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5: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慶峰
研究生(外文):chen chin feng
論文名稱:從心流(flow)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
指導教授:蔡明達蔡明達引用關係鍾志明鍾志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3
中文關鍵詞:心流線上遊戲遠距臨場感參與動機使用行為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57
  • 點閱點閱:46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1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心流(flow)理論在線上遊戲使用上的應用,並以台灣的線上遊戲使用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參與線上遊戲時是否曾產生心流經驗。本研究以個案訪談和文獻探討歸納整合出研究的理論,然後採「問卷調查法」在WWW上放置問卷進行資料的蒐集,總共回收了2081份問卷,刪除重複填寫以及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總計1800份。
2000年台灣線上遊戲據估計有新台幣6、7億的規模,可以預期的是,2001年將成長至20億。為什麼線上遊戲可以迅速擄獲全球玩家的心?為什麼線上遊戲可以在玩家心理產生某種程度的價值觀影響,讓玩家廢寢忘食?本研究試著以Hoffman & Novak所提出的心流(flow)模型為理論基礎,調查台灣線上遊戲玩家的人口特徵以及遊戲的使用背景,並以人口特徵和使用背景為自變項,利用t檢定和MANOVA檢驗在參與動機、線上遊戲特性認知、參與行為以及心流經驗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最後以路徑分析檢驗整個線上遊戲心流經驗模型,描繪出參與動機、線上遊戲特性認知、參與行為以及心流經驗四個構面之間的關係。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論文架構4
第四節 研究範圍6
第五節 研究限制6
第六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網路使用者的人口特徵及使用行為9
一、網路使用者的人口特徵9
二、網路使用者之使用行為12
三、小結14
第二節 線上遊戲14
一、遊戲的定義14
二、電子遊戲型態17
三、線上遊戲的特質20
四、小結25
第三節 心流經驗25
一、心流(flow)的定義26
二、心流經驗的相關研究28
三、小結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3
第一節 個案訪談整理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34
第三節 研究設計35
一、研究變項操作定義35
二、研究假設36
三、問卷設計38
第四節 資料搜集方法41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4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解釋43
第一節 研究樣本特徵描述43
一、 研究樣本人口特徵43
二、 研究樣本遊戲使用背景因素45
三、 小結47
第二節 參與動機、線上遊戲特性認知以及參與行為的因素分析48
一、參與動機量表分析48
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量表分析53
三、參與行為量表分析59
四、線上遊戲心流經驗各構面的分析63
第三節 樣本人口特徵與參與線上遊戲動機之關聯性分析66
一、性別和參與動機方面66
二、年齡和參與動機方面67
三、教育程度和參與動機方面68
四、職業和參與動機方面70
五、有無個人電腦和參與動機方面71
六、接觸時間和參與動機方面72
七、上線地點和參與動機方面73
八、上線方式和參與動機方面74
九、參與程度和參與動機方面76
十、小結78
第四節 樣本人口特徵與線上遊戲特性認知之關聯性分析80
一、性別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80
二、年齡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81
三、教育程度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84
四、職業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88
五、有無個人電腦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88
六、接觸時間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89
七、上線地點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90
八、上線方式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92
九、參與程度和線上遊戲特性認知方面94
十、小結96
第五節 樣本人口特徵與參與行為之關聯性分析97
一、性別與參與行為方面98
二、年齡與參與行為方面98
三、教育程度與參與行為方面100
四、職業與參與行為方面101
五、有無個人電腦與參與行為方面102
六、接觸時間與參與行為方面102
七、上線地點與參與行為方面104
八、上線方式與參與行為方面105
九、參與程度和參與行為方面106
十、小結108
第六節 樣本人口特徵與心流經驗之關聯性分析109
一、性別與心流經驗方面110
二、年齡與心流經驗方面110
三、教育程度與心流經驗方面111
四、職業與心流經驗方面112
五、有無個人電腦與心流經驗方面113
六、接觸時間與心流經驗方面113
七、上線地點與心流經驗方面114
八、上線方式與心流經驗方面114
九、參與程度和心流經驗方面115
十、小結116
第七節 線上遊戲心流經驗架構之路徑分析117
第八節 假設驗證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研究討論121
一、線上遊戲參與者的現況121
二、人口特徵、使用背景與心流經驗各構面之分析123
第二節 研究結論129
第三節 研究建議130
一、實務上的建議130
二、後續研究建議131
參考文獻133
附錄:本研究之問卷140
卜慶玲(1995)。虛擬社區內的傳播研究,以交通大學資科系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天下雜誌(1998)。網路大調查社會中堅-擁抱網路。天下雜誌出版社。
王靜惠(1998)。網路瀏覽涉入與流暢經驗之相關性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怡儒(1988)。幼稚園戶外遊戲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姝蒨(1996)。電子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統雄 (1999)。從蜃樓到綠洲:臺灣網路使用者系列調查,1996-1999。國立交通大學一九九九第一屆傳播與科技研討會。
