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3 18: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朝瑩
論文名稱:西南部泥岩淤積過程與植物生長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plant growing and deposition of mudstone in southwest
指導教授:林信輝林信輝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水土保持學系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水土保持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泥岩淤積過程苦藍盤冬青菊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3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文摘要
西南部泥岩地區雨量集中於夏季且降雨強度大,強烈打擊裸露坡面造成大量逕流,嚴重侵蝕表土,導致大量土砂被沖刷至平緩地帶形成淤積區,由於泥岩地區入滲率低,大量淤砂及積水不退形成泥岩淤積地特殊景觀。
本研究之試驗植物採用苦藍盤及冬青菊,此二種植物在泥岩地區皆屬高存活率樹種,試驗區選定台南縣六甲鄉烏山頭水庫紅泉坑水源保護區內之淤積地,針對試驗區立地條件及植物生長生理進行相關研究。其結果摘要如下:
(1)裸露坡面每逢大雨淋洗洗出之Na+ 直接流入淤積區內,造成淤積區0-20 cm 土壤Na含量高;植物遺體之分解,增加土壤有機質,故有機質含量:植生坡面>淤積區>裸露坡面;土壤有機質增加,降低pH值,使Mg2+、Ca2+ 之交換能力增大,取代 Na+ 而被土壤粒子吸著或被植物吸收,故植生坡面及淤積區之Ca、Mg含量高。
(2)泥岩地區乾旱季明顯及低入滲率,造成雨季時大量地表逕流積聚淤積地表層,0∼20 cm之土壤含水量變化大,降幅達40%以上,而20∼40 cm之土壤含水量雨季、旱季降幅在20%以下。
(3)淤積地0∼20 cm土壤之三相結構,因部分植株枯死根系形成孔隙,除儲存水分外,更提供植物根系呼吸之空氣,改善土壤三相結構,固相率降低,氣相率提高,而20∼40 cm土壤固相率維持在60 %上下,氣相率介於10-15 %之間。
(4)室內及野外淨光合成率結果顯示,各樹種之淨光合成率值夏季高於冬季,且在不同淤砂程度下,苦藍盤淨光合成率測值及生長速率皆高於冬青菊測值,顯示苦藍盤之環境適應力強於冬青菊,生長速度亦較迅速,能適應雨季時泥岩淤積地淤砂嚴重且淹水的環境,適合作為泥岩地區邊坡坡腳之第一道防線。
目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圖次----------------------------------------------------------Ⅳ
表次----------------------------------------------------------Ⅴ
壹、前言------------------------------------------------ 1
貳、前人研究-------------------------------------------- 3
參、試驗區環境特性--------------------------------------13
(一)試驗區位置------------------------------------------13
(二)試驗區地質------------------------------------------13
(三)試驗區氣候------------------------------------------15
肆、試驗材料與方法--------------------------------------17
(一)試驗流程--------------------------------------------17
(二)試驗方法--------------------------------------------18
(三)試驗植物--------------------------------------------18
(四)試驗項目與方法--------------------------------------24
伍、結果與討論------------------------------------------27
(一)試驗區環境與氣候概況--------------------------------27
(二)土壤養分與質地分析----------------------------------30
(三)試驗區土壤含水量------------------------------------33
(四)土壤三相結構調查------------------------------------35
(五)試驗區淤積樁觀測------------------------------------36
(六)植物生長長度----------------------------------------38
(七)植物淨光合成率之測定--------------------------------41
陸、結論------------------------------------------------49
柒、參考文獻--------------------------------------------51
參考文獻
1.吳安欽(1997) 泥岩地區四種優勢植物對主要環境應力之適應性反應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0p.。
2.林信輝(1987) 三種防風林植物在海岸環境下之生理生態反應,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38p.。
3.林信輝(1995) 山鹽菁、山水柳在石灰石礦區及控制環境下之光合成氣體交換反應,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6(2):103∼120。
4.林信輝(1997) 「八十六年度水土保持植生綠美化計畫-西南部泥岩綠化整治規劃(期末報告)」,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土保持局,pp.1∼99。
5.林信輝(1998) 「八十七年度水土保持植生綠美化計畫-西南部泥岩地區綠美化示範及規劃(期末報告)」,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土保持局,pp.86。
6.林信輝(1999) 「八十八年度水土保持植生綠美化計畫-不同植被及工法對泥岩坡面保育之研究」,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土保持局,pp.3∼51。
7.林信輝、洪丁興(1997) 工程環境綠美化-植物材料之應用與解說,中華民國環境綠化協會編印。
8.林信輝(2001) 水土保持植生工程,高立圖書有限公司,343p.。
9.顏正平、林信輝(1993) 保育植物學,國立中興大學。
10.林昭遠(1997) 泥岩地區植生緩衝帶配置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9(3):268∼305。
11.林昭遠、林文賜(1996) 阿公店水庫集水區潛在植生復育困難等級劃分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7(3):185∼193。
