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王文科(民72)。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台北:五南。
王秀芝(民80)。中國兒童文學。台北:台灣書店。
王萬清(民88)。多元智能創造思考教學─國語篇。高雄:復文。
John Naisbitt with Nana Naisbitt and Douglas Philips原著/尹萍譯 (民88)。高科技.高思維。台北:時報。
方麗娟(民84)。中國五四時期之兒童文學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朱介凡(民67)。中國兒歌。台北:純文學。
宋筱蕙(民78)。兒童詩歌的原理與教學。台北:五南。
杜淑貞(民85)。兒童詩探究。台北:五南。
杜榮琛(民76)。拜訪童詩花園。台北:蘭亭。
杜榮琛(民88)。寫給兒童的好童詩。台北:小魯。
村言(民86)。童詩兒歌和小詩。台灣詩學季刊,21,頁171-173。
L . E. Berk & A .Winslorm原著/谷瑞勉繹(民88)。鷹架兒童的學習。台北:心理。
李欣蓉(民86)。解析歌曲教學。敦煌英語研究雜誌,16,頁16-21。
李詠吟(民87)。維考斯基(Levs.Vygotsky)的認知學說在教學的應用。教師天地,93,頁17-22。
李漢偉(民84)。國小語文科教學探究。高雄:麗文。
李慕如,羅雪瑤(民89)。兒童文學。高雄:復文。
李慕如(民86)。兒歌教學的理論與實作研究。載於兒童文學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0-77。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語教系編輯。
余翠如(民79)。楊喚其人其詩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Michael Quinn Patton原著/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宜婷(民82)。台灣當代兒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聲淼(民88)。周伯楊與兒童文學。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文寶主編(民80)。認識兒歌。輯於兒童文學研究叢刊。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林文寶(民80)。兒童詩歌研究。高雄:復文。
林文寶(民84)。兒童詩歌論集。高雄:復文。
林文寶(民83)。楊喚與兒童文學。台東。台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民85)。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林文寶,林政華(民86)。兒語三百則與理論研究。台北:駱駝。
林加春(民79)。玩出樂趣來─我的兒童詩教學。輯於東師語文學刊,4,頁314-336。台東:台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
林本源(民80)。創意童詩教室。台北:小暢書房。
林淑芬(民88)。林良的兒童文學作品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淑慧(民72)。國小兒童年齡認知發展及語言能力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淑娟(民84)。童詩語言研究─語義學角度的探討。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煥彰(民70)。兒童詩選讀。台北:爾雅。
林榮淑(民88)。寫詩情,畫詩意──一個教室的童詩教學與創作初探。輯於台灣地區兒童文學與國小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81-109。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編輯。
邱佩文(民87)。葉聖陶童話研究-從《稻草人》到《古代英雄的石像》。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周廷奎(民69)。兒童詩的閱讀興趣調查。布穀鳥兒童詩學季刊,3。
周梅雀(民88)。兒童詩歌教學之行動研究──東汴國小一年級的經驗分享。載於台灣地區兒童文學與國小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57-73。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編輯。
周慶華(民87)。兒童文學新論。台北:生智。
東師(民80)。東師語文教育學,4。台東。
胡夢鯨、張世平(民77)。行動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的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洪中周(民76)。兒童詩欣賞與創作。台北:大中國。
洪志明(民74)。童詩指導之我見。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4),頁11。洪志明(民88)。兒童文學評論集。台中:中市文化。
洪志明(民88): 用新觀念學童詩(共兩冊)。板橋:螢火蟲。
徐守濤等著(民79)。認識兒童詩。載於兒童文學研究叢刊。台北:中華兒童文學學會。
徐守濤(民88)。童詩教學與兒童語文學習的探討。載於台灣地區兒童文學與國小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徐守濤(民86)。童詩的教學理論與實際。師友,363,頁74-77。
徐新逸(民88)。情境教學中教師教學歷程之俗民誌研究。輯於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4),頁420-425。Altrichter , Posch & Somekh原著/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民86)。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高敬文(民85)。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芬芬(民90)。研究者必須客觀中立嗎:行動研究的知識論與幾個關鍵問題。輯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1-32。台北:揚智。
張芳慈(民88)。紅色漩渦─張芳慈詩集。台北:女書文化。
張春興(民8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清榮(民79)。兒童詩歌的形式。輯於東師語文學刊,4,頁31-55。台東:台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張清榮(民80a)。兒童文學創作論。台北:富春。
張清榮(民80b)。兒歌的音樂性初探。輯於兒童文學叢刊--認識兒歌,頁88-92。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張湘君(民89)。英語童謠創意教學。台北:東西。
莫渝(民88)。神奇的窗戶─中國兒童詩歌賞析。台北:富春。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初版。 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陳木城(民81)。童詩開門(一)敲門篇。台北:國語日報。
陳千武(民82)。童詩的樂趣。豐原:中縣文化。
陳正治(民84)。兒童詩寫作研究。台北:五南。
陳正乾(民84)。從維高斯基(Vogotsky)的理論來討論其對幼兒教育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4,頁14-19。陳美如(民85)。躍登教育研究的舞台---教育課程行動研究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7(1),頁177-188。
陳淑敏(民87)。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幼教天地,15,頁167-179。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李麗霞(民88)。行行重行行---師院語文科教材教法中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之探究《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顧問室。
陳聖謨(民88)。教師及研究者---談教師的行動研究。國教之友,51(3),頁29-36。郭子妃(民89)。《布穀鳥兒童詩學季刊》與「兒童詩教育」。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童詩童話比較研究論文特刊(民83)。載於兩岸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
曾水妹(民87)。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寫兒童詩──兒童詩欣賞教學與共同創作的探討與應用。竹縣文教,17,66─75。彭桂香(民88)。國小低年級兒童文學教育實務工作。載於台灣地區兒童文學與國小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9-39。台東: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舒蘭(民71)。從兒童心理設計教案。布穀鳥詩學季刊,10。台北:布穀鳥。
