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部份︰
(一)Adulbhan , P. , and M. T.Tabucanon: "Bicriterion Linear Programming ,"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 Vol.4 , No.2 , pp147-153(1977)。
(二)Arrow , K. , E. Barankin , and D. Blackwell: "Admissible Points of Convex Sets ," in H. W. Kuhn and A. W.Tucker(eds) ,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Games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rinceton , N.J. , pp87-91(1993)。
(三)Benayoun , R. , J.Tergny , and D. Keunema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with Multi-Objective Funcition: A Solution by P.O.P (Progressive Orientation Procedure)," Metra , Vol.9 , No. 2 , pp279-299(1970)。
(四)Bergstresser ,K.,and P. L.Yu:"Domination Structures and Multicriteria Problem in N-Person Games , "Theory and Decision , Vol.8 ,No.1 , pp.5-48(1977)。
(五)Bitran , G. R.: "Linear Multiple Objective Programs with Zero-One Variable ,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 Vol.13 , No.2 , pp121-139(1977)。
(六)Benson , H.P.: "Finding Certain Weakly-Efficient Vertices in Multiple Objective Linear Fractional Programming ,"Management Science. Vol.31 , No.2 , pp.240-245(1985)。
(七)Charnes , A., and W.W.Cooper:?n"Constrained Extremization Models and Their Use in Developing Systems Measures ," in M.D. Mesarovic(ed.) ,Views on General System Theory ,Wiley New York , 1964 , pp.61-88。
(八)Cochrane , J.L., and M. Zeleny(eds.):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 Columbia , (1973)。
(九)Cohon , J.L.:"Applications of Multiple Objectives to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 ," in M. Zeleny (ed).,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 Springer-Verlag , New York, pp.255-270(1976)。
(十)Chang , P.L.,G.J.Y. Hsu and G.J.H. Chen: "Application of Multiobjective Compromise Programming for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Taipower’s Coal Purchasing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 vol.3 , pp.29-38 , (1992)。
(十一)Moussari , Massoum & Gorman , Michael , "Refinement of Procedures Used for Esitmating Pass-by Trip Percentages" , ITE Journal, pp 13-16(1992)。
(十二)Peter Wiltshire , Cullen Wiltshire , "Sensitivity test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a proposed Controlled Parking Scheme" , Traffic Engieneering and Control , September, Vo1.37 , No.9(1996)。
中文部分︰
(一)黃台生,「台北市就市區停車需求與停車極限之研究」,運輸計畫季刊第九卷第四期,第433-451頁(1980)。
(二)喬納?巴奈特著 謝慶達譯,都市計畫概論,創新出版社,(1982)。
(三)胡宇戴,「台北市停車特性與土地使用之關係」,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1983)。
(四)申生元,「多目標線性規劃於電腦輔助群體決策的應用」,清大工業工程研究所,新竹(1987)。
(五)吳陽明,「建築物停車空間需求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1988)。
(六)蔡坤霖,「由公共設施來探討都市最是容積分佈—多目標規劃方法」,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1988。
(七)何友鋒,「目標規劃於都市住宅更新之應用」,建築師雜誌,第69-73頁,(1989)。(八)周龍,「地區性基地開發對鄰近交通運輸系統衝擊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台北(1989)。
(九)劉淑娟,「台北市停車產生率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台北(1990)。
(十)張宗勝,「基地開發對道路交通影響模式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1990)。
(十一)于明誠,「都市計畫學概要」,詹氏書局,(1911)。
(十二)哈米德?胥瓦尼,都市計畫程序,創新出版社,(1911)。
(十三)林松田,「基地開發對地區交通衝擊之評估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1911)。
(十四)李厚宗,「公共設施市場用地以獎勵民間多目標使用之理想與實際---以台北市之零售市場用地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1911)。
(十五)馮正民,「多目標規劃法應用於捷運車站附近都市更新之應用研究---以北淡線士林車站地區為例」,建築師雜誌,第22-26頁,(1911-06)。
(十六)林松田、王傳芳,「基地開發對地區交通攻擊之評估研究」,民國80年6月,第28-31頁(1911-06)。
(十七)李厚宗,「公共設施市場以獎勵民間多目標使用之理想與實際---以台北市零售市場用地之研究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1992)。
(十八)劉文麒,「都市計畫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方案之探討方案之探討---鼓勵民間投資之理想與實踐」,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北(1993)。
(十九)周麗珍,「大型購物中心目標規劃模式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集都市計畫研究所,台中(1993)。
(二十)陳婉萍,「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對台北市都市發展的影響」,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北(1993)。
(二十一)紀建明,「獎勵民間投資興建停車場之研究---投資興建之成本收益與現行獎勵法令之比較分析」,社經法制論叢第十一期,第215-253頁(1993)。(二十二)許志義,多目標決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
(二十三)黃世孟、馮正民,「都市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及功能混合法展模式之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1994)。
(二十四)洪軍 爵,「混合土地使用多運具狀況下之停車系統分析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北(1994)。
(二十五)賴政良,「海岸公有土地最適利用之研究---以多目標規劃法為分析架構」,台大地理學研究所,台北(1994)。
(二十六)簡龍鳳,「基地開發交通量衝擊模型之建立與檢定---考慮交通擁擠與無起訖資料之情況」,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南(1994)。
(二十七)林建宇,「住宅多目標規劃模式模糊優化及綜合評估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台中(1995)。
(二十八)陸學中,「台北市四種土地使用活動停車需求之研究---以電影院、百貨公司、量販店、體育場為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1996)。
(二十九)謝浩明、蔡政泓,「多目的旅次共享停車需求模式之探討」,都市交通,第26-31頁(1996)。(三十)游佳瑜,「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方案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上) 」,人與地期刊,第34-41頁(1996)。(三十一)游佳瑜,「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方案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下) 」,人與地期刊,第24-31頁(1996)。(三十二)周倩如,「停車場用地多目標使用面積研究---以百貨公司為例」,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北(1997)。
(三十三)張維能,最新實用建築法規,詹氏書局,(1997)。
(三十四)蕭炳欽,「台北市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附建公共停車場之現況及展望」,工程期刊,,第37-44頁(1998)。(三十五)殷堯生,「以B.O.T.模式開發“公共設施市場用地“之可行性研究---以台南市西門市商場開發案為例」,成大建築研究所,台南(1999)。
(三十六)蕭炳欽,「獎勵民間參與公共停車場建設先期規劃之目的及方式」,工程期刊,第13-18頁(1999)。(三十七)王懷田,基地開發之交通衝擊評估,中興工程第五十六期,第111-118頁(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