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9: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沈正彥
研究生(外文):Parkes-C.Y. Shen
論文名稱:兩岸主權問題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Sovereignty Between R.O.C. and P.R.C.
指導教授:張顯超張顯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Hsien-ch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大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1
中文關鍵詞:兩岸主權兩岸關係主權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兩國論
外文關鍵詞: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oss-straita special state to state relationstate to state relationshipthe issue of soverignty between the cross-strsitsovereign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9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1999年7月,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在其總統任內接受媒體「德國之聲」訪問時,提出了兩岸關係是「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因而引起國內與國際上不同的反應;隨後,在中華民國官方對於「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主張的說帖上認為,無論從法律、歷史或現實狀況而言,兩岸關係確實為兩個不互相隸屬的國家。「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對於主權問題與兩岸定位的觀點,揚棄了過去中華民國方面所堅持,但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想當然爾的加以批判,認為這不但違反了其所認為的「一個中國」的原則,阻礙了「祖國」統一的進程,並單方面的宣稱兩岸間交流、協商的基礎已不復存在。

  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攻武嚇及美國方面不表支持後,中華民國方面對於「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立場聲明也有所退縮的跡象,即使在一般被認為是獨派的民進黨,其在2000年總統大選後贏得執政權,當選總統的陳水扁在選前雖然支持「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的觀點,並主張儘快修憲及修改國家統一綱領,但其就任總統後,在主權問題上並無體現選前的主張。因此從「特殊國與國關係」論提出後的發展過程裡,是兩岸主權立場衝突過程中的一縮影。事實上,從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政府在主權立場的論述上,不但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打壓,從國際現實環境的層面而言,更凸顯中華民國在主權主張上的困境。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地位逐漸上昇,其在解決「台灣問題」的姿態上,似乎也有提高的意味。1996年台海危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的策略有了轉變,而這樣的轉變與其在國際社會中政治地位的提升有關。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間的關係而言,事實上在1997年與1998年兩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元首互訪的高峰會,及在其它場合所舉行正式與非正式的會議後,可以顯見的是因兩國關係的深化發展,美國在處理其「一個中國」問題與兩岸政策上,已有了明顯的若干轉變。

  主權問題原本是國際法上的議題,但兩岸主權問題由於糾葛出國際政治,特別是「美、中、台」三角關係的角力,因此政治面的複雜程度,遠超過單純的主權國際法的法律理論鋪陳。回顧自1949年以來「中、美、台」關係的轉變,美國從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之唯一代表,到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以國內法之形式規範及處理與中華民國之政治關係,這樣的過程,可以看出美國在「兩岸主權問題」上的轉變已涉及相當複雜的國際政治因素。中華民國是不是一個國家?在1971年以前並不是問題,但在國際社會所認同之「一個中國」不再確定是中華民國後,中華民國是不是一個國家,卻成了一個法理上與政治性的爭議。準此,兩岸主權爭議的問題不但是國際法上的問題,更是國際政治與國際現實的問題。而本文將從國際法與國際政治切入,研究台海兩岸的主權問題,其研究之目的在於:
一、 探討兩岸主權爭議之起源,及兩岸因應環境之改變,在主權主張上的變遷過程。
二、 運用國際法與國際政治的相關學說,探究兩岸在各時期之主權立場的相關的法理意涵及其主權立場轉變的一些政治意涵。
三、 探究兩岸主權內在衝突的議題,並陳述及評析兩岸曾在主權議題上的一些對話與協商。
四、 從中華民國因應環境而在主權主張上有所轉變的過程中,了解兩岸主權問題所涉及的國際政治因素遠超過主權的國際法理論述,並探究當前中華民國在主權主張上的制約與困境。
In july 1999, the former President Lee of R.O.C. made a response to questions submitted by the reporter of Deutsche Welle radio station from German. Lee brought up an idea that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is "as a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or at least a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Thus, the statement caused different reflection from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The statement of "a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that represents in sovereignty and the statehood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abandons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that R.C.C.insisted in the past but differs from the view of P.R.C.. Certainly, P.R.C. criticized such kind of statement that violates "one China" principle and blocks the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unification.Soon, P.R.C. unilaterally declared the fundation of the exchange and the discussion not existed any more.

