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22: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明瓚
論文名稱:休謨的宗教思想
指導教授:鄧世安鄧世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6
中文關鍵詞:大衛‧休謨宗教宗教思想啟示宗教自然宗教
外文關鍵詞:David humereligionreligious thoughtrevealed religionnatural relig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6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四月十五日〈中國時報〉的「新象」中指出,上百新興宗教成為世紀末台灣的宗教信仰,它有具高學歷、科學化、商品化、強調神秘經驗的特徵。 這當然不是唯獨台灣才有的宗教現象,隨著千禧年的逼近,全世界各地都有宗教蓬勃發展的趨勢。台灣從一九九五年閏八月的預言以來,几乎每年都有關於宗教的社會事件,從宋七力事件到清海無上師、妙天禪宗等,吸引著大眾的目光。在這幾波的宗教狂潮中,最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這些新興宗教吸引了許多高級知識份子的信仰。雖然這些新興宗教很輕易地就被人賦予「迷信」的特質,但如果真是迷信的話,為何還有許多人信仰?在現今教育普及,科學進步的時代。我們不能再隨意地以這些信徒,乃是因未受良好的教育和沒有一般的知識水平,來說明他們接受新興宗教的原因。這些信徒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探索這種宗教現象的原因乃是社會學家們的工作,但人們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歷史,卻值得歷史家們所注意。
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在《神的歷史》(A History of God)中指出,現代的宗教觀念有「世俗化」的趨勢。 她並未詳加解釋所謂「世俗化」的涵意,我將試著為「世俗化」下定義。「世俗化」指的是神和人關係的疏離,甚至是斷絕。神這位超自然的存在,並未時時掌管著人們每日生活中的每件行為,並依人的行為進行獎懲。祂不干涉人現世的生活,對人似乎亦沒有任何要求。人不需向神負擔任何責任,人是自己的主人。如果神真的存在於世界中,祂是沉默的,不再對世界發出任何聲音,來指引人走向更幸福和完美的生活。假若神不存在,地球仍會運轉,人們仍照樣過他們的生活,祂的不存在並不會改變什麼。神和人和世界的關係不是必然的,而是相對的。這就是「世俗化」,是現代社會對神的觀點。宗教可以慰藉人們的心靈,但不是人心得安慰的唯一方式。人不需依賴宗教而活。現代社會這種宗教世俗化的觀點,我們可以在休謨的宗教思想中找到軌跡。蓋依(Peter Gay)即適當地點出休謨宗教思想中這項特質,他視休謨為「完全地現代異端」(the complete modern pagan)。 休謨以他的著作來對宗教和宗教信仰做有系統的批評,他對宗教的批判顯示出,何以十八世紀英國啟示宗教(revealed religion)和自然宗教(natural religion)的論爭,沒有最後的勝利者的原因。休謨是如何以他的著作來反映當時流行的宗教思潮的問題,並達成他具現代特質的宗教觀點,就是本論文主要的研究動機。為了了解休謨宗教思想的背景,需先探討英國十八世紀主要的宗教思潮。
十八世紀英國宗教思潮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理性成為人信仰宗教的重要憑據。這種強調理性在宗教信仰中的重要性的觀點,可從十七世紀中、後期享有盛名的劍橋柏拉圖學派(the Cambridge Platonists)觀察出此趨勢。此學派的主要成員包括班哲明‧威契寇特(Benjamin Whichcote,1609-1683)、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1616-1652)、拉弗‧古得偉(Ralph Cudworth,1617-1688)等,在十八世紀宗教論爭的重要人物薩繆爾‧克拉克(Samuel Clarke,1675-1729)亦屬此派。他們運用哲學和理性思考來面對宗教信仰,反對輕信和宗教狂熱,認為理性才是人宗教信仰的主要部份。此學派相信人類藉著理性的力量,可以獲得有關神的客觀真理;並使人們得以洞識絕對而普遍的道德律。對他們來說,理性是宗教堅實的基礎。他們不反對啟示的真理,啟示的真理不是他們所關注的焦點;他們所重視的乃是宗教信仰在生活上的實踐,就是有良好的道德生活。在此學派,我們可以察覺到尊崇理性而忽視啟示的趨勢。
理性成為宗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則是洛克(John Locke,1632-1704)的緣故。洛克宣揚理性在宗教信仰中的重要性,並極力調和理性和啟示在宗教信仰的關係。洛克為了闡明理性和啟示是不衝突的,於是寫了《基督教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s of Christianity,1695)來表達他的立場。他認為人藉理性所不能獲得的真理,可以由神的啟示來補足。洛克亦反對輕信和宗教狂熱,所以他強調人不能盲目的信仰啟示的真理。啟示的真理雖超越理性,但仍需被理性所檢驗,啟示的真理不能違背理性,理性是判斷啟示真理的標準。
同樣把啟示真理視為可以被檢驗,被證明的,就是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的物理神學家們。學會中的傑出人士如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和牛頓(Issac Newton,1642-1727)盼望藉對自然知識的研究,來顯示神那值得人尊崇的奇妙作為並證實神的存在。他們盼望能解釋奇蹟的發生,並且證實預言的真實性,以此來做為啟示宗教信仰之堅實基礎。這股實證和檢驗啟示真理的想法,最後以克拉克綜合洛克的理性論和牛頓的科學研究,來證實神的存在和屬性及作為,達到最高峰。
