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00.28.23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9 02: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竺陵
研究生(外文):Lin Chu-Ling
論文名稱:禪宗淨觀覺行之心靈教育思想與實踐
論文名稱(外文):Mental Education of Zen''''s C-I-A-P:Theory and Practice
指導教授:崔光宙崔光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ui Kuan -Ch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3
中文關鍵詞:禪宗心靈教育思想實踐
外文關鍵詞:Zenclear mindinsightawarepracticemental educationtheoryWisedo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6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論文摘要
由於教育工作者肩負心靈教育的使命,本論文擬以禪宗的精神智慧與風格,作為心靈教育的資糧;並藉以探討禪宗心靈教育的形成與建構。
研究者首先由禪宗的歷史發展,論及禪宗心靈教育的意義與體系。拈出禪宗禪宗的精萃─淨觀覺行四字,作為心靈教育的活用。
由禪宗的明心見性與四句偈,透出「淨」字─淨化內在的心性。由禪宗心靈教育的六觀統合,透出「觀」字─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作為修心的基礎。由詩境與禪宗公案教學,透「覺」字,探尋覺境開發的歷程與境界,藉以培養自覺涵養心性。最後落實於教育的實踐上,透出「行」字,禪宗心靈教育的原理、啟示與策略一呼而出。進一步創建「淨觀覺行論」,並提出實務建議,以落實培養自覺的教育觀。
此外,實例篇則將禪宗精華活用於心靈教育的教學經驗,提供分享。例如:生命教育、心理輔導、師生互動、詩作教學迴響等,以淨觀覺行貫穿之。篇末並以禪河寓言,隱喻心靈教育的深層涵意作結。論文研究目的如下:
(一)期待以禪宗的智慧,覺察內在真實的自己。尤其諸禪師的隨機逗教,足作為教育的典範。
(二)期待活化禪宗的精神,藉探討禪宗的哲學基礎與心的六觀說,作心靈教育的理論依據。
(三)期待以禪宗論心與詩境之美,所創建的富禪意的心靈教育,有助於新新人類心靈境界的提昇。
研究者以禪宗「心的六觀說」作為修心基礎;以禪宗的文藝美學,融入人們的心靈中,藉以培養自覺,涵養心境。
總之,研究者綜合禪宗、明心見性、哲學、心理學、文藝詩學,創建符應這時代的「淨觀覺行論」,主張在理論與實務上:「淨而觀之」,「覺而行之」。
最後謹以「淨觀覺行」題一詩,與心靈教育的工作伙伴,共同勉勵:
(一)淨心涵養品禪味,生命風華自在行。
(二)觀透瞋痴翻浪去,青天似水照心明。
(三)覺知啟悟自怡悅,綠意滿園師生情。
(四)行處詩篇回響見,智珠塵盡光華生。
Mental Education of Zen’s “C-I-A-P ” : Theory and Practice
ABSTRACT
As educators carry the mission of mental education, this thesis hence intends to draw on the spirit, wisdom and style of Zen, as the nourishing sustenance for mental education, in addition for use to explore of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mental education of Zen.
This researcher started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Zen, imploring the meaning and the system of mental education of Zen, and extracting the essence of Zen – clear mind, insights, awakening, and practice, as active 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teachings of Zen on the understating one’s own mind and nature, as well as from ‘Four Sayings of Zen’1﷓“ Unconventional field of teachings”, “No limited written words”, “Direct to the mind”, “Consciousness of Zen”, one may discern “clear mind” or the purification of human nature.
Through the convergence of the ‘Six Insights’2﷓ “Innate insight”, “Realization insight”,“Comprehension insight”,“Discernment insight”,“Perspicacity insight”,“Enduring wisdom insight”on the mental education of Zen, one may discern “insights” –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hought formation of one’s own, and for it to be use as the basis of meditation. From poetry and teachings of Zen masters, one may discern “awakening” – exploring the course and the state-of-mind of the enlivening development, as means of cultivating one’s own spiritual refinement. Last but not least, from educational execution, one may discern “practice”, deriving the axiom of mental education of Zen, inspir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them to be use as the basis of “Clear Mind, Insights, Awakening, and Practical Theory”, that is “ C-I-A-P”,in addition to rais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self awareness.
Furthermore, the case-study chapter shares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 dynamic essence of Zen’s mental education, such as lif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guidance,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poetry teaching’s feedback, etc, interlaced with “clear mind”, “insights”, “awakening” and “practice”. At the end of the chapter, Zen’s fables implying deep meanings of mental education are used as conclu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research is as follows:
1.Aspire to use the wisdom of Zen to insight the true (inner) self. Particularly those on-the-spot spontaneous teachings by Zen masters are ideal education models.
