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4: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靖桑
研究生(外文):Ching-Sang Chiou
論文名稱:洪棄生社會詩研究
指導教授:龔顯宗龔顯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靜宜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2
中文關鍵詞:洪棄生洪繻社會詩臺灣古典詩歌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6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身處於兩相矛盾時代下的臺灣鹿港詩人洪棄生,由於蒿目時艱,親歷晚清的紛擾不安與日據的橫徵暴歛,乃承襲杜甫、元白遺風,以詩為劍,揭露晚清時期臺灣吏治與營政的腐敗。乙未割臺巨變後,遂閉戶著書,舉凡兵燹之慘況、日政之苛酷不仁、生民之流離痛楚等,俱詳託於其社會詩詩篇中,為日本帝國殖民暴政統治下的臺灣百姓仗義直言,實堪稱為臺灣之「詩史」。
綜觀洪棄生社會詩,俱直書胸臆,一揮而就,酣暢淋漓,無一語造作。然身處於傷心慘目之日政下,失國遺民的悲哀以及民生無盡之疾苦,使其少有「長篇詩題」之作,而喜以「詩中夾註」敘日人種種不合理之苛政;「組詩聯詠」多集中於農民生活的描摹;「詩前序文」者則反映了時代的背景,得補史之闕漏。其社會詩詩作雖直筆褒貶,然多數作品仍語復蘊藉,頗注重修辭的技巧,藉此以表達其委婉諷諭之意,筆法多端,皆有可觀。
棄生社會詩風格豐富多端:有記錄日政橫暴、民生痛苦,呈顯出當時臺灣社會圖像的「覈實徑切」;「激楚悲慨」則表露了棄地遺民慷慨激昂的黍離之哀,情感坦率真誠,奔迸洶湧;以及飽歷滄桑、傷時憂國,情感沉鬱而語多悲壯蒼涼之風,吾人實不可以一種風格概言之。
棄生自署為清朝遺民,效陶潛不事二朝的精神,拒絕斷髮剪辮,堅守民族之正氣與自尊,樹立了高尚的人格典範。參與詩社,課子授徒,延續漢學和文化於不墜,影響後人至深。棄生不懼日人威脅利誘,以言行抗日,展現出知識份子嶙峋不屈的傲骨,實為臺灣歷史與文壇不可多得的「真君子」,其行誼足為後世子孫之表率。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 社會詩界說……………………………………...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方法………………………………...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內容………………………………...3
第二章 生平及交遊……………………….6
第一節 生平…………………………………………..…6
一、 清領時期…………………………………………8
二、 日據時期………………………………………..11
第二節 交遊…………………………………………….19
一、 梁成玬…………………………………………20
二、 謝道隆………………………………………….22
三、 張光岳………………………………………….25
四、 邱逢甲………………………………………….27
五、 王松…………………………………………….29
六、 許夢青………………………………………….31
七、 施天鶴………………………………………….32
八、 丁寶光………………………………………….34
九、 梁啟超………………………………………….36
十、 丘煒萲…………………………………………38
十一、 林朝崧…………………………………… 40
十二、 連橫………………………………………..42
十三、 林資修……………………………………...44
十四、 施菼………………………………………..46
十五、 李清琦……………………………………...48
十六、 張瑞岳……………………………………...50
第三章 社會詩寫作背景………………...53
第一節 時代背景……………………………………….53
一、晚清時代…………………………………………54
(一)消極的治臺政策………………………………….54
(二)列強的侵擾……………………………………58
(三)劉銘傳的自強新政……………………………….60
(四)乙未割臺變局與抗日運動…………………………63
(五)風災水患頻仍……………………………………68
二、日據時代………………………………………….71
(一)掠奪的財政和經濟政策……………………………74
(二)暴虐的司法和警察政策……………………………76
(三)衛生政策的確立…………………………………77
(四)慘無人道的理蕃政策…………………………….79
(五)斷髮放足運動……………………………………82
第二節 詩壇背景………………………………………85
一、 清代……………………………………………86
二、 日據時代……………………………………….91
第四章 社會詩的主題及內容…………...98
第一節 批判清末臺灣吏治窳敗,哀憐民生…………...98
一、官僚巧取豪奪…………………………………….98
二、劉銘傳新政闕失…………………………………100
三、日本經濟侵擾…………………………………...105
第二節 控訴戰爭的罪惡……………………………...106
一、割臺之前………………………………………..106
(一)威海衛海戰….…………………………………107
(二)停戰遣使……...……………………………….108
(三)澎湖失守………………………………………109
(四)割地議和………………………………………110
(五)外國保護………………………………………111
二、日據初期………………………………………..112
(一)臺灣淪陷………………………………………113
(二)北部起義………………………………………120
(三)雲林大屠殺…………………………………….121
(四)誘殺義軍………………………………………123
第三節 揭露日政的苛酷……………………………...124
一、苛政擾民………………………………………..124
(一)苛捐雜稅………………………………………125
(二)專賣制度………………………………………129
(三)檢疫清潔………………………………………133
(四)保甲連坐………………………………………136
(五)市區改正………………………………………138
二、斷髮剪辮………………………………………..140
第四節 災禍頻仍,悲憫民生疾苦……………………146
一、日沒江河翻,狂濤天上瀉─水患…………………147
二、野田璺如龜,無禾亦無草─旱災…………………149
三、秋空怒濤湧不止,萬籟怒號動萬里─風災……….150
四、初如大塊摶抔土,神工鬼伯擂地鼓─地震……….153
第五節 抨擊徵役剿番的慘況………………………...156
第五章 諷刺技巧及表現特色………….162
第一節 修辭筆法……………………………………...162
一、反語…………………………………………….162
