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4: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佩芬
論文名稱:重新說故事--子宮頸抹片檢查
指導教授:周碧娥周碧娥引用關係林淑蓉林淑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子宮頸抹片檢查女性身體大眾健康論述public health discour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5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面對子宮頸抹片檢查在臺灣推動的光榮歷史,由女性自己說出的故事版本會是什麼?在本研究中,我以Margaret Lock和Nancy Scheper-Hughes三種身體觀與,Deborah Lupton的大眾健康論述做為觀看分析的研究基礎,並基於女性主義的研究立場,重新去理解一項女性身體健康檢查實行的現實面貌:向來被預設為子宮頸抹片主要檢查對象─三十歲以上的已婚女性,怎麼建立與抹片檢查的關係?在什麼樣的醫療情境底下接觸抹片檢查?醫護人員、醫療空間對她們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影響?她們又怎麼去看待自己身體?是什麼樣的文化力量作用著?希望透過研究,從中去理解她們與抹片檢查相關醫療研究跟醫療論述的女性形象差異在那裡,而這樣的差異背後有什麼樣的意義存在。
透過社區衛生所的田野觀察與深度訪談,女性身體經驗的多元與異質性逐漸呈現出來。將醫療論述、衛生當局推動抹片檢查光榮歷史與女性身體經驗相比較之下,形成單一V.S多元,理性V.S不理性的強烈對比。這是本研究重要收穫。論文並回顧檢討臺灣推動抹片檢查歷史、討論衛生所公衛護士角色、篩檢率迷思等問題。希望能為討論已久的女性與子宮頸抹片檢查議題,提出一塊思考面向。
目錄
第一章 導論….……………………………………………………………..1
一、 緣起………………………………………………………………………1
(一) 這是個約定……………………………………………………………1
(二) 履約的開始……………………………………………………………1
二、 問題意識…………………………………………………………………3
三、 理論觀點及分析策略……………………………………………………4
(一) 基本思考架構─三種身體觀……………………………………....4
(二) 分析策略─健康論述及其可能……….…………………………….6
(三) 研究立場─呈現性別差異與多元性…………………………………8
四、研究設計….………………………………………………………....…9
五、章節安排…………………………………………………………………10
第二章 田野與訪談對象介紹………………………………………………11
一、進入田野…………………………………………………………………11
(一) 確立位置…………………………………………………………….11
(二) X地與我……………...…………………………………………….12
二、訪談對象與過程介紹……..……………………………………………14
(一) 社區女性…………………………………………………………….14
(二) 公衛護士………………….………………………………………..17
(三) 醫界人士…………………………………………………………….18
表2-1、受訪社區女性基本資料………….…………………………………20
表2-2、受訪公衛護士基本資料………………………………………….…21
第三章 臺灣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歷史回顧與檢討……………..………22
一、臺灣子宮頸抹片檢查發展史……………………………………………22
二、女性與子宮頸抹片檢查相關研究………………………………………25
(一) 抹片檢查的效果、必要與正當性………………………………….27
(二) 積極參與抹片檢查的女性形象…………...………………………29
三、小結………………………………………………………………………32
第四章 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現況─以X地為例……………………………34
一、篩檢率的操作化…………………………………………………………34
二、X地的推行方式………………………………………………………….35
(一) 所內宣導……………………………………………..…………...35
(二) 社區設站……………………………………………….……………36
(三) 家戶拜訪…………………………………………….………………37
(四) 抹片巡迴車……………………………….…………………………39
(五) 工廠設站………………….…………………………………………40
三、民眾的反應………………………………………………………………41
四、小結………………………………………………………………………43
第五章 生活世界的女體政治…………….…………………………………44
第一節:社區女性的抹片檢查經驗…..……………………………………44
一、第一次做抹片檢查………………………………………………………44
(一) 老年女性…………………………………………………………….45
(二) 中年及年輕女性…………………………………………………….46
二、完全拒絕做抹片檢查……………………………………………………47
三、多次做抹片檢查…………………………………………………………49
(一)選擇到醫院做,拒絕衛生所做抹片檢查……………………………49
(二)沒有特定醫療場所選擇,受邀做抹片檢查…………………………50
第二節:不同性別世代看待身體方式的差異……………………………..52
一、 老年女性的身體觀………………………….…………………………53
二、 中年女性的身體觀…………………………………………………….55
(一) 教育程度的影響…………………………………………………….55
(二) 在婚姻與家庭中的女性身體……………………….………………59
第三節:小結………………………………………………………………..62
第六章 公衛護士怎麼說……………………………………………………64
一、 公衛護士取代醫生做抹片採檢意涵………………………………….65
(一)醫護專業分工角色的挑戰……………………………………………65
(二)公衛護士採檢方式對社區女性的意義………………………………67
二、在抹片檢查推動過程中,公衛護士如何看待與重建工作意義………68
(一)實際執行上……………………………………………………………68
(二)對於「高危險群」的看待……………………………………………69
(三)公衛護士與社區民眾之間各自的安全考量與信任感………………70
(四)職業婦女的雙重負擔…………………………………………………71
三、公衛護士自身的抹片檢查經驗…………………………………………72
四、小結…………………………………………………………………....74
第七章 結論…………………………………………………………….……75
一、 故事的改寫…………………………………………………………...75
