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社會司(1994)。0-6歲殘障者職能評定(個案管理)作業程式手冊(草案)。臺北: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社會司(1995)。殘障福利服務個案管理研習手冊。臺北: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社會司(1997)。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實施方案。臺北:內政部編印。
內政部資訊中心(1998)。全國身心障礙殘障人數之年齡分配。臺北:內政部。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1997)。中部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臺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1997)。台南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臺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1997)。花蓮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臺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中華民國殘障聯盟整理(1997)。身心障礙者保護法。臺北: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王天苗(1996)。台灣地區心智發展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1-44。王玠(1989)。個案管理─一個多層面的社會工作模式。社會工作協會個案管理研討會資料選輯,3-8。
王玠、李開敏、陳雪真等譯(1998)。社會工作個案管理。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國羽(1994)。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34-349。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5)。 兒童福利法規彙編。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1997)。臺北市推展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社區發展雜誌社(1990)。整合社會資源尊重案主自決─論個案管理之時代意義。社區發展季刊,49,4-5。
社區發展雜誌社(1999)。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社區發展季刊,85,1-5。
李增祿(1995)。社會工作概論(增訂二版)。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林宏熾(1998)。從美國1990年代身心障礙者相關法案談我國身心障礙者之轉銜服務與生涯規畫。社會福利,134,24-34。林惠芳(1996)。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轉介中心實踐計劃臺北地區執行成果報告。臺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林惠芳(1997)。早期療育服務模式介紹。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臺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林惠芳(1998)。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個案管理服務。社會福利,134,62-64。林萬億(1997)。社會福利公設民營模式與法制之研究。臺北:內政部編印。
林麗英(1998)。發展障礙須早期治療。社會福利,134,59-61。何華國(1996)。特殊兒童親職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月清(1997)。我國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個案管理的發展與實務工作相關議題之探討。社會福利,127,7-14。
施怡廷(1998)。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對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特殊兒童普查執行小組(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高永興(1990)。社工人員對個案管理認知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高迪理(1990)。個案管理:一個新興的專業社會工作概念。社區發展季刊,49,43-53。高迪理、陳宇嘉(1994)。台灣地區社會福利機構轉介系統建立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翁毓秀譯(1990)。發展性障礙者與他們的家庭。社區發展季刊,49,28-41。
莊宏達(1991)。孩子的生長與發展。台中:財團法人瑪利亞文教基金會。
莊凰如(1996)。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轉介中心實驗計劃評定。臺北: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美涓(1997)。早期療育的重要。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大會手冊,14-20。
黃富源(1994)。警政部門對婚姻暴力之防治現況與展望。臺北市社會局婚姻暴力防治研討會報告。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984)。社會個案工作。臺北:五南書局。
黃源協(1999)。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
郭煌宗(1996)。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轉介中心實驗計劃─執行成果報告。臺北:內政部編印。
陳宇嘉(1997)。社會工作管理。臺北: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陳義勝(1984)。組織行為。臺北:華泰。
陳慧媚(1990)。個案管理的根源與近期發展。社區發展季刊,49,15-24。鄒國蘇(1997)。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工作。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實施方案。臺北:內政部編印。
萬育維、莊凰如(1995)。從醫療與福利整合的角度探討─我國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療育制度之規劃。社區發展季刊,72,48-61。萬育維、李孟修(1993)。老年貧窮與社會支援網絡運用之回溯分析─質化研究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63,31-43。萬育維(1996)。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
萬育維(1997)。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之研究─轉介中心鑑定中心合作模式之規劃。臺北:國立陽明大學。
詹火生(1970)。社會福利方案評定方法概論。臺北:自印。
傅秀媚(1997)。特殊幼兒教育診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雷遊秀華(1997)。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之推動與規劃。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大會手冊,2-13。
彭淑華(1997)。台灣地區受虐婦女專業整合服務現況之探討─社會福利機構工作人員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79,26-57。張秀卿、沙依仁譯(1990)。個案管理。社區發展季刊,49,6-13。
廖華芳(1997)。專業團隊整合模式簡介暨臺北縣團隊介入經驗分享。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大會手冊,21-35。
廖榮利(1991)。社會工作管理─人群服務經營藝術。臺北:三民書局。
鄭怡世(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論文。賴淑霞(1988)。中部地區精神疾病醫療網轉介照會工作實施現況之初步評定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賴慧貞、潘文弘、徐弘正、吳坤霖、許國敏(1993)。台灣早期療育資源探討。中華復健醫誌,21,125-132。
蕭孟珠(1989)。個案管理的理念:談臺北市社會工作員的角色發展。社會工作協會個案管理研討會資料選輯,11-12。
簡春安(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羅秀華(1997)。發展遲緩兒童之服務如何落實於家庭與社區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77,83-92。羅惠玲(1996)。一般及發展遲緩幼兒父母對扥兒所收托發展遲緩幼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多元化托兒服務計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貳、英文部分
Abbott, A. (1988).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ustin, M. J. (1983). Delivering human service. New York:Harpers.
Bailey, D. J. & Wolery, M. (1992). Fundamentals of early intervention, Teaching infantsand preschoolers with disabilities.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Ballew, J. R. & Mink, G. (1986). Case management in the human service. Springfield, IL:Charles,C.Thomas.
Bricker, D. D. (1978). A rationale for the intrgration of handicapped and nonhandicapped Preschool children.In Guralnick M.J.(Ed).Early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andicapped and nonhandicapped children.University Park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ark, D. L., Kreutzberg, J. R. & Chee, F. K.W. (1977). Vestibular stimulation fluence on motor development in infants.Science,196,1228-1229.
Daft, R. L. (1991). Management,2ed.Vanderbilt Univ:The Dryden Press.
Fink, A. E., Pfouts, J. H. & Dobelstein, A. W. (1985).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Sage.
Harbin, G. L. & McNulty, B. A. (1993). Policy implemnentation:perspectives on service coordination and interagency cooperation, Sanuel, J. M. & Jack, P. S. (eds) I,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nterven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M. & Bergman, H. (1987). Case management with the chronically mentally ill:A clinical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57(2),296-302.
Intagliata, J. (1992).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mmunity care for the chronically mentally disabled:The role of case management. In S. M. Rose(Ed.), Case management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25-55.New York:Longman.
Kanter, J. S. (1992). Mental health case management:A professional domain?Case management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126-130. New York:Longman.
Lamb, R. (1980). Therapists-case management:More than broker of service. Hospital & Community Psychiatry , 31, 762-764.
Meyer, C. H. (1995).〝Assessment.〞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 260-268.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Washington, DC.
Mitchell, D. (1983). Guidance needs and counseling of parents of mentally retarded persons.In N. N. Singh. & K. M. Wilton (Eds), Mental retardation:Research and Service in New Zealand,Christchurch. New Zealand:Whitoculls.
Skidmore, Rex. A. (1995). Social Work Administration .American:Allyn & Bacon.
O''''Connor, G. G. (1988). C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actice. Social Casework, 69 (2), 97-106.
Rose, S. M. & Moore, V. L. (1995).〝Case Management.〞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 335-339.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Washington, DC.
Rothman, J. & Sager. J. S. (1998). Case Management: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practice (2nd ed).Boston:Allyn & Bacon.
Tutty. L. M. & Rothery, M. A. & Grinnell, R. M. Jr. (1996). Qualita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Allyen and Bacon.
Weil, M. & Karls, J. M. (1985). Case management in the human service.San Francisco: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