二、設問…………………………………………….163
三、雙關…………………………………………….166
四、夸飾…………………………………………….167
五、映襯…………………………………………….169
六、象徵…………………………………………….170
七、譬喻…………………………………………….173
第二節 表現特色……………………………………...175
一、詩中夾註………………………………………..176
二、組詩聯詠………………………………………..178
三、詩前序文………………………………………..180
第六章 社會詩的風格………………….183
第一節 覈實徑切……………………………………...183
第二節 激楚悲慨……………………………………...187
第三節 沉鬱蒼涼……………………………………...190
第七章 結論…………………………….196
第一節 洪棄生社會詩的成就………………………...196
一、 以詩為史………………………………………196
二、 體規舊製,自出新意…………………………….197
第二節 洪棄生社會詩的影響………………………..198
一、 樹立人格典範………………………………….198
二、 延續漢學於不墜………………………………..199
參考書目…………………………………………..201
附錄
一、 社會詩繫年表…………………………………..213
二、 社會詩箋註……………………………………..217
參考書目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 詩文集
王松:《友竹詩集》,臺北市:龍文出版社,1992年6月重印初版。
王松:《滄海遺民賸稿、臺陽詩話》,南投:省文獻會,1994年5月。
王建竹主編:《臺中詩乘》,臺中市:臺中市政府,1976年12月。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8月。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2年。
李鶴田:《哀臺灣箋釋》,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年。
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臺北: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臺北市: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種),1964年。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3月重印初版。
林資修:《南強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3月重印初版。
吳德功:《戴施兩岸紀略》,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四七種),1959年6月。
吳德功:《讓臺三記‧讓臺記》,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五七種),1959年10月。
施梅樵:《捲濤閣詩草》,自刊本。民國六年至十年間。
施梅樵:《鹿江集》,施讓甫重印,1957年2月。
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3月重印初版。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五九種),1959年10月。
洪棄生著;胥端甫編:《洪棄生先生遺書》(全九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60年。
洪棄生:《臺灣先賢集‧洪棄生先生詩文選集》,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10月。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四種),1972年。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寄鶴齋詩集》,南投: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寄鶴齋古文集》,南投: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寄鶴齋駢文集》,南投: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中東戰紀‧瀛海偕亡記‧時勢三字編》,南投: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八州詩草》,南投: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洪棄生:《洪棄生先生全集‧八州遊記》,南投: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5月。
郁永河:《椑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1959年。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斯未信齋雜錄》,南投:省文獻會,1994年5月。
許劍漁:《鳴劍齋遺草》,高雄:大友書局,1960年9月。
胥端甫:《抑盦論文集》,臺北:廣東出版社,1980年9月。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臺北:文光,1959年11月。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省文獻會,1950年。
連橫:《雅堂文集》,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種),1964年12月。
連橫主編:《臺灣詩薈》,民國十三、十四年原刊,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重印,1977年6月。
連橫:《雅堂叢刊詩稿》,臺中:省文獻會,1988年9月。
連橫:《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省文獻會,1992年3月。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臺北: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
彭國棟編:《廣台灣詩乘》,南投:省文獻會,1956年4月。
《臺灣詩鈔》,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謝頌臣:《小東山詩存》,靜宜大學圖書館藏。
二、臺灣歷史相關著述