(一) 宣導論述中的女性身體形象……………………………………….75
(二) 多樣化的女性身體樣貌與感受…………………………….………76
(三) 篩檢率反應出醫療政策執行上的問題…………………………….77
二、 研究反省與進一步思考延伸………………………………………….77
(一) 訪談語言問題……………………………………………………….78
(二) 有關公衛護士議題的延伸………………………………………….79
(三) 對於抹片檢查政策的建議………………………………………….79
附錄一………………………………………………………………………..81
附錄二…………………………………………………………………………81
報紙資料………………………………………………………………………82
參考書目………………………………………………………………………82
●報紙資料
林秀美,2000/07/18,〈今年,妳做了沒?〉、〈抹香鯨號全省抹透透〉、〈採檢草率、子宮切除浮濫〉,民生報。
王瑞伶,1999/05/13,〈子宮頸抹片檢查宣導短片 有瑕癡〉,聯合報十九版。
李佳燕,1999/05/19,〈另一種處女膜的迷思〉,中國時報南方觀點。
徐佳青,1999/05/15,〈『處女情結』掉入『六分鐘護一生』泥沼〉,自由時報。
許峰嘉,1999/05/13,〈逾六成民眾不知道無性經驗者不必做子宮抹片〉,民眾日
報二十五版。
黃秀錦,1998/09/25,〈愛的護照,妳辦了沒?〉,中國時報。
楊珮玲,1998/03/09,〈子宮頸抹片檢查可能出錯〉,聯合報五版。
●參考書目
尹祚芊
(1976)〈子宮頸癌之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護理雜誌》23(2):39-48。
台灣省婦幼衛生研究所
(1999)《台灣省婦幼衛生研究所志》,台灣省婦幼衛生研究所。
行政院衛生署
(1997)《台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四)》,行政院衛生署。
君超
(1970)〈子宮頸癌〉,《衛生雜誌》34(4):42-43。
李和惠
(1983)〈婦女生活因素與子宮頸癌關係之探討〉,《中台醫專學報》1:
114-140。
李怡娟
(2000)〈健康促進在護理專業中的運用〉,《護理雜誌》47(1):5-12。
李碧娥
(2000)〈臺灣護理專業中的婦女健康議題〉,《護理雜誌》47(1):76-82。
呂寶靜、陳景寧
(1997)〈女性家屬照顧著的處境與福利建構〉,《女性、國家、照顧工作》,
劉毓秀主編,台北:女書。
孟憲傑
(1978)〈子宮頸癌〉,《臨床醫學》1(1):47-49。
林幼平、郭旭崧、謝長堯、黃文哲、陳建仁
(1994)〈子宮頸癌篩檢工具之評估〉,《中華衛誌》15(5):411-424。
林文源
(1998)《To Be Or Not To Be─長期洗腎病患的生活、身體經驗》,清華
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碧瑟
(1982)〈臺灣地區子宮癌流行病學的探討〉,《臺灣癌症篩檢文集》,台
北:預防醫學學會。
(1983)〈臺灣地區子宮癌集團篩檢之流行病學研究〉,《臺灣癌症篩檢文
集》,台北:預防醫學學會。
(1993)〈各國子宮頸癌篩檢計畫初探〉,《臺灣癌症篩檢文集》,台北:
預防醫學學會。
(1997)〈癌症流行病學〉,p.487-519,於《公共衛生學》,台北:巨流。
(2000)〈影響臺灣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因素〉,《生命科學簡訊》
14(6):10-15。
胡幼慧
(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崔玖
(1973)《三年有成─婦幼衛生示範團三年工作報告》。
陳宛辰
(1997)《探討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行為─以質性內容分析法論述之》。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雲絹、張遠萍、許玲女
(1998)〈某醫學中心婦女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與其影響因素之探討〉,《長
庚護理》9:1=21:22-32。
陳燕錚
(1998)《成年前期女性從原生家庭到婚姻家庭的心理依附與分離歷程之
探討》,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邦
(1998)〈抹片和子宮頸癌〉,《基層醫學》13(2):34-36。
黃璉華
(1983)〈婦女接受子宮頸細胞抹片檢查動機之探討〉,《公共衛生》10
(1):99-106。
黃月桂、葉明義、林勤豐
(1998)〈全民建康保險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利用度研究〉,《中華衛誌》17
(1):28-35。
黃志平、季麟揚、張鴻仁、周碧瑟
(1998)〈全民建保實施前後台灣鄉村婦女對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認知和參
與之改變〉,《台灣醫學會雜誌》98(1):19-23。
張中全
(1973)〈子宮頸癌防治在臺灣〉,《科學月刊》4(4):48-52。
(1974)〈細胞診斷學與子宮癌的早期發現〉,《台北醫學院綠杏》23:
275-278。(1980),《淺說子宮癌》,台北:洪健全文化教育基金
會。
張玨、張菊惠,
(1998)〈婦女健康與「醫療化」:以停經期/更年期為例〉,《婦女與兩性
學刊》,9:145-185。
郭文華
(1997)《一九五0年至七0年代臺灣家庭計畫:醫療政策與女性史的探
討》,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舒琴
(1998)《由身體政治看臺灣婦女的身體經驗》,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馬格麗、李宇宙、蔡篤堅
(1997)〈從臺灣醫療政策談國家中心主義〉專題,《醫望》19期:18-25。
劉仲冬
(1995)〈國家政策之下的女性身體〉,《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
女性學學會著,劉毓秀主編,台北:時報出版。
劉淑娟
(1991)〈老年婦女的健康觀念與健康行為〉,《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學報》
3:1-52。
黃思誠等輯錄
(1995)《臺大醫院婦產科百年史史料輯錄》,台北:臺大婦產科同門會。
黃思誠主編
(2000)《臺灣婦產科百年史》,台北: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
行政院衛生署委託,臺灣省衛生處編
(1992),《臺灣地區綜合保健工作人員手冊》,臺灣省衛生處。
盧孳豔
(1997)〈護理需要博士嗎?〉,《醫望》19期:19-20。
盧孳豔、陳月枝、田玫、顏婉娟、周佳君
(1997)〈從「教育」與「制度」的觀點來看護理困境座談會〉,《醫望》
19期:79-93。
