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7: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馬久惠
研究生(外文):Ma, Chiu-Hui
論文名稱:國家政策與臺灣戰後的城鄉發展(1945-1999)
論文名稱(外文):National policy and the Urban-Country development of Taiwan (1945-1999)
指導教授:蕭全政蕭全政引用關係李文志李文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au, Chyuan-JenqLee, Wen-Chi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0
中文關鍵詞: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世界貿易組織國家機關共同體產業政策空間政策農地釋出方案亞太營運中心
外文關鍵詞:APECWTOthe Statecommunityindustry policyspace policyAgricultural land Conversion scheme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 Cent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8
  • 點閱點閱:19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臺灣歷經數十年來的經建發展,有關國土規劃的基本策略、政策協調及其處理機制皆未見清晰與完整,而在國內土地利用的衝突上,正突顯空間政策中所涉及的各方對國家經建政策與空間發展的嚴重爭議與落差,而臺灣過去的城鄉關係基本上也在此種充滿矛盾與統合的過程中逐步被形塑。從核四興建與貢寮鄉民的抗爭中,即可印證國家政策對城鄉發展關係的制約力量;而核四問題的紛擾更顯示空間政策在政黨輪替後,淪為激烈的政治角力場域,這正可反映國土規劃與空間政策除具經濟發展的功能外,也隱含特定政治勢力的攻防與政治性差異。
從國民經濟的觀點來看,臺灣戰後的城鄉發展不僅著眼於都會區與農業區發展的經濟,更涉及臺灣在面對內外政經壓力時,如何從整體的經濟發展策略中定位內部的空間政策,從而形塑臺灣的城鄉發展形貌。基本上,臺灣戰後的空間發展一直都是配合產業政策與經建計畫,也就是說,臺灣空間並沒有獨立的區域發展政策,而整個城鄉發展是建構在農工部門資源的轉化與配置。國家機關透過農工部門資源的汲取與配置,導引國內區域均衡,進而影響城鄉人口的移動與所得差距。
本文從整合政治與經濟分析的歷史結構觀出發,透過國際層次—區域層次—國家層次(國家政策)—產業政策—空間政策—城鄉發展三大層次(三小層次)的抽絲剝繭,探討臺灣的國家經建發展與空間政策如何透過產業發展政策,形塑空間政策,從而左右城鄉關係的發展;並且,探索國家政策在不同時空的經濟發展階段又受到哪些國內外政經力量的牽制與影響,企圖完整地呈現戰後形塑臺灣城鄉關係的內外政經力量與政策的圖像。
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e the dynamic progress of the Urban-Country relatuon of Taiwan(1945-1999) based on the National policy. In my point, the urban-country relationship is not onl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rban-country, but also relate to the territory planning a nation. At First, As industry policy, territory planning is the output of the State along the lines of socio-econom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opposition.
Secondly, we also dialogue between gloalism and regionalism, that, meams how Taiwan choose its way between Asia-Pacific strategy or Asia way strategy. In other word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one of the vital preoccupations of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in every nation, so that State must enhance its national industry. The competitven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lways contribut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Country relations.
Lastly, the focus of this opue also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n National policy in Taiwan, especially to clarify the causality between national policy and urban-country relations.
目 錄
表次 Ⅳ
圖次 Ⅵ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文獻分析與檢討 5
第三節研究架構與觀點 11
第四節章節安排 19
第二章國共內戰與冷戰前期臺灣空間政策的發展,1950-72 21
第一節冷戰體系下國共內戰的延續與臺灣的發展策略 22
第二節美援應用與進口替代下的城鄉關係 28
壹、臺灣戰後軍需民糧的政策與土地改革 28
貳、進口替代時期的空間發展 33
第三節出口擴張政策下城鄉關係的轉變 42
壹、出口擴張對農工發展的影響 42
貳、出口擴張時期下的城鄉關係發展 47
第三章國際孤立下臺灣產業政策與城鄉關係的轉變,1972-85 53
第一節國際孤立下的政經危機與臺灣的產業發展 54
壹、國際孤立下臺灣的政經危機 54
貳、兩次石油危機下臺灣的產業政策與因應 57
第二節二次進口替代下與出口擴張下的空間發展政策 63
壹、二次進口替代時期的空間規劃—「十大建設」之影響 64
貳、二次出口導向工業化的空間分布—「策略性工業」之影響 71
第三節農工兩元結構裂變下的城鄉關係 77
壹、「鄉村工業化」推展下的農工部門之裂變 77
貳、「鄉村工業化」下的城鄉關係 84
第四章區域主義興起與威權轉型後臺灣空間發展的調整,1985-91 91
第一節冷戰終結前後區域主義的興起與臺灣的威權轉型 92
壹、亞太區域主義的興起 92
貳、臺灣的威權轉型 96
第二節「廣場協定」與威權轉型下臺灣的產業發展策略 100
壹、「雁飛型」經濟發展模式下臺灣的產業策略 101
貳、社會運動對空間發展的影響 109
第三節臺灣空間政策調整下的城鄉關係 112
壹、威權轉型下空間政策的調整—「六年國建」的推出 113
貳、「六年國建」推出前後的城鄉關係 120
第五章全球化下臺灣產業與城鄉關係的重構,1991-99 127
第一節後冷戰時代全球化與區域化競合發展 127
第二節從「振興經濟方案」到「亞太營運中心」的產業發展策略133
壹、「振興經濟方案」到「亞太營運中心」的產業政策 133
貳、 以科技產業為取向的「亞太營運中心」 141
第三節「亞太營運中心」下的空間政策與城鄉發展 145
壹、「國土綜合開發計劃」下的空間政策 145
貳、國土開發與空間規劃下的土地利用 154
參、「亞太營運中心」下的城鄉關係 160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 167
第一節、結論—國家政策對城鄉空間發展之意義 167
第二節、展望—新政府對城鄉發展的展望 172
參考文獻 177
參 考 文 獻
中文文獻部分
一、中文書目
于宗先,1986,空間經濟學,臺北市:聯經。
丸茂明則,1991,世界經濟入門,發行:經濟部國貿局。
