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1: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瑞茂
研究生(外文):Huang Jui-Mao
論文名稱:社區設計重繪生活地圖----台北福林社區經驗研究(1991-96)
論文名稱(外文):Community Design to Restructure the Living Map: Fulin Community Project(1991-96)
指導教授:陳亮全陳亮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Liang-Chu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其他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2
中文關鍵詞:生活地圖地方建構社區設計社區意識社會建構空間生產
外文關鍵詞:living mapplace makingcommunity designcommunity consciousnesssocial constructionthe production of spa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3
  • 點閱點閱:9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3
「社區設計」從居住環境的關懷開始,牽動著社區居民行動與記憶的動員,逐漸引起了生活世界的變動經驗,揭露出種種銘刻於生活空間中的支配性作用。面對既有將「空間」視為是資源條件來看,「社區設計」雖然面對的是生活所在的環境關懷,也同時是地方政治產生衝突的主要場域。因此,在社區參與的過程中,這些空間議題也都進一步轉變成為都市政治議題。
「社區參與」作為生活世界中的實踐,面對的是都市政治中有關於都市規劃的困境,在社會變動過程中的一種替代的力量與概念。「社區設計」協助民眾積極參與,專業者是個能動的接合主體,提供各種介入干預的機會,而「設計參與」的設計特殊性在於日常生活的參與。
福林的「社區設計」行動營造了「自在」的社區生活空間,同時部分地改變了其生活空間的生產方式。特別是社區參與的經驗也使得部分居民有意識地在生活上與意識上產生改變,共享了一段社區生活美學的新經驗。這些有關社會生活計劃調整的個人經驗,可以視為是台北市都市意識建構脈絡中的重要標記。這同時也是社會行動主體進行主體性建構的關鍵過程,一方面,在參與中重獲「認知繪圖」的能力,在生活世界中進行改造工作;另一方面,重新活化了社區生活的內容與方式,重繪「生活地圖」。這些公共領域的競逐,不只是要培養社區民對於公共事務的發言;同時推動了個人藉由參與去重新建構自己與社區(群體)的關係。
而在具體的真實生活世界的作用下,藉由爭取使用價值的「社區設計」行動,重新建構一個具體可感受的「地方感」。「社區參與」同時連結上都市政治的作用,其一方面是需要更積極的面對其所引發的地方權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專業者必須更細緻的尋找一個可以作為社區行動主體共享經驗,以及讓「認知繪圖」能力持續滋長的場合,並且提伸其政治意識。
在台北的都市過程中,社區意識是一種動員的起點也是限制的所在,其中糾纏著種種的政治認同意識。在社區設計觸動福林社區居民生活世界的改變的基礎上,我們看到社區居民逐漸在意識層次上的轉變,一方面對於其個人是連結起與社區的新的生活意涵;另一方面,連結上都市規劃的政治層次,是有關公共性建構的期待。因此,這些福林社區的個別經驗,其實是在台北都市過程中對於社區論述的重新建構的過程。
面對解嚴之後的都市過程所推動的都市經驗與意識的都市化,「社區設計」的行動將「陌生鄰里」轉變成為生活的所在。同時也發展出不同於傳統地方經驗或「社區意識」的都市意識。擴大社區尺度的行動意涵以直接面對都市生活世界問題的結構性根源,爭取成為都市政治的議程,是有關於「公共性」建構的具體形式。這種隨著都市意識轉化所深化成為都市的「公共性」是都市中「公共空間」建構的支持條件。同時,「社區設計」行動也推動與發展能夠呈現在地經驗的新的空間條件,藉由「空間想像」能力的重新獲得以進行新的「公共空間計劃」與「社會生活計劃」的寫作工作。這時期的都市經驗所經歷的不只是「地方建構」,而是朝向「都市社區」的「公共性」重構,建構一個「自為」的社區經驗。
封面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界定
第二節 社區論述與分析架構
第三節 研究設計
第二章 福林「社區」的空間建構
第一節 改制前後的「城市邊緣」
第二節 都市化過程所建構的「陌生鄰里」
第三節 社區設計行動中的社區經驗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參與政治與空間想像
第一節 參與與動主體的形成
第二節 參與作為空間想像力的動員
第三節 參與作為社區政治重建的場域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社區行動與「生活地圖」
第一節 「生活社區」的建構
第二節 創造性的「節慶」經驗與「社區日」
第三節 共享的社區生活美學的經驗:社區音樂會與合唱團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地方建構與「公共性」重構
第一節 地方作為魅力塑造的舞台
第二節 地方感與空間的政治
第三節 都市意識下「公共性」重構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社區改變了嗎?
