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9: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冠翔
研究生(外文):Sean Wang
論文名稱:政治行銷:候選人形象定位及認知差異之研究-以台灣二○○○年總統大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Political Marketing : A Study of Candidate Positioning and Perceived Discrepancy-A Case of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許士軍許士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aul S. C.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候選人形象定位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8
  • 點閱點閱:22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7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研究背景
台灣二○○○年總統大選的結果揭曉,使台灣政治生態產生空前質變,相對多數的選民以選票決定了跨世紀的國家領導人,而究竟何者選民投票的決定依據? 根據吳統雄、胡佛、陳義彥、雷飛龍等人的研究,台灣近年選舉已經有「形象取向」的投票趨勢(吳統雄,民83) 。輔以台灣電子媒體十分盛行,候選人品質、個人魅力及人格特質在選舉過程變得日益重要。
而由於消費者導向(選民導向)與市場異質化,市場區隔亦益形重要。陳義彥在一項關於八十二年縣市長選舉的報告中指出,省籍因素仍是影響選民政治心理變數最重要的社會變數(民83)。因此不同族群之選民對候選人形象認知上的差異,便值得有意於選舉市場之相關人士投注更多心力。
研究問題及動機
一、 研究問題
(一)候選人陣營自我塑造以及被對手塑造之候選人形象為何。
(二)選民心中之候選人形象認知及在各屬性之偏好候選人為何。
(三)選民對候選人之形象偏好受到哪些候選人形象屬性的影響。
(四)不同族群(省籍)之受訪選民對各候選人之形象認知以及各屬性之重要程度是否存在差異。
二、 研究動機
進行本研究之基本動機在於:
(一) 印證行銷理論與技術能夠稱職的運用在非營利事業之領域。
(二) 候選人形象已成為選民投票的主要考量。
(三) 國內總統候選人形象研究仍相當缺乏,也未見以多元尺度法進行總統候選人形象定位之研究。
(四) 此次選舉是新的族群融合契機或危機,值得加以深入探究。
研究構想
候選人、媒體以及選民為選舉市場三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本研究由選民的角度出發,探知其心中對各總統候選人之形象認知,進而更深入針對不同區隔選民進行分析,再由各陣營的角度,發掘其透過媒體所欲塑造自己以及對手的形象,最後將二者整合以提供各陣營做為候選人形象之行銷定位策略參考。
目 錄
摘要……………………………….…………………….Ⅰ
謝辭…………………………………….…………...…..Ⅲ
目錄………………………………………….…...……..Ⅳ
表目錄…………………………………...………….…..Ⅵ
圖目錄………………………………...………………...Ⅸ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動機………………………………………………..3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對象………………………………………………..4
第四節 研究構想………………………………………………………..5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6
第一節 政治行銷與政治商品化理論…………………………………..6
第二節 選舉行銷與商業行銷…………………………………………..9
第三節 形象文獻探討…………………………………………………13
第四節 定位文獻探討…………………………………………………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19
第二節 研究設計………………………………………………………20
第三節 選民問卷部份 ( MDS法)……………………………….……21
第四節 候選人競選廣告分析(內容分析法)………………………….26
第五節 其他資料分析方法……………………………………………3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Ⅰ)..……...…………………32
第一節 候選人陣營之形象定位分析…………………………………32
第二節 選民第一階段問卷分析………………………………………43
第三節 選民認知分析…………………………………………………44
第四節 各陣營與選民呈現之候選人形象比較分析…………………54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Ⅱ)…………….……..……..57
第一節 不同族群選民之形象認知與偏好分析………………………57
第二節 關鍵項目策略分析……………………………………………7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76
第一節 研究限制………………………………………………………76
第二節 研究發現………………………………………………………78
第三節 研究建議………………………………………………………81
參考文獻………………………………………………..85
附錄一 第一階段問卷………………...……………….92
附錄二 第二階段問卷………………...…...…………..94
附錄三 內容分析編碼表………………………………99
附錄四 內容內析編碼須知…………………………..101
表目錄
表2-1 選舉行銷與商業行銷之對應……………………...……………..9
表2-2 整體與單一形象特質類目表……………..………………...…..15
表3-1 候選人形象屬性類目表………………………………………...22
表3-2 媒體特性比較表………………………………………………...26
表3-3 形象量表同意情形…………………………...…………………29
表4-1 競選廣告形象類目運用情形………………...…………………33
表4-2 宋陣營競選廣告分析表……………………...………...……….37
表4-3 連陣營競選廣告分析表………………………………………..38
表4-4 扁陣營競選廣告分析表………………………...………………40
表4-5 各陣營形象類目運用卡方分析………………...………………41
表4-6 各陣營自我與對手定位分析…………………...………………42
表4-7 候選人形象屬性重要性調查統計表……………...……………43
表4-8 性別次數分配表………………………………………...………44
表4-9 年齡次數分配表………………………………………...………44
表4-10 族群次數分配表………………………………………...………44
表4-12 內部一致性分析法結果………………………………...…..…..45
表4-13 個別項目與總項目相關分析法結果…………………...………46
表4-14 十項形象屬性信度分析結果…………………………...………46
表4-15 候選人形象屬性重要性統計表………………………...………47
表4-16 候選人之對稱不相似矩陣……………………………...………48
表4-17 選民對各候選人之整體評等…………………………...………50表4-18 候選人各屬性平均評等矩陣…………………………...………50
表4-19 歐幾里得不相似係數矩陣……………………………..……….51
表4-20 候選人在知覺空間圖之座標值…………………………...……51
表4-21 各屬性之迴歸係數、方向餘弦及夾角……………………..….52