三和綜合研究所,1997,1997年日本與世界經濟的焦點,台北市:聯經。
三菱綜合研究所,1998,亞洲全預測一九九八,出版社:工商時報。
小池洋一,1992,「技術基礎的形成」,收錄於谷蒲孝雄《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出版社:人間,頁147-167。
尹仲容,1962,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三編,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編印。
中國時報,1995,臺灣:戰後50年,出版:中國時報。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96a,政治現象、生態及行政體系,政策研究叢書32,政策研究工作會編印。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96b,經貿政策與交通、科技建設之評估與前瞻,政策研究叢書35,政策研究工作會編印。
台大城鄉所,1993,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台北:台北縣政府。
台北市政府,1996,台北市政府因應亞太營運中心構建之角色與功能研究,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66輯,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會委託。
台灣空間發展挑戰組,1993,國土規劃的挑戰,臺北市:業強。
民主進步黨,1993a,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土規劃—民主進步黨的國土規劃與開發的藍圖,出版者: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民主進步黨,1993b,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土規劃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政策研究中心。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出版者:時報。
田志立,1998,21世紀中華經濟區,李華夏譯,臺北市:立緒文化。
主計處,1990,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正中書局,1993,存在、希望、發展:李登輝先生「生命共同體」治國理念,臺北:正中。
西川潤,1990,世界經濟入門,臺北市:臺灣商務。
吳文程,1996,臺灣的民主轉型:從威權型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臺
北:時英。
吳光明,1991,歷史與思考,臺北市:聯經。
吳若予,1992,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臺北市:業強。
吳連賞,1991,臺灣地區工業發展的過程即環境結構的變遷,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李文志,1997,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臺北市:憬藝出版。
李登輝,1970,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臺北市:聯經。
李承嘉,1998,「平均地權」下的土地改革與土地稅制變遷,出版社:正揚。
李昭賢,1993,區域發展規劃,出版社:華泰。
李斯特,1974,國家經濟學(上、下),王開化譯,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下兩冊),台北:聯經。
沈默 ,1979,現代地緣政治—理論與實施,三民。
谷蒲孝雄,1992,「市場結構的轉換」,收錄於谷蒲孝雄《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出版社:人間,頁168-182。
余玉賢,1994,「培育八萬農建大軍促進農業現代化」,收錄於《余玉賢先生論文集》,余玉賢先生紀念集暨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印。
住都處,1978,「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經建會住都處編印,頁75-77。
周煦 ,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市:生智。
林本炫、董娟娟、張人傑,1993,國有土地問題之政治經濟分析,臺北市:業強。
林正義,1996,東南亞區域安全體系的研究:理論與實際,中央研究院編印。
林英彥,1976,各國土地政策,發行者:文笙書局。
林瑞穗,1985,台灣都市研究,發行者:協進圖書。
林輝基(主編),1995,亞太地區國際關係概論,出版社:山東人民。
林鐘雄,1987,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出版:自立晚報。
林燮寰,1995,國際金融體系,台北市:台灣商務。
研考會,1989,亞太地區區域組織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編印。
研考會,1994,亞太經濟合作與台灣角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研考會,1996,亞太集體安全體系之建構與我國扮演之角色,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來璋 ,1977,台灣區域計劃問題,出版社:台灣商務。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出版:月旦。
邱茂英,1978,臺灣稻米產銷及價格策略,臺北:海島出版社。
夏鑄九,1990,光復後台灣空間規劃論述之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夏鑄九,1995a,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3。
施敏雄、胡宏渝主編,1982,邁向均富:中華民國七十年代經濟社會發展展望,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委員會編印。
馬若孟,1979,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陳邱坤譯,出版社:牧童。
高孟定、鄭建凱,1997,台灣現行的都市計畫,發行:懋榮工商出版社。
張亞津,1989,現在經濟制度的實踐經驗,唐山出版社。
張景森,1993,臺灣的都市計劃(1895-1988),臺北市:業強。
張清溪,1995,解析經濟壟斷,出版社:前衛。
許介鱗、蕭全政(主編),1991,亞太資料集,台北市:國家政策。
許介鱗,1997,戰後台灣史記(卷一、卷二、卷三),出版社:文英堂。
許同茂(主編),1994,走向21世紀的亞太經濟,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許松根、傅祖潭、張靜貞、林建元,1996,農地釋出與工業用地政策,委託單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郭正邦,1997,臺灣的微電子世界,臺北:麥格羅希爾。
陳玉璽,1995,臺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臺灣個案研究,出版社:人間。
陳明建,1983,台灣農業勞力移出對農業經濟經營之影響,行政院經建會編印。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市:巨流。
陳忠信,1990,國家政策與政策批判的公共論述,出版: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陳希煌,1994,「臺灣經濟發展與農村綜合性建設之研究」,收錄於《臺灣農業發展論文》,毛育剛主編,台北市:聯經。
陳添枝、蘇顯揚,1988,對外投資攸關的產業政策,中華經濟研究院,工業局五年期研究報告書。
