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2: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丞良
論文名稱:胡安國春秋傳與公羊傳之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蔣義斌蔣義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胡安國春秋公羊經史夫婦父子君臣三綱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6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一般學界普遍認為:《公羊》學自兩漢以後便無任何的影響力與實際作用,直至清中葉方才復興。因此,關於由漢至清近千年間,《公羊》的處境,往往是以「絕學」名之。《公羊》傳在此時期學界的影響問題討論,便有略嫌不足之感。本文即是以此為問題意識的基本出發點,以與三傳並列號稱「四傳」、宋代《春秋》學代表著作──胡安國《春秋傳》(以下簡稱《胡傳》)為討論對象,進行《胡傳》與《公羊》中,關於三綱經義比較的工作,希望能就《公》、《胡》兩傳相近之處,或是《胡傳》直引《公羊》之處進行論述,以彰顯《胡傳》對《公羊》的沿襲關係。對於《胡傳》與《公羊》完整的學術體系,進行更詳盡的研究,則非本文力所能及。其中的疏陋,望祈前賢時英諒之。
本文正文內容分有經史觀、夫婦觀、父子觀、君臣觀四章。其中經史觀為《公》、《胡》兩傳對《春秋》經看法路線的比較說明。在此課題中,《公》、《胡》兩傳皆未僅以史視《春秋》,因此本章著重於《春秋》「經」的性質,包括:《公羊》學之新王說、《春秋》立新制,以及對人類歷史終極至善境界的理想──「太平世」。與《公羊》學相應,《胡傳》則是以「《春秋》,天子之事」為骨,以《春秋》經文與魯史舊文之因革筆削痕跡為聖人「變周制」之據,以「公天下」為歷史發展之理想準則。
在三綱主題內容中,《公》、《胡》兩傳皆是以夫婦倫為人倫之始,其中蘊含的意義不僅是對物種生命延續的崇敬;另一方面對夫婦在家庭場域中權力設計的複雜性,可知齊家之難,而家庭正是人人學習權力互動運作的基本場域,因此夫婦權力運作實是建構文明場域之基礎。《公羊》傳言「夫妻一體」,《公羊》大師董仲舒以陰陽學說說明兩者既對等又具從屬的性質,《胡傳》則是言相齊與相順,皆未違背「妻者齊也」的基本立場。
在父子觀中,以孝與繼承為討論主題。在孝的方面,子弒父固為理法難容之罪,父殺子亦為大罪。在晉侯殺世子申生之事例中,晉侯失父慈之義,世子申陷父於不義,亦不為孝,因此孝之義應是在「父子一體」的原則下,以道事親。在繼承的方面,「為人後者為之子」之《公羊》義,是為非直屬血親關係繼承的原理原則,行此經義並兼顧昭穆排序,非經文空言,而是宋代社會實景寫照。
在君臣觀中,本文擬討論一統說、尊君抑臣、君臣相維、君臣始終以及復讎說,說明以天下場域為範疇的君臣關係之文明化。在《公》、《胡》兩傳皆信奉的一統說中,王者居於核心,此一地位中,君臣之際便有禮的規範,因此《胡傳》有尊君抑臣之說。但是此說並非貶抑為人臣者的地位,而是指抑權臣。權臣者、擁兵自重者、結黨營私者,皆是破壞君臣一體之「仁」、君臣相維的因素。再者,君臣關係不可逕以父子關係比擬,父子一體之關係不可解除脫離,因此無「終」之時;但是君臣是以義合,不合則離,故君臣關係有「始」,亦有「終」。在君遭非理弒殺的狀況中,復讎是為盡君臣之義的必要途經。《胡傳》所言之復讎與《公羊》有偏重之異,但是《公羊》復讎義中的文明關懷,卻仍為《胡傳》承襲。
在結論中,則是在《公羊》與《胡傳》對三綱說的相同說法基礎上,以三綱說的各自獨特性,論述家國場域各異,家庭倫理秩序與國家倫理秩序不可混為一談,以反駁若干學者以「家國一體」的論點,片面強制、扭曲三個基本群體的關係定義。
目 次
目 次…………………………………………………………………1
第一章 序言…………………………………………………………5
第一節 胡安國及其《胡傳》……………………………………5
(一)胡安國的生平與承學……………………………………5
(二)《胡傳》的成書…………………………………………..6
(三)《胡傳》的版本…………………………………………. .8
第二節 近人研究成果……………………………………………10
(一)《胡傳》的歷史地位……………………………………..10
(二)《胡傳》的研究近況……………………………………..12
(三)《胡傳》的研究空間……………………………………..13
第三節 研究旨趣與限制…………………………………………15
(一)研究旨趣…………………………………………………15
(二)研究限制…………………………………………………20
第二章 《胡傳》經史觀與《公羊傳》的比較……………………..22
第一節 「《春秋》,天子之事」…………………………………22
(一)孔子對《春秋》的「述」與「作」……………………22
(二)《春秋》為一王之法……………………………………..24
第二節 「因革」與「更化」……………………………………27
(一)《春秋》經文與魯史的關係……………………………..27
(二)《春秋》經文措詞與「變周制」………………………..30
(三)「更化」與「奉天法古」………………………………..34
第三節 「天下為公」與「太平世」…………………………....36
(一)《胡傳》之「天下為公」………………………………..37
1帝、王之道一於公天下…………………………………37
2「天下為公」非兼愛…………………………………….41
(二)「內君子外小人」與「內諸夏外夷狄」……………..….42
第三章 《胡傳》夫妻觀與《公羊傳》的比較…………………….47
第一節 人倫之始………………………………………………….47
(一)男女相處之道在於禮…………………………………….48
(二)宋代婚禮略述…………………………………………….51
(三)親迎與「婚禮不稱主人」……………………………….53
第二節 夫婦之義………………………………………………….57
(一)「夫妻一體」與漢代「王者不臣妻之父母」……………57
(二)「夫妻共奉宗廟」與南北宋之際的孟太后………………61
第三節 「齊」「順」與陰陽……………………………………….64
(一)禮制的「齊」與「順」…………………………………..64
(二)立繼嗣的「齊」與「順」………………………………. .66
(三)董仲舒之夫婦陰陽說……………………………………. .69
第四章《胡傳》父子觀與《公羊傳》之比較…………………….73
第一節 「父子一體」…………………………………………….73
(一)「人者,鬼神之會」………………………………………74
(二)「父子一體」之「幾諫」與「互隱」…………………….76
第二節 《胡傳》與《公羊》的「父子之道」…………………..78
(一)事親之道始於敬慎………………………………………..79
(二)為人子者以道事親………………………………………..80
(三)為人父者戒存私心………………………………………..84
第三節 《公羊》「為人後者為之子」與宋代繼承……………….86
(一)繼承與踐禮主義…………………………………………..88
(二)「為人後者為之子」………………………………………90
(三)「濮議」……………………………………………………91
(四)以弟繼兄與「為人後者為之子」之昭穆不協…………..93
第五章 《胡傳》君臣觀與《公羊傳》之比較………………………..99
第一節 《胡傳》與《公羊》的「君臣之際」………………….100
(一)王與「大一統」…………………………………………..100