尤增輝:《鹿港三百年》,臺北:戶外生活雜誌,1980年1月。
王彥威編:《清季外交史料(光緒朝)》,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53年。
王國璠、邱勝安:《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高雄:臺灣時報社,1977年8月。
王國璠:《臺灣抗日史》,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81年1月。
王國璠等:《臺灣三百年》,臺北:戶外生活雜誌,1981年2月初版。
王詩琅:《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62年12月。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市:眾文圖書,1980年12月。
王傳燾:《劉銘傳─臺灣現代化的推動者》,臺北:幼獅文化,1990年10月。
王曉波編:《台胞抗日文獻選編》,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7月。
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8月。
王曉波編:《台灣史與台灣人》,臺北:東大圖書,1988年。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6年9月。
井出季和太原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中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4月。
石再添主編:《臺灣地理概論》,臺北:中華書局,1995年。
左舜生選輯:《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6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市:帕米爾書店,1987年5月。
宋文彬等編撰:《臺灣金融發展歷程》,台北市:合作金庫調查研究室,1994年12月。
宋光宇編:《臺灣經驗─歷史經濟篇》,台北市:東大圖書,1993年10月。
宋增璋編著:《臺灣撫墾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10月。
江慶林譯:《臺灣鐵路史》,臺中:省文獻會,1990年6月。
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4年6月。
李祖德、劉精誠:《中國貨幣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六種),1960年7月。
周璽:《彰化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林平祥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交通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8年3月。
林熊祥主修:《臺灣省通志稿》,卷首上〈大事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1年12月。
林衡道口述、洪錦福整理:《臺灣一百位名人傳》,臺北:正中,1984年1月。
林藜:《臺灣名人傳》,臺北:新亞出版社,1976年2月初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5年4月。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8月。
洪敏麟主編;許錫專、吳家憲編譯:《雲林、六假等抗日事件關係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12月。
洪敏麟主編:《日本據臺初期鴉片政策》,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12月。
洪敏麟主編:《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12月。
徐坤泉、廖漢臣、王金連:《臺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文學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8年6月。
高拱乾纂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五種),1960年2月。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二》,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6月。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3年11月。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出版社,1977年。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3月。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3月。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5月。
陳孔立:《臺灣歷史綱要》,臺北:人間出版社,1996年11月。
陳永興:《臺灣醫療發展史》,臺北市:月旦出版社,1997年10月。
陳金田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蕃誌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10月。
陳澤編:《臺灣先賢先烈專輯(三)》,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6月。
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戚嘉林:《臺灣史》,臺北:著者發行,1991年9月。
陸奧宗光著;龔德柏譯:《中日甲午戰爭秘史》,臺北:臺灣商務,1967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11月。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市:正中書局,1990年11月。
喜安幸夫:《臺灣抗日秘史》,臺北:武陵出版社,1989年。
