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0: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立言
論文名稱:由「國家能力」途徑看台灣大陸政策的制訂與執行:一九九六至二000
指導教授:魏艾魏艾引用關係趙建民趙建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大陸政策國家能力特殊國與國關係戒急用忍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4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從「國家與社會」互動的觀點,以「國家能力」途徑觀察大陸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本文的研究結果發現:
一、國家安全官僚是主導大陸政策的主要力量:
國家機器是大陸政策的主要行動者,其內部由國家安全官僚所主導的大陸工作體系負責推動大陸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這一批國家安全官僚長期隱匿在國家的制度架構中,主要社會勢力不易與他們接觸,也不易影響其專業判斷。他們卻能夠在制度位置上與決策者親近,最高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長期重視他們對大陸工作的專業知識、對敵鬥爭經驗與情報蒐集能力,因此決策內容常受國家安全官僚的偏好影響。整個大陸工作體系也不曾因為國統會、陸委會、海基會等新成員的加入,而削弱國家安全官僚影響決策的關鍵性地位。總而言之,大陸政策長期反映國家安全官僚的偏好,決策過程較少受到社會勢力的掣肘,能夠反映政策制訂過程中的國家自主性。
雖然國家安全官僚的關鍵性決策影響力,是政策制定過程中國家自主性得以提高的一項原因。但是政策制定與執行的工作必須在台灣整體國家與社會關係下推動,才能具體的表現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
1980年代以來,台灣歷經政治與經濟轉型,社會力量勃興,改變了原本禁錮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然而這些改變並未使大陸政策領域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弱化。國家雖然放棄以往強制性暴力或恐怖統治、震懾台灣社會,卻是改以更精巧的「霸權計畫」將各種社會勢力與國家揉合為一,國家機器仍穩操主導權,這些轉變都影響大陸政策高、低政治性議題的操作型態。
二、大陸政策高政治性議題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
在台灣的政治轉型過程中,國家統治形式從「黨國威權主義」邁向「民粹威權主義」。人民雖有民主的政治制度,卻欠缺民主的政治生活,強大的行政權威依舊得以透過民族──民粹的「霸權計畫」,抑制社會勢力對國家統治正當性的可能挑戰。透過政治轉型的過程,國家機器也成功地將社會的「國族認同」由中國轉向台灣,聚攏社會對國家充滿感情、又合於現實的效忠。
然而在兩岸的政治關係裡,台灣卻得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與外交打壓,當國家安全部門未與社會協調,逕自提出「兩岸對等」這一類大陸政策高政治性議題的偏好,且為最高決策者接受後,最高決策者會透過國家機器「霸權計畫」,以民族──民粹的動員方式向社會凸顯中共敵意,鞏固社會對台灣的認同,並民粹地召喚人民賦與「兩岸對等」概念正當性。主要反對黨在國家機器的「霸權計畫」下根本沒有提出反對論述的空間,因為,「認同台灣」的「國族建構」成果也早在社會深化為大陸政策的政治正確判準。相較於社會上的主要反對黨,國家機器操作這一類高政治性議題時,具有相當高的國家自主性。
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由於台灣早以民主國家自居,國家機器斷無理由再操作「專制權力」以「白色恐怖」的形式將政策偏好強加於社會。然而,民意的正當性正是國家政策推動過程中需要的;民意的可塑性正是國家推動政策過程中可利用的。因此,國家機器得以動員與政策相關的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學者專家以意見領袖的姿態出現在傳播媒體所提供的宣傳機會,對社會大眾進行議題建構的工作,使社會瞭解並接受國家所提的政策偏好,進一步型塑政策的正當性。國家也會以現代化的科學方式探詢並操作民意的表現,最具體的例子就是政府對大陸政策或兩岸關係所進行的各項民意調查,不但可以凸顯政策獲得民意支持的高度正當性,也可以強化國家相對於其他社會行動者在大陸政策領域的權威地位。不論是議題建構或是民意調查等政策工具的操作,都屬於「基礎制度能力」的表現。
三、「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個案分析:
「特殊國與國關係」是李登輝總統的第二任期最具爭議性的大陸政策個案,它屬於高政治性議題。
「特殊國與國關係」旨在訴求兩岸對等的政治關係,它是由一群身處於國家安全會議且不受社會監督的決策幕僚提供。「特殊國與國關係」的決策考量係出於對「新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台灣國家定位的使命感、李總統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職責等偏好相結合。「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國家自主性表現在幾方面:
第一、決策幕僚隱身於較不易受國會監督的國家安全體系中,既不受複雜的黨政利益關係羈絆,研析建議也無須透過行政、立法互動才能形成政策。
第二、李總統可以透過個人的民粹魅力直接召喚社會大眾賦予政策正當性,不必再經過國家機器內部的政策形成過程,消耗國家政策行動的自主性。
第三、「特殊國與國關係」以「主權國家」定位兩岸關係的方式,符合國家機器自政治轉型以來,對社會所進行以台灣為認同對象的「霸權計畫」及其「國族建構」成果,反對黨無從在「認同台灣」以外提出其他的認同論述,或突破以「主權國家」定義兩岸關係的格局。
在政策操作過程中,李總統企圖透過民粹魅力召喚社會的支持,在政治轉型時期完成的「認同台灣」基礎上,再次以「新台灣人」作為中華民國此一主權國家的認同內容,強化「國族建構」成果。似乎決策者有意將「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偏好轉化為國家機器「霸權計畫」的一部份,藉由描繪中共在國際間的打壓,聚攏台灣內部的國家與社會關係。但是李總統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前,並未有效整合國家機器內部,獲取主導大陸政策的國家安全官僚支持;提出之後,由於美國所構成的外部自主性限制,使得政策立場退回「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也未能在當時進一步推動這個「霸權計畫」。
「特殊國與國關係」的退縮,可能削弱國家在大陸政策領域的權威地位,必須藉由社會的支持,補充政策正當性,鞏固國家的權威形象。因此,國家機器操作「基礎制度能力」,動員政府官員或學者專家,向社會大眾傳達「特殊國與國關係」的政策內容並回應相關社會行動者的反應,使民間能夠接受國家的政策論述內容,最後再以民意調查的形式,證明「特殊國與國關係」獲得大多數民意的支持,也是以民意做為政策的支持力量。