2.Aspire to dynamically use the essence of Zen’s spirit to explor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Zen and the “six sayings of the mind”, as theoretical basis of mental education.
3.Aspire to use the introspections of Zen and its poetic beauties to create a mental education rich of Zen’s profoundness, beneficial to the enhancement of minds and souls of the new generation.
The researcher applies the “six sayings of the mind” to the meditation foundation, infusing people’s emotions with literary beauty of Zen, as means of cultivating self-awakening and spiritual refinement.
In short, this researcher surmises Zen, understanding one’s mind and nature,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literary poetry, to create the “Clear Mind, Insights, Awaken, and Practice Theory” in tune with the modern times, and stresses the execution of “clear mind before insights”, and “awaken before practice”.
Last, this thesis titled “Clear Mind, Insights, Awakening, and Practice” is dedicated to all partners engaging in the mental education lineup, as a token of mutual encouragement.
Footnote:
1.Four Sayings of Zen: 1). Unconventional field teachings: Zen teachings
unlimited by religion; experience Zen through daily
living.
2).No limited written words: Zen teachings unrestricted by written languages of the human race.
3).Direct to the mind: directly inspires the human
spirit.
4).Consciousness of Zen: understand one own
nature is the beginning of Zen’s enlightenment.
2. Six Insights:1).Innate insight: one’s own nature or personality.
2). Realization insight: instant enlightenment.
3).Comprehension insight: insightful wisdom.
4).Discernment insight: commonalty; take things
easy.
5). Perspicacity insight: reflective of one’s words
and practices; awakening.
6). Enduring wisdom insight: perseverance;
intelligence.
禪宗淨觀覺行之心靈教育思想與實踐
目 次
謝辭…………………………………………………………………………Ⅰ
目錄…………………………………………………………………………Ⅳ
論文摘要……………………………………………………………………Ⅵ
緒論…………………………………………………………………………1
第ㄧ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9
本章附註………………………………………………………………12
第一章 禪宗心靈教育的意義與體系……………………………………14
第ㄧ節 禪宗心靈教育的歷史發展…………………………………14
第二節 禪宗「淨觀覺行」心靈教育的提出………………………20
本章附註………………………………………………………………30
第二章 淨─禪宗心靈教育的心性論基礎………………………………33
第ㄧ節 明心見性……………………………………………………33
第二節 禪宗的四句頌語……………………………………………38
本章附註………………………………………………………………43
第三章 觀─禪宗心靈教育六觀統合……………………………………46
第一節 禪宗心靈教育的「六觀統合」……………………………46
第二節 覺照觀與自性觀……………………………………………49
第三節 頓悟觀與直心觀……………………………………………54
第四節 般若觀與定慧觀……………………………………………58
本章附註………………………………………………………………61
第四章 覺─禪宗心靈教育的詩境教學…………………………………63
第一節 禪詩文藝的涵養功能………………………………………63
第二節 禪境詩的覺證歷程…………………………………………66
第三節 禪宗公案的覺性開發………………………………………83
本章附註 ……………………………………………………………88
第五章 行─禪宗心靈教育的原理啟示與策略…………………………91
第一節 禪宗的心靈教育的原理………………………………91
第二節 禪宗概念的心靈教育啟示………………………………96
第三節 禪宗心靈教育的策略……………………………………100
本章附註……………………………………………………………127
第六章 禪宗心靈教育實例……………………………………………129
第一節 淨心涵養品禪味,生命風華自在行………………………130
第二節 觀透瞋痴翻浪去,青天似水照心明………………………138
第三節 覺知啟悟自怡悅,綠意滿園師生情………………………146
第四節 行處詩篇迴響見,智珠塵盡光華生………………………157
結論與建議………………………………………………………………172
參考書目…………………………………………………………………182
附錄………………………………………………………………………200
圖 目 次
圖1…………………………………………………………………………28
圖2…………………………………………………………………………28
圖3…………………………………………………………………………29
圖4…………………………………………………………………………29
圖5…………………………………………………………………………48
表 目 次
表1………………………………………………………………………174
參考書目
壹、佛教三藏文獻類
一、《壇經》版本及其校釋
1.唐‧法海 集:《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07。
2.元‧宗寶 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08。