After a series of verbally disparaged and militarily intimidated from P.R.C. and not supported from U.S.A. government, R.O.C. has obviously shrunken back in the statement of "a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Even after the D.D.P. which was definded independential party won the president campain of 2000, the president elect Cheng didn't show out his view of suportting "a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and amending constitution and as soon as possible that brought up before the president campain. Therefor, in the process after bringing up "a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it show out an epitome of the sovereignty conflict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n fact, the statement of sovereignty that the R.O.C government declared from 1949 had been suppressed by P.R.C..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t bulges out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R.O.C.'s sovereignty.

The thesis, "the sovereignty between R.O.C. and P.R.C.", investigates the sovereignty issue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from 1949 to 2000. It founds on an approach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ough sovereignty is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law. But the thesis supposes an idea that the sovereignty issue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s an political issue more than a legal. The thesis would prove this view by describing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vents and bringing up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contracts, official proclamation of the sovereignty issue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from 1949.So,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would bring up a point, that is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R.O.C.'s sovereignty.
兩岸主權問題研究
目  錄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架構
第五節 研究限制

第貳章 國際法上有關主權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主權的演變與國際法的關係
第二節 國際法上有關國家的成立
第三節 承認理論的外交實踐與現實主義
第四節 兩岸的主權問題

第參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問題的主張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主權的原則
一、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二、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時期對台主權主張與策略
   一、解放台灣時期(1949—1969)      
    「武力解放台灣」:以武力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和平解放台灣」:以談判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二、中美關係解凍時期(1969—1979)    
     對台主權立場不變
     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之地位
     美國權宜性的處理「一個中國」問題
三、對台政策調整時期(1979—1987)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在台灣問題上取得進展
     提出「一國兩制」的主權統合模式
    「一國兩制」的主權意涵
四、兩岸開放交流時期(1988—1996)
     對於中華民國之務實外交提出抨擊
     系統化對台主權問題基調

第肆章 中華民國對主權的主張與調整    
第一節 「漢賊不兩立」時期(1949—1971)
一、主張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二、主張固有疆域之領土主權
   三、主張台、澎之主權已歸屬於中華民國
第二節 中華民國外交受挫時期(1971—1979)
   一、已不再積極主張「一個中國」    
   二、強調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第三節 外交政策調整時期(1980—1990)
   一、轉趨彈性的傳統主權觀念
   二、不迴避「雙重承認」
第四節 修憲調整時期(1990—1995)
   一、主張兩岸分裂分治的現狀
   二、不爭「中國」代表權

第伍章 兩岸主權主張的內在衝突與協商  
第一節 兩岸對主權觀念上的不一致
第二節 兩岸主權主張的內在衝突分析
第三節 兩岸對於主權問題的協商
   一、「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主權擱置協議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一個中國新詮釋的訊息

第陸章 「特殊國與國關係」提出前後的發展
第一節 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背景分析
   一、在兩岸關係上
   二、國際因素(美國)
   三、中華民國國內因素
第二節 「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論述
第三節 各方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論的反應
   一、台灣內部的反應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應
   三、美國的反應
第四節 中華民國對「特殊國與國關係」的修正       一、回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回應
第五節 陳水扁新政府上任後的發展
   一、新政府在主權問題上釋出善意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提「92年共識」
   三、新政府不提「兩國」、迴避「一中」

第柒章 結 論             
第一節 兩岸主權問題的本質
第二節 中華民國主權主張上的困境
   一、內部環境的制約         
   二、兩岸關係上的制約  
   三、國際政治環境的制約(以美國因素為探討)
  
參考資料

附 錄

圖表目錄
<表一>兩岸主權主張比較表(1949-1970)
<表二>兩岸主權主張比較表(1971-1979)
<表三>兩岸主權主張比較表(1980-1993)
<表四>兩岸主權主張比較表(1994-1998)
<圖一>歷年來民眾統獨之變化
參 考 資 料

