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 Jan Gehl,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陳秋伶譯,台北:田園城市。
2. Nick Wates & Charles Knevitt,1993,《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Community Architecture : How people are creat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1987),謝慶達、林賢卿譯,台北:創興出版社。
3. Reed Dillingham(狄瑞德),1993,都市公園之規劃設計,《空間》,43:38-41。
4. Rubin Allen,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1986),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台北:雙葉書廊。
5. 中華民國社區資源交流協會,1995,《耕植根植》,台北:環保署委託研究。
6. 王明傑,1999,《台北市社區參與實質環境營造機制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7. 王培勳,1985,《社區工作-兼論我國的社區發展工作》,台北:金鼎出版社。
8. 王銘琪,1996,民眾參與社區綠化經驗談,《造園季刊》,22:48-53。9. 丘昌泰,1995,《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再造政府工程的省思》,中華民國管理教育研討會。
10. 台北市錫鎦環境綠化基金會,1995,《台北市綠美化改善輔導計畫》,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委託。
11. 台北市錫鎦環境綠化基金會,1996,《公共空間綠美化改善輔導計畫》,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委託。
12. 台北市錫鎦環境綠化基金會,2000,《八十七年度公共空間綠美化改善輔導工作實錄》,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委託。
13.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4,《台北縣社區參與公園規劃報告書之一:理論研究》,台北縣政府委託。
14.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4,《台北縣社區參與公園規劃報告書之二:參與式設計手冊》,台北縣政府委託。
15.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4,《台北縣社區參與公園規劃報告書之三:個案經驗》,台北縣政府委託。
16. 朱美珍,1995,由人力資源網絡論社區意識的凝聚,《社區發展季刊》,69:67-74。17. 余永隆,1993,《台北市都市計畫公園經營管理型態之探討》,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8. 吳明修,1996,公共利益本質與社會福利議題-兼論社區問題與公共利益,《社區發展季刊》,75:156-165。
19. 李永展,1995,社區環境權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53-59。20. 林振春,1997,社區:從祭祀圈、生活圈到文化圈,《社區發展季刊》,77:132。21. 林瑞欽,1993,《學習團體理論與研究》,台北:復文。
22. 邱詩揚、劉潔心、晏涵文,1998,社區環境需求、組織運作及其環境行動之現況調查研究-以大安區民輝社區之個案研究經驗為例,《公共衛生》,25卷,1期,pp.33-46。23. 邱詩揚、劉潔心、晏涵文,1999,強化社區組織功能之參與式行動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2:23-47。24. 青境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9,《公園綠地管理及設施維護手冊》,內政部營建署委託。
25. 侯錦雄、宋念謙,1998,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24期,pp.51-65。26. 姜占魁,1991,《人群關係》,台北:五南。
27. 建築師雜誌,1996,《社區建築特輯》,台北:建築師雜誌社。
28. 胡寶林,1997,社區公園與社區綠化空間之經營管理-以台北市為例,《造園季刊》24:10-15。29.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30. 張隆順,1982,《如何推動社區發展工作》,台北:臺北市社會福利工作叢書。
31. 莫邦豪,1994,《社區工作原理和實踐》,香港:集賢社。
32. 郭怡秀,1992,《居民參與社區環境營造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33. 陳其南,1995,從人類學的本土性談起,《本土心理學研究》,4:344-347。34. 陳坤宏,1994,社區空間理論之論述、評價及其對規劃的意義,《空間》63:53-57。35. 陳亮全,1993,不再是專業唱獨角戲的時代--社區意識與民眾參與的空間觀,《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9:12=228 ,pp.109-113 。36. 陳恆鈞,1996,行政革新與市民參與:公園認養業務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5卷,4期,pp.149-162。37. 陳盈潔,1999,《重新看見寶藏巖-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文化地景的營造過程與形式》,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38. 曾旭正,1999社區空間營造中「美感歷程」的經營,《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pp.155-172。
39. 黃瑞茂,1998,「社區總體營造」之後-從近代建築史的發展看建築師的社會責任與專業展望,《建築師雜誌》,24:2=278,pp.110-112。
40. 黃錦堂,1996,社區主義的內涵與展望,《政策月刊》,12:19-20。41. 劉昭吟,1994,《從祭典到觀光:頭城搶孤中的社區菁英、民俗信仰與觀光規劃》,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42. 潘正德,1995,《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43.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出版社。
44. 鄭晃二,1999,社區組織動員策略-願景工作坊與任務小組實驗報告,《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pp.63-77。
45. 盧傳毅,1996,《鄰江里的社區計畫-從居民生活與動員參與經驗出發》,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46. 謝平芳,1999,公園綠地建設之行政管理與更新,《公園綠地政策全國各縣市宣導及說明會》,pp.10
47. 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英文部分
1. Alexander Christopher,(1985), The Production of Houses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2. Francis, M. , (1988), Changing Values for Public Space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78:54-59.
3. Francis, M., (1989) , Control as a Dimension of Public-Space Quality, in I. Altman & E. H. Zube (eds), Public Places and Spaces , pp.7-13, New York: Plenum Press.
4. Lynch , Kevin,(1981), The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 ,The M.I.T Press, Cambridge-London.
5. Ross , M.G., (1967), Community Organization : Theory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 Row.
6. Rothman , J. & Tropman, J.E., (1987),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Macro Practice: Their Mixing and Phasing,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4th ed.
7. Sennett , R.,(1978), The Fall of Public Man , New York : Vintage.
8. Turner , John F.C., (1976 ), Housing by People , Harvard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