離門95
圖N8兒童遊戲室與護理站關係96
圖M3家屬休息室與入口、會客走廊之關係98
圖N8病患動線與清潔區分離103
圖M3經會客走廊探視病患104
圖S6醫護人員動線104
圖N12衛材動線與清潔區分離105
圖S1污物經由會客走廊送出與清潔區(病房)動線分離106
圖S2污物由污物室送出與清潔區(病房)動線分離106
照片目錄
各醫院現況照片30
各醫院燒傷中心入口照片39
各醫院手術室現況照片42各醫院水療室現況照片44
各醫院兒童遊戲室現況照片46
各醫院復健室現況照片48
各醫院娛樂室現況照片50
各醫院污物室現況照片54
各醫院會客走廊現況照片56
各醫院燒傷中心隔離病房入口現況照片58
隔離病房面對護理站之牆面設計現況照片59
燒傷中心人員入口照片93
手術室與水療室配置現況照片96
會客走廊照片97
護理站現況照片99
護理站與病房照片100
病房與會客走廊照片100
儲藏室照片102
高壓氧治療室照片102
參考文獻:
1、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3),醫院建築設施規劃。
2、行政院衛生署,(1995),地區醫院建築設計指引之研究。
3、林宗州,(1992),地區醫院建築計劃準則研究。
4、行政院衛生署,(1998),醫療機構設置標準。
5、中華民國燒傷學會,(1994),燒燙傷治療準則。
6、中華民國燒傷學會,(1995),燒傷學會八十四年年會專刊。
7、中華民國燒傷學會,(1995),燒傷中心成立之我見。
8、中華民國燒傷學會,(1994),燒燙傷感染的管制。
9、余冠逸,(1987),醫院手術室整體功能設計與動線規劃之
評估,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10、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1998),兒燙十週年紀
專刊。
11、葉照螢、(1999),醫院中央供應中心之營運與建築計劃之研
究,碩論。
12、張雲華,(1986),國內院內感染率盛行率調查。
13、衛生署台中醫院,(1993),衛生署台中醫院感染管制手冊。
14、三軍總醫院,燒傷中心簡介。
15、胡慧林,(1992),台北榮民總醫院燒傷中心簡介。
16、衛生署台中醫院,燒燙傷中心簡介。
17、台中榮民總醫院,燒傷中心簡介。
18、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灼傷的傷口處理。
19、彰化基督教醫院,(1996),燙傷中心簡介。
20、彰化基督教醫院,燒傷中心的感染管制。
21、高雄長庚醫院,灼傷中心簡介。
22、徐宗福,醫院感染管制之研究,碩論。
23、奚宏,綜合醫院服務性空間及設施之探討,碩論。
24、黃佳經、譚開元、張錦文,(1981)醫院管理,大林醫學叢書。
25、林宗州,(1993),醫院建築規劃設計與使用現況之調查報告。
26、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簡介。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