陳誠 ,1951,行政院施政報告提要,經濟部編,經濟為蹄資料彙編。台北:經濟部。
陳誠 ,1953,行政院施政報告提要,經濟部編,經濟問題資料彙編。台北:經濟部。
陳誠 ,1961,台灣土地改革紀要,出版地:中華書局。
陳鴻瑜,1994,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出版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陳添壽,1996,臺灣政經發展策略,臺北市:黎明文化。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市:巨流。
傑林.得崔克、肯尼斯.格雷曼,2000,亞洲電腦爭霸戰—創造全球競賽新規則,張國鴻、吳明機譯,出版社:時報。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臺灣經驗,出版社:卓越。
黃俊傑,1988,台灣農村的黃昏,出版:自立晚報。
黃俊傑,1995,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市:正中。
楊碧川,1996,台灣現代史年表,臺北市:一橋。
費驊 ,197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簡介」,收錄於台灣經濟發展總論,于宗先主編,出版社:聯經。
農復會,195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書。台北:農復會。
,1953,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書。台北:農復會。
農委會,1990,中華民國農業統計要覽,行政院農委會編印。
道格拉斯.諾思,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劉瑞華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詹滿容,1996,亞太集體安全體系之建構與我國扮演之角色,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發行。
葉光毅,1995,空間政治經濟學,臺北市:人間。
劉克智,1975,都市人口定義之研究,台北:經建會都市計畫處。
劉進慶,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出版社:人間。
劉健哲,1980,德國土地利用之規劃與管制—間論台灣土地利用之問題,出版社:欣林。
劉健哲,1994,土地利用規劃與管制:台灣、德國之比較研究,臺北市:正中。
潘志奇,1980,光復初期臺灣通貨膨脹的分析,出版社:聯經。
蔡明哲,1981,都市社會發展原理,印刷所:日勝印刷。
蔡宏進,1989,鄉村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政文,1978,核子時代國際關係的特質,出版:三民。
蔡政文,1997,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出版社:三民。
蔡勇美、郭文雄,1982,都市社會學發展之研究,出版社:巨流。
豬口孝,1992,國家與社會,劉黎兒譯,臺北市:時報文化。
蕭全政,1990,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出版: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臺北市:桂冠。
蕭全政,1995,台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出版社:時英。
蕭新煌、徐正光,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
蕭國和,1991,台灣農業興衰四十年,出版:自立晚報。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出版社:稻鄉。
魏仰賢,1973,臺灣海埔地開發與利用之研究,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薄慶玖,1991,地方政府與自治,臺北:五南。
關吉玉,1954,台灣經濟輯要,經濟研究社台灣分社。
櫻花綜合研究所環太平洋研究中心編著,1996,亞洲新世紀發展構圖,黃綵璋譯,臺北市:聯經。
經建會,1986,十四項重要建設計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印。
經建會,1979,十項重要建設評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印。
經建會,1989,臺灣地區各生活圈實質環境之調查報告,行政院經建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編印。
經建會,1990a,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民國八十年實施計畫(草案),台北。
經建會,1990b,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民國八十年實施計畫,第三冊,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草案),台北。
經建會,1990c,台灣統計資料1990,台北:經建會編印。
經建會,1990d,中共經濟發展策略之評估,經建會經濟研究處編印。
經建會,1991a,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第三冊,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印。
經建會,1991b,國建建設六年計畫草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印。
經建會,1993a,中華民國83年國家建設計畫書,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1995,國土綜合開發計畫簡報大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製。
經濟會,1996,現階段促進產業東移行動計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製。
經建會,1997,跨世紀國家建設計畫(民國86年至89年四年計畫暨民國86年至95年十年展望),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製。
經建會,1998,中華民國88年國家建設計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印。
經濟年報,1989,中華民國七十八年經濟年報—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製。
經濟年報,1994,中華民國八十三年經濟年報—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製。
經濟年報,1995,中華民國八十四年經濟年報—經濟結構轉變與調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製。
經濟部國貿局,1991,亞太地區繁榮之哲學,經濟部國貿局發行。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巨變:論美蘇關係與冷戰結束(上、下)兩冊,出版者: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Alvin H. Hansen,1962,一九六○年代的經濟問題,李季豪譯,美援運用委員會編印。
Francis Fukuyama,1998,誠信,李宛蓉譯,臺北縣:立緒文化。
James, Harold,2000,經濟全球化: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五日,朗布伊耶,朱章才譯,台北市:麥田出版。
John Gray,1999,虛幻矚光—資本市場全球化的危機,陳碧芬譯,出版社:時報。
Lester C.Thurow,1998,資本主義的未來,李華夏譯,臺北縣:立緒文化。