3.印順:《精校燉煌本壇經》,收錄於 印順 編著:《華雨集(一)》,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初版。
4.楊曾文 校寫:《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
5.半癡居士 編:《六祖壇經敦煌本‧流行本合刊》,台北:慧炬出版社,1990年,七版。
6.丁福保:《六祖壇經箋註》,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84年,再版。
7.潘重規 校訂:《敦煌壇經新書》,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4年,初版。
8.謝文治 編述:《六祖法寶壇經探義》,台北:明德出版社,1994年,初版。
9.聖印法師 譯:《六祖壇經今譯》,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9年,初版。
二、古代典籍 (按《大正藏》或《卍續藏》冊次、經數排序)
1.大正新脩大藏經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2.大藏新纂卍續藏經    台北:白馬精舍印經會影印
3.姚秦‧鳩摩羅什 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八冊;No.235。
北涼‧曇無讖 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4。
4.後漢‧支婁迦讖 譯:《佛說般舟三昧經》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十三冊;No.417。
5.姚秦‧鳩摩羅什 譯:《維摩詰所說經》三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十四冊;No.475。
6.姚秦‧鳩摩羅什 譯:《禪祕要法經》三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十五冊;No.613。
7.姚秦‧鳩摩羅什 譯:《坐禪三昧經》二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十五冊;No.614。
8.東晉‧佛陀跋陀羅 譯:《達摩多羅禪經》二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十五冊;No.618。
9.天親菩薩 造,梁(陳)‧真諦 譯:《佛性論》四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610。
10.馬鳴菩薩 造,梁(陳)‧真諦 譯:《大乘起信論》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No.1666。
11.梁‧寶亮 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七十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63。
12.後秦‧僧肇 撰:《注 維摩詰經》十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No. 1775。
13.隋‧僧璨 作:《信心銘》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10。
14.唐‧弘忍 述:《最上乘論》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11。
15.唐‧裴休 集:《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12。
16.唐‧玄覺 撰:《禪宗永嘉集》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13。
17.唐‧玄覺 撰:《永嘉證道歌》一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14。
18.唐‧宗密 述:《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15。
19.元‧德煇 重編:《敕修百丈清規》,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No.2025。
20.梁‧慧皎 撰:《高僧傳》十四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
21.唐‧道宣 撰:《續高僧傳》三十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0。
22.宋‧道原 纂:《景德傳燈錄》三十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76。
23.唐‧裴休 問,宗密 答:《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一卷,收錄於《卍續藏經》第一一○冊,頁866上-876上。
24.宋‧賾藏主 集:《古尊宿語錄》四十八卷,收錄於《卍續藏經》第一一八冊,頁157上~835下。
25.宋‧普濟:五燈會元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6.05
三、工具類   
1.丁福保 主編:《佛學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四版。
2.吳汝鈞 編著:《佛教思想大辭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初版。
3.韋政通 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台北:水牛出版社,1983年,初版。
4.藍吉富 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初版。
5.藍吉富 主編:禪宗全書   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初版。
6.釋慈怡 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初版。
貳、論文引證書目
依作者姓氏字畫數排列。
1.大珠慧海,傳燈錄,卷二十八。
2.大乘起信論,在中國有本譯本:梁譯本與唐譯本。
3.大智度論卷二十八,輯於大正藏經。
4.王心怡(1998),教室角落還有感情囚徒。臺北:大學北訊。
5.王安石(宋朝,西元1021-1086),著臨川先生文集,輯於《全唐詩》。
6.王邦雄(1999),頁二,«禪慧與詩韻融會的心靈境界»,編於傅紹良著書«盛唐禪宗文化與詩佛王維»序文。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王維(唐朝西元701-761),著《王右丞詩文集》,輯於蕭滌非編(民79)《唐詩鑑賞》上冊。台北:五南。
8.元稹(唐朝,西元779-831),著元氏長慶集,輯於《全唐詩》。
9.朱元鴻等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質疑。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0.皮朝綱(1995),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永嘉玄覺大師(約665-713,唐朝)。證道歌,輯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簡稱大正藏經。
