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9: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朴大成
研究生(外文):Dae-Seong Park
論文名稱:中國大陸勞動爭議的訴訟外處理研究
指導教授:鄧學良鄧學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ai-Liang D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大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9
中文關鍵詞:勞動勞動關係非訴訟勞動爭議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3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勞動關係逐漸轉型到資本主義的勞資關係,由此,勞資之間的糾葛也越來越增加,而且更複雜化。
1994年『勞動法』頒佈以來,中國大陸的勞動爭議件數越來越增加。據中國大陸官方統計資料,1998年年底,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接受的案件高達于151,854件,勞動爭議仲裁89,270件。若把企業內部勞資雙方協商處理的案件數和被勞動監察機構處理好的爭議案件包含在此,其發生的爭議案件數非常可觀。這意味著不但中國大陸的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也不能忽視的情況。因此,本研究論文首先把握中國大陸勞動爭議的現況,接著分析各類勞動爭議的案例,找出勞動爭議發生的主要原因,推論往後勞動爭議的發展方向,由此,分析對其爭議案件適用的相關勞動法律(實體法)和有效率的爭議解決方法(程序法)。
在解決勞動爭議時,相當重要的部分就是正確的適用勞動相關法律和爭議處理過程中的合法性和效率,即在實體法和程序法兩方面都要具有合法性和公正性,才可以圓滿解決勞資雙方的糾紛。在適用實體法方面,無論使用者或者勞動者都要遵守國家規定的相關法律、法規,而且其爭議處理過程也要符合相關規定。不過,勞資任何一方在解決爭議時,可以選擇其爭議解決的方法,因此,本論文研究的對象集中在勞動爭議處理的程序。
現行中國大陸勞動法規定的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有四種,即勞動爭議協商制度、勞動爭議調解制度、勞動爭議仲裁制度和勞動爭議訴訟制度,其中除了訴訟以外其他方法屬於訴訟外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目前,在中國大陸發生勞動爭議時,不僅使用上述三種訴訟外勞動爭議處理方法,還很多勞動爭議被勞動監察制度來處理掉。鑑於勞動爭議監察機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其制度佔相當重要的部分,因此,筆者特別論述勞動監察制度和其機構的勞動爭議處理方法。
最後,中國大陸的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有一些學者對勞動爭議仲裁程序持有不同的看法,對此,筆者加以分析現行仲裁制度的矛盾,進而提出有效率的勞動爭議訴訟外處理程序。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

第二章 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之理論基礎 9
第一節 勞動關係 9
第一項 勞動關係的概念與特徵 10
第二項 勞動關係的類型 12
第二節 勞動法律關係 16
第一項 勞動法律關係的概念與特徵 16
第二項 勞動法律關係的構成要素 18
第三項 勞動法律關係的種類 23
第四項 勞動法律事實 24
第三節 勞動爭議概述 26
第一項 勞動爭議的概念與特徵 26
第二項 勞動爭議的種類 32
第三項 勞動爭議與其他領域爭議的區別 36
第四節 勞動爭議的處理 38
第一項 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的立法沿革 38
第二項 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之法律規範 44
第三項 中國大陸的勞動爭議處理原則 52
第四項 中國大陸勞動爭議的非訴訟處理方式 56
第五節 本章結論 62

第三章 中國大陸勞動爭議現況與爭議類型 65
第一節 中國大陸的勞動爭議現況 65
第一項 勞動爭議處理基本情況 66
第二項 勞動爭議案件的特點 70
第二節 中國大陸各類勞動爭議及主要處理依據 72
第一項 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而產生的爭議 72
第二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規定發生的爭議 75
第三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社會保險規定發生的爭議 78
第四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福利規定發生的爭議 84
第五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職業培訓規定發生的爭議 84
第六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規定發生的爭議 85
第七項 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爭議 90
第八項 其他勞動爭議及主要處理依據 102
第三節 各類勞動爭議之案例分析 104
第一項 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而產生的爭議 104
第二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規定發生的爭議 110
第三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社會保險和福利規定發生的爭議 112
第四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職業培訓規定發生的爭議 115
第五項 因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規定發生的爭議 117
第六項 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爭議 127
第四節 本章結論 133