一、 英文書目

�� Anthony Kubek, "How the Far East War Lost: America Policy and Creation of Communist China, 1941--1949", (Chicago Regnery Co., 1963).
�� Bruce Russett and H. Starr, "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9).
�� David Easton,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Y.: John Wiley & Sons, 1965).
�� Doak A. Barnett, "Chian and Major Power in East Asia",(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1977).
�� Doak A. Barnett and Edwin O. Reishau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 the Next Decade"(New York : Praeger Publishers, 1970).
�� George H. Sabine,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3rd Edition(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m, 1061).
�� George H. Kerr, "Formosa Betrayed", (Boston, Massachusett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5).
�� Green H. Hackworth, "Digest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 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0).
�� Hans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5th 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73).
�� Henry A. Kissinger , "White House Years",(Boston, 1979)
�� Helmut Steinberger , "Sovereignty , in Encyclopeida of International Law" , Instalment 10 (Netherlands, Elsevier Scinece Publisher, 1987).
�� Ivo D. Duchacek, "Nations and Nen: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er, Inc. 1971).
�� James N. Rosenau ,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Frances Pinshr , 1980).
�� James H. Mann,"About Face--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轉向),林添貴譯,台北:先覺,1999年。
�� Jean Bodin, "On Sovereignty: Four Chapters from The Six Books of a Commonwealth", trans. Julian H. Frankl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Jean-Jacque Rousseau, "Social Contract", trans. By Donald A. Cress,(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7).
�� John D. Harbron, "Canada Recognises China" ( Toronto: Canad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74).
�� J. G. Stark,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Butterworths (London, 1989).
�� John T. Rourk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 4th edition,(Guilford, Connecticut: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 1993).
�� John Locke,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0).
�� Julie Mostov, "Power, Process, and Popular Sovereign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L. Oppenheim, "International Law", Vol 1, 8th ed., (London: Longmans, Green, 1955, p.304).
�� Mark V. Kauppi and Paul R. Viotti , "The Global Philosophers : World Politics in Western Thought ", (New York : Lexington Books , 1992) .
�� Paul Kennedy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New York : Random House , 1987).
�� President Clinton ,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White House at Work, June 11, 1998. Available from http://www.whitehouse.gov/WH/Work/061198.htm
�� Restatement of Law, "Restatement of Foreign Relations Law of the States",(Minn: St., Paul, American Lae Institute, 3ed., 1987).
�� Richard Nixon, " Victory without War",(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8).
�� Robert H. Jackson, "Quasi-State: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Third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Robert E. Riggs, "U.S./U.N.--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 Meredith, 1971).
�� Robert L. Bledsoe & Boleslaw A. Boczek, "The International Law Dictionary", ABC-CLIO Press (Oxford, England 1987).
�� Thomas Hobbes, "Leviathan",(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58),
�� T. J. Lawrence ,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 (Boston: D. C. Health & Co. ,1915).
�� Thomas W. Robinson, "The Sino-Soviet Border Dispute : Backg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March, 1969 Clashes", RM-6171-PR(Santa Monica, Ca : Rand Corporation, August 1970).
�� Walter S. Jones, "The Logic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85).

二、 英文期刊

�� Andrew J. Nathan, "What's wrong with American Taiwan policy : Fundamental U.S. Interests in the Face of Chang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00, 23:2, p.93--106.
�� D. P. O'Connell, "The Status of Formosa and the Chinese Recognition Problem", American Journal International Law, Vol. 50, April 1956.
�� E. Lauterpacht,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the United Kingdom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w survey and Comment Ⅶ"(July 1-December 31,1958),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 8, 1959.
�� Jacques Delisle, "The Chinese Puzzle Of Taiwan's Status", The China Journal, Winter 2000, p35--62.
�� James A Baker,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Winter 1992--1992), p.1--17.
�� Richard M. Nixon, "Asi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Oct. 1967.
�� Willem van Kemenade, "Taiwan, Vote for Troubl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00, 23:2, p.135--151.
�� Willie J. Breytenbach, "The Dilemma of Chinese Recognition : Nelson Mandela Could Lead the Way", Issues & Studies , 31, no. 10 ,Oct. 1995.