12.宋智明(1998)。禪觀入門。臺北:圓明出版社。另見普勸坐禪儀,輯於大正藏。
13.吳汝鈞(1993)。遊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台灣學生會書局。
14.吳經熊著,吳怡譯(1972),禪學的黃金時代,初版,頁4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沙門道原,(宋真宗景德年間),編景德傳燈錄,集諸祖之集緣者,卷五。
16.李淼編(1994),中國禪宗大全,共六冊。高雄:麗文。
17.林安悟(1990),現代儒佛之爭--論文集。台北:明文書局。
18.林安悟(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
19.林竺陵(1989),著瓢飲千江水。員林:千大書局。
20.佛經清淨道論,輯於大藏經。
21.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計一卷,莊嚴淨土分第十。此經以空慧為體,說一切法無我之理。輯於大藏經。
22.徐復觀(1977),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
23.惠能講,法海錄(780-800),六祖壇經。輯於大藏經。
敦煌本:或稱法海本。成於780-800年。
惠昕本:全稱六祖壇經。編於967年,即宋太祖年代
契嵩本: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校於1056年,即宋仁宗時代。
德異本:或稱宗寶本。 約於1264-1294,即元代至元末。
24.崔光宙(民84),欣賞教學法。載於黃光雄編,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229-256頁。
25.崔光宙(民84),中國教育理念的發展。載於黃光雄編,教學概論,臺北:師大書苑,63-98頁。
26.張凱鈞(1998),心靈飛翔聯盟發言稿。臺北:台灣大學學生會會訊。
27惟覺法師(1997),研究者聽聞於禪七開示之名言。
28傅紹良(1999),«盛唐禪宗文化與詩佛王維»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9程兆熊(1987),禪宗智慧與風姿。臺北:九大文化。
30夏年(1996)。什麼是禪? 輯於黃夏年主編:禪宗三百題。臺北:建安出版社。
31.寒山(唐貞觀,說大曆,待考),道翹錄「寒山詩」。唐閭丘胤撰「寒山詩集」、寒山之遺偈。近人編譯《寒山子詩集》,台北:漢聲。著寒山子詩集。
32.廖春文(1995),二十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臺北:師大書苑。
33.陳光天(1988),曹源一滴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陳榮波(1986),頁22,禪海之筏。臺北:志文出版社。
35.陳義孝(1995),編佛學常見詞彙。台中:妙音學佛視聽圖書館。
36.趙怡平(1996) 楞伽經是怎樣一部經? 輯於禪宗三百題。臺北:建安出版社。
37.歐陽教(1983),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台北:文景。
38.歐陽教(1988),德育原理。台北:文景。
39.劉經臣,五燈會元,卷十六。
40.儲光羲(唐朝,西元707-760),散存詩作輯於全唐詩。
41.顧偉康(1994),禪宗交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42.顧敦鍒(1987),«佛教與中國文化»,張曼濤主編。中國大陸:上海書店。
43.蕭滌非(民79),編《唐詩鑑賞》上冊。台北:五南。
44. Andre Lefebvre李安德著(1994),若水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A New Paradigm For Psychology. 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修訂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45.S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1989),Postmo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s.
參、其他參考資料
一、專著及史論     
1.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9年,六版。
2.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六版。
3.何國銓:《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宗密禪教一致理論與判攝問題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初版。
4.杜繼文、魏道儒 合著:《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
5.杜繼文 主編:《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初版。
6.吳怡:《禪與老莊》,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八版。
7.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初版。
8.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初版。
9.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
10.洪修平、吳永和 合著:《禪學與玄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11.【日】柳田聖山 著,吳汝鈞 譯:《中國禪思想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二版。
12.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13.許國宏:《禪學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1995年,初版。
14.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
15.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16.楊惠南:《佛學的革命——六祖壇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四版。
17.楊惠南:《惠能》,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初版。
18.顧偉康:《禪宗六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初版。
二、講錄及概論     
1.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四版。
2.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版。
3.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再版。