第四章 中國大陸勞動爭議的訴訟外處理制度 137
第一節 勞動爭議協商處理制度 137
第一項 勞動爭議協商的概念 137
第二項 勞動爭議協商的原則 138
第三項 勞動爭議協商的範圍 139
第四項 勞動爭議協商機構 139
第二節 勞動爭議調解制度 140
第一項 勞動爭議調解的概念 140
第二項 勞動爭議調解的原則 142
第三項 勞動爭議調解的範圍 143
第四項 勞動爭議調解機構 145
第五項 勞動爭議的調解程序 149
第三節 勞動爭議仲裁制度 154
第一項 勞動爭議仲裁的概念 154
第二項 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 155
第三項 勞動爭議仲裁的受案範圍 157
第四項 勞動爭議仲裁的性質 161
第五項 勞動爭議仲裁機構 163
第六項 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範圍 169
第七項 勞動爭議仲裁參加人及其權利和義務 170
第八項 勞動爭議仲裁程序 173
第四節 勞動爭議監察制度 184
第一項 勞動監察的概念與特徵 184
第二項 勞動監察的原則 189
第三項 勞動監察的範圍 189
第四項 勞動監察的主體 191
第五項 勞動監察主體的權限 194
第六項 勞動爭議的勞動監察程序 196
第五節 本章結論 2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05
第一節 結論 205
第二節 大陸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建議 207

參考文獻 211
附件 一、各類勞動爭議之案例 215
附件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279
參考文獻
一、書籍部分
1、王全興,勞動法,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2第二次印刷。
2、范戰江主編,勞動爭議處理概論,中國勞動出版社,北京,1995.6第一版。
3、郭慶松,企業勞動關係,經濟管理出版社,北京,1999.4第一版。
4、常凱主編,勞動關係、勞動者、勞權,中國勞動出版社,北京,1995.8第一版。
5、程延園主編,勞動法學,中國勞動出版社,北京,1998.5第一版。
6、李景森主編,勞動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8.11。
7、郭婕、劉俊、楊森,勞動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1999.6。
8、王昌碩主編,勞動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1997.1。
9、楊燕綏、張志廣等著,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燕山出版社,北京,1993.2第1版。
10、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3。
11、梁書文、回滬明,勞動法及配套規定新釋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北京,2000.2。
12、許永安,發生勞動爭議怎麼辦,吉林人民出版社,長春,1999.9。
13、劉學民主編,勞動爭議仲裁與訴訟,人民法院出版社,北京,2000.1。
14、管歐,法學緒論,五南圖書出版,台北,1997.12。
15、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新編勞動爭議仲裁案例,法律出版社,北京,2000.1。
16、宋冰編,程序、正義與現代化—外國法學家在華演講錄,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1998。
17、范愉,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6。
18、宋丹,中國公民法律援助手冊(勞動篇),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2000.3。
19、洪士珩主編,職工勞動權益和社會保障指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1。
20、高言、李軍主編,勞動法理解適用與案例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北京,1997.5。
21、陳福林、周倫軍,怎樣排解勞動糾紛,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1998.2。
22、戚偉平,勞動法實例說,湖南人民出版社,長沙,1999.9。
23、石美遐、范戰江主編,新編勞動爭議仲裁案例,法律出版社,北京,2000年1月。
24、汪芳泉等編,打贏勞動爭議官司,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市,1999年10月第一版。
25、李庚元主編,勞動爭議處理法學基礎,中國勞動出版社,北京,1996.9。
26、李景森、王昌碩主編,勞動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1998年第3次印刷。
27、21世紀安全生產教育叢書編寫組,勞動保護爭議與仲裁典型案例評析指導讀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北京,2000.7。
28、余劉軍、邢贊勛主編,企業勞動管理學基礎,中國勞動出版社,北京,1996年9月第3次印刷。
29、劉貫學主編,勞動行政覆議與訴訟概述,中國勞動出版社,北京,1993年3月。
30、劉勉義、楊偉東主編,行政覆議法釋解與案例評析,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11。
31、王建新主編,中國勞動年鑑:1998,中國勞動出版社,北京,1999.5。
32、郭君、李文華,勞動法與勞動爭議實用手冊,中國檢察出版社,北京,1994.9。
33、朱文濟、王法興主編,勞動合同制做及文本示範,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1。
34、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勞動法律法規選編,法律出版社,北京,1999.3。
35、勞動爭議法律手冊編選組,勞動爭議法律手冊(第三輯),人民法院出版社,北京,2000.10。
3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分卷匯編(社會法卷,勞動(一)第4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8.1。
3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分卷匯編(社會法卷,勞動(二)第4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8.1。
38、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1999,第三輯),中國法制出版社,北京,1999.11。
39、最新勞動爭議防範與處理實務全書編委會,最新勞動爭議防範與處理實務全書(上),中國檢察出版社,北京,1999.2。
40、最新勞動爭議防範與處理實務全書編委會,最新勞動爭議防範與處理實務全書(下),中國檢察出版社,北京,1999.2。
41、強磊主編,勞動法學,遼寧人民出版社,沈陽,1993.11。
42、重慶市勞動局、重慶市勞動學會,現代企業勞動人事管理,重慶出版社,重慶,1997.9。
4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程序司法解釋實用問答』編寫組,民事訴訟程序司法解釋實用問答,人民法院出版社,北京,2000.5。
44、鄧學良,大陸勞動法制研究—兼論我國勞動法制對策--,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高雄,1995。
45、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會年鑑(1999),中國工人出版社,北京,1999年。