Manuel Castells,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夏鑄九譯,出版社:唐山。
Robert Gilpin,1994,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楊宇光等譯,臺北市:桂冠。
Theda Skcopol,1998,國家與社會革命,劉北成譯,臺北市:桂冠。
Zbigniew Brzezinski,1998,大棋盤,林添貴譯,臺北縣:立緒文化。
二、中文期刊
丁永康,1990,「冷戰與國際兩極體系」,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9期,頁69-81。
丁永康,1991,「美國總統布希的『世界新秩序』初探」,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11期,頁25-36。
上野秀夫,1993,「對外開放加速與『局部經濟圈』之形成」,收錄於《國際新秩序的探索與中共》,江振昌主編,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印,頁101-146。
王小東,1997,「信息時代的階級、種族與國家」,戰略與管理,97年五月,頁 15-28。
王春源,1995,「台灣產業結構變動與回顧、省思與展望」,台灣經濟,第226期,頁65-101。
王建 ,1988,「關於『國際大循環』經濟發展策略的構想」,收錄於《中國沿海地區外向形經濟發展策略》,世界經濟編輯部編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建 ,1997,「美日區域經濟模式的啟示與中國“都市圈“發展戰略的構想」,戰略與管理,1997年2月,頁1-17。
毛育剛,1998,「臺灣農地變更使用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農業與經濟,第21期,頁1-29。
毛育剛,2000,「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的兩個重要轉捩點:台灣經驗的剖析」,自由中國之工業,第90卷第3期,頁1-17。
內政部營建署,1997a,「都市計畫農業變更使用審議規範大綱」,空間雜誌,第95期,頁43-47。
內政部營建署,1997b,「農地釋出方案—答客問」,空間雜誌,第95期,頁48-55。
尹慶耀,1987,「戈巴契夫執政後的蘇聯」,問題與研究,第26卷第11期,頁22-32。
包宗和,1991,「國際體系變遷對亞太經濟情勢的衝擊」,政治科學論叢,第3期,頁85-105。
古宜靈、吳慶烜,1997,「台灣區域空間結構之變遷及展望」,台灣土地金融季刊,
第34卷第2期,頁101-116。
朱慶倫,1996,「我國國土及區域計畫制度改進芻議」,臺灣地政,第125期,頁5-16。
江大樹,1994,「加速行政區劃,暫緩省長民選」,中國時報,(1994.6.21),十一版。
江大樹,2000,「台灣行政區域調整的回顧與前瞻」,收錄於《後精省時期行政區話與行政層級調整》研討會論文集,頁1-18。
江東峰,1993,「東協各國對外貿易現況及展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6期,頁103-106。
伍星都,1994,「亞太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展望」,收錄於《走向21世紀的亞太經濟》,許同茂主編,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頁45-51。
吳伯楨,1992,「廿一世紀亞洲太平洋國家新興的經濟力量和角色」,自由中國之工業,民國81年3月,頁1-16。
吳美瑢,1993,「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制度面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11期,頁10-15。
吳祖田,1998,「『東南亞國家協會』組織之發展與回顧」,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8期,頁35-48,87。
吳清輝,1997,「國土綜合開發計畫之主要內容」,人與地,第158-159期,頁22-26。
吳濟華,1995,「國土規劃與亞太營運中心建設」,台灣經濟,第219期,頁1-20。
吳玲君,1998,「從東亞金融危機看亞太經合會建制的本質」,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6期,頁1-15。
李文志,1992,「亞太各次級經濟區域形成的戰略意義」,國家政策雙週刊,第0033期,頁3-5。
李文志,1993,「APEC發展趨勢與台灣對策分析」,國家政策雙週刊,第72期,頁9-12。
李文志,1996,「發展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政經意義」,貿易週刊,第1707期,頁12-15。
李文志,1999,「從文明衝突到大棋盤—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思考的變遷」,暨大學報,第3卷第1期,頁369-376。
李文志,2000,「評論:全球化趨勢下政府與民間社會科學研究資源的整合」,收錄於《社會科學在臺灣》論文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編印,頁1-3。
李文志、蕭全政,1996,「臺灣的亞太戰略—南聯、西和、北進」,許介鱗、蕭全政、李文志著,收錄於《臺灣的亞太戰略》,臺北市:業強,頁97-206。
李國鼎,1995,「發展高科技產業以強固台灣基地產業優勢」,自由中國之工業,第85卷第1期,頁1-3。
李昭賢,1987,「臺灣地區工業化對鄉鎮就業人口變動之影響」,農業經濟半年刊,第41期,頁1-41。
李昭賢,1991,「歐洲共同體共同農業政策對我國的啟示」,農業經濟半年刊,第49期,頁1-33。
李碧涵,1994,「台灣地區後工業轉型之國家與社會」,中山學術論叢,第12卷,頁245-282。
李碧涵,1995,「臺灣的公營企業與國家資本主義之問題」,收錄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北市:東大,頁39-70。
李碧涵,1996,「台灣企業經濟之結構轉型調整與後工業轉型」,中山學術論叢,第14卷,頁81-121。
李碧涵,1999,「市場、國家與制度安排:福利國家社會管制方式變遷」,社會學社研討會論文,頁1-21。
李瓊莉,1999a,「以參與APEC為例談經濟安全策略」,中華台北APEC通訊,第2卷第2期,頁57-64。
李瓊莉,1999b,「經濟安全概念在亞太地區的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頁39-54。
宋鎮照,1997,「亞太經合政經發展與我國因應之道」,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8期,頁1-18。
辛晚教,1999,「當前國土規劃問題」,政策月刊,第53期,頁2-8。
林正牧、江水平,1993,「九0年代區域主義與亞太區域組織的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6卷第4期,頁71-76。
林正義,1998,「東方與西方價值的保衛戰—吉隆坡東協高峰會之政治經濟發展之意涵」,海峽評論,第85期,頁21-24。
林武郎,1993,「台灣『產業空洞化』問題之探討」,自由中國之工業,第83卷第10期,頁1-6。
林武郎,2000,「兩岸加入WTO對經貿的影響」,自由中國之工業,第90卷第3期,頁19-39。
林美霞,1993,「產業空洞化的真相」,貿易週刊,第1565期,頁4-8。
林建元,1998,「重大開發計畫對城鄉發展及區域均衡之研究—子計畫四:重大交通建設對城鄉發展均衡影響之研究:工業部門」,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書,頁1-32。
林建元、辛晚教,1994,「國土開發與管理制度之建立」,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辦,「國土綜合開發」研討會論文,頁2-2:2-17。
林祐民,1998,「加入WTO對我國總體經濟的影響」,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6期,頁6-15。