曾乃碩:《乙未拒日保臺運動》,臺灣史蹟研究會,1977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梁啟超知交手札》,臺北市:中央圖書館,1995年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市:師大中教輔委會,1996年6月。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臺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種),1963年2月。
黃旺成:《臺灣省新竹縣志稿》,新竹縣:竹縣文獻委員會,1955年9月。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4月。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初版社,1989年5月。
黃昭堂:《臺灣民主國研究》,臺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年12月。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編著:《日據時代之臺灣財政》,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7年1月。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基金會,1991年7月。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台北:東吳大學,1978年6月。
張俊仁:《臺灣抗日忠烈錄》,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65年10月。
張勝彥總編纂:《臺中縣志》,卷七〈人物志〉,中縣:臺中縣政府,1989年9月。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時報文化,1995年。
楊雲萍:《臺灣史上的人物》,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1年。
楊碧川編著:《臺灣歷史年表》,台北市:台灣文藝,1983年9月28日。
《彰化縣志稿》,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臺1版。
廖雪蘭:《臺灣詩史》,臺北市:武陵出版社,1989年8月。
廖漢臣:《臺灣省通志稿》,〈學藝志‧文學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6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史》,臺北市:眾文圖書,1990年11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七集》,台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2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四集》,台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2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府賦役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一九種),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2月。
蔡培火等著:《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71年9月。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3月。
劉妮玲:《臺灣民變之研究》,臺北:師大歷史研究所,1983年9月。
劉振魯編著:《臺灣先賢先烈專輯(六)劉銘傳傳》,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6月。
劉寧顏主編:《臺灣史蹟源流》,臺中:臺灣眚文獻會,1981年11月。
劉寧顏、黃淵泉:《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十〈藝文志‧著述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1月。
鄭喜夫纂輯:《臺灣地理及歷史》,卷九〈官師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8月。
鄭喜夫編撰:《民國連雅堂先生橫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11月。
鄭喜夫編撰:《民國丘倉海先生逢甲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11月。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5月。
鍾孝上:《臺灣先民奮鬥史》,臺北:自立晚報,1991年。
蕭正勝:《劉銘傳與台灣建設》,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0年6月。
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6月。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市: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4月。
三、文學專著‧評論及文學史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帕米爾書店,1973年。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著者發行,1969年。
尹雪曼:《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75年4月。
汪毅夫:《臺灣近代詩人在福建》,臺北市:幼獅,1997年4月。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李漁叔:《三臺詩傳》,臺北:學海出版社,1976年7月。
胡雲翼:《中國文學史》,臺北:順風出版社,1966年。
洪炎秋:《廢人廢話》,臺中市:中央書局,1964年10月。
洪炎秋:《教育老兵談教育》,臺北:三民書局,1968年。
洪炎秋:《淺人淺言》,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洪炎秋:《閒人閒話》,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
洪炎秋:《洪炎秋自選集》,臺北:黎明,1975年。