二、期刊部分
1、史探徑,「中國勞動爭議情況分析和罷工立法問題探討」,法學研究,第21卷,總12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1999年第6期)。
2、董克用,「貫徹實施『勞動法』提高企業勞動管理水平」,勞資關係,第十六卷第二期。
3、沈同仙,「勞動權探析」,法學,總189期(上海,1997年第8期)。
4、林嘉,「勞動法與現代人權的觀念」,法學家,總57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北京,1999年第6期)。
5、曹哲華,「相似而又有別的一對法律關係:雇用與勞動」,律師世界(武漢:1998年1月)。
6、翟中鞠、王全興,「關於勞動關係協調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法商研究(武漢:1997.5)。
7、郭保剛,「中國大陸和台灣勞工政策之比較」,當代中國研究,總第64期(Modern China studies:Princeton,1999年第1期)。
8、高長,「大陸涉外勞動法規與外商企業之勞動成本」,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5期(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台北, 1993.5)。
9、許光泰,「外商投資大陸地區後的勞資關係」,經社法制論叢,第15期(台北:1995.1)。
10、王昌碩,「勞動人是仲裁立法若干問題探討」,政法論壇總93期,中國政法大學學報(北京:2000年第3期)。
11、高長,「大陸台商勞資關係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7期(台北:1996年7月)。
12、丁志達,「大陸勞動法規淵源」,勞工行政,第104期(台北:1996年12月)。
13、江偉、肖建國,「勞動爭議仲裁制度的比較研究—兼論我國勞動爭議仲裁立法之完善」,法律科學,總第62期(1995年第2期)。
14、徐智華,「完善勞動合同立法的幾個問題」,中南財經大學學報(武漢:1999.1)。
15、秦儉民,「勞動爭議申訴案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4月。
16、石美遐,「關於勞動合同立法若干問題的初步研究」,經濟法學、勞動法學,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北京:2000年5月)。
17、馮彥君,「解釋與適用—對我國『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之檢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1999.2)。
18、何志新、河流,「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及先裁後審制度質疑」,河北法學,總96期(1999年第5期)。
19、董保華、楊靜,「勞動法兩個疑難問題探析」,法學,總174期(上海法學月刊社:1996年第5期)。
20、吳章彬,「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河北法學(1999年第6期)。
21、董保華,「試論勞動法律關係的客體」,法商研究(武漢:1998年5月)。
22、方有明,「是勞動爭議,還是民事爭議」,法學,總213期(1999年第8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志夫著,《印度一元論與中觀哲學之比較研究》,佛光學報6,民70.5,頁71-102。
2. 吳汝鈞著,《印度中觀學的四句邏輯》,中華佛學學報5,民81.07,頁149-172。
3. 吳汝鈞著,《中觀思想之要義》,中國文化月刊166,民82.08,頁39-40。
4. J.W.狄雍著,陳垗鴻譯,《空-兼評史提連格新著「空」》,鵝湖月刊6:5,69.11,頁41-45。
5. 桑靖宇著,《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與龍樹「空」的思想之比較》,宗教哲學5:3=19,民88.07,頁175-182。
6. 陳榮灼著,《龍樹的邏輯》,鵝湖學誌3,民78.9,頁113-124。
7. 劉耀基著,《龍樹之涅槃觀》,中國佛教29:11,民71.11,頁25-30。
8. 鄭學禮著,陳錦鴻譯,《中觀、康德與維根斯坦》,哲學與文化16:12,民78.12,頁48。
9. 鄭學禮著、陳錦鴻譯,《中觀的基本思想》,東吳哲學學報1,民85.03,頁115-133。
10. 鄭學禮著、陳錦鴻譯,《中觀對哲學論題的處置》,東吳哲學傳習錄1,民81.03,頁61-87。
11. 萬金川著,《中觀學知見書目舉隅》,佛教圖書館館訊10/11,民86.09,頁53-59。
12. 林鎮國著,《歐美學界中觀哲學詮釋史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民86.07,頁281-307。
13. 施忠賢著,《「中論」「四句」的方法問題》,文藻學報12,民87.03,頁13-23。
14. 郭敏俊著,《龍樹的空觀與實踐觀--以「中論」第廿四品「觀四諦品」為中心》,諦觀81,民84.04,頁18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