神啟示的真理在過去是不需被檢證即為人所接受。洛克和牛頓認為啟示真理可被檢驗的觀點,產生了嚴重的後果。這使得基督教這啟示宗教的一切內容都需要被檢驗,確定其真實性之後,才能被有智慧的人所相信。基督教喪失了它是客觀真理的特權,它不再是崇高永不被人所質疑的宗教。
人想要證明或檢驗啟示真理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自然宗教的立論基礎─設計論(the argument of design)卻是可被證明且符合人的理性。自然宗教更強調理性,理由在於理性不受時空的限制,是全人類所擁有的自然能力。理性是普遍的,而啟示則往往是部份的,只賦予少數人,所以自然宗教優於啟示宗教。自然宗教最極端的擁護著乃是理神論者(deist)。 理神論者因著啟示真理難以被證明的性質,以及不能普遍為人所認知而堅決的排拒。他們是樂觀主義者。他們認為人只要依照理性所發現普遍的自然道德法則,並且努力地去實踐,就足以獲得神之救贖。他們不認為人是無罪性的,而是認為人的罪並未嚴重到需要神以基督之死為代價,來救贖全人類。基督死而復活的奇蹟既不需要亦不需是真實的,所以他們批評聖經中的奇蹟和預言。
理神論者對啟示真理的批判和排拒的態度,自然會引起啟示宗教擁護者的抗辯。這場宗教論爭的焦點在於,人在於以理性為基礎的信仰,人應該相信什麼?奇蹟和預言真實嗎?整本聖經的內容全都值得人相信嗎?這場論爭並沒有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兩方的立論都有無法克服的弱點,這些弱點皆被休謨所顯明出來。
休謨於1711年4月26日在愛丁堡出生,卒於1776年8月25日。他一生不斷地藉著其著作探討宗教的問題的原因,就是在於他認為,十八世紀的英國仍處於迷信和宗教狂熱的狀態。休謨盼望打破這種狀態。他是抱持著教育無知大眾的熱誠,來從事其哲學、宗教、歷史方面的寫作。從他兩次爭取大學的教職,並盼望他在宗教哲學中最重要的著作《自然宗教對話錄》(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能在他離世前出版,使他能見到此書對破除迷信的貢獻,就可了解到他欲教育大眾的志向。這是他宗教探問的動機;而他所採用破除一切迷信和宗教妄想的方法,就是溫和的懷疑論。
懷疑論使得休謨確信,人不論是依靠理性或是哲學或是科學,皆不能獲得關於神的存在、屬性和作為的確實的知識。神是人所無法理解的存在,神學是不確定和錯誤的知識。宗教沒有合理確實的理論基礎,所以它不能被有效的辯護。宗教不是神啟示於人的結果;亦非人對自然萬物之運行,做理性思辯所產生的觀念。休謨為了闡明此點,他必須要探索宗教起源的問題。
英國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B. Malinowski)認為,宗教信仰乃是為了滿足人類基本生活需要之情感所產生。 休謨亦認為,人們對生活各種需要的恐懼和希望之情緒乃是宗教起源的原因。宗教既然是作為人生活需要的情緒之滿足,則為了因應人恐懼和希望之情緒的各種對象,宗教的原始形態應是多神而非一神信仰。一神信仰乃是多神信仰因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主要神祇得到更多的頌揚,並被賦予更多的能力;但相對的,其他次要神祇的地位降低,並且越來越不具影響力。這種發展的最後結果就是獨尊主要神祇,次要神祇消失,一神信仰於是成型。
但是一神信仰不是宗教信仰的最終形態。人的宗教信仰過程是循環的、流轉的。這個過程是從多神到一神,再從一神回到多神,只有猶太教和回教是例外。宗教既然是因應人內在情緒,它必應著人類需要來改變其內涵。休謨認定宗教乃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現象,它不具任何神聖和理性的特質。休謨亦不認為宗教有約束人心,改善社會的功能。宗教是反智的,是精神病人之妄想(sick men’s dreams)。它鼓勵盲信和無知,以便使大眾任意受它的控制。它其實亦不鼓勵道德的行為,因為它更推崇僧侶式的道德,即禁慾、苦修、禁食等行為。它驅使人們偽善,並自訂新的善惡標準,例如自殺。宗教對於人和社會實無任何益處。這是休謨拆毀宗教基礎的第一步。
奇蹟做為神啟示的一種表徵。奇蹟意謂著神干涉人的現世生活,來展現祂奇妙的作為並顯示出祂的旨意。休謨並不想證明是否真有奇蹟的發生,他想表達的立論是,即使奇蹟真的發生,奇蹟亦不足以成為宗教堅實的基礎。他從歷史、證人和證言的可信度的方面,來分析奇蹟的記載,並確定關於奇蹟的記載從未能達到值得有理性的人相信的地步。因此,他藉對奇蹟的探討來質疑聖經的內容。
休謨完全不相信靈魂不滅和來世的說法。人有來世的說法能夠成立,唯有人的靈魂是不朽才有可能。休謨指出來世的說法,其唯一的根據乃是聖經福音書中的記載。但是他既然質疑聖經的內容,自然以聖經為根據的來世說法亦啟人疑竇。靈魂不滅的說法在形上學和物理學中亦無根據。若以倫理學的角度來看,來世說或可鼓勵人在現世逐惡行善,但是休謨直言是不可能的。來世說只是一種從未被證實過的假說,人們豈會因此不確定的假說,來決定他們的行為方式,更和況無人知曉神在來世賞罰的標準。啟示宗教在奇蹟和來世說法上皆不足以為人所信服。
至於以科學論證和理性為基礎的自然宗教是否就較值得人信仰,是否就比較有堅實的基礎呢?休謨亦不認為如此,他指出自然宗教立論的基礎─設計論有極大的問題。設計論本身的問題是:(1)人以工匠設計或創造物品的概念,來比擬神設計和創造自然,這樣的類比是不適當的。(2)眾果不能溯於一因,我們不能由自然中眾多事物此結果,來追溯回到創造的最終因。這種因果關係是不能成立。(3)自然世界有秩序、合理的運作,不足以成為神設計自然的明證。(4)自然世界在實際上並不是全然有秩序,規則且合諧的;它亦常是混亂和不規則的。但即使假設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還是會產生新的問題。這些新的問題是:(1)我們只能從設計論中,推論出神具有智慧和仁慈的屬性,並不能推論出其它屬性。(2)這個世界的確有各式各樣的罪惡,罪惡的存在和神全善的道德屬性相衝突。(3)我們不一定只能假設只有一位設計者,亦可以假設自然乃是多位設計者共同創作的結果,而這將可能產生無數個可能的假說。自然宗教的基礎亦不穩固。這樣的信仰仍是值得懷疑的。