由於「特殊國與國關係」的提出時間點接近2000年總統大選,因此,它提供一個檢視社會行動者挑戰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的機會。但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具備「霸權計畫」的特質,因此反對黨或獨立候選人並未能夠提出任何有力的對抗性訴求,區隔與「特殊國與國關係」間的差異。顯然,在這一類大陸政策高政治性議題上,國家自主性高,國家能力也強。
四、大陸政策低政治性議題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
在台灣的經濟轉型過程中,原本大小不對等的國家∕資本家「侍從主義」關係並未受經濟自由化衝擊而解體。在「新國家統合主義」的發展模式下,國家機器釋出大量上游產業資源,籠絡能提供重要政治支持的大資本家,兩者共組「共生互賴」的統治聯盟,縱然資本家的地位有所提昇,卻依舊與國家機器間維持「侍從主義」的關係不變,不會挑戰國家統治的根本利益。
然而,在兩岸經貿關係中,隨著國內經營環境改變,大量台資流向中國大陸。國家既要面對中共「以民逼官、以商圍政」的壓力,也要積極填補內部大型經濟建設計畫的資金缺口。當國家安全官僚對兩岸經貿發展提出以「國家安全」為主軸的政策偏好,並為最高決策者接受後,最高決策者依然以民粹魅力向社會訴求「國家安全」的正當性,社會大眾同樣給予正面回應。最高決策者再將「國家安全」的偏好投入國家機器內部,由相關部門進行議題建構、擬定具體行動方案完成對大資本家赴大陸投資的管制性政策。
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由於大資本家是與國家聯盟關係中共同統治的伙伴,因此,「專制權力」的操作必須格外謹慎,但對於甫告別戒嚴統治的台灣資本家而言,「專制權力」的嚇阻效果即足令人聞風生怯。然而,單純地嚇阻資本家無法為國家機器帶來更多正面效果,國家機器必須再操作「基礎制度能力」,積極地介入產業發展活動中,制定資本家需要的政策,釋放資本家需要的資源,不斷地與資本家互動、溝通,將他們共同納入由國家主導並施展「基礎制度能力」的「新國家統合主義」的經濟發展計畫中,藉由國家機器的積極協調,將大資本家資本家的利益統合在國家的整體計畫中。如此一來,國家統治的正當性不但因資本家的持續投資、繁榮景氣而得以維繫,大資本家也在國家機器的積極作為下獲得利潤、擴張事業版圖,這才是一種由國家機器指導、定向的「協調性國家發展」。我們也具體地透過「戒急用忍」的案例,看到相對於社會上的大資本家,國家機器對大陸政策低政治性議題的政策自主性較高、國家能力較強。
五、「戒急用忍」的個案分析:
「戒急用忍」也是李登輝總統第二任期中爭議性頗高的大陸政策,它屬於涉及兩岸民間互動、經貿交流的低政治性議題。
從大陸政策的發展歷史過程中發現,「戒急用忍」在兩岸開放交流前後一貫地延續拒絕「三通」的管制性思維。它具體地反映大陸工作體系中,國家安全官僚的的偏好,也凸顯他們在大陸政策決策過程中的關鍵性地位。
「戒急用忍」並不單純反映兩岸交流過程中「國家安全」概念的重要性。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遠景而言,國家面對內部的產業轉型壓力、兩岸經濟實力的激烈競爭,整體的發展實在需要更充沛的民間資金參與類似「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或「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等國家機器主導的「新國家統合主義」發展計畫,並避免大量資金失血排擠國內投資需求。然而,此一管制性措施卻可能破壞國家與資本家在統治聯盟中的友誼。國家能夠擺脫聯盟伙伴牽制而制定政策的自主性,來自於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與資本家間的「侍從主義」關係,使得大資本家雖抱怨國家的作為,卻不會挑戰國家統治的根本利益。
以台塑集團挑戰國家管制大型資本赴大陸投資為例,台塑集團是台灣石化業的龍頭,在其產業發展、擴張過程中極受國家政策優惠與保護,卻也在1980年代開始成為挑戰國家管制資本家對大陸投資政策的具體代表。面對台塑自1990年代初期投資廈門「海滄計畫」,國家機器即以「專制權力」、「基礎制度能力」並用的方法,一方面釋放查稅、大量於低價點收購台塑股票……等手段,企圖嚇阻台塑的「海滄計畫」;另方面也對「六輕計畫」提供多項獨厚台塑的優惠措施,包括協助其取得龐大的國內銀行團聯貸、給予五年免稅、放寬環保管制……等措施,使台塑集團「根留台灣」,協助國家繁榮景氣,這種「專制權力」與「基礎制度能力」並用的國家能力展現,使得台塑集團一方面懍於強制性力量,另方面也接受政府的積極協調,共同以「投資台灣」為目標,繁榮國內景氣,國家統治正當性得以維持,並同時擴張資本家的利益需求。顯然,在低政治性議題上,國家自主性高、國家能力也強。
透過「國家能力」途徑對大陸政策制定與執行的內部環境分析,我們發現國家機器必須積極取得行動主導權,並有效整合與社會間的關係,才能充分表現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顯然,台灣大陸政策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裡,國家機器是有主導性,且具較強能力的一方。
第一章 導 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文獻回顧 ………………………………………………………………. 3
第三節研究途徑:「國家能力」途徑 ……………………………………… 9
「國家中心論」的研究典範 ‧ 「國家能力」途徑
「國家能力」途徑對本文的意義
第四節研究架構與限制 ……………………………………………………… 20
研究架構 ‧ 研究限制
第二章 大陸政策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表現 ……………….. 22
第一節大陸政策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基礎 ………………………… 23
官僚組織與決策權力 ‧ 海陸兩會成立以前的大陸工作體系
海陸兩會成立以後的大陸工作體系 ‧ 小結
第二節大陸政策領域的國家與社會互動 …………………………………… 37
「民粹威權主義」的統治型態‧國家對資本家的「侍從主義」關係
國家與社會間的大陸政策操作圖像
第三章「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個案分析 ………………………….. 51
第一節「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制定過程分析 ………………………………. 52
「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制定過程
「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國家自主性分析
第二節「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執行過程分析 ………………………………. 65
政策工具之一──議題建構 ‧ 政策工具之二──民意調查
小結
第四章「戒急用忍」的個案分析 ………………………………… 78
第一節「戒急用忍」的制定過程分析 ………………………………………. 79
「戒急用忍」的制定背景 ‧ 「戒急用忍」的制定過程
第二節「戒急用忍」的執行過程分析 ………………………………………. 93
國家扶植下的私人石化資本 ‧ 台塑「六輕計畫」與「海滄計畫」
國家的「專制權力」與「基礎制度能力」‧台塑個案的國家能力分析
第五章 結 論 …………………………………………………… 102