(二)慎君臣之別………………………………………………..106
第二節 《胡傳》「尊君抑臣」的時代意義………………………..110
(一)《胡傳》論「抑權臣」…………………………………..110
(二)「抑權臣」與殺岳飛……………………………………..112
1南宋初期中央與地方的緊張性………………………...112
2「君親無將,將而誅焉」……………………………….113
(三)「抑權臣」是為建立合理政治秩序……………………..115
第三節 《胡傳》與《公羊》的「君臣相維」…………………117
(一)「禮」與「仁」…………………………………………..117
(二)「君臣一體」與「人主體元,宰相調元」……………..118
(三)「君臣相維」與宋代相權………………………………..121
(四)「仁」、「譏世卿」、「大夫無遂事」與「人臣義無私交」….123
第四節 《胡傳》與《公羊》的「君臣始終」…………………130
(一)人臣權力的賦予………………………………………….130
(二)「去就從違」與「三諫不從則去」……………………..134
第五節 《胡傳》與《公羊》的復讎義…………………………140
(一)《公羊》復讎……………………………………………..141
1齊襄公復九世之讎與其中的文明精神………………...142
2伍子胥復父讎與其中文明精神………………………..146
(二)《胡傳》專發復國君之讎………………………………..148
1應復桓公弒隱公之讎………………………………….148
2譏貶莊公無復讎之志………………………………….149
3《胡傳》復讎的文明精神…………………………….151
第六章結論………………………………………………………..154
第一節 《胡傳》「由史見經」與三綱…………………………154
第二節 三綱與「自家刑國」…………………………………..157
附錄:胡安國年表…………………………………………………..164
參考書目……………………………………………………………..179
參考書目
壹.原始資料
孔穎達疏,《尚書》,20卷,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民86年8月初版13
刷。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42卷,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民86年8月
初版13刷。
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17卷,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民86年8月
初版13刷。
鄭玄注、賈公彥疏,《禮記》,63卷,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民86年8月
初版13刷。
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28卷,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民86
年8月初版13刷。
范甯集解、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20卷,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民
86年8月初版13刷。
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30卷,台北,七略出版社,民80年9月2版。
元宗明皇御注,邢昺疏,《孝經》,3卷,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民86年
8月初版13刷。
《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王夫之,《宋論》,15卷,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民73年7月。
王先謙,《韓非子集解》,20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45年4月。
王應麟撰,萬蔚亭集註,《困學紀聞集證》,20卷,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49
年。
司馬光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294卷,臺北,天工書局,民77年9月再版。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文》,2244卷,成都,巴魯書社,1994年7月第1
版。
安居香山、中村章輯,《緯書集成》,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1版。
朱軾,《史傳三編》,56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年3
月。
朱熹,《伊洛淵源錄》,14卷,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7年1月。
朱熹,《朱文公文集》,100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民54年8月
初版。
朱熹、李幼武編,《宋名臣言行錄外集》,17卷,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6年1月。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1版5刷。
朱彞尊,《經義考》,185卷,臺北,中華書局,民68年2月,臺3版。
呂祖謙編,《宋文鑑》,15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7年1月。
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92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75年3月。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600卷,序1卷,總目1卷,臺北,世界書局,民50年11
月。
杜佑,《通典》,2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初版3刷。
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10月。
胡安國,《春秋傳》30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廣編,民70年2月一版。
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
胡寅,《斐然集》,30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年3月。
范曄,《後漢書》,90卷,臺北,鼎文書局,民66年9月。
孫希旦,《禮記集解》,61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9年8月初版。