休謨認為,十八世紀這場啟示和自然宗教的論爭是沒有意義的。這場論爭在他看來,無論那一方都沒有堅實的基礎。人在宗教信仰,既不能培養良好的德行亦不能增長智慧。宗教所有的只是詭辯和妄想。人不應倚靠宗教過生活,也不應想倚靠那虛無飄渺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神並不會干預人的生活,人應自己找出最適當的生活方式,這是休謨對宗教的最後結論。
休謨的宗教思想
前言‥‥‥‥‥‥‥‥‥‥‥‥‥‥‥‥‥‥‥‥‥‥‥‥‥‥‥ i
第一章 十八世紀英國的宗教思潮‥‥‥‥‥‥‥‥‥‥‥‥‥‥ 1
第一節 啟示宗教的新思潮‥‥‥‥‥‥‥‥‥‥‥‥‥‥‥‥3
第二節 自然宗教的思潮‥‥‥‥‥‥‥‥‥‥‥‥‥‥‥‥ 10
第三節 啟示宗教和自然宗教的論爭‥‥‥‥‥‥‥‥‥‥‥ 15
第二章 休謨的宗教探問‥‥‥‥‥‥‥‥‥‥‥‥‥‥‥‥‥‥21
第一節 生平和著述‥‥‥‥‥‥‥‥‥‥‥‥‥‥‥‥‥‥ 21
第二節 休謨的宗教探問‥‥‥‥‥‥‥‥‥‥‥‥‥‥‥‥ 28
第三節 一個溫和的懷疑論者‥‥‥‥‥‥‥‥‥‥‥‥‥‥ 34
第三章 人類學式的宗教詮釋‥‥‥‥‥‥‥‥‥‥‥‥‥‥‥‥43
第一節 宗教的起源‥‥‥‥‥‥‥‥‥‥‥‥‥‥‥‥‥‥ 43
第二節 宗教的流轉和反智傾向‥‥‥‥‥‥‥‥‥‥‥‥‥ 51
第三節 宗教對道德的腐蝕‥‥‥‥‥‥‥‥‥‥‥‥‥‥‥ 57
第四章 啟示宗教的批判‥‥‥‥‥‥‥‥‥‥‥‥‥‥‥‥‥‥66
第一節 奇蹟的爭論‥‥‥‥‥‥‥‥‥‥‥‥‥‥‥‥‥‥ 67
第二節 靈魂不滅說和來世說的批判‥‥‥‥‥‥‥‥‥‥‥ 81
第五章 自然宗教的批判‥‥‥‥‥‥‥‥‥‥‥‥‥‥‥‥‥‥93
第一節 設計論証的缺失‥‥‥‥‥‥‥‥‥‥‥‥‥‥‥‥ 94
第二節 自然宗教的缺失‥‥‥‥‥‥‥‥‥‥‥‥‥‥‥‥105
結論‥‥‥‥‥‥‥‥‥‥‥‥‥‥‥‥‥‥‥‥‥‥‥‥‥‥ 114
參考書目‥‥‥‥‥‥‥‥‥‥‥‥‥‥‥‥‥‥‥‥‥‥‥‥ 121
參考書目
一. 英文部分
1. 原始資料
Hume, David. A Treaties of Human Nature. Edited by L. A. Selby-Big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8.
_____. 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Edited by Norman Kemp Smith.
New York: Macmillan Pub., 1947.
_____. Dialogue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 Edited by J. C. A. Gaski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_____. Enquiries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Edited by L. A. Selby-Big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1975.
_____. Of Miracles. Edited by Antony Flew.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1985.
_____. The History of England: from the Invasion of Julius Caesar to the
Abdication of James the Second,1688.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 Co.,
1867, 6 vols.
_____.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Thomas Hill Green, & Thomas Hodge Grose eds.
Darmstadt: Scientia Verlog Aalen, 1964, 4 vols.
2 專書
Brown, Stuart C. British Philosophy and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London :
Routledge, 1996.
Byrne, Peter. Natural Religion and the Nature of Religion. London: Routledge,
1989.
Baumer, Franklin L.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Sceptic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World, 1960.
Calderwood, Henry. David Hume. Bristol: Thoemmes, 1989.
Chappel, V. C., ed. Hume.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6.
Collins, James. God in Modern Philosophy.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59
