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社(民87)。天下雜誌社1998教育特刊,海闊天空Ⅱ,87。
王明珂(民85)。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王浩威(民87)。台灣查甫人。台北,聯經。
王雅各(民85)。男性研究: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6。王麗雲(民89)。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6頁)。高雄,麗文文化。
王震武、林文瑛(民87)。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素樸心理學分析。本土心裡學研究,10,119∼164。
成虹飛(民85)。以行動研究作為師資培育模式的策略與反省:一群師院生的例子(報告編號:NSC85-2745-H-134-001 F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朱崇儀(民86)。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26(4),133-149。李文英(民89)。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心所碩士論文。李自成(民79)。論自傳(上)。當代,55,20-28。
李自成(民79)。論自傳(下)。當代,56,20-28。
李敏龍、楊國樞(民87)。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3-68。余德慧(民79)。中國男人的生涯觀。台北,張老師。
杜瑞樂(Thoraval, J.)(民80):自傳體文學與人類經驗:試論盧梭之《懺悔錄》與沈復的《浮生六記》。當代,67,88-105。
林鬱(主編)(民78)。尼采語錄。台北,智慧大學出版社。
洪鐮德、梁文傑(民84)。馬克斯的唯物史觀與道德立場:特別涉及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及分配正義的問題。思與言,33(3),199-235。
孫康宜(民83)。男性自我認同危機新看。當代,95,88-95。陳美玉(民88)。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出版社。
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瑞琴(民8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志順(民89)。教師身份認同的追尋:一個國小教師/博士生的自傳式研究。多元文化、身份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廖卓成(民83)。論傳記文的雙重文本:故事中的言談舉隅。《中外文學》,23(2),95-109蔡敏玲(民85)。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21-30。蔡篤堅(民89)。由文化變遷的觀點談男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16-19。
簡成熙(民89)。男性研究在性/別研究及教育上的價值。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0-24。
Allen, M. & Robinson, J.(民83)。如何瞭解身旁男人的內心世界(孫柯譯)。台北,遠流。(原作出版於西元1993年)
Ayers, W.(民88)。幼教典範: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江麗美譯)。台北,桂冠。(原作出版於西元1989年)
Bruner, J.(民90)。教育的文化(宋文里譯),台北,遠流。(原作出版於西元1996)
Denzin, N. K.(民88)。解釋性互動論(張君玫譯)。台北,弘智文化。(原作出版於西元1990年)
Farrell, W.(民77)。男性解放(鄭至慧等人譯)。台北,婦女新知。
Freedman, J. & Combs, G.(民89)。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譯)。台北,張老師出版社。(原作出版於西元1999年)
Huberman, M.(民88):〈獨立教書匠在教職中的模式〉。載於Little, J. W.及Mclaughlin, M. W.編:教師工作(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3-59頁)。台北,桂冠。(原作出版於西元1993)
Jung, C. G.(民86)。榮格自傳(劉國彬、楊德友合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作出版於西元1961年)
Metz, M. H.(民88)。教師對其學生的最終依賴。載於Little, J. W.及Mclaughlin, M. W.編:教師工作(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129-179頁)。台北,桂冠。(原作出版於西元1993)
Naifeh, S & Smith, G. W.(民78)。男人為什麼不開放:打開男性拒絕親密關係的心結(林秋蘭譯)。台北,遠流。
Neuman, W. L.(民89)。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原作出版於西元1997年)
White, M. & Epston, D.(民90)。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吳熙娟譯)。台北,心靈工坊。(原作出版於西元1990年)
二、英文部分:
Butt, R . L & Raymond, D.(1987).Argument for using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understanding teacher thinking: The case for biography.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 7(1),62-93.
Neumann, A & Peterson, P. L.(1997).Researching Live: Women, Scholarship, and Autobiography in Education. In Neumann, A & Peterson, P. L.(Ed.). Learning from our live: women , Research , and autobiography in education(pp.1-17).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Pinar, W. F.(1988). Autobiography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self .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 , 8(1), 7-33.
Smith, L. M.(1996). Biographical Method.In Denzin , N. K. and Lincoln, Y. S.(Ed.).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286-305).London: Sage.
Smith, K. S.(2000). Sensitive Issues in Life Story Research. In Moch, S. D. & Gates, F. M.(Ed.).The Researcher Experi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pp.3-21). London:Sage.
Paul, S.(2001). Real Men or Real Teachers ? : Contradictions in the Lives of Me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 Harriman:Men’s Studies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