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5 18: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自由
研究生(外文):Hsu, Tzu-yu
論文名稱:澎湖地區國二學生對壓力的認知概念架構之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eighth graders'' conceptual framework about pressure concept in Penghu County
指導教授:全中平全中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yuan, Jong-py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數理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概念架構另有架構概念圖壓力
外文關鍵詞:conceptual frameworkalternative frameworkconcept mappress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8
  • 點閱點閱:2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旨在了解學生接受壓力單元教學前後,學生對壓力相關認知概念架構的情形,以提供良好的教學建議及理論基礎,基於此,本研究係針對澎湖地區88名國二學生,以建構概念圖為主與晤談方式為輔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學生對壓力認知概念架構的特性方面,主要分為五類,分別是(一)對書籍的依賴性極高;(二)兼具不確定性與強固著性;(三)依環境發展出獨特性;(四)持多元觀點以合理化;(五)著重直接經驗與直覺學習。其中有近九成學生認為他們的相關壓力概念的獲得是來自教科書。
在學生對整體壓力認知概念架構方面,研究顯示(一)學生對壓力概念架構來源主要來自書籍,其中又以教科書為最重要;(二)學生缺乏對壓力來源的相關概念;(三)學生傾向以多元論點支持自己的概念架構;(四)學生對壓力的認知概念偏向水壓力,同時具有地域性;(五)學生不具有水中一點的壓力是方向不同,但大小相等的概念;(六)學生具有水壓力隨水深增加而變大的概念。
學生的另有架構的主要類型可分為四種,分別是(一)壓力就是力;(二)大氣壓力隨高度變大;(三)壓力就是心理與生理壓力;(四)壓力只產生在限度之外。其中以學生認為「壓力就是力」的另有架構最為嚴重,其主要原因來自「壓力」專有名詞的翻譯問題所產生的錯誤聯想、望文生義的結果。
在學生在壓力的另有架構的主要來源主要有六種類型,分別是(一)教科書對「壓力」專有名詞的不當翻譯;(二)學生以感官做判斷;(三)學生憑直覺做判斷;(四)學生自以為是的理解;(五)教材內容不適當的安排;(六)學生的學科背景知識不足。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that eighth graders constructed their concepts about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receiving instructions in the science clas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provide some insightful suggestions and serve as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teaching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88 eighth graders in Penghu Count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relied mainl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map while making interview subsidi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framework constructions may be categorized into five groups: (1) Highly depend on books, (2) Uncertain and static, (3) Uniqu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 (4)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justify their viewpoints, and (5) Experience-and-intuition dependent. Almost 90% of the students obtained their concepts about pressure from their textbook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1) Books, especially the textbooks, were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bout pressure, (2) Students didn''t have enough knowledge about the causes of pressure formation, (3) Students inclined to adopt multiple perspectives to verify their concepts, (4) Students inclined to identify pressure as hydraulic pressure,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s may change because of locations were different, (5) Students failed to construct the notion that, in water, the values of hydraulic pressure in all places were identical but the directions of pressure differed from place to place, and (6) Students knew that the water pressure increased with depth of wat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lternative frameworks constructed by students about pressur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1) Pressure was force, (2)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increased with height, (3) Pressure was a synonym for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essure, and (4) Pressure existed only when something exceeded the limit. Among the above mentioned frameworks, "pressure was force" was most widely accepted by the students. Such misunderstanding resulted from their wrong association with and lit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translated term "ya li" because, in Chinese, "li" means force.