洪炎秋:《讀書與作文》,臺北:國語日報社,1976年4月。
洪炎秋、蘇薌雨、葉榮鐘:《三友集》,臺中:中央書局,1979年。
洪炎秋著;陳萬益編:《閑話與常談:洪炎秋文選》,彰化:彰縣文化,1996年7月。
施懿琳、楊翠、鍾美芳:《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中縣:中縣文化,1993年6月。
施懿琳、楊翠合撰:《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縣:彰縣文化,1997年。
梁啟超:《中國韻文頭所表現的情感》,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9月。
陸侃如、馮浣君:《中國詩史》,明倫出版社,1969年。
許俊雅:《臺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1994年11月。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1995年2月初版。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之古典詩歌》,臺北市:編譯館,1997年4月。
游國恩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書局,1990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9月六版。
程玉凰:《嶙峋志節一書生: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臺北:國史館,1997年5月。
張我軍:《張我軍文集》,臺北:純文學,1975年8月。
楊雲萍等著:《連雅堂先生相關論著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臺灣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2月。
葉榮鐘:《小屋大車集》,臺中:中央書局,1967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7月。
劉若愚著;賴春燕譯:《中國人的文學觀念》,臺北市:成文,1979年6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市:聯經,1993年11月。
龔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南市:南市文化,1997年。
龔顯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南縣:南縣文化,1998年12月。
龔顯宗:《臺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12月。
四、詩學理論著述
毛正天:《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臺北市:五南出版社,1997年4月。
吳文蜀:《讀詩常識》,臺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1981年11月。
周生亞:《古代詩歌修辭》,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
周振甫:《詩詞例話─風格‧文藝論》,臺北市:五南圖書,1994年5月。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10月。
張簡坤明:《詩學理論與詮釋》,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5年1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76年。
黃永武:《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局,1987年。
楊成鑒:《中國詩詞風格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1995年12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市:幼獅文化,1981年12月。
五、期刊‧報紙論文
凡夫:〈臺灣民族詩人林幼春〉,《臺灣政論》,第3期,1975年10月。
王一剛:〈先族叔友竹事蹟及詩〉,《臺北文物》,第7卷第2期,1958年7月。
王一剛:〈日據初期的習俗改良運動〉,《臺北文物》,第9卷第2、3期,1960年11月。
王建竹:〈臺灣中部詩人及其作品〉,《台灣文獻》,第27卷第2期、第28卷第1期、第29卷第3期。
王詩琅:〈日據初期的籠絡政策〉,《臺灣文獻》,第26卷4期、27卷1期合刊。
毛一波:〈林癡仙之詩〉,《台灣文獻》,第6卷第1期,1955年3月。
毛一波:〈臺灣的文學簡介〉,《台灣文獻》,第26、27卷第1、4期合刊。
今村平藏著;枝萬譯:〈蠻煙瘴雨日記〉,《臺灣風物》第2、3期。
吳浩:〈國內有關臺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論文目錄〉,《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1990年6月。
高日文:〈林幼春先生的思想與詩〉,《臺灣文獻》,第19卷2期,1968年6月。
林文龍:〈鹿港詩人施梅樵資料雜錄〉,《臺灣風物》,第26卷4期,1976年12月。
洪銘水:〈日據時代的隱逸詩人─林痴仙〉,《東海中文學報》,第37卷1期,1996年7月。
施懿琳:〈日據時期鹿港民族正氣詩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31期,1987年6月。
施懿琳:〈請纓虛負終軍志,痛哭天涯一布衣─鹿港詩人許劍漁及其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5期。
施懿琳:〈從歷史人物再評價的觀點談丘逢甲在臺灣歷史上的功過〉,《逢甲中文學報》,1991年11月。
施懿琳:〈日據時期台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喻傳統〉,《古典文學》,第12期,1992年10月。
韋真:〈連雅堂與洪棄生〉,《臺北文物》,7卷2期,1958年7月。
梁寒操:〈洪棄生先生遺書書後〉,《中央日報》,1971年3月20日。
莊永清:〈王松與洪棄生詩歌精神初探〉,《成功大學中文系所第一屆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12月。
陳萬益:〈新生代臺灣文學研究的面向〉,《自立晚報》副刊,1995年6月23日。
陳漢光:〈乙未之戰與中國詩壇〉,《臺北文物》,第9卷1期。
陳漢光:〈小東山詩存及其他〉,《臺灣文獻》,第15卷3期,1964年9月。