林瑞穗,1980,「台北都會區的區位因素分析」,台大社會學刊,第14卷,頁113-124。
胡克威,1984,「世界體系理論初探—學術傳承與基本論點」,思與言,第21卷第6期,頁588-932。
周志龍,1996,「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空間規劃與都市政策—英國為例」,歐美研究,第26卷第4期,頁21-69。
周志龍,1997a,「資本主義全球化過程中的臺灣都市及區域發展之結構變遷」,法商學報,頁1-45。
周志龍,1997b,「全球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開發體制變遷—台灣與英國為例」,思與言,第35卷第3期,頁139-189。
周志龍,1998,「全球化發展與臺灣科技產業政策:制度與空間觀點的檢視」,都市與計劃,第25卷第2期,頁155-180。
周志龍,2000,「全球化發展與臺灣行政區劃的再結構」,收錄於《行政區域劃分研討會論文集》,頁1-24。
周添城,1986,「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與影響」,美國月刊,第1卷第1期,頁86-91。
周天城、吳惠林,1990,「台灣產業結構轉變與產業空洞化」,自由中國之工業,第74卷第4期,頁11-25。
孟森 ,1965,「台灣人口都市化與都會區域計畫」,倪世槐譯,土木工程,第7卷第3期,頁71-75。
南方朔,1988,「這是一個國際新秩序出現的時刻」,新新聞週刊,1988年10月,頁24-30。
施順意,1999,「農地使用之調整」,自由中國之工業,民國88年5月,頁27-61。
施鴻志,1999,「二十一世紀臺灣地區國土規劃的展望」,政策月刊,第53期,頁26-35。
省政府建設廳,1994,臺灣省建設統計,第34期,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編印,頁68-73。
省政府建設廳,1996,臺灣省建設統計,第36期,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編印,頁68-73。
夏鑄九,1995b,「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57-99。
孫金蘭,1994,「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對我國經貿之影響及因應對策」, 國際經濟,第17卷第11期,頁90-94。
孫清山,1983,「台灣都市社會結構指標之探討」,中國統計學報,第21卷第7期,頁14-28。
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3期,頁33-96。
張人傑,1991,「區域均衡與國土規劃」,收錄於《國家建設六年計畫評估研討會(上)》,頁1-28。
張五岳,1992,「亞太經濟整合下『大中華經濟圈』的政、經迷思,第0033期,頁5-6。
張桂林,1999,「電子商務時代的經濟區位變化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影響」,政策月刊,第53期,頁36-42。
張瑞猛、張人傑,1991,「國建計畫與國土發展」,收錄於《國土規劃之實施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編印,頁1-14。
張維邦,1995,「“國際經濟整合“的概念與界說兼評“中華經濟圈“、”華南經濟圈“的提法」,法政學報,第四期,頁61-75。
張隆盛,1992,「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建築師,第18卷第2期(第206期),頁34-36。
張麗堂,1995,「國土規劃體系之探討」,臺灣經濟,第223期,頁1-13。
徐立德,1995,「追求高生活品質的『國土綜合開發計畫』」,自由中國之工業,民國84年7月,頁1-7。
許松根,1985,「獎勵投資條例的沿革與實績」,收錄於《產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經濟學會,頁189-223。
許松根,1992,「國建六年計畫的土地改革」,收錄於《六年國建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經濟學會,頁36-46。
畢英賢,1989,「蘇聯改革與國際體系的變化」,中國論壇,第29卷第1期(第337期),頁26-31。
郭承天,1997,「單邊主義、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美歐季刊,第12卷第1期,頁1-25。
郭建中、蔡宏明,1991,「後冷戰時期國際經貿體系的變遷」,美國月刊,第5卷第9期,頁9-23。
郭建中,1992,「政治經濟學與台灣政經發展經驗」,中山學術論叢,第10期,頁89-107。
陳文鴻、朱文暉,1998,「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建議:以台灣經驗談起」,戰略與管理,1998年3月,頁12-19。
陳坤宏,1996,「台灣農村發展規劃在國土規劃中的地位與角色:從過去到未來」,屏東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2期,頁41-53。
陳添枝,1996,「產業升級與對外投資」,袁易主編,收錄於《亞太情勢的發展—安全、經濟與政治》,頁24-41。
曾旭正,1992,「二次土改:歷史計畫或競選口號」,月刊號23期,第32卷第12期,頁64-68。
曾怡仁,1995,「東協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第三世界的出路」,法政學報,第4期,頁77-88。
曾連豐,1987,「美國普遍化優惠關稅制度」,美國月刊,第2卷第5期,頁86-103。
彭作奎,1995,「臺灣農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臺灣經濟,第226期,頁12-51。
彭作奎,1996,「加入WTO臺灣農業政策之調整方向」,臺灣經濟,第229期,頁17-41。
黃仁佛、肖櫻林,1999,「試論全球化與資本流動的雙重作用」,世界經濟研究,第3期,頁10-13。
黃世鑫、郭建中,1991,「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和政府角色之定位」,收錄於國家建設六年計畫評估研討會(上),頁1-9。
黃錦堂,1993,「行政區域調整之憲法基礎」,理論與政策,第7卷第3期,頁3-15。
楊子葆,1990,「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頁33-103。
楊合義,2000,「臺灣的『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收錄於《日美台協防內幕》,中村勝範編,台北市:正文出版,頁132-168。
楊瑪利、鄭一青,1997,「第二波土地改革:炒作惡夢又起」,天下雜誌,4月號,頁33-64。
葉新興,1999,「大陸加入WTO對其總體經濟的影響」,經濟前瞻,民國87年7月,頁52-57。
葉萬安,1991,「國家建設六年計畫與問題探討」,台灣經濟,第174期,頁19。
劉小蘭,1998,「非都市土地土地資源合理化與保育之研究(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7-2621-P-004-003,頁1-5。
劉克智,1996,「開發中國家政府在科技發展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台灣經驗」,自由中國之工業,85年2月,頁1-16。
劉玉山,1999,「國土規劃的發展趨勢」,自由中國之工業,88年1月,頁1-16。
劉邦典,1991,「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與六年國建產業發展調整策略」,臺灣銀行季刊,第42卷第3期,頁1-19。
劉錚錚,1986,「臺灣地區人口空間分佈與經濟成長之關係」,臺灣銀行季刊,第40卷第1期,頁322-361。
蔡宏明,1993,「南進東協的政經策略」,貿易週刊,第1560期,頁4-9。
蔡宏明,1997a,「戒急用忍與台商登陸」,貿易週刊,第1766期,頁4-9。
蔡宏明,1997b,「戒急用忍專剋大企業?」,中國通,1997年9月,頁34-38。
蔡宏明,1999a,「金融風暴後南向政策之探討」,頁1-9。
