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1: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欣慧
論文名稱:蒙元時代關中士人的仕宦與社會生活
指導教授:蕭啟慶蕭啟慶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9
中文關鍵詞:蒙元時代關中士人仕宦社會生活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9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蒙古大軍揮軍南下進入中原的農業地帶,帶給北方的中國居民難以預料的戰禍與恐懼,對當時的人民而言,在戰火之中尋求一個安家立命的方法,是最重要的目標。金朝滅亡以後,北方中國又面臨一個新的異族政權,向以為政府服務為職志的士人階層,因為受到蒙古人不論何時何地皆要以最大限度為其利益服務的實用主義影響,在這其間所受到的衝擊也最大,勢必要調整個人與家族生命續存之方式,以適應新政權的種種制度與要求。本文觀察蒙元之際與元代的關中士人之仕宦與社會生活的各方面表現,以得出士人在元代政權之下的活動情形。
在仕宦方面,由金末到元代的關中士人有著強烈的世代連續性。關中士人家族的仕宦歷史來看,大部分的關中士人在金朝皆有出仕的紀錄,即使是在受到種族歧視政策影響以及士人傳統仕進方式─科舉考試被取消的元代,這些士人家族的仕宦傳統也因此而斷絕,其子孫三代皆出仕任官者佔了元代關中士人的大多數,意味著關中士人對於時代環境的強烈適應性格。
以婚姻連結與參與地方社會事務的方式,是關中士人用以維持家族社會地位的策略之一。元代關中士人的婚姻締結對象均集中在關中地區之內,且聯姻對象之社會地位往往皆是與其背景相當的士人家庭,顯示其有意藉雙方聯姻來維持鞏固家族在地方上的固有勢力與地位。由元代關中士人參與各種地方社會事業的舉動來看,亦同樣顯示出他們欲藉投入各種活動,在鄉黨鄰里之間建立良好的聲望,以確保家族的地位。
細部來看,由觀察金末到元代的關中士人的境遇與其交遊網絡,可以見到金末至元代的關中士人之交遊圈性質的演變。金蒙之際的關中士人皆為金朝遺民,依其境遇與活動範圍可分為「中央型」與「地方型」兩類,因為受到戰亂波及,這個時期的關中士人多數選擇向外避難,直到金亡亂定後才回到關中。因為在大蒙古國初期,在國家制度與官員的選用制度上均未有定制,因此他們大多居家閒賦,出仕機會較少。至忽必烈封土關中,關中士人因而獲得許多被徵用的機會,其交遊圈亦因而有所轉變。理學對於關中士人的交往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且不可忽略的交遊機制,受忽必烈召至關中興學的許衡,將理學在關中的影響程度放到最大,加上幾位關中士人的傳承學脈,使得關中地區有成為理學在北方的幾個學術重鎮的趨勢。而關中士人彼此的交往,也因為對於理學的共同興趣,逐漸建立其在學術上的群體意識。
元代以後的關中士人交遊網絡,呈現出很強烈的地域性色彩,由其交往對象與婚姻連結的對象來看,均是在士人階層當中流動,顯示關中士人的社會生活交遊網絡亦具有單一性與侷限性。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金代關中士人及金元鼎革的衝擊
第一節 金代與金元之際的關中士人
第二節 金元鼎革的影響
小結
第三章 關中士人延續家族生命的方式
第一節 金末元初以及元代關中士人的仕進
第二節 婚姻連結與社會事業
小結
第四章 關中士人的境遇與其交遊網絡
第一節 金末到元初關中士人的境遇與其交遊網絡
─以楊奐、李庭、楊恭懿為例
第二節 元初到元代中期關中士人的交遊網絡─以蕭奭斗、同恕為例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附錄一:《中州集》中關中士人之原始資料
附錄二:金元之際關中士人生平資料
附錄三:元代關中士人之生平資料
參考書目
附表:
2-1:《中州集》中金代各路作家人數比例
2-2:關中士人官職表
2-3:中都府路士人官職表
2-4:宣撫治理關中之官員
3-1:關中士人在貞祐南遷(1214年)前後及金亡之際(1234年)仕宦選擇對照表
3-2:第二階段之關中士人入仕途徑與初、終仕對照表
3-3:元代關中士人家族仕宦背景
3-4:元代中期以後仕宦的關中士人入仕途徑與初、終仕對照表
3-5: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關中士人之婚姻資料
3-6:元代初期至中後期關中士人之婚姻資料
4-1:關中諸儒之職官表
參考書目
(一) 史籍、史料
司馬遷,(新校本)《史記》,台北:鼎文出版社,1979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金、元好問,《中州集》,四部叢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5 年。
金、元好問,《元好問全集》,姚奠中主編,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金、劉祁,《歸潛志》,崔文印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元、脫脫,《金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2年2月五版)
元、王鶚,《汝南遺事》,知不足齋叢書,收錄於《中國野史集成》第十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元、楊奐,《還山遺稿》,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元別集類,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
元、蕭奭斗,《勤齋集》,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元、同恕,《矩菴集》,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元、蒲道源,《閑居叢稿》,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許衡,《魯齋遺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金元別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部,1988年。
