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2: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巫雅菁
研究生(外文):Ya-Ching Wu
論文名稱: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ell-being
指導教授:羅文基羅文基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幸福感大學生
外文關鍵詞:Well-beinguniversity stud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17
  • 點閱點閱:116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5
「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旨在調查台灣地區大學生之幸福感指數,並深入探討其內含因素及提升大學生幸福感之道。本研究首先探討台灣地區大學生幸福感現況,並分析其和20歲以上民眾幸福指數之差異情形,同時就不同背景變項(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院類別、永久居住地、休閒活動類型、社團活動類型),分析、探討可能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因素,並透過和研究對象直接接觸,瞭解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的方法。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幸福感量表」、「個人基本資料」,以及焦點團體之「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以台灣北、中、南、東地區1844位大學生為樣本進行調查。調查所得結果,在量的資料方面,分別採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在質的資料方面,以訪談對話謄錄及分析等方法,以回答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結論為:
一、大學生的幸福感傾向於正向態度,但程度不強
二、大學生的整體幸福感比20歲以上民眾的整體幸福感低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不是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四、不同休閒活動類型大學生,幸福感有所不同,其中,體能類、戶外非體能類,以及社交類休閒活動大學生幸福感明顯高於從事室內靜態類休閒活動之大學生
五、不同社團活動類型大學生,其幸福感明顯不同,其中從事學術性、體育性、康樂性、服務性社團活動大學生幸福感明顯高於無參與社團活動之大學生
六、大學生的休閒滿意度愈高,幸福感也愈高
七、幸福是一種主觀意識,人人迥異,同時受傳統文化影響
八、生活目標明確的大學生有較高的幸福感
九、經濟壓力影響大學生的幸福感
十、對事物的期待過於理想化減損大學生的幸福感
十一、社會支持是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十二、生涯規劃、增進人際互動,以及培養知足常樂的心態都是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的良方
目 錄
謝辭 vii
中文摘要 ix
英文摘要 xi
目錄 xiii
表目錄 xv
圖目錄 x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問題………………………………………………7
第三節名詞界定………………………………………………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幸福感的義理分析……………………………………15
第二節幸福感的理論與概念分析……………………………24
第三節幸福感的量測方法……………………………………35
第四節幸福感的實證研究……………………………………42
第五節焦點團體研究法………………………………………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5
第一節研究架構…………………………………………………65
第二節研究對象…………………………………………………66
第三節研究工具…………………………………………………72
第四節實施程序…………………………………………………78
第五節資料處理…………………………………………………8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9
第一節 大學生幸福感現況之分析……………………………8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幸福感之差異分析………………94
第三節 焦點團體訪談分析……………………………………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117
第二節 建議……………………………………………………122
參考書目 131
中文部分……………………………………………………………131
外文部分……………………………………………………………135
附 錄 139
附錄一 大學生幸福感問卷……………………………………139
附錄二 施測說明書……………………………………………148
附錄三 參與團體意願、時間、地點調查表…………………149
附錄四 團體規範………………………………………………151
附錄五 量表使用同意書………………………………………15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譯(民88)。焦點團體訪談。台北:五南圖書。
李玉嬋(民89)。焦點團體研究法─評估輔導需求的利器。輔導季刊,36卷,4期,41-46。
呂政達(民76)。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出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文化。
呂敏昌(民82)。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清松(民80)。生命的實現與開放。出自中國人的快樂觀─淡泊與豁達。台北:張老師文化。
余振民(民88)。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余德慧編(民76)。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子雯(民85)。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幼妃(民66)。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明隆(民89)。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料。
吳芝儀、李奉如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
周春才原著(民88)。漫畫易經。台北:台灣先智。
洪幸妙(民86)。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施建彬(民8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中宜(民86)。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胡家欣(民89)。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筱鈞、黃志成(民74)。曾氏心理健康量表之修訂經過報告。測驗年刊,32,97-102。
俞懿嫻(民86)。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目的價值論與目的倫理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8,177-193。
涂秀文(民8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孫效智(民86)。道德與幸福之間。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卷,2期,29-43。
翁樹澍(民79)。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民89a)。中華民國大專院校概況統計─八十八學年度。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民89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八十九年。教育部統計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編(民71)。大專導師手冊。台北:天馬。
張玉鈴(民87)。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定綺譯(民82)。快樂,從心開始。台北:天下文化。
張素凰(民81)。憂鬱性歸因理論前瞻性研究方式的驗證:以大學生為樣本的探討。國科會研究計畫。
張春興(民8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琇珺(民89)。國小兒童之學業成績社會比較與自尊、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怡玲(民84)。青少年母子互動與婦女及其子女心理社會幸福感─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俊賢(民83)。大學生之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陸洛(民87)。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編:人文及社會科學,8卷,1期,115-137。
莊慧秋(民76)。幸福哪裡來?--幸福理論的探索。出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正鵠、楊瑞珠(民87)。「大專生文化與心理態度量表」之編製與調查。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青少年文化與心理態度之分析與探討」專案研究第三期系列(七)。
黃金黃(民73)。道德經與人生。台北:逸群圖書。
黃淑芬(民70)。大學生自我統整與職業成熟及自我確認之關係。台灣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智慧(民80)。般若菩提心。台北:耀文圖書。
黃錦鈜(民77)。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曾貝露(民89)。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導向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中芳總校訂,楊宜音、張志學等譯(民86)。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上)--情感篇。台北:遠流。
楊國樞(民76)。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圖書。
楊國樞(民81)。中國人與自然、他人、自我的關係。出自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圖書。
董智慧(民87)。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聖嚴法師(民85)。聖嚴說禪--100個醒世、明心的智慧禪語。台北:遠流。
劉兆明(民87)。大學入門--開創成功的大學生涯。台北:遠流。
劉敏珍(民89)。老年人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張茂桂(民84)。台灣地區大學生生活滿意與幸福感之研究:多元差距理論的檢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顏映馨(民88)。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羅凱南(民90)。社會支持、人格特質、個人屬性對老年人心理幸福滿足感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edge.
