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以下書目之編排乃以時間前後為標準)
一、黃石輝個人之作品
(一)漢詩:《台灣日日新報》、《台南新報》、《詩報》、《台灣文藝叢誌》《東寧擊缽吟》、《蕉城風雨》等。
(二)小說:
1、<以其自殺,不如殺敵>,1931/2/11(舊稿),重刊於文學台灣》第18期,1996/4。
2、<林大乾兄妹>,李獻璋:《台灣民間文學集》,台灣文藝協會,1936。
(三)新詩:<呈台灣文藝大會>,林越峰剪報,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所藏。(1934/5/8)
(四)文學評論文章:
〈婦女解放與社會前途〉,《台灣民報》144號,1927/2/13。
〈中國革命的前途〉,《台灣大眾時報》週刊創刊號,1928/5。
〈歡迎我們的勞動節〉,《台灣大眾時報》週刊第二號,1928/5。
〈「改造」之改造〉(一),《台灣大眾時報》第九號,1928/7。
〈「改造」之改造〉(二),《台灣大眾時報》第十號,1928/7。
〈思想的「統一」「善導」與聯合戰線〉,《台灣民報》第247號,1928/2/10。
〈「關於思想統一問題」,有望的思想統一觀─答小隱士問〉(一~四),《台灣民報》第256-259號,1928/4/14.21.28,5/5。
〈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伍人報》9∼11號,1930/8/16.?。
〈再談鄉土文學〉,《台灣新聞》,1931/7/24。
〈我的幾句答辯〉上、中、下,《昭和新報》,1931/8/15.22.29。
〈和點人先生談枝葉〉,《台灣新聞》,1931/9/3。
〈鄉土文學的再檢討---給克夫先生的商量〉,《台灣新民報》,1931/10/24。
〈給點人先生---為鄉土文學問題〉,《台灣新聞》,1931。
〈再答毓文先生〉,《台灣新聞》,1931。
〈替台灣文學說好話:祝《南音》發刊〉,《南音》創刊號,1932/1。
〈給郭秋生的信〉,《南音》一卷四號「台灣話文的新字問題」欄,1932/2。
〈言文一致的零星問題〉,《南音》1卷6號,1932/4。
〈答負人〉,《南音》1卷8號,「台灣話文討論欄」,1932/6。
〈沒有批評的必要.先給大眾識字〉,《先發部隊》第1 號,「台灣新文學出路的探求」專欄 ,1934/7。
〈話匣子〉,《第一線》第一期,1935/1/6。
〈為臺灣詩人七大毛病翻舊案〉,《南方》150期,1942/4/6。
〈所謂「運動狂」的喊聲--給春榮克夫二先生--〉(上、中、下),林越峰剪報,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所藏。(《台灣新民報》,1933)
〈對『台灣話改造』的一商榷〉(一~四),《臺灣新聞》,?
〈最後的總清算〉,《臺灣新聞》,?
二、專書部分
(一)台灣漢詩、擊缽集
曾朝枝編:《東寧擊缽吟》前、後集,昭和9年(1934)3/30。
賴子清編:《台灣詩醇》前、後編,昭和10年(1935)6/9。
李漁叔:《三臺詩傳》,台北:學海,1976/7。
林文龍編:《台灣詩錄補遺》,台灣省文獻會,1979/12/31。
陳漢光編:《台灣詩錄》上、中、下,台灣省文獻會,1984/6/30再版。
賴子清編:《台海詩珠》,1982。
黃洪炎編:《瀛海詩集》上、中、下,台灣詩人名鑑刊行會。
(二)方志
黎澤霖等:《台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文化事業篇》,台灣省文獻
會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3。(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第64
號)
徐坤泉、廖漢臣等:《台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文學篇˙一、二
冊》,台灣省文獻會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3。(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第64號)
廖漢臣等:《台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文學篇˙第三冊》,台灣省文
獻會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3。(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第
64號)
劉寧顏等:《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文化事業篇》,南投:台灣
省文獻會編印,1995/5/15。
戴書訓等:《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十˙藝文志文學篇》,南投:台灣省文
獻會編印,1997。
陳文達編:《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台北:大通書局,
198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三輯,台北:大通書
局,1987。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十四輯,台北:大通書
局,1987。
屠繼善:《恆春縣志》,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四輯,台北:大通書局,
1987。
劉良璧等:《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三輯,台北:大
通書局,1987。
(三)專著
李獻璋編著:《台灣民間文學集》,台灣新文學社,1936/6/13。
吳守禮:《近五十年來台語研究之總成績》,大立出版社,1955/5。
蔡培火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71。
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編:《台灣史》,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王國璠、邱勝安編:《三百年來台灣作家與作品》,台灣時報社,1977/8。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遠景,1979。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五˙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3。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1980。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文化,1980/8/10。
姜宗倫:《古典文學辭格概要》,雲南:人民出版社,1984/11。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1985。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1985/6。
《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2/1。
王詩琅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稻香出版社,1988年。
松永正義、若林正丈合著:《中日會診台灣》,廖兆陽譯,故鄉出版社,1988/6/25。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稻香出版社,1988/11。
