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建勤主編.199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
學出版社.
石瑞宜.1986. 《文字閱讀中「字形一字音」關係對字彙觸接力的影響》. 台
大心理所碩士論文。
史式.1979.《漢語成語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李大忠.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
社.
呂淑湘.1984.《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書局.
佟慧君.1988.《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易洪川主編.1992.《應用漢語教程》.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姚殿芳、潘兆明.1995.《實用漢語修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志偉.1991.《中文詞的辨識歷程:一個詞優與詞劣效果的研究》. 國科會獎
助論文。
柯華葳.1992.《台灣地區閱讀研究文獻回顧》. 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第一年報
告。
馬 真.1997.《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崔希亮.1997.《漢語熟語與中國人文世界》.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國立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編.1996. 《認知與學習: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與
學術研討會結案報告》.
陳建民.1984.《漢語口語》.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永德.1985.《文章閱讀歷程之探討:高層知識架構的影響》. 台大心理所碩
士論文。
溫知新、楊福綿.1985.《中國語言學名詞匯編》. 台灣:台灣學生書局
程美珍.1997.《漢語病句分析九百例》. 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黃明月.1994.《成人學習者認知風格與閱讀策略關係之研究》. 國科會研究成
果報告。
黃琛芳主編.1990.《印度尼西亞語基礎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曾陳蜜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 政
大教育所博士論文。
靳洪剛.1997.《語言獲得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永新主編;畢繼萬副主編.1997.《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熊學亮.1999. 《認知語用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錢冠連.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魯健驥.1999.《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謝敏娜.1982.《中文「字」與「詞」的閱讀與語言轉錄》. 台大碩士論文。
戴昭銘.1996.《文化語言學導論》. 北京:語言出版社.
饒見維.1994.《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的統合理論》.臺北:五南圖書
出版社.
王化鵬.1993.<談談四字語的修辭作用>.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4期.
156-160.
王初明.1997.<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義重構>.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
期. 59-65.
申 鎮.1993.<語境選擇的若干問題>.於《外國語》.第3期.
李曉亮.2000.<邏輯推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於《語言教學》.第1
期69.
呂文華、魯健驥.1993.<外國人學漢語的語用失誤>.於《漢語學習》.第1
期.
汪宗虎.1985.<詞語教學中的病句分析>.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
期.80-86.
林美惠、鄭昭明.1976.<過去知識對文章理解與記憶的作用>.於《中華心理
學刊》.18卷,121-128頁。
周小兵.1996.<析不A不B>.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4期.50-56.
邵敬敏.1993.<中國文化語言學研究述評>.於《語文建設》.第5期.
季素彩.1993.<漢語成語中詞類的特殊使用>.於《河北大學學報》.第4期.
胡志偉.1989.<中文詞的辨識歷程>.於《 中華心理學刊》.31卷1-16頁。倪寶元.1987.<從結構上看成語的擴展用法>.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110-120.
桂詩春.1993.<語言使用的研究方法>.於《現代外語》.第3期.
桂詩春.1993.<應用語言學和認知科學>.於《語言文字應用》.第3
期.19-26.
徐子亮.1999.<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於《世界漢語教
學》.第4期.77.
唐承賢.1997.<差錯分析綜述>.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46-50.
秦曉晴.1997.<第二語言習得中認知方式研究的現狀>.於《外語教學與研
究》.第2期.40-45.
張永芳.1999.<外國留學生使用漢語成語的偏誤分析>.於《語言文字應用》.
第3期.25-32.
常寶儒.1989.<詞的理解、記憶和保持>.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139-149.
曾志朗、洪蘭.1978.<閱讀中文字: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於《中華心理學
刊》.20期.45-49頁。
楊 傑.1997.<詞的理性意義與伴隨意義>.於《外語與外語教學》.第2期.
28-30.
趙永新.1997.<析ABAC式四字語>.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140-147.
蔡振生.1988.<不A不B結構淺析>.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4期.63-67.
蔡建平.1997.<文化感知對語義的影響>.於《外語與外語教學》.第3
期.19-21.
樂 鳴.1997.<詞語的聯想義>.於《修辭學習》.第6期.19.
魯 川.1998.<漢語的意合網路>.於《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82-88.
魯健驥.1988.<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詞語偏誤分析>.於《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
討論會論文選》.525-530.
魯健驥.1994.<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於《語言教學與
研》.49-64.
鄭昭明.1975.<漢字記億的語言轉錄與字的回釋>.於《中華心理學刊》.20期39-43頁。
鄭昭明.1981.<漢字認知的歷程>.於《中華心理學刊》.23卷2期137-153頁。劉英茂.1978.<文句脈絡對詞義學習的影響>. 於《中華心理學刊》.20卷29-37頁。
劉振前、邢梅萍.2000.<漢語四字格成語語義結構的對稱性與認知>.於《世
界漢語教學》.第1期.77-81.
盧治平.1993.<談語言對比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於《語言與翻譯》.第2
期.
竇融久.1993.<對語法病句的研究要有新進展>.於《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第4期.
陳懷萱.2000.<漢語「四字格」固定語之特徵與語法功能分析>.於《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October
2000,Volume 35:3,pp.49-70.
英文部分
Ariel,M. 1994. Interpreting anaphoric expressions: a cognitive
Versus a pragmatic approach.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0: 3-42
Carston, R. 1995. Quantity maxims and generalised implicature.
Lingua, 96:213-224
Cornish, F.1996. Antecedentless anaphors: deixis, anaphora, or
what? Some evidance from English and French.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2:19-42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J. 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Academic Press 41-58
Grice, H. 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von, T. 1979. From discourse to syntax: grammar as a
processing
Givon, T. 1995. Coherence in text vs coherence in mind. 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 In Morton Ann Gerns-backer&T.
Givon(ed.) John Benjamins,59-116
Harrison,F. 1992. Logic and rational thought.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Kintsch, W. 1995. How readers construct situation models for
stories:The role of syntactic cue and causal inferences. In
Morton Ann Gerns- backer &T. Givon(eds.)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1,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 vol.2,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S. 1983. Pragmatics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S. 1987(b). Minimiza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nference.
In Verchueren, J. M. & P. Bertuccelli (eds.) 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61-129
Levinson,S. 1988.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nd the
Semantics/ pragmatics interface.(MS) 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
Levinson,S. 1989. A review of Relevanc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Vol 25, No 2
Levinson,S. 1991. Pragmatic reduction of the binding conditions
revisited.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7: 107-61
Mey, J. L. 1993. 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
Morgan, J.L.1975. Some interations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Academic Press,289-304
Ortony, Andrew 1993.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rovitz, W. 1996. The effect of discourse factors on backward
anaphora. Word,47:1-12
Sperber, D&D.Wilson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1995. Relevav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Oxford; Blackwell
Strategy. In T. Givon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Academic
Press,12:81-112
Van Dijk & W. Kintsch 1983.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Van Dijk, T.A.1980. Macrostructur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工具書
《國語日報辭典》.1985.台北:國語日報出版社
《故鄉實用成語辭典》.1985. 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文大辭典》.1985. 台北:文化大學出版社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1986. 台北:正中書局
《辭源》(大陸修訂本:台灣六版).1989. 台北:遠流圖書公司
《語言學辭典》.1989. 台北:三民書局
《新辭典》.1989. 台北:三民書局
《語言學百科詞典》.1993.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王力語言學詞典》.1995.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1700印尼成語辭典》(1700Peribahasa Indonesia).1995.印尼:
Pustaka Setia
《漢語常用語辭典》.1996.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語文基礎知識辭典》.1997.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