黃秀文(民86)。小學一年級學童書寫形式與概念之研究。嘉師國教所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頁142-145。黃雲生(民88)。兒童文學概論。台北:文津。
黃基博(民82)。小學中高年級兒童詩教學流程。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4(1),頁149-155。
喻麗清(民67)。兒歌百首。台北:爾雅。
楊茂秀(民88)。英語繪本與英語的教與學。載於台灣地區兒童文學與國小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27。台東: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楊淑華(民84)。從兒語到兒童詩---對「兒語」應有的認識與態度。幼兒教育年刊,8,頁151-174。甄曉蘭(民84)。合作行動研究(cooperative Active Inquiry)---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頁297-318。甄曉蘭(民89)。教師與教學研究。載於洪志成主編,教學原理。高雄:麗文。
雷僑雲(民79)。中國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趙天儀(民88)。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北:富春。
趙天儀(民81)。兒童詩初探。台北:富春。
趙天儀(民80)。兒童詩歌的未來與發展。東師語文學刊,4,頁87-98。台東:台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廖瓊雯(民89)。探討四位一年級教師在協同行動研究取向的成長團體之下的數學信念。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頁259-286。蔡尚志(民88)。探索兒童文學。嘉義市:嘉市文化。
蔡清田(民89)。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勝德(民80)。童詩和兒歌之區別。教師之友,32(2),頁5-11。蔡蕙如(民89)。學習外一章。運用兒童讀物實施全語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一個課輔班為利。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明進主編(民79)。認識兒童詩。載於兒童文學研究叢刊。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鄭昭明(民82)。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際。台北:桂冠。
鄭博真(民89)。國小教師實施統整課程的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4),頁92-113。鄭瑞菁(民88)。幼兒文學。台北:心理。
劉崇善(民78)。兒童詩初步。台北:千華。
潘麗珠(民86)。現代詩教學課程設計及實踐。中國學術年刊,18,頁345-366。歐用生(民83)。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習資訊,11(2),頁4。歐用生(民87)。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民88)。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頁2-12。鍾添騰(民89)。國小國語科閱讀指導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騰雲班閱讀指導教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家鷹(民86)。歌曲韻文的教學魅力。敦煌英語教學雜誌,19,頁10-14。
饒見維(民80)。人文研究派點在教育上的應用。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習系學報,1,頁49-66。
西文部份
方德隆(1994):A study of pedagogical processes and interaction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高雄:復文。
Amann, Theresa (1986): Teaching poetry in elementary Grades:A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ERIC NO:ED276032
Bass-Nelson, Erlene (1991): Enriching and Increasing Kindergarteners’ Knowledge, Ability to Recite,Write, andAppreciate poetry Integrated across a standardizedcurriculum.Ed.D. practicum, Nova University. ERICNO:ED337784
Bianchi, L. Lenz(1999):Finding a voice:poetry and performance with first grades.(AAT9926010)
Burney, Susan(1981 ): Prime Time Rhyme Time: A Guide for Developing Primary Reading, Spelling and Speaking Vocabularies through Poetry. Supplement to the Curriculum Plans for Bulletin Boards. ERIC NO:ED226345
Comeaux, P. Anne(1980):Children performing poetry:A way of Learning. PQDD AAT8120678
Demetrales,Pamela(1986):Effects of a musical poems teaching approach on fifth grad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poetry. PQDD AAT8616158
Ford, Michael (1992): Poetric links to literacy.ERIC NO:ED345218
Ford, Michael P. (1990): Making connection to reading and writing through poetry.ERIC NO:ED324682
Haugen ; Nancy S. Ed. ; And Others (1981): A guide to teaching creative writing:poetry.Wisconsin Univ. Madiso. Dept.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ERIC NO:ED220864
Hess,Happy(1993):Multimedia supported instruction of poetry for ESL classes. PQDD AAT MM82172
Jeanne M. Machao(1990):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in language Arts(4th edition─emerging literary).pp.196-209
MccLure ,Amy Anderson(1985):Children’s responses to poetry in a Supportive literary context(respones). PQDD AAT8526218
McClain, Anita (1989): Keep a poem in your pocket. ERIC NO:ED310406
McKernan, J. (1991): Action inqui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lls, B. Solow (1980): Teaching poetry in elementary school. ERIC NO:ED198544.
Oja, S.N. & Smulyan , L (1989).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A development approach.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Schellenberger,Kirsti Louise(1996):From Mother Goose to the modern world :Contextu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oetry. PQDD AAT MM17095
Schon,D.A.(1987).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Toward a new desig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chwab,J.(1969).The practical: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School Review,77 , pp.1-13
Stenhouse,L.(1975).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