,1999b,「APEC在促進區域整合之現況與展望」,頁1-10,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
蔡宏明,2000,「加入WTO建構兩岸特殊的經貿關係」,政策月刊,第59期,頁64-67。
鄭月遂,1997,「台灣積極朝向科技島邁進」,今日經濟,第363期,頁34-38。
鄭詩華,1991,「臺灣地區之土地改革與農村建設」,農業經濟半月刊,第49期,頁37-55。
鄭詩華,1994,「經濟高度成長後農村土地利用的問題與對策」,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1卷第3期(NO.121),頁83-97。
黎建彬,1988,「論國際體系中結構因素的變化及其對我國的影響」,邁向以開發國家—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所主辦,頁1-18。
蕭全政,1991,「亞太經濟合作的發展」,政治科學論叢,第3期,頁65-84。
蕭全政,1992a,「亞太經濟合作三十年」,國家政策雙週刊,第0033期,頁1-3。
蕭全政,1992b,「劇烈國際變遷中的台灣政經戰略」,國家政策雙週刊,第0033期,頁10。
蕭全政,1992c,「臺灣威權轉型:國民政經體制與政經改革」,中國論壇,第32卷第6期,頁4-15。
蕭全政,1994,「國際政經變遷中的心主權觀」,國家政策雙週刊,第91期,頁2-3。
蕭全政,1996,「後冷戰時代的兩岸關係」,收錄於《兩岸四地的互動整合》,王家英、孫同文、廖光生編,出版: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頁17-34。
蕭全政,1999a,「台灣民主化對政府經濟和社會職能的挑戰與因應」,理論與政策,第51期,頁1-17。
1999b,「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國際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製,頁1-25。
蕭全政、李文志,1999,「第二軌外交的內涵及對台灣的意義」,政治科學論叢,第10期,民國88年6月,頁383-402。
蕭萬長,1993,「開創二十一世紀中華民國經濟發展遠景」,自由中國之工業,82年4月,頁5-10。
蕭峰雄,1995,「我國七○年代以來產業結構變動、對外投資級國際產業分工」,臺灣經濟,第223期,頁15-36。
蕭新煌,1990,「解嚴後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中國論壇,第254期.30卷第6期,頁68-80。
謝宗林,1993,「從東協經驗看亞太經濟合作」,經濟前瞻,第32號,頁38-44。
謝宗林,1999,「1999年東協五國經濟展望」,經濟前瞻,頁60-63。
顏建發,1999,「台灣重啟南向政策的政經意含」,http://www.cepd.spring.gov.tw
蘇恒宗,1994,「中共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理論與背景分析」,復興崗論文集,第16期,頁101-126。
農委會,1992,中華民國統計要覽,民國八十一年版,頁1-26。
經建會,1991c,「民國七十九年台灣經濟建設計畫執行檢討—總體經濟計畫」,自由中國之工業,80年7月,頁1-22。
經建會,1993b,「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執行檢討」,自由中國之工業,82年10月,頁7-18。
經建會,1999,「中國大陸加入WTO評述」,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312期,民國88年11月,頁6-11。
三、中文論文與報紙
江大樹,1997,我國文官政策之形成與變遷(1949-1996):一個歷史/結構的分析途徑,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若予,1999,中國大陸國有企業體系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1949-1998),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文志,1989,美援來華(一九四六~一九四八)之政治經濟分析—歷史結構的觀點,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珊,1990,普遍化優惠關稅制度之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昭賢,1976,城鄉人口遷移之研究;南部鄉鎮之個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吳德鳳,2000,東亞金融風暴後的亞太區域安全體系之政治經濟分析,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修,1993,台灣戰後城鄉關係之政治分析(1945~1992),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胡瑞奇,1999,台灣地區區域發展社經差異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莉,1995,臺灣地區農會之政治經濟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柳嘉峰,1997,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政治經濟分析(1988-1996),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俊,1998,公民權之國家與社會分析—以一九八○年代英國為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聖琳,1989,空間分工與勞工運動之新埔地區的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許嘉緯,1999,都市建設與住宅計畫小組(1966-1971)對台灣都市規劃影響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允中,1997,新興工業國投資與區域發展:台商在馬來西亞投資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陳舜香,1998,速度與變動之間—台灣政經發展的社會面向:以資訊電子業為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莉,1995,臺灣地區農會之政治經濟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瑛,1983,自發性城鄉人口遷移之探討,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楊德睿,1993,戰後援外體制與台灣援外政策,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亮 ,1999,全球化過程中的新竹區域空間結構之變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旭伸,1997,國家、發展政策與特區計畫—以臺灣加工出口區之形成與轉變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陸霖,1988,台灣勞動體制形構的解析—歷史/結構的取向,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日報,1999/12/18,版三。
經濟日報,1995/7/5,版二。
工商時報,「濱下武志:中華經濟圈將形成區域經濟整合驅動力」,2000/1/5,版二。
工商時報,「台灣失業及貧富差距問題步入險境」,2000/1/9,版二。
中國時報,1994/11/1,版一。
中國時報,「WTO的多重面向」,1999/12/3,版十五。
中國時報,「WTO的黑暗面」,1999/12/06,版十五。
中國時報,「美國全球戰略思惟新趨勢」,2000/1/05,版十七。
中國時報,「跨入後國家時代 掌握農發契機」,2000/1/6,版十五。
英文參考文獻
Acharya, Amitav.