孫復,《春秋尊王發微》,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民58年10月。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250卷,臺北,大化書局,民68年1月初版。
班固,陳立注,《白虎通疏証》,12卷,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
班固,《漢書》,100卷,臺北,鼎文書局,84年1月八版。
真德秀,《真文忠公全集》,43卷,臺北,文友書店,民57年9月。
祝穆,《方輿勝覽》,70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年3
月。
袁宏,《後漢紀》,30卷,臺北,華正書局,民63年7月臺一版。
馬端臨,《文獻通考》,348卷,臺北,新興書局,民52年10月。
畢沅,《績資治通鑑》,220卷,臺北,世界書局,民51年10月初版。
脫脫,《宋史》,496卷,臺北,鼎文書局, 民67年9月。
許慎、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民81年11月再版。
陳立,《公羊義疏》,76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1年5月臺1版。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章學誠,《文史通義》,16卷,臺北,華世出版社,民69年9月初版。
程頤、程顥,《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民71年3月。
黃宗羲,《宋元學案》,收於《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10卷,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民58年。
黃宗羲編,《明文海》,480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
年3月。
黃淮、楊士奇編,《歷代名臣奏議》,350卷,臺北,學生書局,民53年12月。
黃震,《黃氏日抄》,97卷,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據日本立命館大學圖書館藏書景
印,1979年。
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42卷,臺北,學生書局,民63年6月 。
董仲舒著,蘇輿注,《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
熊克,《中興小紀》,40卷,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7年1月。
劉敞,《春秋劉氏傳》,15卷,台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民58年10月。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85卷,臺北,世界書局,民75年10月3版。
編者不詳(宋),《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月第一版。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140卷,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2年2月。
謝良佐撰,《上蔡先生語錄》,3卷,臺北,藝文印書館,民55年影印本。
竇儀,《宋刑統》,30卷,臺北,文海出版社,民63年。
顧炎武,《日知錄》,32卷,臺北,明倫出版社,民59年10月3版。
貳、近人研究論著
(一)中文
1、專書
中國孔子基金會編,《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三聯書局, 1989
年10月,2736頁。
方俊吉,《禮記之天地鬼神觀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4年,100頁。
王立新,《胡宏》,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7年2月,256頁。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
出版社,民84年6月,364頁。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民79年7月再版,358頁。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民85年5月,429頁。
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2月,352頁。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民63年5月,394頁。
安井小太郎等著,連清吉、林慶彰合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85年10
年10月,310頁。
朱岑樓,《婚姻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0年2月,419頁。
朱貽庭,《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515頁。
朱漢民,《湖相學派與岳麓書院》,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年2月,246頁。
朱漢民、陳谷嘉,《湖湘學派源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439頁。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65年11月,476頁。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403頁。
呂理政,《天、人、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87年6月,279頁。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5年9月,增訂版,340頁。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89年4月,352頁。
尾形勇撰,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8月,317頁。
李甲孚,《中國法制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7年10月,416頁。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80年11月,三版,184頁。
李俊,《中國宰相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5年3月,240頁。