Argyle, M., & Lu, L. (1990). The happiness of extraver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 1011-1017.
Beck, L. C., Trombetta, W. L., & Share, S. (1986). Using focus group sessions before decisions are made. North Carolina Medical Journal, 47(2), 73-74.
Bortree, W. H. (1986). Focus groups reduce innovation risks. Bank Marketing, 18(11), 18-24.
Bradburn, N. M. (1969).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hicago: Aidine.
Buncher, M. M. (1982, September 17). Focus groups seem easy to do and use, but they’re easier to misuse and abuse. Marketing News, 14-15.
Calder, B. J. (1977). Focus groups and the nature of 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14,353-364.
Calder, B. J. (1978, October 20). Surveys’ objective: To improve focus group studies. Marketing News, 1-5.
Campbell, A. (1981). The sense of Well-Being in America. New York: McGraw-Hill.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dgers, W. L. (1976).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antril, H. (1965). The pattern of human concerns.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Csikszentmihalyi, M., Larson, R., & Prescott, S. (1977). The ecology of adolescent activity and experi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6, 181-294.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Emmons, R. A. (1991). Personal striving, daily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9(3),453-472.
Evenbeck, S. (1996). The urban first year experience: Building community benefits faculty and other university professionals and serves students well. Country of Publication. (ED 418 608)
Fazio, A. F. (1977). A concurrent validational study of the NCHS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Dept. of H. E. W. Publ. No. HRA-78-1347). Hyattsville, MD: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Folch-Lyon, E., & Trost, J. F. (1981). Conducting focus group sessions.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12(12), 443-449.
Furnham, A., & Brewin, C. R. (1990). Personality and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1(10), 1093-1096.
Headey, B., & Wearing, A. (1990).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731-739.
Hendershott, A. B., Wright, S. P. & Henderson, D. (1992). Quality of life correlat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NASPA Journal, 30(1), 11-19.
Holahan, C. K. (1988). Relation of life goals at age 70 to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terman’s gifted men and women. Psychology and Aging, 3(3), 286-291.
Krueger, R. A. (1986). Focus group interviewing: A helpful technique for agricultural educators. The Visitor, 73(7), 1-4.
Lu, L., & Argyle. M. (1993).TV watching, soap opera and happiness.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9(9), 501-507.
Lu, L., & Argyle. M. (1994).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s a func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10(2), 89-96.
Lu, L., & Shih, J. B. (1997a). Sources of happine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7(2), 181-187.
Lu, L., & Shih, J. B. (1997b). Personality and happiness: In mental health a mediat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2), 249-256.
McQuarrie, E. F., & McIntyre, S. H. (1987). What focus groups can and cannot do: A reply to Seymour.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4, 55-60.
Merton, R. K. (1987). The focused interview and focus groups: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1(4), 550-556.
Michalos, A. C. (1985). 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MD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3, 225-252.
Michalos, A. C. (1986). Job satisfaction,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 review and a preview. In F. M. Andrews(Ed.),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of life, 57-83.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Micholos, A. C. (1991). Global report on student well-being. (Volume IV: Religion,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health).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Morgan, D. L. (1988). Focus groups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Morgan, D. L. (1998). The focus group guidebook. Focus Group Kit 1. New Delhi: Sage.
Rim, Y. (1993). Valus, happiness and family structure variab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5(5), 595-598.
Robinson, J. P. (1977). How Americans use time. New York and London: Praeger.
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 (1990). Focus groups: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Delhi: Sage.
Thoits, P. A. (1982).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 145-159.
Veenhoven, R. (1993). Happiness in nations. Rotterdam: Risbo.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Warr, P. & Payne, R. (1982). Experience of strain and pleasure among British adult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6,1691-1697.
Yoell, W. A. (1974). How useful is focus group interviewing? Not very…post-interviews reveal. Marketing Review, 29, 15-1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