1995. ” Transnational Production and Security: Southeast Asia’s ‘Growth Triangle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m , vol.17, no.2, pp.173-185.
Alt, J. E. and K. A. Chrystal.
1983. Political Economics. Harvard U. Pr..
Amsden, A. H.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 Evans, T. Skocpol ed.,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Pp.78-104. New York: Cambridge U. Pr..
Apthorpe R.
1979. “The burden of land reform in Taiwan : an Asian model land reform reanalysed”. World development. (7):Pp.519-530.
Baker, James A.
1992. “A Summon to Leadership”,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簡稱Dispatch), Vol.3, No.17, April 22, pp321-324.
Bernard Mitchell,
1994. Post-Fordism, Trans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Changing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ed.. Richard Stubbs & Geoffrey R.D. Underhill. Pp.216-229.
Black, Eugene R.
1961. The Diplomac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idges, Brian.
1997. “Beyond Economics: Growth Triangles in Southeast Asia”. Asian Perspective, vol.21, no.1, pp.55-77.
Castells, M.
1977. The Urban Question, Lindin: Edward Arnold.
1983.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rs,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European cities,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and the global economy”. New left review. (204), Pp.18-32.
Chen, Edward K.Y.,
1997. Dynamic Asian Economie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he New Asia-Pacific order, ed.. Chan Heng Chee. Printed: Singapore. Pp.1-28.
Cohen ,Jean L. and Andrew Arato,
1990.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IT Press.
Chung-in Moon.
1999. “Polictical economy of East Asian development and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Pacific Review, vol.12 no.2, pp.199-224.
Cox Robert W.
1982. Production and Hegemony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World Order, H.K. Jecobsob & D.Sidjanski (ed).,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London: Sage, Pp.37-58.
Das. Dilip K.
1993. The Yen Appreci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London: Macmillan.
Dicken P,
1992. Global shift: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ondon: Paul Chapman.
1994. “The Roepke Lecture in Economic Geography Global-Local Tensions: Firm and States in the Global Space-Economy”. Economic Geography, vol.70, no.2, pp101-128.
Edward A. Olsen.
1985. “U.S-Japan-ROK Military copperation”. Asian Perspective, Vol.9 No.2, pp.169-183.
Elliott, John E.
1984. “ The Institutionalist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David Whynes, ed.,
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p59-89.
Estrella D Solidum.
1985. “the Pacific community in search of a from”. Asian Perspective, Vol.9 No.2, pp.184-219.
Feld, David,
1997. Democracy and Globalization.
Feldman, Harvey J.
1988 . “ Development of U.S.-Taiwan Relations 1948-1987 ”, Taiwan in a Time of
Transition, Harvery Feldman, Michaeln Y.M. Kau and Ilpyong J.Kim(eds.), p.135.
Friedmann, J.
1987.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Princeton: Princeton U.P.
Friedman, John.
1995. The world city hypothsis, World cities in a world-system. Ed.. Paul L. Knox & Peter, J. pp.317-329.
Gaddis, John Lewis.
1982. 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twar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lenson W.
1979.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lles Paquet.
1999. 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Gold, Thoms B.
1981. Dependent Development in Taiwan . Ph. D. Dissertation of Soc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Sharpe.
Gordon D. M.
1988. “the global economy: new edifice or crumbling foundation?”, New left review, No.168, Pp.24-64.
Haggard, S.M.
1983. Paths from the Periphery: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Doctoral dissertation, U. of California.
Haggard, S.M. and Cheng T,.
1987. State and capital in East Asian NICs , in F. C. Deyo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Ithaca: Cornall University press.
Havemem, Robert & Kenyon A. Knopf.
1970. The Market Syste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olton, Robert J.
1998.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Printed in Hong Kong.
Hsiao, Hsin-Huang Michael.
1981.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 A Macorosociological Assessment. Taipei: Academia Sinica.
Jaymin Lee.
1999. “East Asian NIE’s model of development: miracle, crisis, and beyond”, Pacific Review, vol.12 no.2, pp.141-162.
Jessop, B.
1982. The Capitalist State.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1996. Post-Fodism and the State. In Ash Amin(ed.), Post-Fordism: A Reader, Oxford, UK : Blackwell, pp.251-279.
Kanishka Jayasuriya,
1994. “political economy of demcratisation in East Asia”, Asian Perspective, Vol.18, No.2, pp.141-180.
Keeling. David J.
1996. Transport and the world city paradigm, World cities in a world-system. Paul L. Knox & Peter, J(ed..), pp.115-131.
Keohane, Robert O.
1989.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 Weatview Press.
1997.” Problematic Lucidity Stephen Krasner’s “ 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orld Politics, No.50, Pp.150-170.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m.
1998.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Vo.77, No.5, pp.81-92.
Keohane, Robert O. And Milner Helen,
1996.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30.
Klintworth, Gary,
1995. New Taiwan, New China: Taiwan’s changing rol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Printed in Singapore.