李書有編,《中國儒家倫理思想發展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465頁。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8年5月,246頁。
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11月,265頁。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81年12月,398頁。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6年11月,207
頁。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2刷,417
頁。
谷川道雄著、耿立群譯,《世界帝國的形成》,臺北,稻鄉出版社,民87年9月,185
頁。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台大文學院.文史叢刊》,8,民58年,218
頁。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史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二版,990頁。
林天蔚,《宋代史事質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6年10月,227頁。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民
86年8月,294頁。
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2年3
月,828頁。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649頁。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臺北,天山出版社,民76年6月,384頁。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年6月,1822頁。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566頁。
韋政通,《董仲舒》,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5年7月,267頁。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學生書局,民71年,269頁。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1)、(2)、(3),臺北,學生書局,民82年9月4刷,1749
頁。
桑原隲藏著、宋念慈譯,《中國的孝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9年10月初版,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4年4月,261頁。
高明,《高明孔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民75年2月再版,240頁。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明文書局,民75年3月四版,417頁。
國際孔學會議大會祕書處編,《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76
年11月,1828頁。
康樂,《從西郊到南郊》,臺北,稻禾出版社,民84年1月,424頁。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1年10月,257頁。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691頁。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民80年7月,244頁。
張高評,《左傳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4年10月再版,214頁。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臺北,巨流出版社,民78年9月,274頁。
陳谷嘉,《張栻與湖湘學派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171頁。
陳谷嘉,《儒家倫理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237頁。
陳其泰,《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8月,514頁。
陳柱,《公羊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0年6月,136頁。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6年,256頁。
章權才,《宋明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344頁。
湯志鈞、華有根等著,《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365
頁。
賀麟,《文化與人生》,臺北,地平線出版社,民62年10月初版,261頁。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2年2月,241頁。
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85
年6月8刷,432頁。
黃進興、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民63年3月,1158頁。
黃寬重,《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9年7月,463頁。
漢學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87年4月,
546頁。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民73年7月新編,936頁。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86年4月,369頁。
劉述先編,《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 民76年1月,274頁。
樊浩,《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3年10月初版,466頁。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6年9月,312頁。
蔣義斌,《漢代春秋經傳對決策制訂的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民國87年8月,
228頁。
