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22: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樂倫
研究生(外文):WANG LO-LUNG
論文名稱:Dallapiccola"PiccolaMusicaNotturna"作品的分析與設計創意
指導教授:張玉樹張玉樹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1
中文關鍵詞:達拉畢柯拉小夜曲馬洽多安東尼奧馬洽多12音音樂作品分析
外文關鍵詞:Luigi DallapiccolaDallapiccolaPiccola Musica NotturnaAntonio MachadoMachadoNoche de Verano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6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論文摘要:
Dallapiccola"Piccola Musica Notturna"作品的分析與設計創意
這篇論文,主要在分析Webern之後的40年代以及和60年代之間的十二音音樂,Dallapiccola正是討論的對象。在分析的過程中,希望盡可能地可以回到Dallapiccola的創作歷程,發掘作品中所暗藏的思維發展,其分析章節流程的安排從大到小,視角由淺至深。
第一步從找尋原形音列的方式著手,隨後依音列的使用找出初步所認定的段落,在這個階段中雖然是很初步的勘察,但藉由音列的分析卻釐清非常多的觀念;在第二步觀察詩的結構中,由於須要將文學性的意念注入在抽象的音樂活動內,並配合第一步的結果得以做出整合與調整;第三則從初步各段落中找出特別與眾不同之處,將每一層的分析經驗再度逐步統合,使整個作品的鋪陳已有一個鮮明的輪廓出現。最後一步的探討,則將焦點著眼在段落之間相互牽引的關係,找尋更細微的關聯性。
材料分析後的重點簡述:
(一)動機音組的出現:Dallapiccola雖然深受新維也納學派的影響,但他在運用十二音素材的方式上有相當獨特的個人風格。在原形音列中,音列可分割出相當多的動機三音組,並貫穿整首樂曲。
(二)音列以富有旋律性的方式呈現:每條旋律均以波浪狀的動態出現,與Webern或Schoenberg的十二音旋律截然不同。動機三音組在時間的移動下徐緩地勾勒出旋律輪廓,因此,旋律均呈現出如歌似的特性。
(三)音樂與詩之間的結構關係:在相當多的情形下,音樂段落的想法與詩詞非常相似,整體音樂結構受到詩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此作品呈現出一種綜合藝術的特色。
(四)對位技術的發揮:Dallapiccola的音樂在某方面觀察下是非常傳統且自然的,所使用的技法均是基本的作曲手法。對位技術中的卡農,在這首樂曲內有相當重要的使用,時常運用在旋律主題的呈現上。
(五)衍生性集合的產生:由於動機三音組的發展,使得音樂材料產生全新的表現,這些開展的素材與舊素材相互融合在一起,呈現新的蛻變。
(六)蘊藏調式的概念:此曲具有調式音樂的想法,三和弦以及半音之間的銜接與解決,亦或再現段落的安排,都暗示出"調"的想法。
當分析過程中找出某些很重要或很深入的因素時,就會覺得距離作品的核心愈來愈近,但是,真正誘發創作的引線卻在離終點處模糊了,而只能知道離目標不遠,在創作的過程Dallapiccola思考文學性的意義是否真足以影響整首樂曲的重要關鍵?分析到最後實在無法很真實的確定距離Dallapiccola實際創作的思考有多相近?但這個答案的必然性事實上不再是這麼的重要,重要的是創造力迷人之處在於作者必須與全世界分享,在他逝去之後還能一再地聽到。分析音樂就像是從事心理諮商,自心理學的結果來看,我很可能無法根除病苦,找到疾病的根源以統合人的整體系統;然而,藝術卻不拘泥於此,音樂家將會永存於其作品中,意即給予我們經歷他們的一生。在這拆解的過程中,最大的價值就是感受當時的此時此刻。
●作者簡歷:
王樂倫 民國58年8月18日生,16歲開始正式學習音樂,民國82年插班考入東吳大學作曲組二年級,民國86年榜首考取東吳大學音研所理論作曲組,作曲曾師事盧炎、楊聰賢、張玉樹老師。
民國89年:畢業於東吳大學音研所理論作曲組
民國88年:以創作曲“BiOriginal”獲1999年電子琴音樂原創曲第二名,並受邀至東京參與99’年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研究會,於會場上發表作品“BiOriginal”。
民國87年:以創作曲“SYNTHESIS I”獲1998年電子琴音樂原創曲第二名。首次代表台灣參與98’年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研究會,於會場上發表作品“SYNTHESIS I”。
民國86至88年:擔任山葉數位鋼琴編曲指導老師。
民國85至87年:擔任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中華民國分會執行編輯。
民國84年:參與飛利浦公司開發“河邊數學”互動式光碟音樂製作。改編“雨夜花”室內樂作品,於德州大學Austin分校演出。
民國82年:獲第23屆電子琴聯歡會少年組最佳指導獎,並受邀參加馬尼拉所舉行之東南亞電子琴聯歡會。
民國79年:獲第18屆國軍文藝金獅獎音樂類佳作獎。
