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15: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建欽
論文名稱:台灣地區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以機電業為例-
指導教授:陳隆麒 郭敏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企業評價股票評價機電業逐步迴歸Theil''s U值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3
  • 點閱點閱:11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影響機電業成長的因素,並比較各種評價方法預測誤差的程度,以找出對機電業而言,預測能力較佳的股票評價模式,以做為投資人評估股價及買賣決策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於88年底前上市之22家機電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以民國81年至民國88年為模式建立期,並以民國89年至民國92年為模式預測期,以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Theil''s U值及銷售額百分比法做為研究方法。
從逐步迴歸分析中得知,本國經濟成長率(E1)、美元兌台幣匯率(E8)、日元兌台幣匯率(E9)及淨值報酬率(X2)為影響銷售額成長率之主要因素,成長模式之相關係數高達0.87,解釋銷售額成長率(Y)的能力為0.76。所建立之機電業銷售額成長模式為:Y=-149.2+5.88E1+314.18E9+1.45E8+1.46X2。
根據相關理論得知,股票評價模式可分為:資產價值評價法、現金流量法、市場法及市場比較法、選擇權定價法等四類。由於資產價值評價法較適用於即將結束營業的公司,而折現現金流量法中的股利評價模式並不適用於以股票股利為主之上市公司,故在實證部分中選擇了現金流量折現法、會計盈餘折現法、本益比法、市價/帳面價值法、市價/銷售額法及選擇權定價法等六個評價模式。從預測績效指標Theil''s U值中可發現,市價/帳面價值法為最佳的預測模式,其U值為0.452937,其次為市價/銷售額法,其U值為0.651458,而會計盈餘折現法則為最差之預測模式,其U值為3.642411。在本研究最後則分別以亞力電機、楊鐵工廠、元富鋁業及士林電機為例,分析其實質價值,以做為投資者買賣股票之參考。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理論部分 10
第二節 國內實證文獻 23
第三節 國外實證文獻 27
第四節 機電業產業分析 33
第參章 研究設計 62
第一節 評價模式設計 62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樣本 71
第三節 研究變數的操作性定義 7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79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83
第一節 影響成長率因素之探討 84
第二節 機電業最佳股票評價模式 90
第三節 公司實質價值之決定 11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8
第一節 結論 128
第二節 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4
表 目 錄
表2-1 國內重大工程經費預估表 35
表2-2 88年我國工具機產銷預估 45
表2-3 汽機車零件歷年產銷值 49
表3-1 機電業上市公司一覽表 72
表3-2 民國81年~84年模式建立之選樣公司 73
表3-3 機電業上市公司基本資料 73
表3-4 成長率變數之操作性定義 76
表4-1 總體及公司變數間之相關矩陣-1 86
表4-1 總體及公司變數間之相關矩陣-2 87
表4-2 逐步迴歸-選入/刪除的變數 88
表4-3 逐步迴歸-模式摘要 88
表4-4 逐步迴歸-變異數分析 88
表4-5 逐步迴歸-係數 89
表4-6 81年至88年Rf與Rm 90
表4-7 現金流量折現法-士電 91
表4-8 現金流量折現法-東元 91
表4-9 現金流量折現法-楊鐵 92
表4-10 現金流量折現法-正道 92
表4-11 現金流量折現法-永大 93
表4-12 現金流量折現法-元富鋁 93
表4-13 現金流量折現法-台安 94
表4-14 現金流量折現法-飛瑞 94
表4-15 會計盈餘折現法-士電 96
表4-16 會計盈餘折現法-東元 96
表4-17 會計盈餘折現法-楊鐵 97
表4-18 會計盈餘折現法-正道 97
表4-19 會計盈餘折現法-永大 97
表4-20 會計盈餘折現法-元富鋁 98
表4-21 會計盈餘折現法-台安 98
表4-22 會計盈餘折現法-飛瑞 98
表4-23 81~84年度機電業本益比 100
表4-24 81~84年度每股盈餘預估值 100
表4-25 本益比法下各公司之預估股價 100
表4-26 81~84年度機電業市價/帳面價值比 101
表4-27 81~84年度每股帳面價值預估值 101
表4-28 市價/帳面價值比法下各公司之預估股價 102
表4-29 81~84年度機電業市價/銷售額比 103
表4-30 81~84年度每股銷售額預估值 103
表4-31 市價/銷售額比法下各公司之預估股價 103
表4-32 選擇權定價法-士電 104
表4-33 選擇權定價法-東元 104
表4-34 選擇權定價法-楊鐵 105
表4-35 選擇權定價法-正道 105
表4-36 選擇權定價法-永大 106
表4-37 選擇權定價法-元富鋁 106
表4-38 選擇權定價法-台安 107
表4-39 選擇權定價法-飛瑞 107
表4-40 各模式下之Theil''s U值(樣本數為8家) 109
表4-41 各模式下之Theil''s U值(樣本數為5家) 109
表4-42 81~84年股價彙總 110
表4-43 亞力電機成長率預測表 112
表4-44 亞力電機89~92年預估損益表 113
表4-45 亞力電機89~92年之額外資金需求表 113
表4-46 亞力電機89~92年預估資產負債表 114
表4-47 亞力電機88年底之實質價值 115
表4-48 楊鐵工廠成長率預測表 116
表4-49 楊鐵工廠89~92年預估損益表 117
表4-50 楊鐵工廠89~92年之額外資金需求表 117
表4-51 楊鐵工廠89~92年預估資產負債表 118
表4-52 楊鐵工廠88年底之實質價值 119
表4-53 元富鋁業成長率預測表 120
表4-54 元富鋁業89~92年預估損益表 121
表4-55 元富鋁業89~92年之額外資金需求表 121
表4-56 元富鋁業89~92年預估資產負債表 122
表4-57 元富鋁業88年底之實質價值 123
表4-58 士林電機成長率預測表 124
表4-59 士林電機89~92年預估損益表 125
表4-60 士林電機89~92年之額外資金需求表 125
表4-61 士林電機89~92年預估資產負債表 126