蔣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395頁。
蔡仁厚,《宋明理學》(上)、(下),臺北,學生書局,民82年9月增訂版,418頁。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1年3月,1026頁。
賴慶鴻,《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0年4月,298頁。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69年12月,276頁。
錢穆,《晚學盲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8年 8月,1046頁。
錢穆,《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65年2月,183頁。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民81年9月再版,408頁。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民80年4月,390頁。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臺北,稻鄉出版社,民82年3月,278頁。
韓格理著,張維安、陳介玄、翟本瑞譯,《中國社會與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85年11月,396頁。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民83年10月,437頁。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臺北,里仁書局,民73年6月,396頁。
倪天蕙,《宋儒尊王思想研究》,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71年6月,208頁。
張元,《宋代理學家的歷史觀》,臺大史研所博士論文,民64年6月,328頁。
曹在松,《孫復春秋尊王發微與北宋經史二學思想之演變》,臺大史研所碩士論文,
民72年6月,192頁。
陳素華,《公羊學的一統論》,輔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年5月,120頁。
劉榮賢,《宋代湖湘學派研究》,東海中研所博士論文,民83年6月,304頁。
鄧淑鈴,《宋代婚姻制度及其影響》,文大史研所碩士論文,民82年6月,151頁。
閻鴻中,《周秦漢時代家族倫理之變遷》,臺大史研所博士論文,民86年6月,322頁。
2、期刊論文
方建新,〈宋代婚姻禮俗考述〉,《文史》,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4月,頁157∼178。
日原利國,〈復讎論〉, 《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 民76年8月,頁95
∼122。
王保頂,〈以史證經:章學誠「六經皆史」意義新詮〉,《孔孟月刊》,35卷9期,民86年5月,
頁22∼27。
王瑞來,〈論宋代皇權〉,《歷史研究》,1989年1期,頁114∼160。
王瑞來,〈論宋代相權〉,《歷史研究》,1985年2期,頁106∼120。
王瑞明,〈宋儒與宋代統治思想的形成〉,《江漢論壇》,1992年5期,頁67∼72。
王夢鷗,〈中國古代家族之形成及其流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5期, 民51年5月,頁
1∼39。
代繼華,〈經史分合與「疑古」、「惑經」〉, 《重慶師院學報》,1991年2期,頁95∼100。
甘懷真,〈中國中古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2卷3期, 民80年9月,頁99∼116。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東吳歷史學報》, 1期,民84年4月,頁71∼
107。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君臣關係初探〉,《台大歷史學報》,21期, 民86年12月,頁19∼58。
朱漢民,〈胡安國春秋傳的理學思想─兼論湖湘學派的學術風格〉,《湖南大學學報》, 1989
年5期,頁44∼52。
江天健,〈北宋英宗濮議之剖析〉,《文史學報》,(中興大學),19期, 民78年3月,頁209
   ∼227。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上)、(下),《大陸雜誌》,5卷4、5期, 民41年8、9月,
頁1∼4,18∼20。
西 定生,〈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的出現〉, 收於杜正勝編,《中國上
古史論文選集》(下),臺北,華世出版社, 民68年11月,頁729∼748。
何乃川、陳進國,〈楊時「理一分殊」思想及李侗的繼承〉,《哲學與文化》,24卷11期,
民86年11月,頁1073∼1083。
何兆龍,〈論章學誠「六經皆史」〉,《中國文化月刊》,198期,民85年4月,頁39∼49。
余敦康,〈儒家倫理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 收於文化:中國與世界編委會主編,《文化:
中國與世界》,第3輯,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12月,頁272∼313。
吳以寧,〈宋代朝省集議制度述論〉,《學術月刊》,1996年10期,頁56∼62。
吳康,〈荀子論君臣〉,《孔孟學報》,21期, 民64年1月,頁61∼62。
呂紹綱,〈何休公羊三科九旨淺議〉,《人文雜誌》,40期,1986年4月,頁77∼82。
宋東俠,〈論宋代婦女改嫁盛行的原因〉,《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1期,頁93∼95。
宋鼎宗,〈春秋通學之先導說〉,《成功大學學報》,12期, 民66年5月,頁95∼111。
宋鼎宗,〈胡安國春秋砭宋說〉,《成功大學學報》,13期,民67年5月,頁135∼154。
宋榮培,〈董仲舒的歷史哲學──董仲舒春秋學的歷史意義及其局限〉,《哲學與文化》,22
卷10期, 民84年10月,頁890∼903。
宋鴻,〈宋代朋黨思想及其對北宋政治的影響〉,《河南大學學報》,1991年8期,頁29∼33。
李貞德,〈西漢律令中的家庭倫理觀〉,《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期,民76年7月,頁
1∼53。
李甦平,〈論中國傳統的陰陽思維模式〉,《中州學刊》,1990年1期,頁47∼51。
李毓芳,〈西漢帝陵分布的考察──兼談西漢帝陵的昭穆制度〉,《考古與文物》,1989年
3期,1989年5月,頁28∼35。
李毓善,〈由禮記論儒家之禮教──和夫婦〉(上)、(下),《輔仁學誌》,20、21期,
民80年6月、民81年6月,頁 25∼51。
李曉東,〈經學與宋明理學〉,《中國史研究》,1987年2期,頁83∼95。
李衡眉,〈宋代宗廟中的昭穆制度問題〉,《河南大學學報》,34卷4期,1994年7月,頁8∼15。