民國78年:以創作曲“Mysterious Palace Hall”獲第19屆電子琴聯歡會社會組全國決賽優勝獎,並擔任曼谷舉行1989年東南亞電子琴大賽國家代表。
●畢業音樂會曲目及樂曲解說:
時間: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下午2:30分
地點:東吳大學音樂廳
Entropy
Entropy原為物理名詞,被運用在各種領域的觀念上。當我們探究質能轉換的過程及結果中,人們習慣在轉化中尋求滿足,並竭力地忽視發展的過程中無法轉變的物質與能量,此曲Entropy主要是使音樂材料在不同時空下所造成的不同感受,並逐一追尋音樂素材中轉變的物質與能量。
String Quartet
第一樂章主要以音列的手法來完成,係使用作者的生辰年月日作為音列素材,第二樂章純以實驗性質為主,運用部份12音的概念所完成,嚐試運用空間記譜的特性,來表達不同的音樂張力。第三樂章則以傳統動機發展的方式完成,曲末則重新呼應第一樂章的素材。
嶺之冬
整首曲意主要以述景為主,雖意圖表現出凜冽寒氣之時令,但歌詞背後卻充滿對於外界壓迫的反動,暗喻世間的現實,讓人不禁為之寒顫。本闕詞是一位已失去音訊的長者所贈,在演出的同時,寄予我無限的思念。
天籠寒 雲暗 靜寂重重山 松竹猶自綠
其奈 六出飛花遍迷漫
鳥絕跡 山徑滅 極目疏林 同一色
雪壓枝椏柔無力
點點峰巒 雲不起 銀光反湧 冰凍凜冽
蔣再杭
Synthesis I
隨著科技的進步,樂器的發明亦日新月異,此曲首次嘗試將電子樂器與傳統西方樂器做一結合。音樂中以中世紀聖歌旋律曲調 ( Sequence for the Solemn Mass of Easter Day : Victimae Paschali Laudes ) 與現代非調性和聲作為素材,於消長之間開展音樂,採用電子樂器為YAMAHA EL-900機種。
(1998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大會演出)
Experiment
Husserl所強調的“回歸事物的本身”讓我重新思考動機Motif的本質,於是開始挑戰過去我所以為的創作方式。因此,我嘗試在找尋創作中的本質,從傳統的經驗中我得到了很多印證,更進一步地開始探討A. B. Marx ( 1795~1866 ) 所提出創作中 “Gestalt”的概念,它究竟影響架構一件作品的程度有多少。在這四首短小作品中,均賦予各自的 "Gestalt",各樂章都有其獨特的遊戲規則,以嚴謹的態度創作,正是此次嘗試的重點。
BiOriginal
在這次創作中,我將音高、節奏、語法、技法做綜合回顧。此首命名為“BiOriginal”的二重奏曲,是我在印尼旅遊後而產生的靈感,融合藍調、民族、序列、極微、原始等音樂,精神上可謂充滿後現代主義的想法。樂器選擇上各使用了一部EL-900以及一架鋼琴,它們分別擁有自己的音高材料並相互影響。音樂分為三段,以快慢快來呈現。演奏者可體驗節奏所附予的肢體律動,猶如兩位打擊樂者。
(1999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大會演出)
●演出人員
Entropy
長 笛:陳育琛
雙簧管:吳淑蓉
單黃管:陳慈欣
低音管:黃惠琪
法國號:曹予勉
小 號:潘克定
打 擊:魏銘儀
定音鼓:陳亮吟
小提琴:陳怡茹
小提琴:林孟穎
中提琴:陳臻嫻
大提琴:鄭惠齡
弦樂四重奏
小提琴:陳怡茹
小提琴:林孟穎
中提琴:陳臻嫻
大提琴:陳彥蓉
嶺之冬
聲 樂:孔仁芳
大提琴:陳彥蓉
鋼 琴:馬國薇
Synthesis I
小提琴:楊欣暐
電子琴:洪偉婷
Experiment
長 笛:陳育琛
單黃管:陳慈欣
低音管:黃惠琪
BiOriginal
鋼 琴:洪婉清
電子琴:洪偉婷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Dallapiccola的介紹與Piccola Musica Notturna的創作背景
第三章、初步觀察:素材的運用
第一節、音列
(一)完整音列在音樂中的使用
(二)於單一聲部內做音列累加或遞減使用
(三)於不同聲部使用重覆的現象
(四)音列以不完整之片段出現
(五)衍生性集合的產生
(六)音列未依序出現
(七)音列使用中共同重疊的現象
第二節、詩詞
第四章、切入觀察:結構的探討
(一)段落A
(二)段落B
(三)段落A1
(四)段落C
(五)段落A2
(六)段落A3
(七)尾奏
第五章、滲透觀察:音樂表象下的探討
(一)音的強調所衍生出的發展
(二)調性存在的可能
(三)節奏密度的開展對結構所產生的影響
(四)張力焦點所座落的位置
(五)卡農所形成的統合感
(六)動機三音組之間的組成關係
(七)三和弦的出現
(八)和弦內的音程
第六章:結語
附錄譜例
參考書目
英文資料:
Bailey, Kathryn. The Twelve-Note Music of Anton Weber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Brindle, Reginald Smith. The New Music: The Avant-Garde since
1945. 2nd e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Cope, David H. New Directions in Music. 5th ed. California:
WCB Press, 1989.