4.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3年,初版。
5.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五版。
6.何秀煌:《思想方法導論》,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初版。
7.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初版。
8.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增訂版。
9.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增訂版。
10.吳經熊 著,吳怡 譯:《禪學的黃金時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十四版。
11.南懷謹:《禪與道概論》,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臺九版。
12.黃懺華:《佛教各宗大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初版。
13.【日】鈴木大拙 著,李岳勳 譯,《禪思想‧禪行為‧禪問答》,台北:正大印書館,1975年,台一版。
14.【日】鈴木大拙 著,孟祥森 譯:《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三版。
15.【日】鈴木大拙 著,李世傑 譯:《禪佛教入門》,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1989年,七版。
16.【日】鈴木大拙 著,徐進夫 譯:《開悟第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
三、論文專集        
1.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思維方式簡論〉,收錄於方立天:《中國佛教研究(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台一版,頁417-434。
2.方東美:〈道生的「佛性論」〉,收錄於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版,頁115-160。
3.方東美:〈泛論三論宗的中道思想〉,收錄於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版,頁371-403。
4.方東美:〈涅槃經的思想特色與法華經安樂行義的要義〉,收錄於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版,頁471-498。
5.印順:〈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收錄於 印順 編著:《華雨集(三)》,
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初版,頁158-159。
6.印順:〈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收錄於 印順 編著:《華雨集(五)》,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初版,頁107-126。
7.印順:〈宋譯楞伽與達磨禪〉,收錄於 張曼濤 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2)‧禪宗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初版,頁17-27。
8.冉雲華:〈敦煌遺書與中國禪宗歷史研究〉,收錄於 冉雲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頁97-116。
9.冉雲華:〈論唐代禪宗的「見性」思想〉,收錄於 冉雲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頁117-143。
10.沈清松:〈解釋、理解、批判〉,收錄於 臺大哲學系 主編:《當代西方哲學與方法論》,1988年,初版,頁19-42。
11.杜松柏:〈禪宗的精義及其發展〉,收錄於 杜松柏:《知止齋禪學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頁1-25。
12.杜松柏:〈禪宗的體用研究〉,收錄於 杜松柏:《知止齋禪學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頁27-43。
13.杜松柏:〈壇經「心」「性」探義〉,收錄於 杜松柏:《知止齋禪學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初版,頁81-96。
14.林鎮國:〈朝向辯證的開放哲學——從詮釋學觀點讀傅偉勳著《哲學與宗教》〉,收錄於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初版,頁469-484。
15.吳汝鈞:〈達摩及早期的禪法〉,收錄於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初版,頁1-27。
16.吳汝鈞:〈如來藏思想〉,收錄於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頁165~187。
17.吳汝鈞:〈僧肇與竺道生的慧悟〉,收錄於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23~37。
18.吳汝鈞:〈達摩與早期禪:清淨心性的強調〉,收錄於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132-158。
19.吳汝鈞:〈惠能禪:無之智慧的開拓〉,收錄於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159-174。
20.吳汝鈞:〈神會禪:靈知的光輝〉,收錄於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175-198。
21.周中一:〈六祖壇經與中國文化〉,收錄於 周中一:《佛學論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修訂再版,頁93~105。
22.【日】阿部正雄:〈禪不是哲學,而是……〉,收錄於【日】阿部正雄 著,王雷泉、張汝倫 譯:《禪與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初版,頁3-26。
23.【日】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收錄於 【日】阿部正雄 著,王雷泉. 張汝倫譯:《禪與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初版,頁93-137。
24.胡適:〈壇經考之一〉,收錄於 張曼濤 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六祖壇經研究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初版,頁1-10。
25.陳榮波:〈從『六祖壇經』看禪宗的生命光輝〉,收錄於 陳榮波:《禪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頁33-2。
