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6: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伍怡欣
研究生(外文):Yihsin Wu
論文名稱:海上旅客運送人責任制度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carrier''s liability relating to the carriage of passengers by sea
指導教授:柯澤東柯澤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e-Tung K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海上旅客運送1974年雅典公約旅客人身傷亡責任限制海上侵權行為管轄權衝突
外文關鍵詞:Carriage of passengers by sea1974 Athens Convention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Limitation of liabilityTort at seaConflict of jurisdi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5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海運事業的發展,淵遠流長。尤其在「地理大發現」後,歐洲進入重商主義時期,各國競相拓展海外殖民地與發展海上貿易,海運事業更是蓬勃發展。在此需求下,相應地發展出相關法制。由於早期人類的科技水準有限,面對變幻莫測的海象,只能依賴少數資深水手的經驗來因應之,故其時的遠洋航行無異於冒險,所以此時的海上運送標的多為貨物。又海上航行既有極高的風險,若發生海難時課以運送人較重的責任,將妨礙海運事業的發展。職是,此時法制的特色,是偏重於貨物運送的規範,對旅客運送糾紛的處理,多援引貨物運送糾紛的處理規定;與側重保障運送人權益。至於貨物所有人的權益,則依賴於新興的保險制度來救濟之。
傳統法制不重旅客運送業及側重保障運送人利益的特色,在二十世紀開始受到質疑,其原因有下:首先,科技的進步,使航海風險大為降低,在此情形下,是否還需在處理海運糾紛時偏重保障運送人,殊值懷疑。再者,自十九世紀開始,海上旅客運送業即急遽發展,然一旦發生海難或糾紛時,卻只能準用貨物運送規定。惟人的性命及身體安全畢竟不同於貨物,此種視人命與貨物等價的做法,違反世界逐漸重視消費者人權的潮流。舊法制無法因應新潮流的需求,因而時生爭議。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各海運國家即欲制訂一規範海上旅客運送制度的國際公約,以反映時代潮流。
然而,要保障旅客權益,必然要削減運送人既有的利益,在兩造相爭下,新國際公約的制訂困難重重。直至一九六一年,才簽訂<布魯塞爾旅客運送統一規定國際公約>。此公約是第一份完全為規範海上旅客運送業的公約,象徵各海運國家對海上旅客權益的重視,不再視旅客如貨物。
在立法主義上,對於運送人之責任,有過失責任主義、過失推定責任主義、通常事變責任主義及無過失主義四種。所謂的過失責任主義,係指若運送人要有故意或過失以致使事故之發生,才須負責,其舉證責任通常由被害人(旅客)負責。而所謂的無過失責任主義,係指一旦運送人接受運送標的,即有保證其安全到達目的地之義務,如發生意外,運送人無論有無過失,皆須負責。推定過失責任主義則是運送人須證明其對事故之發生無故意過失,否則即推定其有過失。至於通常事變責任主義,係指當運送標的受到損害時,只要運送人能證明其係因於不可抗力或其它特殊事故,即可免責。因此,過失責任主義偏於保障運送人,無過失責任主義則偏於保障旅客。
在實際運作上,過去各國海商法制以海運事業風險高,若不保障運送人則不能鼓勵海運事業的發展,故採過失責任主義。但是,同樣是具高風險的航空事業,自一九二九年國際航空運輸(華沙)公約(Conven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by Air,1929)即採過失推定主義, 後來之瓜地馬拉修正議定書(Protocol to Amend the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Carriage by Air signed at Warsaw on 12 October 1929 as Amend by the Protocol done at the Hague on 28 Sep. 1955)、一九六六年蒙特利爾協議 (Agreement relating to Liability Limitations of Warsaw Convention and the Hague Protocol,1966)均採無過失責任主義,雖然瓜地馬拉修正議定書尚未生效,蒙特利爾協議為私法契約性質 ,但航空運送人對旅客死傷之責任,未來朝無過失責任主義發展之趨勢是顯而易見的。易言之,較晚近發展的航空法制,卻較海商法制更保障旅客權益。因此,一九六一年<布魯塞爾旅客運送統一規定國際公約>,雖是依不錯的開始,但仍需再加快腳步才能再旅客權益之保障上與航空法並駕齊驅。