表4-62 士林電機88年底之實質價值 127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 5
圖1-2 實證流程 6
圖2-1 汽機車零組件業上、中、下游產業關聯 48
圖2-2 汽車零組件業上、中、下游關聯 48
圖3-1 逐步迴歸流程 82
圖4-1 亞力電機88/9~89/2股價走勢 115
圖4-2 楊鐵工廠88/9~89/2股價走勢 119
圖4-3 元富鋁業88/9~89/2股價走勢 123
圖4-4 士林電機88/9~89/2股價走勢 12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2000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八十八年。
工商時報四季報(86年及89年第一季)。
林炯垚,企業評價,禾豐企業發展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財訊88年萬用手冊。
高仁龍,產業分析基本方法簡介,《證券市場發展季刊》,2,頁47-53,民國七十八年。
高仁龍,產業分析基本方法之補充-產業定義、資料來源、個案分析,《證券市場發展季刊》,5,頁91-95,民國七十九年。
陳怡如,金融業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陳怡倫,臺灣高科技產業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陳奉珊,企業評價模型有效性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陳俐君,股票價格預測模式之績效評估--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淡江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年六月。
陳隆麒,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與應用第二版,華泰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一月。
黃宜珍,台灣地區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以食品業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黃培源,價值導向投資哲學,《證券市場發展季刊》,8,頁65-70,民國七十九年。
黃培源,股票價值評估方法,《證券市場發展季刊》,13,頁98-108,民國八十一年。
黃培源、蔡永原,企業價值評估-盈餘固定成長模式之研究,《證券管理》,48,頁9-21,民國八十一年。
賈武健,新上市公司股票價值評價模式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年六月。
楊子江,企業價值評估-財務與策略的整合,中華開發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鄔洪勇,企業評價關鍵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蔡永原,企業價值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謝劍平,企業評價方法,《證券金融》,48,頁9-21,民國八十五年。
二、英文部份
Andrew B. Abel & Avinash K. Dixit & Janice C. Eberly & Robert S. Pindyck, "Options, the Value of Capital and Investment", Working Paper No. 5227, 1995
http://www.nber.org/papers/w2100
Aswath Damodaran, "Investment Valuation", 1996
Burton Malkiel & John G. Cragg, "Expectations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 Working Paper No. 471, 1980
Bronwyn H. Hall, "Innovation and Market Value", Working Paper No. 6984, 1999
Fama, E. F. & French, K. R., "Size and Book-to-Market Factors in Earnings and Returns",Journal of Finance 1995, No.1 p.131-135
Geert Bekaert & Steven R. Grenadier, "Stock and Bond Pricing in an Affine Economy", Working Paper No. 7346, 1999
John Y. Campbell and Robert J. Shiller, "The Dividend-Price Ratio and Expectations of Future Dividends and Discount Factors", Working Paper No. 2100, 1986
Jaffe Jeffrey & Keim Donald B & Westerfield Randolph, "Earnings Yields, Market Values, an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1989, Mar p.135-148.
John Y. Campbell and Robert J. Shiller, "Valuation Ratios and the Long-Run Stock Market Outlook", 1997
Lucian Arye Bebchuk, "Using Options to Divide Value in Corporate Bankruptcy", Working Paper No. 7614, 2000
Rafael La Porta &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 Andrei Shleifer & Robert Vishny,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Working Paper No. 7403 ,1999
Steven N. Kaplan & Richard S. Ruback, "The Valuation of Cash Flow Forecas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Working Paper No. 4724, 1994
William C. Vrainard & Matthew D. Shapiro & John B. Shoven "Fundamental Value and Market Value", Working Paper No. 3452, 199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