第二節 「行動研究」經驗的反省
附註
參考文獻
附錄
一、福林社區社區設計記事
二、福林社區社區設計登錄表
中文部分
士林鎮公所,1968,“士林鎮誌”,台北:士林鎮公所。
毛正羽、陳亮全,1991,“社區環境經營與塑造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王欣榮,1998,芝山社區街道使用類型,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王鴻楷,1994,“社區環境自主運動案例分析”,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台北文獻:直字第七十七期,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台北市政府,1981,“台北市士林區第四期市地重劃報告書”,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1984,“台北市市政建設與計畫”,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1986“台北市都市計劃道路─土地調查列冊暨編號報告”,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編印,1996,台北市社區工作現況調查報告,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台北市開放空間基金會,1992,“福林社區地區環境改善與民眾參與實驗案”,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刑玉玫,1995,“社區記憶的建構對社區營造之影響-以台北市福林社區為例”,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刑幼田,1991,“進步式的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No.3(1),pp.:95-111。
沈又斌,1994,“社區動員與都市意義的轉變--台北市「慶城社區」的形成”,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傳,1986,士林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字第七十七期。
徐震,1983,“社區發展在歐美”,台北:國立編譯館。
-----1985 ,“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生活的調查報告(1987-1992)”,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16:21-54。
-----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57-102。
-----1996,“催生新社會、新人類--社會變遷與社區建築”, 《建築師》 ,No.262,10月,pp.101-103。
------1997,再理論公共空間,《城市與設計》第二、三期,頁:63-76。
夏鑄九、張景森, 1996 ,“都市危機、地方政府與都市--地域實踐之提綱”, 《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No.8,pp.35-43。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台北:巨流。
陶蕃瀛,1994,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志梧,1993,“社區是文化與空間的營造--回應文建會的「社區共同體」”,《自立早報》,12月27日。
-----1996,“社區建築的浮現--一個另類的追尋”,《建築師》 ,No.262,10月,pp.96-100。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陳亮全,1993a,“福林社區環境經營與塑造(一);雙溪公園規劃設計研究-復興橋至百齡路橋段規劃及福林段參與式規劃設計”,台大建城所。
-----1993b,“親手造家園-民眾參與的空間規劃設計系列演講-福林社區的居民參與”,《空間》,No.51,pp.113-118。
-----1994,“福林社區環境經營與塑造(二);社區生活、社區組織、社區動員”,台北:台大建城所。
-----1995,“民眾參與--台北經驗-以福林社區雙溪河濱公園的營造為例”,《台北都市設計國際會議城市再生專題研討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政府,pp.97-113。
-----1996a,“近年台灣參與式社區環境營造的發展與課題”, 《一九九六年第三屆二岸都市變遷與展望研討會》。
-----1996b,“台北市地區環境改造計劃─以士林福林社區為對象:「改造福志路」”,台北: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1997,台北市士林二十三號公園民眾參與規劃設計,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儀深、詹素娟,1996,“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資源調查及居民資源之培育─期末報告書”,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曾旭正,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茂桂,1994a,“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No.4,pp.33-66。
-----1994b,“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
張景森,1988,“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二、三期,pp.:9-31。
-----1991,“台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台大土木所博士論文。
-----1993,“臺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世孟,1982,建築空間規劃研究與理論建構之序說,建築學刊,頁70-85。
------1987,“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研究室。
黃應貴,1995,導論:空間、力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朝陽,1998,現代的代現:從電影多桑看主體與歷史,中外文學,頁:4-30。
劉可強,1994,“環境品質與社區參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996,“新台灣社區建築意識--社區參與的社會價值與專業意義”,《建築師》,No.261,9月,pp.94-95。
-----1997,“設計與社區─一個新的專業實踐想像”,《城市與設計學報》,No.2-3,pp.191-201。
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1997,辦理本市各行政區都市計劃通盤檢討----士林北投區實質規劃:士林官邸地區整體規劃及都市設計研究案,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賴秀芬、郭淑珍,1996,“行動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pp. 。
龍應台,1998.06.30,,中國時報民意論壇。
蕭高彥,1996,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257-295。
謝慶達,1994,“社區參與式公園規劃中參與者關係之探討”,《建築學報》,No.10,pp.125-137。
-----1994,“戰後台灣社區發展運動之歷史分析”,台大土木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再界定”,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exander,1977, A Pattern Langure,NY:Oxford.
Alinsky,S.D.,1947,Reveille for Radical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rthes, R.,1968/1979,The Eiffel Tower and Other Mythologies.NY:Hill and Wang.
Bourdieu,Pierre,1989,“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Sociological Theory, No.17,pp.14-25.
Burns, C.J.,1991 On Site:Architectural Preocuptions. in Andrea Kahn(eds), Dwaing/Building/Text:Essays in Architecture Theory, New York: Prince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pp.144-67
Castells,M.,
-----1983,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Informational City,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21:197-206.
------1996,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Blackwell.
------1997,The Power of Identity, Cambridge:Blackwell.