陳美妃:《台灣史研究論文集》,台灣史蹟研究中心出版,1988/12。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Ⅲ共產主義》,台北:創造,1989/6。(原《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臺後的治安狀況˙中卷》)。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Ⅳ無政府主義運動、民
族革命 運動、農民運動》,台北:創造,1989/6。(原《台灣總督府
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臺後的治安狀況˙中卷》)。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Ⅴ勞動運動、右翼運
動》,台北:創造,1989/6。(原《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
臺後的治安狀況˙中卷》)。
陳芳明:《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精選集》,台北:
前衛,1989/8/20,台灣版第一刷。
廖雪蘭:《台灣詩史》,台北:武陵,1989。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1989/3,增訂三版。
戈德曼著,段毅、牛宏寶譯:《文學社會學方法論》,北京:新華,1989/3。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1989/8。
胡民祥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前衛,1989/10。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派色文化,1990/1/1。
葉石濤:《走向台灣文學》,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0/3。
瑪麗˙伊凡絲著,廖仁義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1990/3。
蔣紹愚:《唐詩語言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5。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1/3。
劉登翰等主編:《台灣文學史》上、下,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1。
莊淑芝:《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1994/7/1。
周生亞:《古代詩歌修辭》,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4。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0。
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2。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7。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1997。
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1998。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1998。
呂西安˙戈德曼著,蔡鴻濱譯:《隱避的上帝》,天津:百花文藝,1998/5。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1999。
許成章:《許成章作品集》,高雄:春暉,2000/6。
(四)學術論文
王文顏:《台灣詩社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0。陳美妃:《日據時期台灣漢語文學析論》,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1981。
廖祺正:《三十年代台灣鄉土話文運動》,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1990。黃琪椿:《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清華大學文學所中文組碩士論文,1994/7。洪儀真:《三O年代和七O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5學年度。陳丹馨:《台灣光復前重要詩社作家作品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5。吳毓琪:《台灣南社研究》,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6。劉麗卿:《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三、期刊部分
施文杞:<對於台灣人做的白話文的我見>,《台灣民報》2卷4期,1924/3/11。
連溫卿:<語言之社會的性質>,《台灣民報》2卷19號,1924/10/1。
<將來之台灣語>,《台灣民報》2卷20、21號,1924/10/11、
21。
黃呈聰:<應該著創台灣特種的文化>,《台灣民報》3卷1號,1925/1/1。
連溫卿:<將來之台灣語>,《台灣民報》3卷4號,1925/2/1。
陳福全:<白話文適用於台灣否>,《台南新報》,1925/8/5。
蔡培火:〈台灣社會改造管見〉,《台灣民報》181∼184號,1927/11/6、13、20、27。
連橫:<整理台語之頭緒>,《台灣民報》288號,1929/11/24。
<台語整理之責任>,《台灣民報》289號,1929/12/1。
賴明弘:<做個鄉土人的感想>,《臺灣新聞》,1931/2/24。
廖毓文:<給黃石輝先生--鄉土文學的吟味>,《昭和新報》,1931/8/1,8/8。
林克夫:<鄉土文學的檢討--讀黃石輝君的高論>,《台灣新民報》,
1931/8/15。
朱點人:<檢一檢「鄉土文學」>,《昭和新報》,1931/8/29。
郭秋生:<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臺灣新聞》,1931/7。
郭秋生:<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台灣新民報》379-380號,1931/8/29。
黃純青:<台灣話改造論>,《臺灣新聞》,1931/10/15。
鄭坤五:<就鄉土文學說幾句>,《南音》1卷2期,1932/1。
陳逢源:<對於台灣舊詩壇投下一巨大的炸彈>上、下,《南音》1卷2、3期,1932/1、2。
負人:<台灣話文雜駁>一~五,《南音》1卷1、2、3、4、7,1932/1~4。
郭秋生:<再聽阮一回呼聲>,《南音》1卷9、10合刊,1932/7。
吳坤煌:<論台灣的鄉土文學>,《福爾摩莎》2期,1933/12/30。
廖漢臣:<新舊文學之爭--台灣文壇一筆流水帳>,《台北文物》3卷2、3期,1954/8/20、12/10。
黃得時:<台灣新文學運動概/觀>,《台北文物》3卷2、3期,4卷2期,
1954/8/20、12/10,1955/8/20(原文未刊完)。
廖漢臣:<台灣改革文字運動史略>,《台北文物》3卷3期、4卷1期,
1954/12/10,1955/5。(之後又分成四部分分別發表於《政治建