26.陳榮波:〈禪與維根斯坦的前期思想〉,收錄於 陳榮波:《禪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頁176-01。
27.陳榮波:〈中國禪宗與維根斯坦的後期思想〉,收錄於 陳榮波:《禪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再版,頁233-74。
28.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收錄於 黃俊傑 編譯:《史學方法論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初版,頁151-201。
29.傅偉勳:〈《壇經》惠能頓悟禪教深層義蘊試探〉,收錄於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初版,頁209-242。
30.【日】鈴木大拙:〈悟與迷〉,收錄於 【日】鈴木大拙 著,徐進夫 譯,《鈴木大拙禪論集:歷史發展》,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再版,頁107-148。
31.楊惠南:〈壇經中之「自性」的意含〉,收錄於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頁209-229。
32.楊惠南:〈五家七宗之禪法初探〉,收錄於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頁119-160。
33.錢穆:〈六祖壇經大義——惠能真修真悟的故事〉,收錄於 張曼濤 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六祖壇經研究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初版,頁183-194。
34.羅時憲:〈六祖壇經管見〉,收錄於 張曼濤 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六祖壇經研究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初版,頁293-326。
35.釋恒清:〈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收錄於 臺大哲學系 主編:《中國人性論》,1990年,初版,頁175-197。
四、學報論文(含年刊. 學誌. 論評)
1.王柏壽:〈六祖壇經的哲學及其道德思想之研究〉,刊載於《嘉義師院學報》第6期 ,1992年11月,頁51-87。
2.王熙元:〈六祖壇經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價值〉,刊載於《中國學術年刊》第11期,1990年3月,頁73-92。
3.冉雲華:〈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刊載於《 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984年9月,頁63-99。
4.成中英:〈禪的詭論和邏輯〉,刊載於《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頁185-207。
5.李志夫:〈中國禪宗理事觀〉,刊載於《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984年9月,頁135-198。
6.李昌頤:〈壇經思想的源流〉,刊載於《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7月,頁453-476。
7.李朝東:〈哲學本體論批判〉,刊載於(蘭州)《西北師大學報(雙月刊)》第32卷第2期,1995年3月,頁20-26。
8.朱維煥:〈「六祖壇經」之禪機大旨〉,刊載於《興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3年1月,頁23~44。
9.邢東風:〈參究與研究:把握禪的兩種方式〉,刊載於(北京)《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6年5月,頁87-91。
10.林照田:〈禪宗的佛學基礎及特色和生死觀〉,刊載於《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 月,頁185-201。
11.林繼平:〈從禪宗華嚴論心性理之哲學慧境〉,刊載於《哲學年刊》第7期,1989年9月,頁121-128。
12.吳汝鈞:〈壇經的思想特質——無〉,刊載於《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1991年12月,頁23-48。
13.吳怡:〈中國禪宗與儒道兩家思想的關係〉,刊載於《幼獅學誌》第16卷第1 期,1980年6月,頁99-112。
14.馬融:〈禪學〉,刊載於《僑光學報》第9期,1991年10月,頁19-37。
15.陳榮灼:〈「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刊載於《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台北:靈鷲山出版社,1991年12月,頁1-22。
16.陳榮波:〈中國禪宗的特質〉,刊載於《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309-330。
17.黃博仁:〈壇經研究〉,刊載於《新竹師專學報》第10期,1984年5月,頁115-134。
18.黃博仁:〈惠能對禪定之批判〉,刊載於《新竹師專學報》第11期,1985年2月,頁75~81。
19.彭震球:〈六祖壇經所啟示的自我教育〉,刊載於《華梵佛學年刊》第5期,1986年,頁59-68。
20.楊惠南:〈壇經的作者及其中心思想〉,刊載於《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0卷第2期,1981年12月,頁127-146。
21.楊惠南:〈南禪「頓悟」說的理論基礎:以「眾生本來是佛」為中心〉,刊載於《哲學論評》第6期,1983年1月,頁103-123。
22.楊惠南:〈道信與神秀之禪法的比較:兼論惠能所批判之看心. 看靜的禪法〉,刊載於《哲學論評》第11期,1988年1月,頁205-225。
23.藍日昌:〈論隋唐禪教之爭〉,刊載於《弘光醫專學報》第23期,1994年1月,頁381-431。
24.釋恆清:〈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從中國人的思惟特徵論起〉,刊載於《哲學 論評》第14期,1991年1月,頁229-248。
25.釋聖嚴:〈中國佛教的特色——禪與禪宗〉,刊載於《華岡佛學學報》第4期,1980年10月,頁5-20。
26.釋聖嚴:〈六祖壇經的思想〉,刊載於《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頁149-164。
27.釋曉雲:〈般若思想與中國禪〉,刊載於《華梵佛學年刊》第2/3期,1984年,頁169-184。
五、雜誌論文(含月刊. 雙月刊. 季刊. 半年刊)
1.石朝穎:〈人類的宗教:禪道的詮釋問題〉,刊載於《宗教哲學》第4卷第1期,1998年1月,頁26-37。
2.田昌五:〈惠能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刊載於(濟南)《文史哲》第2期,1997年3月,頁31-38。
3.牟宗三:〈如來禪與祖師禪〉,刊載於《海潮音》第76卷第5期,1995年5月,頁5-19。