Clavel,Pierre,1986,“The Progressive City :Planning and Participation.1969-1984”,New Jersey : Rutgers.
Crow,D.,1990,“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Streets”,Philosophical Streets, Washington, D.C. ,Maisonneuve Press,pp.1-26.
Davidoff,Paul,1965,“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de Certeau,M.,1984,“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S.Rendall,tran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llin,Nan,1996, Postmodern Urbanism, Cambridge:Blackwell.
Entrikin,J.N.,1976,Contemporary Humanism in Geography,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66,No.4,Dec.pp.615-632.
Forester,John,1985,“Introduction:The Applied Turn in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Critical Theory and Public Life,pp.1-26.
-----1987,“Planning in the Face of Conflic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5,Critical and Planning Practice,林鍾沂譯,1991,批判理論與規劃實務,台北:遠流出版社。
Gibson,K. & Watson,S.,1995,“Postmodern Space,Cities and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Postmodern Cities and Space, 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Press,pp.1-12.
Gottdiener,M,1993,“A Marx for Our Time:Herni Lefebrv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Sociological Theory,No.11,pp.129-134.
Gregory,D.,1994,“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Harvey,1985,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Uni. Press.
Hatch,C.R.,1984,“The Scope Of Social Architecture”,NY:VNR Press.
Hayden,Dolores,1995,“The Power of Place”,NY:the MIT Press.
Jameson,F.,1991,“Postmodern or,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8, (Cognitive Mapping,王志弘譯,1995,“認知繪圖”,空間與論文理論譯文選,台北:自印,pp.359-373.
Janston,R.J.edited.,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Cambridge:Blackwell.
King.A.D,1993,“Buildings and Society”,in Ben Farmen & Hent Louw,ed.,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Thought,London: Routledge, pp.118-121.
Kostof,Spiro,“The City Shaped--Urban Pattern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 Lodon:Thames and Hudson.
Lefebvre,Henri, 1968, The Right to the City,
------,1972, The Everyday and Everydayness ,in Steven Harris and Deborah Berke edits., 1997, Architecture of the Everyday. Pp32-37,NY: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79,“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in J.W.Freiberg,ed., 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New York:Irvington,pp.285-295.
-----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ow and Altman.eds.,1992,
Lynch,K.,1960,“The Image of City”,Cambridge:MIT Press.
Massey,Doreen,1993,“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in Jon Bire,Barry Curtis,Tim Putnam,ed.,Mapping the Futures:Local Cultures, Lodon:Routledge,pp.59-69.
Mayo, J.,1988 ,Urban Design As Uneven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Vol.20 No.5:633-663.
Mcleod,M.,1997,“Henri Lefebvre’s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An Introduction”,in Steven Harris and Deborah Berke,ed.,Architecture of the Everyday ,NY: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pp.??-??.
Midgley,James,1986,“Community Participation,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London and N.Y.:Methuen.
Pile,Steve,1996,“The Body and the City-Psychically,Space and Subjectivity”. NY: Routledge.
Pile,Steve & Thrift, Nigel,1995,“Mapping the Subject: Geographies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London:Routledge.
Porteous,J.D.,1989,Planned to Death.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red,Allan,1983,“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pf Feelings”,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Behavior, No.13,pp.45-68.
Sanders,I.T.,1958,Theori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Rural Sociology,23(1):1-12.
Sayer,Andrew, 1993, (Book Review: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王志弘譯,1995,“書評:《空間之生產》”空間與論文理論譯文選,台北:自印,pp.205-208.
Schneekloth,Lynda H.,1987,“Advance in practice in environment,behavior,and design”,in
Scott,Allen,1993,“社會的空間基礎之論述的意義和社會根源”(The Meaning and Social Origins of Discourse on the Spatial Foundation of Society)1982,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pp.1-18.
Sennet,Richard,1988,“The Civitas of Seeing”,Place,No.5,pp.82-84.
-------1994,“The Power of the Eyes”,Urban Revisions: Current Projects for the Public Realm, MA:The MIT Press,pp.59-69.
Shields,R.,1992,“Social Science and Postmodern Spatialisation:Jameson’s Aesthetic of Cognitive Mapping”,in J.Doherty, E.Graham,& M,Malek,ed., Postmoder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London: Macmillan,pp.39-56.
Gibson,K. and Watson ,S.,ed., Postmodern Cities and Space,pp.125-137.
Tzonis,Alexander & Liane,Lefaivre,1975,“In the Name of the People:the populist movement in architecture”,Forum,No.25(3),pp.?-??.
Werlen,Benno,1993,“Society,Action and Space--An Alternative Human Geography”, NY:Routledge.
Yiftachel,O.,1995,“The Dark Side of Modernism:Planning as Control of an Ethnic Minority”,in Gibson,K. & Watson ,S.,ed., Postmodern Cities and Space,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Press, pp216-242.
William,R.,1976,Keyword: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