然而,運送人與旅客的權益是相互排擠的,保障了旅客的權益,就必然要削減運送人的利益。要在其中尋出一令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並不容易。各海運國家自一九五七年聚集於布魯塞爾開始討論訂約,卻遲至一九六一年才訂約,足見其中利益衝突的劇烈與達成共識的困難。而最後雖在人道主義潮流下,訂約保障海上旅客的人身安全權益,但對無人道主義疑慮的旅客行李,卻無法有所共識,而要到一九六七年,才能再制訂<旅客行李統一規定國際公約>來規範之。不過,縱然在一九六一年及一九六七年已分別立約保障海上旅客及規範其隨身行李的賠償問題,此兩份公約的有效約束力卻不被普遍認同,因而到一九七四年時,各海運國家不得不再制訂<旅客及行李運送雅典公約>。兩年之後,更針對雅典公約簽訂一議定書,一九九○年又有〈一九九○年修正一九七四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運送雅典公約之議定書〉,訂約的頻仍,顯示其中利益糾葛的難解,使公約的約束力大打折扣。而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當世海運大國的美國未簽署這些公約。
反觀我國對於有關海上旅客運送國際公約在國內法之落實上,一九六二年〈海商法〉修改時,〈一九六一年旅客運送公約〉甫方制訂,且在其時我國特殊的政治環境下,海上旅客運輸業呈低度發展,故立法者不重視旅客權益,尚未造成太大的爭議。但一九九九年〈海商法〉再作修改時,對於旅客運送一節卻仍毫無更動,完全沒有反映三十餘年來國際公約重視旅客權益的趨勢與與我國海上旅客運輸業、旅遊業已漸蓬勃發展的實態。因而有關海上運送契約性質,旅客生命財產受侵害時損害賠償請求權之行使,在特別法(海商法)未規定之同時,只好回歸適用到普通法─民法之相關規定。而我國民法對於生命權受侵害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規定、旅客契約權益之保障、損害賠償之法理及法院判決,亦有對旅客保障不週之處,尤其運送人對旅客人身傷害之責任又有其為侵權行為責任或契約不履行責任之爭議,本文在討論其缺失之餘,亦介紹美國及英國對於旅客人身傷害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之相關規定。尤其是美國,由於其未簽署任何相關於旅客運送之國際公約,其又為重要海運大國,發生海上事故時,由其管轄判決之機率甚高,其國內法對類似事故之處理態度亦極重要。美國雖不參與國際立法,卻藉由其本身之海運政治實力達成影響國際法實際運作之目的。
由於並非所有的海運國家都簽署公約,且各國在國際條約與其國內法競合時何者優先的態度並不一致。職是管轄權的歸屬,遂常成為當事人爭取權益的關鍵。而管轄權的爭議,不只存在於國與國之間,於聯邦國家內,亦有州與聯邦之間及州與州之間管轄權的爭議。
至於在我國的,誠如前述,<海商法>的規定並未反映國際上逐漸重視旅客權益的潮流。而未來兩岸通航後,也勢須面對因兩岸特殊政治關係而產生的管轄權爭議,凡此種種,證明我國<海商法>雖甫於民國八十八年修訂,卻已面臨必須修改的壓力。
由於公約的約束力未能及於各海運國家,因此與其說其是處理海上旅客運送糾紛的唯一準則,毋寧說其是各國在處理相關糾紛時的參考標準,因而遂有公約與各國海商法、民法等競合的問題。而隨著各國對適用公約態度的不同,管轄權的歸屬,遂成為關鍵。在管轄權的爭議上,不只有國與國之間的爭議,在聯邦國家內,亦有州與州之間及州與聯邦間的爭議。在我國的情形,則更有未來兩岸通航後,由於兩岸間政治關係的特殊性而產生的爭議。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論與研究方法………………………5
第三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11
第二章 海上旅客運送人責任法制之演進…………………13
第一節 傳統海商法制之特質…………………………13
第二節 當代海上旅客運送國際條約之演進…………15
一、一九六一年布魯塞爾旅客運送統一規定國際
公約與一九六七年布魯塞爾旅客行李統一規
定國際公約……………………………………17
二、一九七四年旅客及其行李海上運送雅典公約
及一九七六年關於一九七四年旅客及其行李
海上運送雅典公約附加議定書………………20
三、一九九○年修正一九七四年海上旅客及其行
李運輸雅典公約的議定書……………………22
四、本節小結:國際公約演進之趨勢……………24
第三節 各國對國際海上旅客運送公約之回響與現
況………………………………………………28
一、美國……………………………………………28
二、英國……………………………………………29
三、加拿大…………………………………………30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32
五、中華民國………………………………………32
第四節 亟待解決的課題………………………………34
一、適用船舶範圍擴大的爭議……………………34
二、國際公約之保留條款…………………………35
三、一九九六年責任限制公約修正議定書之影響
…………………………………………………35
四、海上運送人之事故責任與航空運送人之比
較………………………………………………36
五、強制責任險可行性的爭議……………………38
六、本節小結………………………………………40
第三章 旅客運送人責任制度的變遷………………………41
第一節 運送人責任基本類型…………………………41
一、過失責任………………………………………41
二、推定過失責任…………………………………42
三、通常事變責任…………………………………43
四、無過失責任主義………………………………44
五、本節小結………………………………………45
第二節 比較法上旅客運送人責任制度之探討………48
一、美國法…………………………………………49
二、英國法…………………………………………56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法……………………………58