三、 中文書目

�� 「三中全會以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 中華民國外交部,「近年來中共在國際間謀我事例」,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新聞文化司,民國84年3月。
�� 中華民國外交部,「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第26屆大會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組織司,民國60年。
��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83年7月。
�� 中華民國行政院蒙藏委員會,「外蒙古『獨立』之經過」,台北: 中華民國行政院蒙藏委員會編印,民國80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編,「台灣問題文獻資料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報告書編輯委員會(編輯),「外交報告書:對外關係與外交行政」,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81年12月。
��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司,「中華民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第26屆常會代表團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61年4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頁134。
�� 「中華民國年鑑(中華民國八十年)」,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0年。
�� 中台辦與國台辦,「《中國臺灣問題》幹部讀本」,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
�� 王鐵崖主楄,「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2月。
�� 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0年。
�� 蘇起,「中蘇共關係正常化」,台北:三民,1990年
��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民國87年10月。
�� 丘宏達編輯,「現代國際法參考文件」,台北:三民,1996年10月。
�� 史明「台灣人百年史」,台北:自由時代翻印,民國69年9月。
�� 朱奇武,「中國國際法的理論與實務」,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
�� 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兩岸關係大事記----民國80年」,民國81年4月。
�� 呂亞力,「政治學」,三修初版,台北:三民,民國84年8月。
�� 李惠宗,「憲法要義」,台北:敦煌,1997年。
�� 李念祖、石之瑜著,「規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1992年。
�� 何德功、浦衛忠、金勇,「傾聽中國:新冷戰與未來戰略」,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 周鄭福,「我退出聯合國後外交作為」,中國國民黨與國際關係,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4年。
�� 林文程,「外在環境發展對台灣國家定位之影響」,收錄於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2000年。
�� 林錫堯,「統治行為論」,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66年。
�� 侯暢主編,「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
�� 師哲,「在歷史巨人身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
��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民國83年。
��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 - 1992)」台北:五南,民國83年。
�� 宮力,「跨越鴻溝」,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 馬英九,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頁162。
�� 許慶雄、李明峻合著,「現代國際法入門」,台北:月旦出版社,1993年。
�� 許宗力,「憲改後兩岸關係的法律定位」,收錄於耶魯兩岸學會編,「邁向21世紀的兩岸關係」,台北:時報文化,1885年。
�� 傅建中編著,「季辛吉秘錄」,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 傅啟學,「中國外交史」,撰者出版,民國46年。
�� 琴喜淵,「美國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
�� 喬寶泰,「中華民國憲法與五五憲草之比較研究(上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67年。
�� 粱敬錞,「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聯經,民國72年。
��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1992年。
��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1996年。
��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2000年3月。
�� 張麟徵,「從國際法中主權原則與實踐情況看兩岸官係之發展」,收錄於「主權問題與兩岸關係論文集」,中國大陸研究協會編,民國84年5月。
��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 「鄧小平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論述專題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頁306,1992年。
�� 「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 蔡政文,「當代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台北:風雲論壇,1989年。
�� 蔡政文、林嘉誠,「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12月。
�� 熊志勇,「中國與美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 15劉達第編,「中美關係重要文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6年。
��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2版。
�� 謝益顯主編,「中國當代外交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
�� 謝益顯,「折衝與共處--新中國對外關係40年」,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 韓念龍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0年,頁232。
�� 酆邰,「台灣法律地位問題的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公司,民國74年4月。
��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6月。
�� 「黨的文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頁156。