第一節「國家能力」途徑對1996─2000年大陸政策的解釋 …………….. 102
第二節政權轉移後的大陸政策發展 …………………………………… 108
新政府與國家機器的協調 ‧ 新政府與民間社會的協調
第六章參考書目 ……………………………………………………… 121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一、中文譯書:
李少軍、劉北成譯,Michel Mann著,社會權力的來源─自源起到西元1760年的權力史(台北:桂冠出版公司,民國83年)。
林文斌、劉兆隆譯,Andrew Heywood著,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年4月)。
林文斌、林鐘沂譯,Owen E. Hughes著,公共管理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民國88年)。
林添貴譯,Zibgniew Brezinski著,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台北:立緒出版社,1998年)。
吳友明譯,Eva Etzioni- Halevy著,官僚政治與民主(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張宗漢譯,Robrt. Wade著,管理市場─經濟理論與東亞國家由政府主導工業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三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Zahmy M. Khalizad, Abram N. Shu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shley J. Tellis著,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劉北成譯,Theda Skocipol著,國家與社會革命(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二、中文專書:
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轉型與社會轉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3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出版社,1996年)。
王銘義,不確定的海峽──當中華民國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石之瑜,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
朱松柏編,分裂國家的統一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0年)。
任德厚,政治學(台北:再版,自刊本,總經銷:三民書局,1993)。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8年)。
李登輝、中島嶺雄,亞洲的智略(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11月)。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留出版社,1999年5月)。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的關係(台北:正中出版社,1995年)。
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2年)。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7月)。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87年7月)。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4月)。
黃昭元,兩國論與國家定位(台北:學林出版社,2000年5月)。
施哲雄,「中華民國大陸政策」文件選輯第一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專題研究,民國88年6月)。
施哲雄,「中華民國大陸政策」文件選輯第二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專題研究,民國88年6月)。
施哲雄,「中華民國大陸政策」文件選輯第三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專題研究,民國88年6月)。
郭瑞華,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民國85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89年6月)。
國史館編,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台北:國史館,2000年)。
國史館編,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台北:國史館,2000年)。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研究局編,台灣問題文獻資料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鄭貞銘,民意與民意測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90年1月)。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社,民國83年)。
張中勇,各國安全制度(台北:三鋒出版社,82年6月)。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2年8月)。
張亞中,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張慧英,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年)。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劉達第編,中美關係重要文件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6年)。
戴國煇、王作榮口述、夏珍記錄整理,愛憎李登輝──戴國煇與王作榮對話錄(台北:天下文化,2001年2月)。
鄒景雯,李登輝執政實錄告白(台北:印刻出版社,2001年5月)。
蘇進強,台海安全與國防改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5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6月)。
三、期刊文章:
Andrew Nanthan,「台灣政治改革對海峽兩岸關係的影響」,輯於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1年3月),頁379-398。