第三節 海事責任限制制度之演進……………………61
一、一九二四年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公約………61
二、一九五七年海船所有人責任限制公約………63
三、一九七六年海事求償責任限制公約…………65
四、一九九六年海事求償責任限制公約修正議定
書………………………………………………68
第四節 我國海上旅客運送人責任現狀之檢討………69
一、我國對旅客人身傷亡的損害賠償……………69
二、旅客行李的損害賠償…………………………78
三、責任限制制度的檢討…………………………79
四、本節小結………………………………………80
第四章 管轄權之歸屬問題…………………………………83
第一節 管轄權歸屬原則概述…………………………83
一、領域管轄原則…………………………………84
二、國籍管轄原則…………………………………87
三、被害人國籍原則………………………………88
四、保護原則………………………………………90
五、普遍原則………………………………………92
六、本節小結………………………………………95
第二節 管轄權歸屬之原則在旅客運送之運用與衝突
…………………………………………………96
一、海上旅客運送國際公約之管轄規定…………96
二、海上旅客運送的管轄衝突……………………98
第三節 兩岸通航後管轄權爭議之解決………………106
一、區域法律衝突管轄……………………………107
二、合意管轄………………………………………108
三、交付仲裁………………………………………111
四、本節小結………………………………………111
第五章 結論…………………………………………………113
參考資料………………………………………………………117
附錄一…………………………………………………………125
附錄二…………………………………………………………137
附錄三…………………………………………………………145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尹章華,徐國勇。海商法,台北:月旦,民國八十九年。
2.王偉輝主持,黃文集協同主持,未來兩岸通航海運運輸旅客可行性及
相關問題分析。台北:中華海運研究協會,民國八十八年。
3.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民國八十四年。
4.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台北:作者自版,民國八十九年。
5.柯澤東,海商法修訂新論。台北:元照,民國八十九年。
6.───,國際私法。台北:元照,民國八十九年。
7.───,海商法論。台北:作者自版,民國八十三年。
8.───,最新海商法貨物運送責任篇。台北:作者自版,民國八十八
年。
9.柯澤東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千禧年跨世紀法學之演進─柯澤東
教授祝壽論文集。台北:學林,民國八十九年。
10.梁宇賢,海商法精義。台北:三民,民國八十八年。
11.───,海商法論。台北:三民,民國八十三年。
12.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與林勳發著,商事法精論。台北:今日,民
國八十七年。
13.梁宇賢等合著,兩岸海商法比較導讀。台北;五南,民國八十七年。
14.雪瑞爾(I. A. Shearer)著,陳錦華譯,國際法。台北:五南,民國八
十八年。
15.程家瑞主持,楊鴻基、尹章華協同主持,未來兩岸通航法律問題。台
北:行政院陸委會,民國八十三年。
16.劉宗榮,海商法。台北:作者自版,民國八十五年。
17.盧仁發主持,楊世智協同主持,航空運送責任與安全。台北:台北地
方法院檢察署,民國八十四年。
18.Karl Larenz 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民國八十八
年。
19.王耀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民國八十六年。
20.梁慧星,民法解釋學。台北:五南,民國八十八年。
21.林鐘雄,歐洲經濟發展史。台北:三民,民國七十六年七月。
22.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台北:作者自版,民國八十七年。
23.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台北:作者自版,民國八十七
年。
24.司玉琢等編著,海商法詳論。大連:大連海事大學,一九九五年。
25.潘為大編著,英美法導讀講義,台北:瑞興,民國八十七年。
26.Edward S. Corwin著,結構群編譯,美國憲法釋義,民國八十一年。
27.C. H. Pritchett, 陳秀峰譯,美國聯邦憲法制度,民國八十年。
28.黃異,國際海洋法,台北:渤海堂,民國八十七年。
29.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 )著,范建得、吳博文譯,法理學︰
法哲學與法學方法。台北︰漢興,一九九七年。
30.沈宗靈,現代西方法理學。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31. W. Friedmann 著,楊日然等譯,法理學。台北︰司法周刊,民國七
十三年。
32.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