元、姚燧,《牧庵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元別集類,北京: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部,1988年。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元、蘇天爵,《滋溪文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張養浩,《歸田類稿》,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元、李好文,《長安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元、駱天驤纂修,《類編長安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元、房祺,《河汾諸老詩集》,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
元、程鉅夫,《雪樓文集》,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元、孛朮魯翀,《菊潭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元、宋褧,《燕石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二) 後人編纂
明、宋濂,《元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7月第六印)
明、薛應旂,《宋元通鑑》(台北:台灣商務印館 ,民國62年11月初版)
明、馮從吾輯,《關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出版,1996年。
明、劉昌編,《中州名賢文表》,清光緒三十年刻本,四庫全書珍本。
明、范淶修、章簧纂,萬曆新修《南昌府志》,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
清、黃宗羲撰、全祖望補訂,《宋元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66年。
清、王梓材,《宋元學案補遺》,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汪輝祖,《元史本證》,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呂柟纂修,《高陵縣志》,明嘉靖二十年刊本,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清、顧嗣立輯,《元詩選癸集》,清康熙間長洲顧氏秀野草堂刊本。
清、劉於義等監修,沈青崖等編纂,《陝西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柯劭忞《新元史》,台北:開明書局,1974年。
武樹善編,《陝西金石志》,台北:藝文出版社,1976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北京圖書館編,《許文正公考歲略‧續》,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
《金石萃編》,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年。
成文出版社,1976年。
郭成偉點校,《大元通制條格》,北京:新華書店,2000年。
(三) 專書部份
甲、 中文部份(按姓氏筆劃排列)
么書儀,《元代文人心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10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4月。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3月。
王明蓀,《宋遼金史論文稿》,台北:明文書局,1981年12月。
史衛民,《元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朱榮智,《元代文學批評之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97年10月。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8月。
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浩,《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金毓黼,《宋遼金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4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姚從吾,《姚從吾先生全集》,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四月。
孫克寬,《元代漢文化之活動》,台北:中華書局,1968年9月。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徐遠和,《理學與元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袁冀,《元史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9月。
袁冀,《元史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商聚德,《劉因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許凡,《元代吏制研究》,北京:勞動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陳正夫、何植靖《許衡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台北:世界書局,1989年。
陳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
陶晉生,《邊疆史研究集─宋金時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程方平,《遼金元教育史》,四川:重慶出版社,1993年4月。