陳漢光:〈梁啟超與臺灣及其影響〉,《臺灣文獻》,第16卷3期,1965年。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47卷3期,1997年9月。
黃師樵:〈日據時期毒害臺胞的鴉片政策〉,《台灣文獻》,第26卷第2期。
黃得時:〈梁任公遊臺考〉,《臺灣文獻》,第16卷3期,1965年9月。
黃得時:〈臺灣文學中的民族意識〉,《中國的臺灣》,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年。
黃得時:〈臺灣詩學之演變〉,《孔孟月刊》,第21卷12期,1983年8月。
張菼:〈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第21卷1期,1970年3月。
張雄潮:〈苗栗抗日英烈三秀才〉,《台灣文獻》,第17卷第1期,1966年3月。
張雄潮:〈臺灣乙未抗日死難五統領〉,《台灣文獻》,第17卷第2期,1966年5月。
曾迺碩:〈乙未臺澎交接文獻之校訂〉,《台灣文獻》,第8卷第2期,1957年6月。
曾迺碩:〈乙未割臺詩選〉,《台灣文獻》,第10卷第4期,1959年12月。
塚本照和著;張良澤譯:〈日本統治期臺灣文學管見〉,《臺灣文藝》69、70期,1980年10、12月。
程玉凰:〈談臺胞乙未抗日詩文〉,《新潮》,第31期,1976年1月。
程玉凰:〈從藝文反映談臺胞乙未抗日史詩〉,《藝文誌》,第136期,1977年1月。
彭小妍:〈文學典律、種族階級與鄉土書寫─張我軍與臺灣新文學的起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
楊承祖:〈丘菽園研究〉,《南洋大學學報》,第3期,1969年。
楊哲宏:〈滄海桑田萬事變,中間不變故人心─談丘逢甲與謝道隆的情誼〉,《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年9月。
葉石濤:〈日據時代的抗議文學〉,《聯合文學》,第5卷8期,1989年6月。
廖漢臣:〈揚文會〉,《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
廖漢臣:〈乙未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映〉,《台灣文獻》,第2卷第3、4期合刊,1951年11月。
廖漢臣:〈甲午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映〉,《台灣文獻》,第7卷第1、2期,1956年6月。
廖漢臣:〈臺灣文學年表〉,《台灣文獻》,第15卷第1期。
劉家駒:〈束髮與薙髮〉,《故宮文物月刊》,第3卷9期。
劉振魯:〈對日據時期滅種政策的剖析〉,《臺灣文獻》,第33卷1期,1982年3月。
鄭喜夫:〈丘菽園與臺灣詩友之關係〉,《臺灣文獻》,第38卷2期,1987年6月。
賴子清:〈古今台灣詩文社(一)〉,《臺灣文獻》,第10卷1期,1959年9月。
賴子清:〈古今台灣詩文社(二)〉,《臺灣文獻》,第11卷3期,1960年9月。
賴鶴洲:〈臺灣古代詩文社(一)(二)(三)(四)(五)(六)〉,《臺北文物》,第8卷第2、3、4期,9卷第1、2、3、4期。
謝秋萍:〈梁啟超與霧峰林家三傑的臺灣情誼〉,《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年9月。
鍾吉雄:〈唐代社會詩的藝術風格與價值〉,《初等教育研究》,第5期,1993年12月。
藤井志津枝:〈從臺灣總督府官制的變遷論抗日運動的鎮壓〉,《臺灣文獻》,第38卷2期。
蘇省行:〈日據時期城內市街建設〉,《臺北文物》,第2卷第4期。
六、學位論文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金卿東:《張籍、王建社會詩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洪銘水:《日據時期重要的台灣詩人》,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論文,1961年。
施懿琳:《日據時期鹿港民族正氣詩研究》,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5月。
徐肇誠:《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美妃:《日據時期臺灣漢語文學析論》,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1年5月。
陳彩玲:《南宋遺民詠物詞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5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振魯:〈對日據時期滅種政策的剖析〉,《臺灣文獻》,第33卷1期,1982年3月。
2. 劉家駒:〈束髮與薙髮〉,《故宮文物月刊》,第3卷9期。
3. 葉石濤:〈日據時代的抗議文學〉,《聯合文學》,第5卷8期,1989年6月。
4. 楊承祖:〈丘菽園研究〉,《南洋大學學報》,第3期,1969年。
5. 楊哲宏:〈滄海桑田萬事變,中間不變故人心─談丘逢甲與謝道隆的情誼〉,《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年9月。
6. 程玉凰:〈從藝文反映談臺胞乙未抗日史詩〉,《藝文誌》,第136期,1977年1月。
7. 張菼:〈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第21卷1期,1970年3月。
8. 黃得時:〈臺灣詩學之演變〉,《孔孟月刊》,第21卷12期,1983年8月。
9.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47卷3期,1997年9月。
10. 施懿琳:〈日據時期台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喻傳統〉,《古典文學》,第12期,1992年10月。
11. 施懿琳:〈從歷史人物再評價的觀點談丘逢甲在臺灣歷史上的功過〉,《逢甲中文學報》,1991年11月。
12. 施懿琳:〈請纓虛負終軍志,痛哭天涯一布衣─鹿港詩人許劍漁及其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5期。
13. 林文龍:〈鹿港詩人施梅樵資料雜錄〉,《臺灣風物》,第26卷4期,1976年12月。
14. 吳浩:〈國內有關臺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論文目錄〉,《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1990年6月。
15. 今村平藏著;枝萬譯:〈蠻煙瘴雨日記〉,《臺灣風物》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