杜正勝,〈從考古資料論中原國家的起源其早期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58本第1分,民76年,頁1∼82。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上)、(下),《大陸雜誌》,65卷2-3期,民71年8-9月,頁57∼
84,127∼151。
邢鐵,〈宋代的財產遺囑繼承問題〉,《歷史研究》,1992年6期,1992年12月,頁54∼66。
邢鐵、高崇,〈宋元明清時期的婦女繼產權問題〉,《河北師院學報》,1996年1期,頁45∼50。
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臺大歷史學報》23期,民88年6月,頁1∼60。
阮芝生,〈論吳太伯與季扎讓國〉,《臺大歷史學報》18期,民83年12月,頁1∼38。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收於《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臺北,聯經,民65年2月,頁253∼284。
阮芝生,〈論禪讓與讓國──歷史與思想的再思考〉,收於《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78年,頁485∼515。
周何,〈《禮運》篇大同小康章闡義〉,《國文天地》,15卷1期,民88年 6月,頁30∼32。
周勁松,〈宋代皇位繼承無內亂原因探析〉,《中州學刊》,1996年1期,頁136∼139。
林天蔚,〈從南宋速機房的建立─論宋代君權與相權的升降〉,收於《劉子健博士頌壽紀
念宋史研究論集》刊行會編,《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東京,同朋舍,
民78年9月,頁75∼83。
林安梧,〈三綱的哲學理解與詮釋──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展開〉,收於《中
華文史論叢》,第5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頁209∼226。
林麗雪,〈白虎通「三綱說」與儒法之辨〉,《書目季刊》,17卷2期, 民72年12月,頁105
   ∼117。
林麗雪,〈董仲舒的倫理與正名思想〉,《孔孟月刊》,16卷3期, 民66年11月,頁38∼41。
邱漢生,〈朱熹「會歸一理」的歷史哲學〉,《史學史研究》,1982年4期, 1982年12月,
頁15∼21。
芮逸夫,〈五倫的社會控制觀兼論儒家的禮〉,《台大社會學刊》,3期, 民56年4月,頁47∼
   58。
姚紅,〈從寡婦財產權的變化看兩宋女子地位的升降〉,《浙江學刊》,1993年1期,頁114∼
   118。
施丁,〈中國史學經世思想的傳統〉,《史學史研究》, 1991年4期,頁35∼46。
柳立言,〈宋代同居制度下的所謂「共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
本第2分, 民83年6月,頁253∼299。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紛爭與仲裁:爭財篇〉,收於中研院史語所出版品編委會主編,《中
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出版品編委會, 民87
年6月,頁1∼48。
柳立言,〈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新史學》,2卷4期, 民80年12月,頁37∼76。
韋政通,〈中國孝道思想的演變及其問題〉,《現代學苑》,6卷5期,民58年5月,頁1--9。
倪天蕙,〈論宋儒春秋尊王思想之形成〉,《今日中國》,146期, 民72年7月,頁63∼82。
孫長祥,〈董仲舒春秋學方法論試探:春秋繁露中的哲學問題與知識方法的辨析〉,《華
岡文科學報》,17期, 民78年12月,頁1∼19。
孫開泰,〈試論《公羊傳》的大一統思想〉,《中國史研究》,1993年2期,頁33∼41。
孫筱,〈孝的觀念與漢代新的社會統治秩序〉,《中國史研究》,1990年3期,頁54∼61。
徐復觀,〈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歷史中的諸問題〉,《中國思想史論集》,臺
北,學生書局, 民72年8月,頁155∼200。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學術與政治之間》, 臺北,學生書局, 民69
年4月,頁47∼60。
浦偉忠,〈何休與公羊學三世遞進的歷史進化觀〉,《史學史研究》, 1993年1期,頁25∼29。
高明,〈原禮〉,《中國政治思想與制度史論集》(三),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民
   43年11月,頁1∼10。
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文史哲學報》,40
期,民82年6月,頁55∼96。
高葆光,〈禮運大同章真偽問題〉,《大陸雜誌》,15卷3期, 民46年8月,頁7∼10。
張永 ,〈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臺大文史哲學報》,38期,民79年12月,頁
275∼312。
張永 ,〈春秋「大一統」述義〉,《哲學與文化》,3卷7期, 民65年7月,頁27∼34。
張永 ,〈春秋公羊家之「天人之際」與「古今之辨」〉,《哲學與文化》,2卷6期, 民64
年6月,頁35∼42。
張邦煒,〈宋代對宗室的防範〉,《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1期,頁25∼31。
張其凡,〈三司.台諫.中書事權--宋初中書事權再探〉,《暨南學報》,1987年3期,1987年,
頁48∼56。 
張其凡,〈試論宋代政治思想的發展〉,《中國史研究》1993年1期,頁84∼91。
張壽平,〈宋儒的歷史觀〉,《孔孟月刊》,11卷3期, 民61年11月,頁12∼15。
張維華,〈論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文史哲》1980年5期(總140期),1980
年10月,頁35∼39。 
許殿才,〈《白虎通義》中的國家學說〉,《中國史研究》, 1997年2期,頁45∼54。
郭東旭,〈宋代財產繼承法初探〉, 收於漆俠編,《宋史研究論叢》,河北大學出版社, 1990
年4月,頁115∼132。
陳其泰,〈何休公羊學說的體系及其學術特色〉,《中國文化月刊》,196期, 民85年2月,頁
2∼18。
陳定閎,〈先秦儒家社會思想中的社會穩定論〉,《重慶師院學報》,1991年4期,頁74∼80。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從史學的觀點試宋代史學之一〉,《食貨月
刊》,(復)1卷8期, 民60年11月,頁418∼430。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
3期,民70年3月,頁79∼116。
陳筱芳,〈春秋婚姻形態的特點〉,《史學月刊》,1998年4期,頁90∼95。
陳慶新,〈宋儒春秋尊王要義的發微與其政治思想〉上,《新亞學報》,10卷1期,民61年2月,
頁269∼367。
