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小娥、鍾佩真(1994),「台鐵生產力及總要素生產力變化之研究- 1987至1992年」,運輸計劃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二期,pp.125-154。王丘明、藍武王、黃承傳(1994),「基隆港貨櫃碼頭經濟特性之研究」,港灣技術,第九期,pp.31-61。王丘明(1995),基隆港貨櫃場站成本結構與生產力分析,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論文。王友釗(1965),台灣農業資源生產力之經濟分析,台灣土地金融月刊,第二卷第四期,pp.19-33。
王棟華(1993),「對內分配表」對於碼頭生產及資源配置之影響--基隆港貨櫃碼頭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院學報,第二期,pp.31-39。
江家麟(2000),台灣新銀行之經營效率分析,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8),台灣地區國際商港競爭策略之研究。
呂俊翰(1994),台灣淡水長腳大蝦養殖之經濟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振豐(1985),棧埠經營合理化之研究--以基隆港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樑堅、陳昭宏(1999),「高雄港碼頭工人僱用合理化及卸作業民營化過程探討分析」,公營事業評論,第一卷第二期,pp51-66。吳俊佑(1994),基隆港碼頭裝卸工人管理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濟華、洪文賺(1998),「高雄港埠裝卸作業民營化成效之探討」,公營事業評論,第一卷第三期,pp.77-p101。邱賢文(1984),「台灣製造業因素生產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六卷第二期,pp.130-155。
林福港(1999),港埠裝卸作業問題與其法律責任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周良惠(1999),我國地價稅及房屋稅對土地之資本投資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洪文賺(1988),高雄港營運績效與棧埠裝卸民營化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胡迪琦(2000),基隆港棧埠作業民營化前後績效之評比,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寇龍華(1983)「生產力計算方法之研究」,社會科學叢刊,p41。
翁偉翔(1997),台灣地區貨櫃船運業策略群組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梁合輝(2000),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生產效率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梁經士(1994),基隆港碼頭裝卸作業公民營制度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梁國源(1974),台灣製造業總要素生產力之研究,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武正、吳俊佑(1996),「基隆港裝卸費對內分配比率之研究」,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
陳武正(1998),「推動碼頭工人僱用制度合理化之回顧與展望」,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51期,pp.26-33。陳武正、黃國英(1999),「高雄港裝卸作業民營化前後營運績效評估研究」,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64期,pp.2-13。陳基國、黃玉梅(2000),「基隆港棧埠作業民營化對貨櫃船席運轉效率之影響」,航運季刊,第九卷第二期,pp51-70。3陳肇堯(2000),旅遊需求與不同市場結構下遊憩經濟效益分析--以台灣地區國內旅遊市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張乙森(2000),應用迴歸模式及類神經網路模式於廢水處理廠成本函數評估之比較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淑滿(1993),基隆港裝卸費對內分配比例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翠恩(2000),都市中心與周邊地區土地使用之間資本與土地替代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系碩士論文。黃俊英(2000),多變量分析,七版,華泰書局。
黃國英(1999),高雄港裝卸作業民營化前後營運績效評估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港務局(1998),基隆港碼頭工人僱用合理化及棧埠作業民營化方案。
基隆港務局(2000),基隆港貨物裝卸效率分析。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1995),台灣地區港埠自由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2000),碼頭工人僱用制度合理化及棧埠裝卸民營化之成效檢討分析,交通部委託。
楊正德(1990),台鐵貨運運價相關問題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素勤(1999),基隆港碼頭裝卸作業事故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管所碩士論文。黎克恕(2000),「棧埠作業民營化暨碼頭工人僱用制度合理化成本分析及成效檢討」,中華民國海運月刊,第175期,pp37-46。劉祥熹(1978),「台灣農場經營效率之經濟分析:生產力、技術進賦予資源使用效率之測定」,農業經濟半年刊,第24期,pp.77-112。蔡聰明(1997),臺灣石油化學工業之生產要素需求分析--近似理想化需求體系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薛 琦(1979,「論生產力與成本、管理、技術之關係-兼論台灣勞動生產力之變化」,自由中國之工業,第五十一卷第四期,p.15。
謝明瑞(1988),台灣農業勞動生產力的經濟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蘇茂雄(2000),基隆港裝卸作業民營化前後之績效比較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蕭有成(1999),總要素生產力與生產技術效率之衡量評估─台灣製造業實證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Arrow, K., Chenery, H., Minhas, B., & Solow, R.(1961) “Capital Labor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43, pp.225-250.
Cheung Kamman, Archibald Sandra, Faig Miquel(1993) “Impact of Central Planning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Case of the Cotton yarn Industry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17 No. 1 pp.23-42.
Christensen, L. R., Jorgensen, D. W. Lau L. J. (1973)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in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Vol 55, pp.28-45.
Cobb, Charles W., Douglas, Paul H.(1928) “ A Theory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Vol. 18, pp.139-165.
Fabricant S.(1959) “Basic Facts on Productivity Chabge.” New York :NBER, Occasional paper. Vol.63, p.4.
Kendrick, J. W. and D. Creamer (1965) “Measuring Company Productivity: Handbook with Case Studies.” Studies in Business Economics, National Industrial Conference Board, New York.
Nouriel Roubini(1998) “An Introduction to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Currency Crises and the Asian Crisi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New York University.
Piesse Jenifer, Thirtle Colin, Turk Jemej(1996)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in Slovene Dairying: A Comparison of Econometric and Programming Techniqu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22 No. 1, pp.1-22.
Solow, R (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Statistics, Vol. 39 No. 3, pp.3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