Copleston, Frederick.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Westminster, Maryland: The Newman
Press, 1959.
Flew, Antony. Hume’s Philosophy of Belief: A Study of his First Enqui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1.
_____. David Hume: Philosopher of Moral Scie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Gaskin, J. C. A. Hume’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London: Macmillan Pr., 1988.
Gay, Peter.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1966.
_____. Deism: An Anthology. New York: Van Nastrand Regional Offices, 1968.
Goldmann, Lucien. The 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Christian Burgess
and the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73.
Hudson, Nicholas. Samuel Johnson and Eighteenth-Century Though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8.
Hookway, Christopher. Scepticism. London: Routledge, 1990.
Jones, W. T.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uanovich,
1975.
Laing, Bertram Mitchell. David Hume. Bristol: Thoemmes, 1990.
Mackie, J. L. The Miracle of The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2.
_____.Hume’s Mor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1980.
Magee, Bryan. The Great Philosoph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Milner, Joseph. (1744-1797) Gibbon’s Account of Christianity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some Strictures on Hume’s 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Bristol: Thoemmes, 1989.
Orr, James. (1844-1913) David Hume and his Influence on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Bristol: Thoemmes, 1990.
Norton, David Fate, eds. Hum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Norton, David Fate, and Popkin, Richard H., eds. David Hume: Philosophical
Historian. New York: Indianapolis, 1965.
Passmore, John. Hume’s Intentions. London: Duckworth, 1980.
Penelhum, Terence. David Hume: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ical System.
West Lafayette, Indiana: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2.
_____. Butle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5.
Phillipson, N. T. Hum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Popkin, R. H. ed. The Sceptical Mode in Modern Philosophy: Essays in Honor of
Richard H. Popkin. Dordrecht ; Hingham, MA, USA: M. Nijhoff: Distributors
For the U.S. and Canad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Popkin, R. H., and Force, James E., eds. Essays on the Context, Nature, and
Influence of Isaac Newton’s Theology.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0.