表5-1 不同族群選民知覺圖壓力係數與RSQ值………………..……57
表5-2 候選人各屬性平均評等矩陣……………...…………………....60
表5-3 候選人簡單知覺圖之座標值……………………………...……60
表5-4 各屬性之迴歸係數、方向餘弦及夾角…………………………60
表5-5 候選人各屬性平均評等矩陣………………………………...…62
表5-6 候選人簡單知覺圖之座標值……………………………...……62
表5-7 各屬性之迴歸係數、方向餘弦及夾角………………………….62
表5-8 候選人各屬性平均評等矩陣…………………………………...64
表5-9 候選人簡單知覺圖之座標值……………………………...……64
表5-10 各屬性之迴歸係數、方向餘弦及夾角………………………….64
表5-11 不同族群選民知覺空間圖等級相關檢定………………...……66
表5-12 不同族群選民對五位候選人整體偏好…………………...……66
表5-13 不同族群選民整體偏好順序等級相關檢定……………...……67
表5-14 不同族群選民對屬性重視順序等級相關檢定…………...……68
表5-15 不同族群選民對屬性重視程度認知差異檢定…………...……68
表5-16 不同族群選民對屬性重視順序…………………………...……69
表5-17 本省客家族群對各候選人屬性表現評估表………………...…70
表5-18 本省閩南族群對各候選人屬性表現評估表………………...…71
表5-19 大陸省市族群對各候選人屬性表現評估表………………...…71
表5-20 不同族群屬性權重分析…………………………………...……72
表5-21 宋陣營本省客家族群策略分析表………………………...……73
表5-22 宋陣營本省閩南族群策略分析表………………………...……73
表5-23 宋陣營大陸省市族群策略分析表…………………………...…73
表5-24 連陣營本省客家族群策略分析表………………………...……74
表5-25 連陣營本省閩南族群策略分析表………………………...……74
表5-26 連陣營大陸省市族群策略分析表………………………...……74
表5-27 扁陣營本省客家族群策略分析表………………………...……75
表5-28 扁陣營本省閩南族群策略分析表………………………...……75
表5-29 扁陣營大陸省市族群策略分析表………………………...……75
圖目錄
圖1-1 DSP模式…………………………………………..……….....…..5
圖2-1 政治行銷的作用…………………………………..………...……7
圖2-2 商業行銷與選舉行銷之比較……………………..………...……9
圖2-3 知覺圖產生的方法………………………………………...……18
圖3-1 研究架構…………………………………………………...……19
圖3-2 多元尺度分析之策略涵意………………………………...……25
圖4-1 競選廣告形象屬性運用比例圖…………………………...……34
圖4-2 整體選民對各候選人之相似性知覺空間圖……...……………48
圖4-3 構面解讀之相似性知覺空間圖...………………………………49
圖4-4 整體選民對各候選人之偏好性知覺空間圖…...………………51
圖4-5 屬性向量聯點空間圖………………………………………...…53
圖5-1 本省客家族群對各候選人之相似性知覺空間圖...……………57
圖5-2 本省閩南族群對各候選人之相似性知覺空間圖….………..…58
圖5-3 大陸省市族群對各候選人之相似性知覺空間圖…………...…59
圖5-4 本省客家族群對各候選人之屬性向量聯點空間圖…………...61
圖5-5 本省閩南族群對各候選人之屬性向量聯點空間圖…………...63
圖5-6 大陸省市族群對各候選人之屬性向量聯點空間圖…………...6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一、 期刊論文
丁家福,「國內報紙報導重要政治議題之研究分析-以『總統選舉方式』新聞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王石番、謝瀛春、潘家慶,「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新聞學研究,第四十集,民國77年。
自由時報,民國88年6月2日,「廣告與政治」,第41版。
任宜誠,「選舉行銷策略規劃、實務與應用-以國內主要政黨及增額立委為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
李郁青,「媒介議題設定效果的第二面向─候選人形象設定效果研究」,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沈勤譽,「總統候選人與新聞媒體的角力-以一九九六年首次總統大選為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林秀容,「選舉行銷與選民取向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范陽松,「攻心為上,談行銷定位」,現代管理月刊,第134期,民國77年3月。
吳統雄,「『形象投票』預測模式在台北市實施的效果研究」,民意季刊研究,第189期,41-67頁,民國83年。
吳蕙芬,「候選人形象研究:以83年與87年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為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金溥聰,「一九九六總統候選人形象分析」,金溥聰編『總統選與新聞報導』,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民國87年。
───,「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第五十五集,台北,政治大學新聞所,民國86年。
陳先隆,「報紙報導民選台北市峎候選人的形象」,政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
陳世敏,「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第四十六集,台北,149-168頁,民國81年。
陳華凱,「中共對亞太區域『信心建立措施』立場之研究─兼論兩岸『信心建立措施』的建構」,政戰學校政研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陳靜怡,「洗髮精消費者分析與行銷策略規劃」,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陳麗香,「傳播行為與映象形成關連性之研究--外國留華學生對中國人映象實例之探討」,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民國65年。
郭耀文,「多層次傳銷公司之企業形象與定位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廣告雜誌,第103期,滾石文化,台北,140頁,民國88年12月。
潘律民,「選戰候選人策略性定位一致性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潘國華,「總統候選人形象研究:以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為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鍾秀芳,「航空公司形象定位與認知差異之研究」,海洋大學航運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戴照煜,「定位自己」,管理雜誌,第179期,61頁,民國79年10月。
蕭世仁,「選民之投票偏好決策及候選人定位之研究─以台北縣長選舉為例」,台灣大學商學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二、 書籍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二版,幼獅文化,台北,民國88年6月。