The alternative frameworks came from six sources: (1) Inappropriate Chinese translated term in the textbook, (2) Judgments that the students made by their senses, (3) Judgments that the students made intuitively, (4) Students themselves judgments, (5) Improper arrangem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6) Students'' insufficient knowledge.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假設................................................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五節 名詞釋義................................................3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概念與學習..............................................9
第二節 科學概念與另有架構.....................................14
第三節 概念圖.................................................20
第參章 研究設計...............................................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工具...............................................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38
第四節 研究程序...............................................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6
第肆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59
第一節 學生對壓力認知概念之探討...............................59
第二節 學生對壓力的另有架構...................................87
第三節 學生概念來源與特性之探討...............................9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結論..................................................103
第二節 建議..................................................106
參考資料:...................................................109
附錄一:概念圖施測試卷.......................................115
附錄二:研究同意書..........................................117
附錄三:學生製作的概念圖範例.................................119
附錄四:晤談資料範例.........................................121
王美芬(民80):自然科錯誤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2,367-400。
王淑琴、郭重吉(民83):利用DOE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科學教育,5,117-138。
全中平(民81):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非數理系學生對概念圖學習態度之研究。臺北師院學報,5,299-318。
全中平(民83):師範學院學生對學習物理力學概念之分析研究。臺北師院學報,7,481-506。
全中平(民85):國民小學五年級生對學習力與運動概念之分析研究。臺北師院學報,9,405-426。
何寶珠(民78):心理學與哲學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概念圖與V圖的理論、製作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120,16-24。
余民寧(民86):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
余民寧,陳嘉成,潘雅芳(民85):概念構圖法在測驗教學上的應用。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3,195-212。
吳幸宜譯(民83):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市:心理(Margaret E. Gredler,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 theory into practice, 2nd ed.)
李秀芬(民84):高中學生氣壓概念另有架構之研究。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秀娟,張永達,黃達三(民87):概念圖應用於國中生物教材之分析與評論---以神經系統為例。科學教育月刊,213,14-26。
林生傳(民87):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4。
林清山譯(民86):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第三版)。台北市:遠流。(Richard E. Mayer 著)
林清山(民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邱上真(民78):知識結構的評量-概念構圖技巧的發展與試用。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報,4,215-244。
邱旻昇(民88):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平等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耀德、耿正屏(民83):國二學生之人體循環系統另有架構之探究。科學教育,5,53-72。
洪振方(民83):從孔恩毅力的認知與論證探討科學知識的重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瑞英(民87):高中生的「化學平衡」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耿筱曾(民86):為什麼概念構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9,76-79。
國立編譯館(民88a):國民中學理化科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民88b):國民中學理化科第一冊教師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張美玉(民87):歷程檔案評量在概念學習的應用。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0-72。
許榮富,黃芳裕(民84):當今科學概念發展研究賦予科學學習的新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78,2-13。
郭重吉(民77):從認知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國立臺灣教育學院學報,13,351-378。
郭重吉(民79):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279-319。
郭重吉(民80):國中學生熱與溫度概念的另有架構。彰化師範大學報,2,435-463。
郭重吉(民81):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郭重吉、吳武雄(民79):利用晤談方式探查國中學生對重要物理概念的另有架構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李綢(民83):學如何學策略訓練與社會工作經驗對大學生概念建構、V字捷思歷程、後設認知與學習表現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81-103。
陳淑芬(1997):概念構圖式學習系統。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成(民87):合作學習是概念構圖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1,107-128。
陳嘉成,余民寧(87):以概念構圖為學習策略之教學對自然科學習的促進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201-235。
陳瓊森(民87):從建構主義觀談概念形成及概念轉變。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9-50。
彭泰源、張惠博(民88):國小五年級學童「力與運動」概念學習之研究。科學教育,10,231-261。
游家政(民87):建構主義取向課程設計的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31-46。
湯清二(民79):迷思概念與科學教學改進研究(I)「以遺傳概念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367-396。
湯清二(民82):我國學生生物細胞概念發展研究--迷思概念之晤談與概念圖--。彰化師範大學學報,4,141-170。
黃文俊(民83):國中生物理壓力迷思概念及概念改變教學可行性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台珠(民87):概念圖-看重有意義學習的工具--科學教育的理念及趨勢。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6-89。
黃萬居(民81):師範學院學生的概念構圖和化學成就、科學過程技能、邏輯思考能力和性別相關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345-356頁。
黃萬居(民82):國小學生的概念構圖和自然科學學習成就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47-66。
黃萬居(民85):國小教師對酸鹼的迷思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05-132。
黃鴻博(民87):概念構圖在自然科教學上的運用。國教輔導,38(1),13-18頁。
黃寶鈿(民87):從幾個學生錯誤概念的實例談理化科的教材教法。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1-59。
楊其安、郭重吉(民79):利用臨床晤談探究國中學生對立學概念的另有架構。科學教育,1,37-59。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民85):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趙居蓮譯(民86):學習與教學。台北市:心理(Robert M. Gagne,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4th ed.)