《台灣社會研究》編委會,「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兼論基進的台灣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二十期,1995年8月,頁1-15。
王佳煌,「東亞發展型國家──模範或特例?」東亞季刊(台北),第28卷,第4期,民國86年10月,頁1-38。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卷,第1期,1989年春季號,頁71-116。
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18期,1995年2月,頁1-37。
王振寰、「錢永祥,邁向新國家? 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0期,1995年8月,頁17-55。
任德厚,「制度研究與當代政治學之發展」,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1期,1990年,頁1-30。
林正義,「特殊國與國關係」之後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政治科學論叢(專刊)「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國88年12月,頁105-127。
林佳龍,「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卷,第一期,1989年春季號,頁117-144。
林佳龍,「地方選舉與國民黨政權的市場化:從威權鞏固到民主轉型,1946-94」,輯於陳明通、鄭永年合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頁169-259。
林佳龍,「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輯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9月),頁87-152。
徐振國,「從威權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民國89年7月,頁1-26。
時殷弘,「美國對華政策和台灣問題的未來」,戰略與管理(北京),2000年,頁50-53。
黃昭元,「兩國論的憲法分析──憲法解釋的挑戰與突破」,輯於黃昭源、許宗力主編,兩國論與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頁3-40。
郭正亮,「李登輝現象:政治領導與政黨轉型」,東吳政治學報,第六期,民國85年9月,頁203-232。
童振源,「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與安全的交易」,遠景季刊,第一卷,第二期(台北:遠景基金會,2000年4月),頁31-82。
蔡政修,「九0年代美國對中共戰略與美『中』關係演變」,東亞季刊(台北),第31卷,第3期,,民國89年夏季,頁69-94。
趙春山,「解讀李總統『大陸工作會議』致詞──處理兩岸關係將是國家整體戰略」,輯於邵宗海主編,兩岸關係論叢:乙亥年到己卯年(台北:華泰出版社,2000年10月),頁54-55。
趙建民,「台灣主體意識與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對抗: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1卷,第1期,民國87年1月,頁54-71。
張榮豐,「對中國大經貿政策」,輯於趙春山編,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民主基金會,民國80年11月),頁139-156。
張惠玲,「『特殊國與國關係』提出後對兩岸政治談判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6卷,第3期,民國89年3月,頁6-17。
張登及,「國內兩岸關係理論研究取向發展試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7卷,第3期,民國90年3月,頁7-16。
楊開煌,「台灣『中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輯於吳玉山、何思因合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9年),頁497-526。
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三十四期,1999年6月,頁1-68。
劉鴻暉,「民主化與產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三個制度支柱之研究途徑」,輯於朱雲漢、包宗和主編,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九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6月)181-208。
瞿宛文,「國家與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評論《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0期,1995年8月,頁151-175。
四、學位論文:
王智盛,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5月。
侯承旭,以台灣發展經驗檢視發展取向國家機關(台南:政治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陳必成,從台灣高爾夫球場就地合法化:觀察國民黨政府國家力量的轉型(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10月。
陳啟清,國家與土地改革──戰後初期台海兩岸比較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7年1月。
陳尚懋,台灣銀行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5月。
許甘霖,黨資本的政治經濟學──石化業個案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董立文,論九十年代中共的民族主義(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1月。
張鐵志,資本主義發展與民主化──台灣新政商聯盟與國民黨政權維繫(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盧奕旬,八0年代以來政治學中「國家能力」研究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4月。
五、報章:
《工商時報》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自立晚報》
《聯合報》
英文書目
1. Books