一九九九年。
33.楊仁壽,法學方法論。台北:作者自版,民國七十六年。
34.劉慶瑞,比較憲法。台北:大中國,民國七十一年。
35.王世杰、錢端升,比較憲法(下冊)。上海:商務,民國三十七年。
36.薩孟武,政治學。台北:三民,民國八十年。
37.羅志淵,美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正中,民國八十三年。
38.陸潤康,美國聯邦憲法論。台北:凱侖,民國八十二年。
(二)期刊
1.尹章華,「民事訴訟舉證責任法理結構之探討─以海上貨物貨損理賠
舉證責任為例」,全國律師,第4卷,第3期(民國八十九年三月),5-
15。
2.───,「兩岸海事爭議處理制度之比較研究─兼提兩岸海事仲裁制度
之建議意見(下)」,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35期(民國八十六年三
月),12-20。
3.───,「兩岸海事爭議處理制度之比較研究─兼提兩岸海事仲裁制度
之建議意見(上)」,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33期(民國八十六年一
月),18-25。
4.───,「兩岸海事爭議處理制度之比較研究─兼提兩岸海事仲裁制度
之建議意見(中)」,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34期(民國八十六年二
月),2-12。
5.───,「兩岸海事爭議處理程序論海事仲裁條款─兼評六四臺抗二三
九等判決」,月旦法學,第10期(民國八十五年二月),73-78。
6.───,「兩岸海事案件管轄權劃分與行使之研究─兼擬『兩岸海事案
件管轄權劃分與行使共同協議』(草案)(上)」,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
126期(民國八十五年六月),17-35。
7.───,「兩岸海事案件管轄權劃分與行使之研究─兼擬『兩岸海事案
件管轄權劃分與行使共同協議』(草案)(下)」,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
128期(民國八十五年八月),2-22。
8.尹章華、徐國勇,「一九九九年國際扣船公約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
論叢,第46期(民國八十九年六月),54-70。
9.林群弼,「我國現行海商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之探討」,法令月
刊,第51卷,第10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418-430。
10.柯澤東,「從國際私法方法論探討契約準據法發展新趨勢─並略評兩
岸現行法」,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3卷,第1期(民國八十二年十
二月),277-307。
11.───,「新海商法溯源─實體統一國際公約對我國海商法修正之影
響」,月旦法學,第60期(民國八十九年五月),28-51。
12.───,「論海上貨物運送契約爭議之法院管轄及仲裁條款」,仲
裁,第58期(民國八十九年九月),73-112。
13.───,「論國際私法法律適用方法之演變」,萬國法律,第107期
(民國八十八年十月),106-109。
14.孫森焱,「生命權被侵害發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法令月刊,第45
卷,第4期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7-11。
15.張新平,「海商法有關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及海事優先權規定之探
討」,台灣本土法學,第15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54-70。
16.邱聰智,「我國侵權行為法構成上之潛在危機─民法債編侵權行為修
正之綜論」,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1170-1174。
17.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下)─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
之體系地位」,台灣本土法學,第17期(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21-
43。
18.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上)─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
之體系地位」,台灣本土法學,第16期(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47-
70。
19.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之危機及其發展趨勢」,中興法學,第12期
(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1-24。
20.黃裕凱,「海事限責起源,法制與國際立法發展」,中華民國海運月