簡大任、季瑋珠
(1995)〈台北市有偶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影響因素之探討〉,《中
華衛誌》14(2):111-128。
簡家欣
(1997)《喚出女同志:九0年代臺灣女同志的論述形構與運動集結》,
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Butler, Judith
(1990)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Press.
Bartky, Sandra Lee
(1990)“ Narcissism, Femininity, and Alienation ”,in Femininity and Domination: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Oppression,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Crawford, Robert
(1985)“ A Cultural Account of ‘health’: Control, Release, and the social body ”,in Issu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ealth. Edited by Mckinlay, J.B. London: Tavistock.
Foster, Peggy
(1995)“ Cancer Screening ”,in Women and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An Unhealthy Relationship?,Open University Press.
Gilligan, Carol著,肖魏譯
(1993,1999)不同的聲音(In A Different Voice),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Harding, Jennifer著,林秀麗譯
(1998,2000),性與身體的解構(Sex Act: Practices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臺灣: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Howson, Alexandra
(1998)“ Embodied Obligation: The Female Body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in The Body in everyday life. Edited by Sarah Nettleton & Johathan Watson.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Jordanova, Ludmilla
(1989)Sexual Visions: Images of Gender in Science and Medicine between the Eigh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Lock, Margaret and Nancy Scheper-Hughes
(1990)“ A Critical-Interpretive Approach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Rituals and Routines of Discipline and Dissent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Edited by T. M Johnson and C.F. Sargent. New York: Praeger.
Lupton, Deborah
(1995)The Imperative of Health: Public Health and the Regulated Body,London & Thousand Oaks &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Moscucci, Ornella
(1990)The Science of Woman: Gynaecology and gender in England, 1800-192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Emily
(1987)The Women in the Body: A Cultural Analysis of Reproduction,Boston: Beacon Press.
O’Neill, John
(1985)Five Bodies: 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Ithaca &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Ormrod, Susan
(1995)“ Feminist Sociology and Methodology: Leaky Black Boxes in
Gender/Technology Relations ”,in The Gender-Technology Relation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Burgess Science Press.
Synnott, Anthony
(1993)The Body Social: Symbolism, Self and Socie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Singleton, Vicky
(1995)“ Networking Constructions of Gender and Constructing Gender Networks: Considering Definitions of Woman in the British Cervical Screening Programme ”,in The Gender-Technology Relation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Burgess Science Press.
Stacey, Jackie
(1997)Teratologies─A Cultural Study of Cancer,London: Routledge Press.
Turner, Bryan S.
(1996)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London & Thousand Oaks &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