吳齊殷(1998)。真實社區與虛擬社區:交融、對立或互蝕?。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沈育吉。(1997)。全球資訊網上的多人情境學習遊戲。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榮(1998)。電腦角色扮演遊戲中的神話原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聖和。(2000)。遊戲理論及幽默感應用於設計教育之可行性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欣戊(1989)。發展心理學。空大。
張紹勳(1998)。網路使用者參與虛擬社區動機、滿意度、及臨場感之研究。第四屆國際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滄海書局。
張紹勳、林秀娟(2000)。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張德儀(1998)。WWW使用者之瀏覽行為與心理探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建隆。(2000)。線上遊戲作為一種廣告形式的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昕周。(1997)。建構取向的遊戲式MUD學習環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譯J.E. Johnson, J. F. Christie, T. D. Yawkey(1994)。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揚智文化。
陶振超(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WWW)使用者調查。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志民(1997)。遊戲是玩牌。教育研究雙月刊,第58期,頁1-42。
黃立文(1998)。網路使用的快感與神迷-遊戲理論與網路瀏覽行為之初探,台灣學術網路一九九八研討會。
黃瓊慧(2000)。從沈浸(flow)理論探討台灣大專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幼蘭譯 Hafner K. & Lyon M.(1998)。網路英雄。時報。
楊淑朱和林聖曦(1995)。國小二年級學童在現代和傳統遊戲場的遊戲器具選擇及遊戲行為比較之研究。嘉義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學報。
電腦玩家(2000)。No. 112。Pchome出版集團。
廖川仁(1997)。虛擬實境在國小高年級教學課程開發之研究-以自然科學天文教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元禎(1998)。虛擬社群創新採用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蕃薯藤調查網(1999)。蕃薯藤第四次台灣網路使用調查。URL: http://survey.yam.com/survey1999/index.html
蕃薯藤調查網(2000)。蕃薯藤第五次台灣網路使用調查。URL: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0/index.html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特質之探索。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Bleeker, S. E., & Sawyer, A. G. (1994). The virtual organization, Futurist, March-April, 9-14.
Bloch, L. D., Sherrell, & Ridgway, M. N. (1986). Consumer search: An extended framework.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June), 119-126.
Bruckman, A. & Resnick, M. (1993). Virtu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 Results from the MediaMOO Projec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space(3Cybercon), May 15, 1993.
Carmines,E.G. & Mclver.(1981). Analyzing Models with Unobserved variables: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 in G.W. Bohrnstedt & E.F. Borgatta(eds). Social Measurement: Current Issues.Beverly Hills,CA: Sage,65-115.
Castells,M.(1997).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夏鑄九等譯(1998),“網路社會之堀起”。台北:唐山出版社。)
Chen, H., Wigand, T. R., & Nilan, S. M. (1999). Optimal experience of web activit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5(5), 585-608.
Chorafas, D. N. & Steinmann, H. (1995). Virtual Realit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CNET. (2001). CNET科技資訊網 URL: http://taiwan.cnet.com/glossary/term/0,2000029414,2000051386,00.htm?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1988). Introduction to part IV.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S.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LeFevre, J. (1989).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5), 815-822.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 Harper & Row.
Curtis, P. (1992). Mudding: Social Phenomena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ies. Paper present at Proceedings of Direc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Advanced Compuing (DIAC''92) Symposium, Berkeley, Calif., May 2-3, 1992.