Ritchie, Thomas Edward. An Account of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David Hume.
Bristol: Thoemmes, 1990.
Smith, Norman Kemp. The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 A Critical Study of its
Origins and Central Doctrines. London: Macmillan, 1941.
Smith, Adam. A Letter to Adam Smith: An Apology for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David Hume. London: Routledge, 1996.
Stroud, Barry. Hume. London: Routledge, 1980.
Stephen, Leslie. History of English Though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ristol:
Thoemmes, 1991.
Stromberg, Roland N.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75.
Waring, Graham E. Deism and Natural Religion.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1967.
Westfall, Richard S. Science and Religi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Ann
Arbor, Michigan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3.
Willey, Basil.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 London: Ark Paperbacks, 1986.
William, B. Todd, ed. Hume and Enlightenment: Essays Presented to Ernst
Campbell Mossner. Bristol: Thoemmes, 1990.
2. 期刊論文
Attflield, Robin. “Clarke, Collins, and Compond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5, no. 1 (1977): 45-54.
Bagger, Matthew C. “Hume and Miracl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35, no. 2 (1997): 237-251.
Berman, David. “Anthony Collins: Aspects of his Thought and Writings,”
Hermathena, 119 (1975): 49-69.
Coleman, Dorothy. “Hume, Miracles and Lotteries,” Hume Studies, 14 (1988):328-
346.
Dendle, Peter. “Hume’s Dialogues and Paradise Los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60, no. 2 (1999): 257-276.
Fogelin, Robert J. “What Hume Actually Said about Miracles,” Hume Studies, 16 (19
90): 81-86.
Force, James E. “Hume and the Relation of Science to Religion Among Certain
Members of The Royal Societ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35, no. 4
(1984): 517-536.
_____. “Hume and Johnson on Prophecy and Miracles: Historical Contex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33, no. 3 (1982): 463-475.
Gaskin, J. C. A. “Hume’s Critique of Religi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4 (1976): 305-311.
_____. “Hume, Miracles,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terest in Miracles,”
Hermathena, 99 (1964): 80-90.
_____. “God, Hume, and Natural Belief,” Philosophy, 49 (1974): 281-294.
Harrison, Peter. “Newtonian Science, Miracles, and the Laws of Natur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56, no. 4 (1995): 531-553.
Heimann, P. M. “Voluntarism and Immanence: Conceptions of Nature in Eighteenth
Century Though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9 (1978): 271-283.
Mosssner, Ernest Campbell. “The Religion of David Hum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29, no 4 (1977): 653-63.
Noxon, James. “In Defence of Hume’s Agnosticis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4 (1976): 469-473.
Olshewsky, Thomas M. “The Classical Roots of Hume’s Skepticis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52, no. 2 (1991): 269-287.
Penelhum, Terence. “Butler and Hume,” Hume Studies, 14 (1988): 251-276.
Russel, Paul. “Skepticism and Natural Religion in Hume’s Treati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39, no. 2 (1988): 247-265.
Siebert, Donald Y. “Hume on Idolatry and Incarnati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45 (1984): 379-396.
Webb, Mark. “The Argument of The Natural History,” Hume Studies, 17 (1991): 141-
159.
Wertz, S. K. “Hume, History, and Human Natur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6 (1975): 481-496.
Wilson, Fred. “Is Hume a Sceptics with Regard to the Sense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27, no. 4 (1989): 49-73.
二. 中文部分
1. 原始資料
休謨著,關文還譯,《人性論》,北京:商務,1991。
______. 關琪桐譯,《人類理解研究》,台北:仰哲,1987。
______. 曹棉之譯,《自然宗教對話錄》,北京:商務,1989。
______. 季倫譯,《鑑賞的標準:休謨論文集》,台北:結構群,1989。
2. 專書
李震著,《人與上帝:中西無神主義探討》﹝卷一﹞,台北:輔仁大學,1986。
卡西勒著,顧偉銘譯,《啟蒙哲學》,濟南:山東人民,1996。
包默著,李日章譯,《西方近代思想史》,台北:聯經,1988。
李瑞全著,《休謨》,台北:東大,1993。
阿姆斯壯著,蔡昌雄譯,《神的歷史》,北縣新店:立緒文化,1996。
威廉‧文德爾班著,羅達仁譯,《西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1998。
索利著,段德智譯,《英國哲學史》,濟南:山東人民,1996。
埃爾著,李瑞全譯,《休謨》,台北:聯經,1983。
麥克納著,黃懿梅譯,《休謨》,台北:長橋,1979。
張奉箴著,《洛克、休謨及康德的哲學思想舉例》,台北:聞道,199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