四、 中文期刊與專論

�� 丁學良,「美中對抗中的四種主義」,明報月刊,2000年元月號。
�� 王銘義,「九二年精神 另類文字遊戲?」,中國時報,2000年8月日,版13。
�� 王銘義,「兩國論從只說不做到只做不說」,中國時報,2000年7月9日。
�� 尹慶耀,「關於柯江會談」,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7期,民國87年7月。
�� 尹慶耀,「中(共)美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9期,民87年9月。
�� 石齊平,「從九二年共識到九二年精神」,中國時報,2000年8月3日,版15。
�� 丘宏達,「評述一個中國白皮書」,刊登於聯合報,2000年2月3日,版14。
�� 李榮秋,「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的美國對華政策」,政治學報,第9期,民國70年。
�� 李子文,「國際法上之承認與中華民國」,東吳法律學報,第7卷第1期,民國80年2月,頁1-42。
�� 宋鎮照,「解析中共對台談判策略和台灣因應之道」,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7期,民國87年7月。
�� 居仁,「美國對華政策----艾奇遜之自白(16)」,東方雜誌,復刊卷4,第12期,民國60年6月。
�� 芮正皋,「中華民國務實外交的回顧與展望」 ,問題與研究 ,第32卷第4期, 民國82年4月。
�� 芮正皋,「務實外交的理論基礎」,理論與政策,第6卷第1期,民國80年10月31日。
�� 邵宗海,「美國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始末」,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4卷第1期,民國84年6月,頁77-88。
�� 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8期,民國88年6月,頁505-531。
�� 邵宗海,「一個中國政策的發展評估」,中山社會科學期刊,第2卷第1期,民國82年2月,頁53-75。
�� 邵宗海,「外交政策推行與一個中國原則的運用」,中山社會科學 ,第7卷第3期,民國81年9月,頁61-67。
�� 吳新興,「評中共「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本文刊登於台灣綜合研究院第四所網站: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papers/2000-03/CSR0003001.htm
��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立伙伴關係之研究」,登於台灣綜合研究院第四所網站::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papers/
�� 姜皇池,「論台灣之國家屬性」,台大法學論叢,第25卷第4期。
�� 柳金財,「中共對辜汪會晤的策略、意圖與我方因應之道」,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12期,1988年12月。
�� 俞劍鴻,「外交承認與外交關係--國際法的觀點」,亞洲與世界月刊 ,第18卷第2期,民國82年4月,頁28-30。
�� 高朗,「評析近十年來兩岸外交競賽(1988-1997) 」,理論與政策 第12卷第3期,民國87年9月,頁23-47。
�� 陳荔彤,「特殊兩國論的國際法理基礎(上)」,司法周刊,第940期,民國88年8月。
�� 陳荔彤,「台灣領土主權的國際法定位」,中興法學,第36期, 民國82年9月,頁95-117。
�� 陳荔彤,「國際法的承認與現時我國的法人人格」,法學叢刊,第38卷第3期,民國82年7月,頁63-76。
�� 陳志弘,「由『奧會模式』至貴賓卡風波談海峽兩岸體育政治之爭」,臺灣體育, 第98期,民87年8月,頁33--35。
�� 陳博賢,「中(共)、美、俄、日四國互動關係探析」,中共研究,第31卷第12期,1997年12月。
�� 陳隆志,「台灣的國際法地位」 ,全國律師 ,第3卷第12期,民國88年12月, 頁6-14。
�� 陳毓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上) 」,美國月刊,第9卷第2期民國83年2月,頁50-65。
�� 陳毓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下) 」,美國月刊,第9卷第3期民國83年3月,頁62-77。
�� 陳文賢,「臺灣問題和美國與中共的高峰會談」美歐月刊,第11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頁20-32。
�� 馮燿曾,「外交實務經驗談雙重承認」,外交部通訊,第20卷第5期,民國83年5月,頁47-50。
�� 陳毓鈞,「兩岸復談,北京有備而來」,中國時報,1997年11月15日,版15。
�� 陳少廷,「從國際條約談台灣主權歸屬--日本未把台灣主權交給任何國家」,民眾日報,1995年4月8日;
�� 黃昭堂,「李登輝『兩個中國論』的內涵探討」,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http://www.wufi.org.tw/news/r072099.htm
�� 許慶雄,「由國際法觀點談馬關條約的意義」,台灣時報,1995年4月16日。
�� 張顯超,「從『兩國論』析主權爭執及兩岸前景」,遠景季刊,第一卷第一期,2000年1月。
�� 張顯威,「簡論馬關條約與開羅宣言」,中正學刊 ,第22期,民國87年11月, 頁156-157。
�� 張五岳,「柯江會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1期。
�� 張英哲,「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主權國家」,原登於自立早報,1996年7月29日,另可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http://www.wufi.org.tw/sovernty.htm
�� 游其昌,「有人表態有人迴避,新形勢誰得利」,聯合報,1999年7月16日。
�� 楊力宇,「從『一國兩隊』到『一國兩席』」,九十年代,1985年1月,頁66--67。
�� 楊永明,「民主主權:主權理論新取向與台灣之實踐」,理論與政策,民國85年春季號。
�� 裘兆琳,「柯林頓政府對華新政策之決策過程探討」,美歐月刊,第9卷,第12期,民國83年2月。
�� 葉明德,「中共對外交暨對承認中華民國之立場及其演變」,東亞季刊,第24卷第3期,民國82年1月,頁54-69。
�� 趙國材,「從國際法觀點論一國兩府與雙重承認問題」,實踐,第813期,民國80年3月。
�� 劉進枰、蔡禎雄,「促成『奧會模式』的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以1981年前後為中心)」,體育學報 (體育學會),第18期,民國83年12月,頁47--56。
�� 劉墨、肖之光,「為歷史留下公正的注腳---1992年11月兩會共識始末」,海峽兩岸,第27期,1999年9月,頁3。
�� 謝昌生,「中共對我『三光』外交圍堵政策之研析」,中華戰略學刊 ,第89卷:春,民國89年4月。
�� 謝敏捷,「主權國家與內政問題國際法層面之臺灣安全問題」,政策月刊,第50期,民國88年9月,頁13-16。
�� 鄺錦倫,「『一國兩制』與『一國兩府』之語意分析 」,中國文化月刊, 第182期,民國83年12月。
�� 蕭全政,「政治民主化與臺灣的對外政策--一個中國原則的鬆解」,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民國85年6月,頁287-304。
�� 龍飛,「設置一個中國障礙窒息兩岸關係發展 」,中共研究,第30卷第5期,民國85年5月,頁12-22。
�� 魏鏞,「『國與國』與總統選情--連戰最是尷尬」,聯合報,1999年7月123日。
�� 魏鏞,「一份涵蓋政治性與戰略性的文件」,中國時報,2000年2月25日,版15。
�� 18顏萬進,「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後的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刊登於台灣綜合研究院第四所網站: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papers/2000-05/CSP0005001.htm
�� 19羅致政,「美國方面各種過渡性協議主張之內容比較」,國策專刊(11),1999年7月15日,頁20。