傅海波、崔瑞德編,《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經濟》,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黃清連,《元代戶計制度》,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97年。
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詹杭倫,《金代文學史》,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1993年。
蕭啟慶,《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蕭啟慶,《元朝史新論》,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9年。
蕭啟慶,《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4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龔杰,《張載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Tom Bottomore著,尤衛軍譯,《菁英與社會》,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91年。
乙、 外文部份
Hoyt Cleveland Tillman and Stephen H.West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Robert P. Hymes “Marriage, Descent Groups, and the Localist Strategy in Sung and Yuan Fu-chou” In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ed . P. B. Ebery &J.L. Wat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牧野修二,《元代勾當官の體系的研究》,東京:大明堂株式會社,昭和54年。
(四) 期刊論文部份(按姓氏筆劃排列)
丁崑健,〈元代的科舉制度〉,《華學月刊》第124-125期,1982年,頁46-57。
丁崑健,〈元代許衡的教育思想〉(上、中、下),中原文獻,第十五卷第七、八、九期。
于金生,〈元代地方學官的選任與考遷制度〉,《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第二期,1992年,頁64-68。
王明蓀,〈元代的儒吏之論與儒術緣飾吏治〉,《華學月刊》第一三九期,1983年,頁9-20。
王明蓀,〈略述元代朱學之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六卷第十二期,頁12-18。
王風雷,〈元代的經筵〉,《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1993年,頁26-32。
王風雷,〈元代的蒙古國子學和蒙古國子監〉,《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1993年,頁106-112。
王風雷,〈元代的儒學教師〉,《內蒙古師大學報》第一期,1991年,頁50-56。
王風雷,〈元代書院考遺〉,《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第四期,1994年,頁72-75。
王曾瑜,〈河南程氏家族研究〉,柳立言等編輯《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1998年,頁49-80。
王曉清,〈元代關學探頤〉,《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第四期,1995年,頁60-64。
史衛民,〈元朝前期的宣撫司與宣慰司〉,《元史論叢》第五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頁50-75。
田浩,〈金代思想家李純甫和宋代道學〉,《大陸雜誌》第七十八卷第三期,頁105-109。
白鋼,〈許衡與傳統文化在元代的命運〉,《元史論叢》第五輯,1993年,頁199-217。
江天健,〈北宋陝西路沿邊堡寨〉,《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五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頁27-57。
余大鈞,〈論耶律楚材對中原文化恢復發展的貢獻〉,《元史論集》,1984年。
吳海濤,〈元代京兆賀氏與其他漢人官僚家族仕宦之比較〉,《中國史研究》第二期,1998年。
李治安,〈元代的宗王出鎮〉,《元史論叢》第四輯,頁71-83。
狄百瑞著、施寄錦譯,〈元代新儒家正統思想的興起〉(上、中、下),《思與言》第二十一卷第一、二、三期,1982.4-1983-9。
到何之,〈關於金末元初的漢人地主武裝問題〉,《元史論集》,1984年。
周良霄,〈趙復小考〉,《元史論叢》第五輯,1993年,頁190-198。
周祖謨,〈宋亡後仕元之儒學教授〉,《輔仁學誌》第十四卷,1、2合期,1946年,頁191-214。
周清澍,〈忽必烈潛藩新政的成效及其歷史意義〉,《內陸亞洲歷史文化研究─韓儒林先生紀念文集》,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孟繁清,〈試論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爭〉,《元史論叢》第二輯,頁167-174。
林天蔚,〈南宋時四川特殊化之分析〉,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十六輯,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6年,頁599-645。
林登昱,〈論元代經學著述的發展趨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八卷第二期,頁75-95。
姚大力,〈元朝科舉制度的行廢及其社會背景〉,《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六期,1982年,頁26-59。