陳韻,〈「仲嬰齊」與 「公孫嬰齊」異同考〉,《中正大學學報》,9卷1期, 民87年12月,頁
35∼65。
陳蘇鎮,〈漢道、王道、天道──董仲舒《春秋》公羊說新探〉,《國學研究》,第2卷,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頁313∼337。
曾春海,〈父子倫理的古今觀〉,《哲學與文化》,22卷8期, 民84年8月,頁680∼690。
曾素真,〈宗廟制度的意義〉,《中華學苑》,47期, 民85年3月,頁1∼34。
費孝通,〈中國社會結構的差序格局〉,《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臺灣,時報文化出版
   事業有限公司, 民70年11月,頁343∼371。
賀凌虛,〈董仲舒的治道和政策〉,《思與言》,10卷4期, 民61年11月,頁246∼259。
黃朴民,〈論董仲舒新儒學的主導性質與基本特徵〉, 《中國史研究》,1990年2期,頁73∼
81。
黃彰健,〈張三世古義〉,《學原》,1卷8期, 民36年12月,頁15∼19。
楊向奎,〈宋代理學家的春秋學〉,《史學史研究》,1989年1期,頁22∼29。
楊宇勛,〈從君臣關係看孔、孟、荀的政治思想〉(上)、(下),《嘉南學報》,22、23
期,民85、86年,頁211∼220、200∼206。
楊雅彬,〈中國家族制度的演變〉,《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4期,頁142∼147。
楊慶 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65年9月,頁319∼347。
楊懋春,〈中國家庭與倫理〉,《東吳政治社會學報》,2期,民67年12月,頁1∼15。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民65年9月,頁349∼372。
溝口雄三,〈中國與日本「公私」觀念之比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總第21期,民83
年2月,頁87∼97。
虞雲國,〈宋代台諫系統的破壞與君權相權之關係〉,《學術月刊》,1995年11期,頁56∼63。
虞雲國,〈論宋代第二次削兵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3期,頁96∼103。 
詹哲裕,〈西漢獨尊儒術下禮法思想之探析〉,《復興崗學報》,53期,民83年12月,頁201∼
   226。
賈貴榮,〈宋代婦女地位與二程貞節觀的產生〉,《山東社會科學》,1992年3期,頁68∼71。
鄒昌林,〈儒家「春秋」大一統思想,政治歷史功能初探〉,《哲學與文化》, 25卷10期,
民87年10月,頁935∼949。
雷家宏,〈中國古代家庭觀念述論〉,《江西社會科學》,1994年3期,頁54∼57。
劉子健,〈南宋成立時的幾次危機及其解決〉,《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4期,頁143∼147。
劉春萍,〈南宋婚姻家庭法規範中婦女地位芻議〉,《求是學刊》,1996年6期,1996年11月,
頁95∼99。
劉春萍,〈南宋繼承法規範初探〉,《學術交流》,1997年2期,頁94∼96。
劉述先,〈「理一分殊」的現代解釋〉,《當代》,55期,民79年11月,頁70∼89。
劉述先,〈論儒家「內聖外王」的理想〉,《理想與現實的糾結》, 臺北,學生書局,民82年
8月,頁141∼157。
劉偉文,〈試論宋高宗的軍政建制及其影響〉,《宋史研究論集》,杭州大學歷史系宋史研
   究室,1986年4月,頁192∼216。
劉連開,〈理學和兩宋史學的趨向〉,《史學史研究》,1995年1期,頁51∼57。
劉復生,〈說北宋中期儒學嬗變與史學的變化〉,《史學史研究》,1993年2期,頁50∼61。
劉德漢,〈先秦繼承及宗法制度略論〉,《孔孟學報》,18期, 民58年9月,頁153∼185。
劉靜貞,〈由果報觀念看宋人的家庭倫理關係〉,《史原》,11期,民70年,頁213∼241。
蔣義斌,〈《清明集》中立繼與繼絕的判例〉,收於八十七年教育部委辦「宋代官箴研
讀會」報告書,頁9∼22。
蔣義斌,〈郭店楚簡「六德」的仁與聖〉,《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民88年12
月,頁1∼18。
蔣義斌,〈章學誠「六經皆史」的意旨〉,華岡文科學報,16期,民77年5月,頁175∼187。
蔣慶,〈從心性儒學走向政治儒學──論當代新儒學的另一發展路向〉,《當代新儒學論
文集.外王篇》,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0年5月,頁153∼187。
蔡仁厚,〈南宋胡氏家學與湖湘學流〉,《孔孟學報》,21期, 民60年4月,頁75∼88。
蔡仁厚,〈南宋湖湘之學序論〉,《鵝湖》,4卷9期, 民68年3月,頁15∼20。
蔡仁厚,〈儒家倫理思想的反省〉,《中國文化月刊》,28期,民71年2月,頁73∼87。
錢穆,〈孔子與《春秋》〉,《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8年11月,頁235
   ∼283。
閻鴻中,〈唐代以前「三綱」意義的演變─以君臣關係為主的考察〉,《錢穆先生紀念館
館刊》,7期,民88年12月,頁56∼75。
戴杏林,〈人倫之始,王化之原──論夫婦之道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孔孟月刊》,33
卷10期,民84年6月,頁49∼54。
謝保成,〈中唐《春秋學》對史學發展的影響〉,《社會科學研究》,1991年3期,頁72∼77。
龔鵬程,〈宗廟制度論略〉(上)、(下),《孔孟學報》,43、44期, 民71年4、 9月,頁235
   ∼256、255∼279。
(二)日文
1、專書
日原利國,《春秋公羊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刊行,1973年12月,314頁。
日原利國編,《中國思想史》,東京,べりかん社,1987年年12月, 773頁。
山田琢,《春秋學の研究》,東京,明德出版社,1982年12月,467頁。
狩野直喜,《春秋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94年11月,322頁。
高佃常信,《宋代湖南學の研究》,東京,秋山書社,平成8年12月,497頁。
2、論文
福田殖,〈胡安國小論〉(上),《文學論輯》,25號,九州大學教育部,1987年6月。
福田殖,〈胡安國小論〉(下),《文學論輯》,28號,九州大學教育部,1982年3月。
高佃常信,〈湖南學の仁說〉,《東京學藝大學紀要》,31號,1980年2月。
高佃常信,〈湖南學の已發、未發〉,《哲學》,31號,1979年10月。
高佃常信,〈胡安國の思想研究--先公行狀の中心として--〉, 《東京學藝大學紀要》,33號,1982年2月。
高佃常信,〈胡安國の思想研究(2)〉, 《東京學藝大學紀要》,35號,1984年2月。
高佃常信,〈胡安國の思想研究(3)〉, 《東京學藝大學紀要》,36號,1985年2月。
(三)西文
1、專書
Haeger , John Winthrop , Crisis and Prosperity in Sung China , Tucson :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 1975.