Christopher, Warren, In the Stream Histo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Evans, Peter and Theda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Jessop, Bob,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Migdal, Joel S.,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State 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cities in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ordlinger, Eric,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Rueschemeyer, Dietrich, Stephens Huber Evelyne and John Stephens,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Chicargo: University of University Press, 1992).
Tse-Kang, Leng, Taiwan China Connection: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6).
Weiss, Linda & John Hobson, 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Polity Press, 1995).
2. Articles
Barkey Karen and Parikh Sunit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at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17. pp. 523-549.
Block, Fred, “The Ruling Class Does Not Rule. ” Socialist Revolution, n. 33, 1977, pp.6-28.
Migdal, Joel S., “A Model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Howard Wiarda (ed), 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pp.41-55.
Mcbeath, Gerald A., “The Changing Rol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Democratizing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 7, n. 18, 1998, pp. 303-320.
Nettle, Peter J. “The State as a Conceptual Variable”, in J. Hall (ed.) The State: Critical Concepts, pp. 9-36.
Schmitter, Phillppe C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The New Corporatism: Social Political Structures in the Iberian World, Pike Fredick B and Thomas Strich (ed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pp.81-120.
Skocpol, Theda “A Critical Review of Barrington Moore’s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Politics and Society ,no. 4 , 1973 , pp.1-30.
Teng-hui Lee, Understanding Taiwan: Bridging Perception Gap, Foreign Affairs, 1999. 10, v. 78, n. 6, p.9-14.
Tun-jen Cheng,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1989 (July), no. 41, pp. 471-499.
Tun-jen Cheng, “The Mainland China-Taiwan Dyad as a Research Program”, in Tun-jen Cheng, Chi Huang and Samuel S. G. Wu, eds., Inherited Rival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mmer, 1995), pp.1-22。
Weber, Max, “The State and Its Context,” in Roy C. & Bernard E. Brow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California: The Wadsworth Inc. Press) pp. 25-4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郭正亮,「李登輝現象:政治領導與政黨轉型」,東吳政治學報,第六期,民國85年9月,頁203-232。
2. 徐振國,「從威權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民國89年7月,頁1-26。
3. 林正義,「特殊國與國關係」之後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政治科學論叢(專刊)「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國88年12月,頁105-127。
4. 任德厚,「制度研究與當代政治學之發展」,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1期,1990年,頁1-30。
5. 王佳煌,「東亞發展型國家──模範或特例?」東亞季刊(台北),第28卷,第4期,民國86年10月,頁1-38。
6. 童振源,「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與安全的交易」,遠景季刊,第一卷,第二期(台北:遠景基金會,2000年4月),頁31-82。
7. 蔡政修,「九0年代美國對中共戰略與美『中』關係演變」,東亞季刊(台北),第31卷,第3期,,民國89年夏季,頁69-94。
8. 趙建民,「台灣主體意識與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對抗: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1卷,第1期,民國87年1月,頁54-71。
9. 張惠玲,「『特殊國與國關係』提出後對兩岸政治談判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6卷,第3期,民國89年3月,頁6-17。
10. 張登及,「國內兩岸關係理論研究取向發展試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7卷,第3期,民國90年3月,頁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