姚大力,〈金末元初理學在北方的傳播〉,《元史論叢》第二輯,1983年,頁217-224。
段文明,〈忽必烈與儒士〉,《晉陽學刊》1990年第3期,頁104-108。
桂栖鵬,〈元代進士仕宦研究〉,《元史論叢》第六輯,1997年,頁68-94。
袁冀,〈秋澗大全集中所顯示元代部份地區之政治與社會〉,袁冀著《元史論叢》,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頁249-274。
張帆,〈元代的經筵論述〉,《元史論叢》第五輯,1993年,頁136-159。
張邦煒,〈宋元時期仁壽-崇仁虞氏家族研究〉,柳立言等編輯《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1998年,頁161-194。
張家駒,〈靖康之亂與北方人口的南遷〉,《宋遼金元史論集》第一輯,漢學研究室輯編,漢聲出版社,1977年,頁301-308。
張博泉,〈時代與元好問〉,《晉陽學刊》1990年第3期,頁22-27。
梁庚堯,〈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緣起與演變〉,柳立言等編輯《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1998年,頁213-238。
陳世松,〈蒙古入蜀初探〉,《元史論叢》第二輯,頁175-188。
陳世松、史樂民,〈宋末元初蜀士流寓東南問題初探〉,《元史論叢》第五輯1993年,頁97-111。
陳高華,〈元代的地方官學〉,《元史論叢》第五輯,1993年,頁160-189。
陳高華,〈元朝的土地登記和土地籍冊〉,《宋遼金元史》複印報刊資料,1998年,頁61-80。
陶晉生,〈北宋士人的起家及其家族之維持〉,《興大歷史學報》第三期,頁11-34。
曾資生,〈宋金與元的鄉里制度概況〉,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二輯,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年,頁245-253。
程民生,〈略論宋代地域文化〉,漆俠、胡昭曦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1994年年會編刊,1996年,頁286-305。
黃書光,〈論元代理學教育思想的特點〉,《孔孟月刊》第三十一卷第九期,1993年。
黃寬重,〈人際網絡、社會活動與領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台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頁224-256。
黃寬重,〈宋代四明袁氏家族研究〉,柳立言等編輯,《中國近世家族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頁105-131。
楊德泉、任鵬杰,〈陝西在宋代的歷史地位〉,《中日宋史研討會論文集》,頁133-152。
楊德泉、荀西平,〈北宋關中社會經濟初探〉,鄧廣銘、徐規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1984年年會編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09-129。
福田殖著、金培懿譯〈關於許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八卷第二期,頁45-59。(原載《文學論輯》第31號(1995年8月),頁89-111)
趙冬暉,〈金代科舉制度研究〉,《遼金史論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頁212-235。
餘貴林,〈宋代士大夫的心態與行為〉,《中洲學刊》第二期,1993年,頁120─124。
蕭啟慶,〈元朝各族士人間的文化互動:書緣〉,勞貞一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蘭台出版社,頁349-379。(簡牘學報第十六期)
薛正昌,〈元代六盤山與開城安西王府〉,《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第二期,1995年,頁48-55。
韓志遠〈元好問在金元之際的政治活動〉,《元史論叢》第五輯,1993年,頁282-312。
譚其驤,〈元陝西四川行省沿革考〉,《宋遼金元史論集》第一輯,漢學研究室輯編,漢聲出版社,1977年,頁577-581。
鄒重光,〈士人學術交遊圈:一個學術史研究的另類視角〉(以宋代四川為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九期(2000年),頁97-139。
李家豪,《沒落或重生:論元代四明地區的文人與家族》,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昭揚,《金初漢族士人的政治參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外文部份:
Robert P.Hymes“Marriage, Descent Groups, and the Localist Strategy in Sung and Yuan Fu-chou”in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edited by Patricia Buckley Ebery and James L.Wat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Makino Shuji, “Transformation of the Shih-jen in the Late Chin and Early Yuan”, p.1-26.
Robert P. Hymes, Statement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日文部份:
安部健夫〈元代知識人と科舉〉,安氏著《元代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1年,頁3-54。
吉川幸次郎,〈朱子學北傳前史─金朝の朱子學〉,《宇野哲人先生白壽祝賀紀念東洋學論叢》,宇野哲人先生白壽祝賀紀念會編輯兼發行,昭和49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