刊,第一五六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21.--------,「我國新海商法有關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法制之批評即再
修訂建議」,萬國法律,第一○八期〈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22.--------,「1976年海事求償限責公約及其1996年議定書逐條釋義
(一)」,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一五七期(民國八十八年一月)。
23.--------,「1976年海事求償限責公約及其1996年議定書逐條釋義
(二)」,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一五八期(民國八十八年二月)。
24.--------,「海事限責(含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第四部分─1976海
事求償限責公約及其1996年議定書逐條釋義(三)」,中華民國海運月
刊,第一五九期(八十八年三月)。
25.--------,「國際海事私法之制定及其發展之新動向」,中華民國海
運月刊,第一五五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
26.孫森焱,「生命權被侵害發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法令月刊,第四
十五卷,第四期(民國八十三年四月),7-11。
27.郭麗珍,「非典型契約之現況與發展─旅遊契約」,月旦法學,第二
十七期(民國八十六年八月),39-46。
28.王澤鑑,「定型化契約的司法控制─最高法院八○年台七字第七九二
號判決的評釋」,保險專刊,第二十八期(民國八十一年六月),18-
28。
29.陳聰富,「危險責任與過失推定,」月旦法學,第五十五期(民國八
十八年十二月),16-40。
30.馮震宇,「論服務業無過失責任之爭議」,中原財金法學,第四期(民
國八十七年十二月),23-50。
31.林慧貞,「論消費者保護法之服務無過失責任」,月旦法學,第二十
六期(民國八十六年七月),102-109。
32.張新平,「海商法有關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及海事優先權規定之探
討」,台灣本土法學,第十五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33.徐慶岳,「關於海事賠償責任限額規定之評述」,中國海商法年刊,
第5卷(一九九四年),333-339。
34.許美玲,「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制度之歷史發展與國際統一法化之研
究」,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十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六年一月)。
35.吳志光,「論航空產品責任案件國際管轄權之確定」,軍法專刊,第
四十六卷,第九期(民國八十九年九月),32-44。
36.郭麗珍,「論產品責任中之產品安全問題(上)─民法債編通則修正草
案第一九一條之一及消費者保護法紀施行細則相關規定之研究」,中
興法學,第三十九期(民國八十四年七月),231-258。
37.郭麗珍,「論產品責任中之產品安全問題(下)─民法債編通則修正草
案第一九一條之一及消費者保護法暨施行細則相關規定之研究」,中
興法學,第四十期(民國八十五年三月),341-374。
38.林益山,「論美國產品責任理論之演進與發展(上)」,軍法專刊,第
三十九卷,第十一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2-10。
(三)論文
1.林淑娟,「國際航空運送人對旅客傷亡之損害賠償責任」。碩士論文,
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2.劉詩宗,「客船運送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海洋研究所航運
組,民國八十年六月。
3.簡光昌,「論侵害生命權之損害賠償」。碩士論文,中興大學法律學研
究所,民國八十五年一月。
4.李永然,「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之兩岸民事事件合意管轄應有之定位─
叢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二六四四號判決談起」,國際私法理論
與實踐(一)。台北:學林,pp.143-146。
(四)其它資料
1.立法院公報,第二十九會期,第十六期,民國五十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二、西文部分
(Ⅰ)Books
1.Casson, Lionel, The Ancient Mariner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7.
2.Cohen, Edward E, Ancient Athenian Maritime Court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3.