五、 報紙

�� 中央日報
�� 中國時報
�� 聯合報
�� 自由時報
�� 工商日報
�� 台灣日報
�� 自立晚報
�� 人民日報
�� 大公報
�� 文匯報
�� New York Times
�� Washington Post



六、 資源網站

��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oop.gov.tw
��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 中華民國行政院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
�� 中華民國海峽兩岸交流基會網站:http://www.sef.org.tw
�� 台灣綜合研究院第四所網站: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
�� 遠景基金會「未來中國」研究網站:http://www.future-china.org.tw/
��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http://www.wufi.org.tw/sovernty.htm
�� 台灣教授協會網站:http://taup.yam.org.tw/body.html
�� 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網站:http://www.gati.org.tw/
�� 新國會政策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frontier.org.tw/l
�� White House World Wild Web: http://www.whitehouse.gov/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Official Web Site: http://www.state.gov/
�� US State Department - Bureau of East Asia and Pacific Affairs Web Site http://www.state.gov/www/regions/eap/index.html
�� The Avalon Project at the Yale Law School , Documents in Law, History and Diplomacy(耶魯大學法律與外交歷史文件網站:http://www.yale.edu/lawweb/avalon/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 李子文,「國際法上之承認與中華民國」,東吳法律學報,第7卷第1期,民國80年2月,頁1-42。
2. �� 尹慶耀,「關於柯江會談」,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7期,民國87年7月。
3. �� 李榮秋,「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的美國對華政策」,政治學報,第9期,民國70年。
4. �� 龍飛,「設置一個中國障礙窒息兩岸關係發展 」,中共研究,第30卷第5期,民國85年5月,頁12-22。
5. �� 蕭全政,「政治民主化與臺灣的對外政策--一個中國原則的鬆解」,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民國85年6月,頁287-304。
6. �� 鄺錦倫,「『一國兩制』與『一國兩府』之語意分析 」,中國文化月刊, 第182期,民國83年12月。
7. �� 謝敏捷,「主權國家與內政問題國際法層面之臺灣安全問題」,政策月刊,第50期,民國88年9月,頁13-16。
8. �� 謝昌生,「中共對我『三光』外交圍堵政策之研析」,中華戰略學刊 ,第89卷:春,民國89年4月。
9. �� 趙國材,「從國際法觀點論一國兩府與雙重承認問題」,實踐,第813期,民國80年3月。
10. �� 葉明德,「中共對外交暨對承認中華民國之立場及其演變」,東亞季刊,第24卷第3期,民國82年1月,頁54-69。
11. �� 裘兆琳,「柯林頓政府對華新政策之決策過程探討」,美歐月刊,第9卷,第12期,民國83年2月。
12. �� 楊永明,「民主主權:主權理論新取向與台灣之實踐」,理論與政策,民國85年春季號。
13. �� 張五岳,「柯江會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1期。
14. �� 張顯威,「簡論馬關條約與開羅宣言」,中正學刊 ,第22期,民國87年11月, 頁156-157。
15. �� 張顯超,「從『兩國論』析主權爭執及兩岸前景」,遠景季刊,第一卷第一期,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