12.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1988) 台灣省西南部泥岩(青灰岩)裸露面積航測調查59:1∼17。
13.邱創益(1983) 青灰岩崩塌裸露地植生復原之研究(第一報),屏東農專學報24:191∼208。
14.邱創益(1984) 台灣西南部青灰岩(泥岩)裸露地植生復原之研究(第二報),屏東農專學報25:93∼129。
15.邱創益(1985) 台灣西南部青灰岩(泥岩)裸露地植生復原之研究(第三報),屏東農專學報26:59∼86。
16.邱創益、尹承遠(1987) 泥岩崩塌裸露地綠化試驗,屏東農專學報28:115∼131。
17.呂金誠(1996) 森林生態學實習講義,國立中興大學教務處出版組,p.107∼120。
18.張俊斌(1999) 台灣西南泥岩地區不同植被對土壤保育之研究,八十八年度水土保持植生綠美化計畫。
19.郭張權(1998)泥岩挖方坡面植生工法之土壤保育功效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6p.。
20.郭魁士(1986) 土壤學,中國書局,p.9∼13。
21.陳明賢(1999) 泥岩地區適生草種耐鹽性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3p.。
22.陳時祖(1984) 「台灣西南部地區泥岩坡地沖蝕特性之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70號,pp.2∼3。
23.陳意昌(1994) 高爾夫球場常用草類生長及光合成作用對土壤水分逆境之反應,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3p.。
24.萬鑫森、黃瓊慧(1996) 台灣兩種泥岩礦物成分及其性質之研究,農林學報45(1):55∼62。
25.劉坤樹(1996)亞熱帶重濕地區主要闊葉樹種之光合成與用水效率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4p。
26.顏正平(1972) 水土保持植物學,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1):65∼84。
27.顏正平(1973) 水土保持木本植物根系分佈基本型態調查,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1):65∼84。
28.顏正平(19741) 水土保持木本植物根系分佈類型研究,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p.1∼9,198,213∼243。
29.顏正平(19742) 台灣木本植物根系分佈深度及密度型態調查,中華水土保持學報5(1):105∼123。
30.顏正平(2000) 根系型在水土保持適用效能之研究,水土保持植生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127∼137。
31.顏正平(1993)水土保持應用草類耐瘠性之研究(三),林業特刊第48號,pp223-232。
32.王昭堡(1989) 水土保持草類對光度及酸鹼度之反應,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53。
33.葉振男(1992) 台灣水庫集水區上游治山問題及對策探討-水庫集水區經營,林業特刊第38號,pp16-1∼16-6。
34.黃國楨、張賢明、阮亞興(1988) 農地水土保持處理對逕流量及水質之效應-台南左鎮地區,坡地農業水土保持技術研究報告,pp65∼84。
35.田永銘、李德河、陳景文(1989) 台灣西南部泥岩裸露地坡向因子成因探討,第三屆大地工程學術研究討論會,pp77∼94。
36.王鑫(1988) 泥岩惡地地景保留區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77年生態研究第004號。
37.顏富士(1987) 台灣西南部泥岩的崩解行為與顯微構造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3∼30號。
38.顏富士(1993) 台灣西南部泥岩區起始裸坡發育過程之研究-台灣西南部泥岩坡地地貌與風化侵蝕之關係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81∼57號。
39.顏富士、吳秋相(1993) 台灣西南部泥岩邊坡發育過程之研究,泥岩邊坡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43∼70。
40.胡錦祥(1996) 擾動地先驅樹種對主要環境應力適應性反應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76。
41.劉坤樹(1996)亞熱帶重濕地區主要闊葉樹種之光合成與用水效率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4p。
42.蔡清園、陳清義(1991) 缺水對樟樹及楓香光合成作用及生理特性之影響,中華林學季刊24(2):47∼57。
43.葉慶龍、邱創益(1987) 台灣省清灰岩裸露地區植群之矩陣群團分析與植群根系。屏東農專學報28:132-150。
44.山寺喜成(1990) 急勾配斜面における綠化工技術の改善に關する實驗研究,永光印刷株式會社,pp.79∼111。
45.Kawamitsu, Y., W. Agata ,and S. Miura(1987) Effects of 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 on CO2 assimilation rate, leaf conductanc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grass species. J. Fac. Agr.31(1.2):1∼10.
46.Pourbaix,M.(1974) Atalas of electrochemical Equilibrium in Aqueous Solution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rosion Engineers, Houston, Texas, U.S.A.
47.Thornthwaite, C. W., and J. R. Mather(1955) The water balance. Climatology 8:1∼104.
48.Tyree, M. T. and P. G. Jarvis(1982) Water in tissue and cells. In O. L. Lange, P. S. Nobel, C. B. Osmond and H. Ziegler(Ed), Encyclopedia of Plant Physiology (Volume 12B), Physiological Plant Ecology (Ⅱ)-Water Relations and Carbon Assimilation. Springer-Verlag, Berlin, p.35∼77.
49.Martin,C.E.,F.S. Harris and F.J.Normaan(1991) Ec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C3 ferbs and C4 grasses to drought and rain on a tallgrass prairie in northeastern Kansas. Bot. Gaz.152:257∼26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