Dutton, W. H., Rogers, E.M.& JUN, S.H. (1987). Diffusion and social impacts of personal computer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4(2), 219-250.
Dyson,E.(1997).Release 2.0 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李令儀、羅慧雯、許家馨等譯(1997)。版本2.0“白宮與微軟都在聆聽的數位生活”。台北:大塊文化。)
FIND. (2001). FIND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URL: http://www.find.org.tw/0105/focus/0105_focus_disp.asp?focus_id=172
Garvey, C. 1977. Play. London: Fontana Open Books.
Ghani, A. J., & Deshpande, P. S. (1994).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erience of optimal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8(4), 381-391.
GVU''s Tenth WWW User Survey (1998). URL: http://www.gvu.gatech.edu/ user_surveys/survey-1998-10
Hagel III, John and Arthur G. Armstrong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eeter, C. (1992). Being There: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presence. Presence, 1(2), 262-271.
Hoffman, D., & Novak, P. T. (1997). A new marketing paradigm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pecial Issu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13, 43-54.
Hoffman, L. D., & Novak, P. T. (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60(July), 50-68.
Iamasia. (2000). 互聯網測量專業團體 iamasia. URL: http://www.iamasia.com/presscentre/pressrel/pressrel_news_b5.cfm?content_id=322
Kaiser,H. F. (1960),“The Varimax Criterion for Analytic Rotation on Factor Analysis,”Psychometrika, p.189.
Kleinbaum, D. G, Kupper, L. L., & Muller K. E. (1988).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ultivariable Methods(2nd ed.). Boston: PW S-KENT.
Malone, T. W., & Lepper, M. R. (1987). Making learning fun: A taxonomy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In R. E. Snow & M. J. Farr (Eds.), Aptitud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3:Conative and affective process analysis, 225-254.     Hillsdale, NJ:Erlbaum.
May, T. C., “Crypto anarchy and virtual communities,” Dec. 1994.
McKenna K. Y. A., & Bargh J. A. (1998). 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5(4), 651-655.
NetValue(2001):〈NetValue 公布最新台灣網路調查報告〉。URL: http://tw.netvalue.com/presse/index_frame.htm?fichier=cp0007.htm.
Novak, P. T., Hoffman, D. L., & Yung, Y. F. (1998a). Model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low experience among web users, INFORMS Marketing Science and the Internet Mini-Conference, MIT.
Novak, P. T., Hoffman, D. L., & Yung, Y. F. (1999). Measuring the flow construct in online environments: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Marketing Science.
Nunnally, J. 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1978.
Pedhazur, J. E. (1982). Multiple regression in behavior research. Fort Worth, Texa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Reid, E. (1994). Cultural Formations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ies. Master''s Thesis. URL: http://www.ee.mu.oz.au/papers/emr/index.html(19 May 1996)
Reid, E.(1995). Virtual worlds: culture and imagination. In Steven G. Jones(Ed.),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pp164-183)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Inc.
Rieber, L. P.(1996).“Seriously considering play: Design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 blending of microworld, simulations, and games.”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4(2), 43-48.
Rubin, K. H., Fein, G.G.,& Vandenberg, B.(1983). Play. In P.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psychology : Vol.4.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4th ed., 639-774). NewYork : Wiley.
Serpentelli, J.(1993).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Bachelor’s thesis, Dept. of psychology, Haverford College.
Sheridan, T. B. (1992). Musing on telepresence and virtual presence. Presence, 1(1), 120-126.
Short, J., Williams, E. &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John Wiley.
Steuer J. (1995). Defining virtual reality: Dimensions determining telepresence. In F. Biocca & M. R. levy(Eds.), Communication in the age of virtual reality , 35-56. Hillsad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Webster, J., & Martocchio, J. J. (1992). Microcomputer playfulness: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with workplace implications. MIS Quarterly, 16(2), 201-226.
Webster, J., Trevino, K. L., & Ryan, L. (1993). The dimensionality and correlates of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9(4).
Wortzel. R.(1979), New Life Style Determinants of Women’s Food Shop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9, Vol..43, 28-2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