Chaffee , John , The Thorny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A Social History of Examinations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5.
Liu , James T. C. ,China Turning Inward : Intellectual —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8.
Ebrey , Patricia Buckley ,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 , Princepton : Princep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Bol , Peter , The Culture of Our —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ong and Sung China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Ebrey , Patricia Buckley , The Inner Quarters─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an in
the Sung Period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Ess ,Hans van, Von Ch’eng Izu Chu His — Menschlichkeit ,Buddhismus und Bardaren in der
Überlieferung der Lehre vom Rechten Wege der Familie Hu (1100-1170) ,Als
Habilitationsschrift eingereicht bei der Fakultät für Orientalistik und
Altertumswissenschaft der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 im Juli 1997.
2、論文
Ebrey, Patricia Buckley , “Conceptions of the Family in the Sung Dynasty.”, Joumal of Asian
Studies, 43.2, pp. 219-245, 1984.
de Bary , Wm. Theodore , “The Uses of Neo — Confucianism : A Response to Professor
Tillman.”, Philosophy East & West, Vol. 43,No. 3, pp. 541-555, July 1993.
Tillman , Hoyt Cleveland ,“The Uses of Neo — Confucianism, Revisited : A Reply to Professor
de Bary.”, Philosophy East & West, Vol. 44,No. 1, pp. 135-142, January 1994 .
Schirokauer , Conrad ,“Chu Hsi and the Impact of Sung Confucian Too — hsüeh.”, in Wing - tsit
Chan, ed., Chu Hs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pp. 480-502,
Tillman, Hoyt Cleveland , “Confucianism under the Chin and Impact of Sung Confucian Tao —
hsüeh. “, in ders., Hrsg., pp. 71-114,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pp. 71-11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宋鼎宗,〈春秋通學之先導說〉,《成功大學學報》,12期, 民66年5月,頁95∼111。
2. 吳康,〈荀子論君臣〉,《孔孟學報》,21期, 民64年1月,頁61∼62。
3. 何兆龍,〈論章學誠「六經皆史」〉,《中國文化月刊》,198期,民85年4月,頁39∼49。
4. 何乃川、陳進國,〈楊時「理一分殊」思想及李侗的繼承〉,《哲學與文化》,24卷11期,
5.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上)、(下),《大陸雜誌》,5卷4、5期, 民41年8、9月,
6.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東吳歷史學報》, 1期,民84年4月,頁71∼
7. 甘懷真,〈中國中古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2卷3期, 民80年9月,頁99∼116。
8. 王夢鷗,〈中國古代家族之形成及其流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5期, 民51年5月,頁
9. 王保頂,〈以史證經:章學誠「六經皆史」意義新詮〉,《孔孟月刊》,35卷9期,民86年5月,
10. 宋鼎宗,〈胡安國春秋砭宋說〉,《成功大學學報》,13期,民67年5月,頁135∼154。
11. 宋榮培,〈董仲舒的歷史哲學──董仲舒春秋學的歷史意義及其局限〉,《哲學與文化》,22
12. 李貞德,〈西漢律令中的家庭倫理觀〉,《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期,民76年7月,頁
13.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上)、(下),《大陸雜誌》,65卷2-3期,民71年8-9月,頁57∼
14. 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臺大歷史學報》23期,民88年6月,頁1∼60。
15. 周何,〈《禮運》篇大同小康章闡義〉,《國文天地》,15卷1期,民88年 6月,頁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