3.Griggs, Patrick, and Richard Williams,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for Maritime Claims. London: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 1991.
4.Hazelwood, Steven J.,“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1976
Convention,”in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Institute of
Maritime Law ed. , Limitation of Shipowners'' Liability: The
New Law. London: Sweet & Maxwell Limited ,1986, pp.253-259.
5.Hill, Christopher Julius Starforth, Maritime Law,1th ed. .
London: Pitman Books Limited, 1981.
6.--------, Maritime Law, 2th ed. . London: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 1989.
7.--------, Maritime Law, 3th ed. . London: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 1995.
8.Kasoulides, George C., Port State Control and Jurisdiction-
Evolution of Port State Regime. Netherlands: Martinus
Nijoff,1993.
9.Mangone, Gerard J, United States Admiralty Law.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10.Meeson, Nigel, Admiralty Jurisdiction and Practice. London: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 1993.
11.Parks, Alex L.,“The U.S. and the 1976 Convention,”in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Institute of Maritime Law ed.,
Limitation of Shipowners'' Liability: The New Law. London:
Sweet & Maxwell Limited , 1986, pp.260-278.
12.Sharpe, David J. and W. Wylie Spicer, New Directions in
Maritime Law 1984. Toronto: Carswell, 1985.
13.Molenaar,Erik Jaap, Coastal State Jurisdiction over Vessel-
Source Pollution,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
14.Peters,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irter, 1999.
15.Lawrence B. Goldhirsch, Warsaw Convention Annotated: A Legal
Handbook,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Ⅱ)Periodicals
1.Acomb Jr., Robert B., “Maritime 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
Tulane Law Review, Vol.73, (1999), pp.1731-1787.
2.Bilisoly, F. Nash,“The Relationship of Status and Damages in
Maritime Personal Injury Cases,”Tulane Law Review, Vol.72
(Dec. 1997),pp.493-537.
3.Budwick, Philip H., “Strick Liability or Negligence : What
Standard of Care Applies When Crewmembers Assault Passengers
on Cruise Ships,” 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 vol.19
(1995),pp.353-375.
4.Carr, Stephen K., “Living and Dying in the Post-Miles World
a Review of Compensatory and Punitive Damages Following Miles
v. Apex Marine Corp., ”Tulane Law Review, Vol.68(1994),pp.
595-625.
5.Daniels, Christopher B.,“In re Amtrak : The Eleventh Circuit
Leash on Yamaha.,” 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Vol.22, No1
(1997), pp. 303-313.
6.Dion, Dani''ele, “Cruise Ships and Pleasure Boats: The Law in
Canada,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9,No.2
(Apr.1998), pp.183-195.
7.Force, Robert, 〝Tort Reform by Judiciary :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Maritime 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 Damages ,〞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Vol . 23(1999), pp.351-381.
8.Force, Robert and Xia Chen, "An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 Claim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 Vol.15(1991),pp. 245-283.
9.Gaskell, Nicholas,“New Limits for Passengers and oth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Part 3(Aug.1998),pp.312-334.
10.Griggs, Patrick,“Limitation of Liability for Maritime
Claims: The Search for International Uniformity, ”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Part3 (Aug.1997),
pp.369-378.
11.Hawkins, Thomas S.,“Bill C-58: The New Regime in Limitation
of Liability,”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Part4(1997),
pp.123-129.
12.Healy III, George W., “Remedies for Maritime Personal
Injury and Wrongful Death in American Law: Sources and
Development, ”Tulane Law Review, Vol.68 (Jan. 1994), pp.311-
366.
13.Hildebrandt, Karen C.,“Personal Injury and Wrongful Death
Remedies for Maritime Passengers, ”Tulane Law Review, Vol.68
(1994),pp.403-422.
14.Hofmann, Paul T.,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Maritime
Preemption Cases Involving Wrongful Death Damages-The Legacy
of Miles, Yamaha, Amtrak, and Others, “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Vol.23(1999),pp.409-428.
15.Klawetter,Robert L.and Lewis E. Henderson,“Damage
Recoverable in Death Case,”Tulane Law Review, Vol.72(1997),
pp.717-758.