Lash, Scott. And Urry, John.
1987. Industry, Finance, Politics: Modes of Disorganization. In S. Lash and J. Urry, The End of Organized Capitalism, Cambridge, UK: Policy Press.
Linda Weiss,
1994.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East Asia: the Changing Basis of State Capcity”, Asian Perspective, Vol.18, No.2. pp85-118.
1995. “Governed Interdependence: Rethinking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East Asia”, The Pacific Review, Vol.8 No.4, pp589-616.
Logan, J. R. & Molotch, H.L.
1987. Urban Fortunes. Berkeley: U.of California P.
Lukes, Steven.
1974. Power: A Radical View.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McCoy, Al.
1971. Land Reform as Counter-Revolution: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Tenant Farmers of Asia,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 Scholars 3 (Winter-Spring).
McDermott Michael,
1998. Taiwanese outward FDI: the response to regionalization, Global competitive strategies in the new world economy- multilateralism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Firm, Hafiz Mirza (ed.,), pp.243-257.
Morgenthau, Hans J.
1954.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eter Evans.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N.J: Princeton Univerisity Press.
1997.” The Eclipse of the State? Reflections on Sataenes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Wold politics, vol.50, no.1, pp1-10.
Polanyi, Karl
199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Poter Michael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London: MacMillan.
Rana, Pradumna B. & Dowling, J. Malcoim,
1990. Foreign Capital and Asian Economic Growth,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Vol.8, No.2, pp.77-102.
Ranis, G.
1979.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I W Galenson 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Shultz, Roy Godson and Greenwood (eds.),
1993. Security Studies for the 1990s. New York: Brassey’s.
Richard V. Fricson and Nico Stehr (eds.)
2000. Governing Modern Societ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Riedel, James.
1991. “Intra-Asian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Vol.9, No.1, pp.111-146.
Rostow, W.W.
1955. The American policy in Asia. London: Chapman & Hall, Pp.43-52.
Ruggie, John.
1982.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Postwar economic order, in 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aunders. Peter,
1981. Social Theory and Urban Question.
Scammell, W.M.
1975.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 Bretton Woods and After.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Schattschneider, E. E.
1960.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Illinios: The Drydec Press.
Scott, Allen J., and Storper, Michael,
1992.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cott, M.
1979. Foreign trade. In W Galenson 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 London: Cornel Unverisity press.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s &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Explaining Social Revolutions: Alternatives to Existing Theories. In T. Skocpol(1981) State and Revolu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Sociology’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1,
Storper, Michael,
1989. The Capitalist Imperative: Territory,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Growth,
Blackwell: Cambridge.
Sudarsono, Juwono.
1997. “China as an Economic Power : A Regional View”, The New Asia-Pacific order, edited by Chan Heng Chee. Pp.90-117.
Sutter, Robert G..
1991.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anging East Asia Order: Implication for Taiwan’s Ability to Deter Possible Treats from the Mainland”,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July 1991.
The White House,
1997. “A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White House, July 1.
Urry, John,
1981. The Anatomy of Capitalist Societies: The Economy,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Wallerstein, I.
1974.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 Economy in the Sixteen century.(華勒斯坦)
Webber M J,.
1991. The contemporary transitio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 No.9, pp.165-182.
Whiting A S,
1956.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In H W Wriston ed., The United State and Far East. New York, The American Assembly.
Whitsun, D.
1987. Leisure, the State and Collective Consumption. In Horne, J. cet al., Sport, Leis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London: RKP.
Williams, William A.
1971. The shaping of American Diplomacy ,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Yue, Chia Siow.
1998.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 The Pacific Review, Vol.11, No.2:213-232.
網路資源
http://ctnews.kimo.com.tw/ 中時奇摩報
http://www.moi.gov.tw/W3/stat/handbook/list.html 內政部線上統計資料
http://www.aseansec.org/ 東協組織網站
http://www.gio.gov.tw/ 行政院新聞處
http://www.coa.gov.tw農委會
http://www.cepd.spring.gov.tw 經建會
ttp://www.cepd.spring.org.tw/intro/org/urba/l.htr 都市及住宅建設處
http://www.kmtdpr.org.tw/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http://www.planning.taipei.gov.tw/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http://www.dgbasey.gov.tw政府統計處第三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下兩冊),台北:聯經。
2. 周煦 ,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市:生智。
3. 陳忠信,1990,國家政策與政策批判的公共論述,出版: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4. 陳希煌,1994,「臺灣經濟發展與農村綜合性建設之研究」,收錄於《臺灣農業發展論文》,毛育剛主編,台北市:聯經。
5.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市:巨流。
6. 費驊 ,197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簡介」,收錄於台灣經濟發展總論,于宗先主編,出版社:聯經。
7. 劉健哲,1980,德國土地利用之規劃與管制—間論台灣土地利用之問題,出版社:欣林。
8. 劉健哲,1994,土地利用規劃與管制:台灣、德國之比較研究,臺北市:正中。
9. 蔡政文,1997,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出版社:三民。
10. 魏仰賢,1973,臺灣海埔地開發與利用之研究,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11. 丁永康,1990,「冷戰與國際兩極體系」,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9期,頁69-81。
12. 丁永康,1991,「美國總統布希的『世界新秩序』初探」,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11期,頁25-36。
13. 王春源,1995,「台灣產業結構變動與回顧、省思與展望」,台灣經濟,第226期,頁65-101。
14. 毛育剛,1998,「臺灣農地變更使用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農業與經濟,第21期,頁1-29。
15. 毛育剛,2000,「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的兩個重要轉捩點:台灣經驗的剖析」,自由中國之工業,第90卷第3期,頁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