劉宏文(民85):建構主意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8-26。
蔡錦玟、陳瓊森(民81):發展紙筆測驗以探究高三學生對化學平衡的迷思概念。科學教育,3,149-174。
鄭湧涇(民87):概念學習研究對科學教學與師資培育的殷示。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8-32。
謝志仁、郭重吉(民82):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之探究。彰化師範大學報,4,25-51。
謝青龍(民84):從「迷思概念」到「另有架構」的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180,23-29。
鍾聖校(民83):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Ausubel, D. P., Novak, J. D., & Hanesian, H.(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A cognitive view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arr, M.(1996). Interviews about instances and interviews about event. In D.F. Treagust, R. Duit & B.J. Fraser (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44-53.
Heinze-Fry, J. A. & Novak, J. D.(1990). Concept mapping brings long-term movement toward meaningful learning. Science Education, 74(4), 461-472.
Kuhn, T.S.(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ovak, J. D.(1990). Concept mapping: A useful tool for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 937-949.
Novak, J. D.(1991).Clarify with concept maps: A tool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alike. The Science Teacher, oct., 45-49.
Novak, J. D., Gowin, D. B.(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vak, J.D.(1996). Concept mapping: A tool for improv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F. Treagust, R. Duit & B.J. Fraser (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32-43.
Novak, J. D., Gowin, D. B. & Johansen, G. D.(1983).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and knowledge vee mapping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students. Science Education, 67, 625-645.
Novak, J.D., Mintzes, J.J. & Wandersee,J.H.(1999).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California:Academic Press.
Novak, J.D. & Musonda, D.(1991). A twel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science concept learn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8(1), 117-153.
Posner, G. J., & Gertzog, W. A.(1982). The clinical interview and the measurement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66, 195-20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宏文(民85):建構主意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8-26。
2. 楊其安、郭重吉(民79):利用臨床晤談探究國中學生對立學概念的另有架構。科學教育,1,37-59。
3. 郭重吉(民79):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279-319。
4. 湯清二(民82):我國學生生物細胞概念發展研究--迷思概念之晤談與概念圖--。彰化師範大學學報,4,141-170。
5. 郭重吉(民77):從認知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國立臺灣教育學院學報,13,351-378。
6. 許榮富,黃芳裕(民84):當今科學概念發展研究賦予科學學習的新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78,2-13。
7. 黃萬居(民85):國小教師對酸鹼的迷思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05-132。
8. 湯清二(民79):迷思概念與科學教學改進研究(I)「以遺傳概念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367-396。
9. 游家政(民87):建構主義取向課程設計的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31-46。
10. 邱耀德、耿正屏(民83):國二學生之人體循環系統另有架構之探究。科學教育,5,53-72。
11. 彭泰源、張惠博(民88):國小五年級學童「力與運動」概念學習之研究。科學教育,10,231-261。
12. 陳嘉成,余民寧(87):以概念構圖為學習策略之教學對自然科學習的促進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201-235。
13. 陳嘉成(民87):合作學習是概念構圖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1,107-128。
14. 陳李綢(民83):學如何學策略訓練與社會工作經驗對大學生概念建構、V字捷思歷程、後設認知與學習表現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81-103。
15. 郭重吉(民81):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