16.Li, Xingang, “The Chinese Maritime Law on Global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Part 3(Aug.1996),pp.393-405.
17.Lord Donaldson of Lymington, “Sources of Recovery for
Maritime 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 under British Law,”
Tulane Law Review, Vol.68 (Jan. 1994), pp.367-371.
18.McDorman, Ted L.,“Port State Enforcement: A Comment on
Article 218 of the 1982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8, no.2 (Apr. 1997),
pp.305-322.
19.Meunier Gerald E.,“Elements of Recovery in Maritime
Personal Injury Case,” Tulane Law Review, Vol.72 (1997),
pp.805-847.
20.Muller, Douglas M. & Julius H. Hines, “Personal Injur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aritime Law,” 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Vol.22, no2(1998), pp.513-533.
21.Nixon, Dennis W., “Products Liability and Pleasure
Boats, ”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9, no.2
(Apr. 1998), pp.243-256.
22.O''neill, J. Ward, “The C.M.I. Draft Convention Relating to
Carriage by Sea of Passengers and their Luggage,”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1, no.1 (Oct. 1969), pp.107-
112.
23.Papavizas, Constantine G., “1995-1996 U.S. Maritime
Legislative Developments,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8, no.1(Jan. 1997), pp.37-54.
24.Pieper, Nathaniel G.W. and David W. MacCreadie, “Cruise
Ship Passenger Claims and Defenses, ”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1,no.2(Apr. 1990),pp.151-197.
25.Pieper, Nathaniel G.W.,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ruise Ship
Law,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9, no.2
(Apr. 1998), pp. 163-170.
26.Radcliff, Donald C., 〝Damages Available in Personal Injury
Claims after Miles , Yamaha , and Amtrak ,〞 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Vol . 23(1999)383-409.
27.Roberson, David W., “Personal Injury and Wrongful Death,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31, No.2 (2000).
28.Robertson, David W.,“The Applicability of State Law in
Maritime Cases after Yamaha Motor Corp. v. Calhoun,”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Vol.21, No1(1996), pp.81-102.
29.Salvarani, Roberto,“The EC Directive on Port State Control:
A Policy Statemen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and
Coastal Law, Vol.11,No.2 (May 1996), pp.225-231.
30.Sir Anthony Clarke, "Port State Control or Sub-standard
Ship: Who is to blame? What is the Cure?,"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 part2(1994),pp.203-209.
31.Southcott, Richard F. and Cecily Y. Strickland, “Canadian
Maritime Law Update: 1997,”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Vol.28, no.3(July 1998),pp.411-448.
32.Southcott, Richard F. and James B. Wooder, “Canadian
Maritime Law Update: 1995-1996,”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8, no.3(July 1997),pp.469-502.
33.Sprague, Christopher , “Damages for Personal Injury and
Loss of Life-The English Approach, ”Tulane Law Review,
Vol.72(1997), pp.975-1021.
34.Sturley, Michael F., "Strengthening the Presumption of
Validity for Choice of Forum Clauses .Carnival Cruise Lines
v. Shute, 111 S.Ct. 1522, 113 L.Ed. 2d 622, 1991 AMC 1697
(1991).,"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3, No.1
(1992),pp. 131-154.
35.--------,“Forum Selection Clauses in Cruise Line Tickets:
An Update on Congressional Action "Overruling" the Supreme
Court,”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4, no.2
(Apr. 1993), pp.399-401.
36.Tetley, William, “Canadian Maritime Legislation and
Decisions 1996-1997,”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Part2(May 1998),pp.265-292.
37.---------, “Shipowners''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and
Conflicts of Law: The Properly Applicable Law,”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Vol.23,no.4(Oct. 1992), pp.585-
606.
網站:
1.http://tetley.law.mcgill.ca/
2.http://comitemaritime.org/
3.http://www.austlii.edu.au/
4.http://forwarderlaw.com/
5.http://www.dotrs.gov.au/
6.http://www.hmso.gov.uk/
7.http://root.com.tw/
8.http://search.peopledaily.com.c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