王保進,統計套裝程式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松崗,台北,民國85年。
李金泉,如何精通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統計分析篇,松岡,台北,民國86年7月。
李培元,政治商品化理論,揚智文化,台北,民國86年9月。
祝基瀅,政治傳播學,四版,三民書局,台北,民國84年2月。
夏 珍,造反的年代─2000年總統大選世紀爭逐,城邦文化,民國88年。
許士軍,現代行銷管理,商略印書館,台北,民國75年9月。
黃俊英,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六版,華泰,台北,民國88年9月。
───,林震岩,SAS精析與實例,華泰,台北,民國86年5月。
───,多變量分析,五版,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台北,民國84年6月。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華泰,台北,民國87年7月。
彭 芸,政治廣告與選舉,正中,台北,民國81年11月。
張永誠,非營利行銷─選戰實務篇,遠流,台北,民國82年11月。
張紹勳,SPSS For Windows多變量統計分析,松岡,台北,民國83年4月。
───,林秀娟,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上下冊,三版,松岡,台北,民國85年5月。
Susan S. Schiffman et al.著,多元尺度法─理論、方法與應用,楊浩二譯,國立編譯館,台北,民85年6月。
鄭自隆,競選文宣策略─廣告、傳播與政治行銷,遠流,台北,民國87年10月。
梭柏(James A. Thurber),納爾遜(Candice J. Nelson)著,選戰必勝方程式,郭岱君譯註,智庫,台北,民國88年12月。
英文部份
Bowes, J. E. & Strentz, H. (1978),〝Candidate Image: Stereotyping and the 1976 debates〞, In B. Ruben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2, New Brumswick, N. J.: Transactionbooks, pp.391-406.
Churchill, G. A. (1995), Marketing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6th ed., Chicago: Dryden Press, pp.490-491.
Dimigo, E. (1988),〝The Fine Art of Positioning〞,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pp.34-38, Mar/Apr.
Grether, D. (1990), Testing Bays Rule and the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Social Science Working Paper 72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otler, P. (1982),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rentice-Hall.
────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 (1975),〝Overview of Political Candidate Marketing〞,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2, p.763.
────, & Levy, S. J. (1969),〝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3, pp.10-15, January.
Lau, R. R. (1986), Political Schemata, Candidate Evaluation, and Voting Behavior, in Lau R. R., & Sears D. O., (eds), Political Cognition, Hillsdale, N. J.: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p.347-366.
Levy, S. J. (1978), Market Place Behavior Its Meaning for Management, New York: AMACOM, P.171.
Luck D. J. (1969),〝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Too Far 〞,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3, pp.53-63, July.
Mauser, G. A. (1983), Politic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Campaign Strateg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Merril, J. C. (1962),〝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9, pp.203-212.
Nimmo, D., & Savage, R. L. (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s,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O’Shaughnessy, N. (1990), The Phenomenon of Political Marketing,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atterson, T. E. (1989), “The Press and Candidates Im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1, 2:123-125.
Ries, A., & Trout, J. (1986), Positioning: The Battle for Your Mind, 1st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p.3.
Sachs, W. (1983), Advertising Management, Penn Well Publishing company.
Schumpeter, J. (1976),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Sigel, R. S. (1964), “Effect of Partisanship on the Perception of Political Candidat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8: 483-496.
Trout, J., & Rivkin, S. (1996), The New Positioning: The Latest on the World’s #1 Business Strategy, McGraw-Hill, Inc.
Urban, G. L., & Star, S. H. (1991), Advanced Marketing Strategy: Phenomena, Analysis, Decisions, Prentice-Hall, p.13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