__________. New Music Composition. NY: Schirmer Books, 1977.
Dallapiccola, Luigi. “The Genesis of the Canti di Prigionia
and Il Prigioniero.”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xxxix,
no.3, ( July 1953 ): 355-72.
Diamond, Harold J. Music Analysis: An Annotated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NY: Schirmer Books, 1991.
Eckert, Michael. “Luigi Dallapiccola: Review of New
Recordings”, 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 vol.xxi,
(1982-83 ): 410-16.
Eric, Salzman.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J: Prentice Hall, 1988.
Ewen, David. ed. Composers Since 1900: First Supplement.
NY: The H. W. Wilson com., 1981.
Forte, Allen. Contemporary Tone-Structures.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55.
Griffiths, Paul. The Thames and Hudson Encuclopaedia of 20th
Century Music. London: Thamesand Hudson Ltd, 1986.
Griffiths, Paul. Modern Music: The avant garde since 1945.
NY:George Braziller, Inc., 1981.
Grout, Donald Jay.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Rev. ed.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3.
John, Rahn. Basic Atonal Theory. NY: Schirmer Books, 1980.
Kostka, Stefan.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J: Englewood Cliffs Press, 1990.
Morgan, Robert P.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Y: Norton Press, 1991.
Nathan, Hans. “The Twelve-Tone Composition of
Luigi Dallapiccola.” ,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xliv,
no.3, (July 1958 ): 289-310.
________. “Luigi Dallapiccola: Fragments from Conversations”,
The Music Review, vol.xxvii, ( 1966 ): 294-312.
Perkins, John M. “Dallapiccola’s Art of Canon”, 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 vol.i, no.2, ( 1963 ): 95-106.
Sadie, Stanley.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ian. NY: Macmillan Publishers, Vol.Ⅴ, pp.157-162,
1980. S. v.“Dallapiccola, Luigi”by John C. G.
Salzman, Eric.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J: Englewood Cliffs Press, 1988.
Schoenberg, Arnold. Style and Idea.
NY: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0.
________. Fundamentals of Musical Composition.
NY: St. Martin’s Press, 1967.
Schwartz, Elliott and Daniel Godfrey. Music since 1945: Issues,
Materials, and Literature. NY: Schirmer Books, 1993.
Simms, Bryan R. Music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Y: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ress,1986.
Straus, Joseph N. Introduction to Post-Tonal Theory.
NJ: Englewood Cliffs, 1990.
Thomas, Jason Seling. An Analysis with Performance Notes of
Luigi Dallapiccola’s “Dialoghi”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First Movement), DMA diss.,
Wisconsin University, 1992.
Liu, Yu Tung. “Some phenomena of seeing shapes in design.”
Design Studies 16 (1995): 367-85.
中文資料:
Corey, Gerald著,李茂興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及實務。
台北市:揚智文化,民國85年。
呂健忠、李奭學編譯。近代西洋文學。
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民國79年。
白安茂著,李蓁蓁譯。西班牙文詩韻法。
台北市:中央圖書出版社,民國75年。
______著,游淳傑譯。西班牙文學史。
台北市:茂昌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2年。
______著,葉佳文、許玉燕、陳芳怡譯。西英漢文學暨戲劇詞典。
台北市:文橋出版社,民國83年。
陳佳蕙著。達拉畢柯拉:給安娜里貝拉的音樂小冊
「整體詮釋」之觀察與思考。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民國85年。
有聲資料:
Abbado, Claudio. Wien Modern Ⅲ. Excerpt read by Paolo Petazzi.
CD. 447115-2. Grammophon, 19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