設》創刊號~4期,1960/10/25~12/25。)
廖漢臣:<台灣文學年表>,《台灣文獻》15卷1期,1964/3/27。
王詩琅:<日據時代的台灣文學>,《臺灣文藝》3期,1964/10。
葉石濤:<台灣的鄉土文學>,《文星》97期,1965/11/12。陳少廷:<五四與台灣新文學運動>,《大學雜誌》53期,1972/5。林載爵:<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回顧>,《文季》3期,1974/5。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2卷5期,1977/5。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1979/9/15。塚本照和:<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管見>,張良澤譯,《台灣文藝》69期,1980/10。
陳民耿:<詩社詩鐘˙大唱小唱>,《中外雜誌》31卷6期,1982/6。劉遠智:<台灣詩社的淵源與流衍>,《台北文獻》59卷60期,1982/6。
宋冬陽(陳芳明):<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藝》88期,1984。
文訊月刊編輯部:<現階段台灣傳統詩社概況>,《文訊月刊》18期,1985/6。
王文顏:<光復前台灣詩社的時代價值>,《文訊》18期,1985/6。黃志民:<詩社活動現象及其意義>,《文訊月刊》18期,1985/6。李獻璋:<台灣鄉土話文運動>,《臺灣文藝》102期,1986/9。
陳少廷:<對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史的幾點看法>,《文學界》24期,1987。胡民祥:<舌尖與筆尖合一>,《臺灣新文化》15期,1987/12。
黃得時:<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運動>,《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風物,1988。
松永正義:<關於鄉土文學論爭>,《台灣學術研究會誌》第4期,1989/12/25。
簡錦松:<五四與日據時期臺灣傳統詩壇>,《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台灣學生,1990/4。
呂正惠:<中國新文學傳統與台灣現代文學>,《新地文學》1卷1期,1990/4/5。河原功作,葉石濤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文學台灣》1、2、3期,1991/12/15;1992/3/25;1992/6/25。
葉石濤:<台灣文學本土化是必然途徑>,《文學台灣》4期,1992/9。
陳國威:<台灣詩社初探>,《壢商學報》2期,1994/5。黃琪椿:<日治時期社會主義思潮下之鄉土文學論爭與台灣話文運動>,《賴和及其同時代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1994/11/25-27。
施 淑:<書齋、城市與鄉村--日據時代的左翼文學運動及小說中的左翼知識分子>,《文學臺灣》15期,1995/7。
許俊雅:<再議三十年代臺灣的鄉土文學論爭>,《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卷,p122-139,1996/3。彭小妍:<文學典律、種族階級與鄉土書寫--張我軍與台灣新文學的起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8期,1996/3。
呂興昌:<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論黃石輝台語文學兮觀念佮實踐>,收於《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1998。
呂興昌:<論鄭坤五的「台灣國風」>,收錄於胡萬川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6/10。
陳芳明:<現代性與本土性:以《南音》為中心看三O年代台灣作家與民
間想像>,收錄於胡萬川等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
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12/20。
羅景川:<台灣鄉土文學先進鄭坤五先生及其代表作《鯤島逸史》>,收
錄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編:《台灣古典文學與文獻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文津,1999/1。
施懿琳:<清代宦遊與在地詩人的台灣意象>,詩/歌中的台灣意象--第
二屆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南:成功大學,2000/3/11、12。
四、日據時期的報刊雜誌
《台灣日日新報》,台北,1898年創刊。
《台南新報》,台南,1898年創刊。
《台灣文藝叢誌》,台灣文社,1920/1/1創刊。
《台灣青年》,東京,1920-1922年,共18期。(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台灣》,東京,1922-1924年,共19期。(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台灣民報》,1923/4/15~。(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台灣新民報》1930/3/29~(週刊);1932/4/15~1932年底(日報)。(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台灣詩薈》,連橫編撰,台北,1924-1925年,共22期。
《南音》,1932年元月創刊。(新文學雜誌叢刊1,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人人》,江器人、楊雲萍創辦,1925/3/11、12/31,共二號。(新文學
雜誌叢刊2,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福爾摩沙》,台灣藝術研究會,1933/7/15創刊。(新文學雜誌叢刊2,
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先發部隊》,台灣文藝協會,機關報第一號,1934/7/15創刊。(新文
學雜誌叢刊2,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第一線》,台灣文藝協會,機關報第二號,1934/7/15創刊。(新文學
雜誌叢刊2,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台灣文藝》,台灣文藝聯盟,1934/11/5創刊。(新文學雜誌叢刊,東
方文化書局複刊)
《台灣新文學》,楊逵:台灣新文學社,1935/12/28創刊。(新文學雜誌
叢刊6,東方文化書局複刊)
《三六九小報》,1930/9/9-1935/9/9,共479號。(成文出版社複刊)
《台灣大眾時報》,1928/5/7創刊,共十號。(台北南天書局複刊,
1995/8)
《新台灣大眾時報》,1930/12/11創刊,共五號。(台北南天書局複刊,
1995/8)
《詩報》,1936創刊。原由桃社周石輝負責,後由張朝瑞接辦,牽至基隆
發行。
林越峰先生剪報,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