4.李昌頤:〈六祖壇經頓教法門的建立與開展(上)〉,刊載於《慧炬》第265期,1986年7月,頁21-25。
5.李昌頤:〈六祖壇經頓教法門的建立與開展(下)〉,刊載於《慧炬》第266/267期,1986年9月,頁32-34,
6.辛旗:〈惠能與禪宗思想的奠基〉,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89期,1995年7月,頁35-45。
7.江淑君:〈論《六祖壇經》的「明心見性」與「解行雙修」〉,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203期,1997年2月,頁51-56。
8.何國銓:〈曹溪與荷澤禪學之比較研究〉,刊載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0卷第7期,1987年7月,頁83-97。
9.林繼平:〈禪宗思想形成之階段與方法:兼論禪宗與華嚴天臺哲理之會通(上)〉,刊載於《東方雜誌》,第22卷第4期,1988年10月,頁15-23。
10.林繼平:〈禪宗思想形成之階段與方法:兼論禪宗與華嚴天臺哲理之會通(下)〉,刊載於《東方雜誌》第22卷第5期,1988年11月,頁27-37。
11.吳汝鈞:〈神秀禪與惠能禪〉,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56期,1992年10月,頁66-74。
12.吳汝鈞:〈神會禪的概念與實踐〉,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87期,1995年5月,頁19-37。
13.金起賢:〈從臨濟義玄之禪思想看中國禪宗哲學之諸特性〉,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78期,1994年8月,頁84-114。
14.洪修平:〈論佛教的中國化與禪宗研究〉,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42期,1991年8月,頁29-43。
15.洪修平:〈惠能南宗禪學思想辨義與新探〉,刊載於(北京)《世界宗教研究(季刊 )》第4期,1992年12月,頁51-63。
16.洪修平:〈略論玄學與禪學的相異互補與相通相攝〉,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61期,1993年3月,頁40-60。
17.洪修平:〈從寶誌、傅大士看中土禪風之初成〉,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72期,1994年2月,頁14-22。
18.洪修平‧孫亦平:〈如來禪與中國佛教文化〉,刊載於(北京)《中國哲學史(季刊)》第2期,1997年7月,頁47-55。
19.高柏林:〈壇經般若品試探〉,刊載於《中國佛教》第29卷第10期,1985年10月,頁8-14,
20.高柏園:〈壇經般若品探義〉,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56期,1984年6月,頁87-97。
21.高柏園:〈壇經頓漸品中的頓悟與漸修〉,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65期,1985年3月,頁33-48。
22.高柏園:〈壇經心性論的哲學意義(1)〉,刊載於《中國佛教》第31卷第1期,1987 年1月,頁4-9。
23.高柏園:〈壇經心性論的哲學意義(2)〉,刊載於《中國佛教》第31卷第2期, 1987年2月,頁5-11。
24.高柏園:〈壇經心性論的哲學意義(3)〉,刊載於《中國佛教》第31卷第3/4期,1987年4月。頁4-9。
25.高柏園:〈壇經心性論的哲學意義(4)〉,刊載於《中國佛教》第31卷第5期, 1987年5月。頁5-10。
26.高柏園:〈論六祖惠能的修養論——以「六祖壇經」為中心之討論〉,刊載於《中國 佛教》第34卷第7期,1990年7月,頁4-15。
27.祝平一:〈從「肇論」、「壇經」論大乘空宗/禪宗的神祕主義:兼評道默林對大乘/禪宗神祕主義的構想〉,刊載於《鵝湖》第14卷第10期,1989年4月,頁30-36。
28.俞梅隱:〈禪佛心法〉,刊載於《道教文化》第3卷第7期,1983年3月,頁26-38。
29.陳榮波:〈禪與老莊思想〉,刊載於《中國佛教》第25卷第10期,1981年7月,頁11-18。
30.陳榮波:〈中國禪宗構成因素及其特質〉,刊載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4期 ,1982年4月,頁14-22。
31.陳榮灼:〈本是無本〉,刊載於《哲學雜誌》第14期,1995年11月,頁76-88。
32.黃俊傑:〈孟子思維方式的特徵〉,刊載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卷第3期,1991年9月,頁17。
33.傅偉勳:〈胡適‧鈴木大拙與禪宗真髓〉,刊載於《海潮音》第66卷第2期,1985年2 月,頁5-17。
34.傅偉勳:〈老莊、郭象與禪宗:禪道哲理聯貫性的詮釋學試探〉,刊載於《哲學與文化》第12卷第12期,1985年12月,頁2-18。
35.程石泉:〈禪宗評論〉,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11期,1989年1月,頁4-11。
36.馮耀明:〈禪超越語言和邏輯嗎?——從分析哲學觀點看鈴木大拙的禪論〉,刊載於《當代》第69期,1992年1月,頁64-81。
37.楊惠南:〈惠能及其後禪宗之人性論的研究〉,刊載於《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6期,1987年6月,頁24-36。
38.楊曾文:〈「六祖壇經」諸本的演變和惠能的禪法思想〉,刊載於《中國文化》第6期 ,1992年9月,頁24-37。
39.溫玉成:〈禪宗北宗續探〉,刊載於(北京)《世界宗教研究(季刊)》第2期,1985 年6月,頁73-79。
40.溫金玉:〈禪宗倫理思想初探〉,刊載於(北京)《世界宗教研究(季刊)》第4期 ,1992年12月,頁64-71。
41.鄭學禮 著,釋若學 譯:〈禪、維根斯坦與新正教神學:禪宗傳達真理的問題〉,刊載於《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4期,1988年4月,頁41-53。
42.鄭學禮 著,駱一峰 譯:〈肯定、否定與禪的邏輯〉,刊載於《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6期,1988年6月,頁43-52。
43.鄭學禮 著,黎登鑫 譯:〈心理學、本體論與禪的解脫〉,刊載於《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2期,1990年2月,頁154-163。
44.蔣年豐:〈禪與心理分析之研究比較〉,刊載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00期,1988年2月,頁76-88。
45.潘重規:〈敦煌六祖壇經讀後管見〉,刊載於《中國文化》第7期,1992年11月,頁48-55。
46.潘桂明:〈道生、惠能「頓悟」說的歧異〉,刊載於《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989年6月,頁80-87。
47.羅宗濤:〈六祖惠能的禪學與中華文化〉,刊載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2卷第9期,1979年9月,頁60-68。
48.顧偉康:〈評胡適的禪史研究——1969年爭論「壇經」的回顧與思考〉,刊載於《中國文化》第6期,1992年9月,頁62-68。
六、博‧碩士學位論文      (按學位論文完成年度排序)
1.葉瑞卿:《從壇經看惠能思想》,珠海大學 (香港),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2.胡順萍:《六祖壇經思想之承傳與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3.程國強:《壇經、惠能、頓悟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4.蔡琪惠:《百丈懷海禪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5.柯春鑾:《希遷禪師思想及禪法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6.程國強:《龍樹、智顗、惠能之存在論》,能仁學院 (香港),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7.元鍾實:《惠能禪思想》,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8.劉鶴齡:《六祖惠能思想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台灣),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
七、研討會論文        
1.方立天:〈從達摩到惠能:禪法的演變〉,收錄於 慈光禪學研究所 主編:《一九九八 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1998年10月,頁75-86。
2.成中英:〈六祖壇經之三十六對及其哲學意義〉,收錄於 佛光山 主編:《佛光山國際禪學會議實錄》,高雄:佛光山,1990年,頁365-369。
3.杜保瑞:〈壇經的功夫觀念〉,收錄於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工業管理系 主編:《第一 屆禪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5月,頁205-216。
4.杜保瑞:〈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發表於 北京‧清華大學 主辦「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一百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1995年12月,北京。
5.杜保瑞:〈禪宗功夫哲學的方法檢討〉,收錄於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主編:《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4)‧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初版,頁283-312。
6.高柏園:〈由〈齊物論〉論儒佛會通的基本態度〉,收錄於 華梵大學‧哲學系 主編:《第三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12月,頁243-257。
7.張月娥:〈「類比思維」與「析判思考」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與價值之探究〉,發表於 台灣哲學學會、東吳大學‧哲學系 主辨:「第二屆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研討會」,1997年12月。
8.楊士毅:〈惠能禪學之分析與批判〉,收錄於 世界傳播新聞學院‧共同科 主編:《中國人文思想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世界傳播新聞學院,1993年5月,頁106-133。
9.謝大寧:〈佛教詮釋的「語言轉向」〉,收錄於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高雄: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1996年1月,頁191-222。
10.釋濟群:〈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收錄於 慈光禪學研究所 主編:《一九九八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1998年10月,頁131-14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8.黃博仁:〈惠能對禪定之批判〉,刊載於《新竹師專學報》第11期,1985年2月,頁75~81。
2. 17.黃博仁:〈壇經研究〉,刊載於《新竹師專學報》第10期,1984年5月,頁115-134。
3. 16.陳榮波:〈中國禪宗的特質〉,刊載於《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12月,頁309-330。
4. 15.陳榮灼:〈「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刊載於《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台北:靈鷲山出版社,1991年12月,頁1-22。
5. 14.馬融:〈禪學〉,刊載於《僑光學報》第9期,1991年10月,頁19-37。
6. 13.吳怡:〈中國禪宗與儒道兩家思想的關係〉,刊載於《幼獅學誌》第16卷第1 期,1980年6月,頁99-112。
7. 12.吳汝鈞:〈壇經的思想特質——無〉,刊載於《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1991年12月,頁23-48。
8. 11.林繼平:〈從禪宗華嚴論心性理之哲學慧境〉,刊載於《哲學年刊》第7期,1989年9月,頁121-128。
9. 10.林照田:〈禪宗的佛學基礎及特色和生死觀〉,刊載於《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 月,頁185-201。
10. 8.朱維煥:〈「六祖壇經」之禪機大旨〉,刊載於《興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3年1月,頁23~44。
11. 6.李昌頤:〈壇經思想的源流〉,刊載於《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3年7月,頁453-476。
12. 5.李志夫:〈中國禪宗理事觀〉,刊載於《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984年9月,頁135-198。
13. 4.成中英:〈禪的詭論和邏輯〉,刊載於《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頁185-207。
14. 3.冉雲華:〈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刊載於《 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984年9月,頁63-99。
15. 2.王熙元:〈六祖壇經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價值〉,刊載於《中國學術年刊》第11期,1990年3月,頁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