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02: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昱君
論文名稱:應用系統動態方法探討水資源利用之研究
指導教授:劉小如劉小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資源管理研究所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環境資源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水資源系統動態學政策模擬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2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地區平均年降雨量為2510公釐,但降雨在時間和空間的分布不均,且台灣地形陡峭,各集水區之儲水量有限,使水資源成為人類活動上重要的限制因子。政府過去並未對水資源作妥善規劃,導致水資源問題叢生。面對日益珍貴的水資源,要如何達到永續利用為目前極為迫切的課題。
本研究以台灣水資源為主要研究對象,收集水資源相關的資料,應用系統動態學(System Dynamics)的方法建構一個符合台灣現狀並具預估台灣永續發展情景及優良模擬能力的水資源模型,以預測台灣水資源至2011年的狀況。另外亦模擬淡水河與蘭陽溪流域之水資源,比較兩集水區對水資源利用之差異。最後進行水資源政策模擬,藉由模擬政策改變可能造成的結果,評估不同政策對水資源永續性的影響,以作為決策者研擬政策之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在水資源供給量增加有限的情況下,需求量由1999至2011年呈現大幅成長,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另外,淡水河流域水資源呈現利用過度,而蘭陽溪流域則較為緩和。政策模擬方面,假設的水資源政策可有效減少需求量,但無法只依靠單一政策來達永續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可有效降低水資源需求,也有助於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政策模擬極具彈性,可視決策者需求來調整設定,本研究模擬許多政策組合可達永續,顯示只要規劃適當的水資源政策並有效落實,水資源將可達到永續利用。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限制……………………………………………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4
第四節 內容架構 ……………………………………………………6
第二章 台灣水資源現況與問題探討………………………………7
第一節 水資源利用現況 …...…...…………………….……………7
第二節 水資源課題分析 ….………………………………………20
第三節 水資源管理單位與法規探討……………….……………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系統動態學簡介……..……………………………………31
第二節 系統動態工具-Vensim ………….………………………33
第四章 水資源系統模型之建立 …………..…………………………35
第一節 應用Vensim 建構模型 ……………………………………35
第二節 水資源模型架構 ……………..……………………………37
第五章 水資源系統動態模擬 ..…………..…………………………55
第一節 水資源政策分析 …..………………………………………55
第二節 水資源動態模擬分析 ………..……………………………59
第三節 水資源政策模擬分析 ……..………………………………6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90
中文部分……………………………………………………………90
英文部分……………………………………………………………93
附錄一 水資源模型系統程式 ………………………………………94
附錄二 水資源模型中使用之資料 ………………………..………102
中文部分
工商時報 (1998),「民國100年的美麗與哀愁」,《台灣大未來》,工商時報出版。
天下編輯(1996),「環境台灣」,天下雜誌。
王如意、易任著(1997),「應用水文學」,國立編譯館。
台北市政府統計處,「台北市統計要覽」(1981-1999)。
台北縣政府統計處,「台北縣統計要覽」(1981-1999)。
朱岑樓、胡麗薇譯(1994),「成長的極限」,巨流圖書公司。
行政院環保署(1998),「台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華民國農業統計年報」(1981-1997)。
李三畏(1996),「水庫集水區之水土經營管理」,第二屆海峽兩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討會。
李永展(1997),「台灣地區水資源管理政策之檢討」,經社法治論叢,第19期, 187-310頁。
汪中和(1999),「台灣的地下水資源」,臺灣史料研究,第14期,106-118頁。
宜蘭縣政府統計處,「宜蘭縣統計要覽」(1981-1999)。
柯三吉(1995),「我國水資源政策問題之探討:永續發展觀點」,公共政策學報,第16期,31-80頁。
徐享崑(2000),「二十一世紀臺灣地區水資源永續發展的政策與措施」,水資源管理,第5期,9-22頁。
桃園縣政府統計處,「桃園縣統計要覽」(1981-1999)。
郭振泰等(1994),「我國水資源管理機關組織與職掌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專案研究報告。
陳秋楊(1995),「台灣地區地下水之保護與利用」,六年國建與水資源研討會論文集,時報文教基金會。
郭振泰(1998),「我國水資源行政組織之分析與檢討」,河川再造研討會論文集,時報文教基金會。
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1998),「水利事權整合暨設立水利部或署之可行性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託計畫報告。
陶在樸(1999),「系統動態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國家科學委員會(2000),「永續台灣評量系統研究計畫報告」。
基隆市政府統計處,「基隆市統計要覽」(1981-1999)。
黃書禮(1986),「環境敏感地之土地規劃與管理-兼論台灣地區整合資源保育於土地開發之途徑」,都市與計畫,第13卷,141-171頁。
葉俊榮(1991),「台灣地區水資源管理的法律革新:『集水區管理法』立法芻議」,河川環境與水源保護研討會論文集,時報文教基金會。
游繁結(1995),「集水區治理與水患發生之關係探究」,水患與防洪排水研討會論文集,時報文教基金會。
萬騰州(1996),「臺灣地區水資源有效利用之初探」,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第11期,12-23頁。
葉俊榮(1998),「台灣水源水質保護法治的分析與檢討」,河川再造研討會論文集,時報文教基金會。
新竹縣政府統計處,「新竹縣統計要覽」(1981-1999)。
經建會住都處(1987),「台灣地區集水區土地使用與管理之研究」。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92),「台灣地區地下水資源」。
經濟部水資源局(1997),「水資源政策白皮書」。
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台灣水文年報」。
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a),「台灣地區民國八十六年蓄水設施水量營運統計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b),「台灣地區民國八十六年各標的用水量統計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c),「台灣地區民國八十六年農業用水量統計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d),「台灣地區民國八十六年生活用水量統計報告」。
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e),「台灣地區民國八十六年工業用水量統計報告」。
經濟部水資局(1999f),「健全水權管理實施方案八十八年度研究計畫」。
經濟部水資源局(2000a),「水資源永續發展導論」。
經濟部水資源局(2000b),「流域用水管理制度之革新」。
經濟部水資源局(2001),「台灣地區水資源開發綱領計畫草案」。
經濟部水資源局,「台灣地區農業用水量統計報告」(1981-1997)。
蔡丁貴、吳明全(2000),「臺灣水資源亟需解決之問題」,看守臺灣,第2期,111-115頁。
劉祥熹(1985),「台灣主要農產品供給對風險反應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
劉小如(2000),「永續台灣2011-自然資源組第二年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蕭代基(1991),「現階段水資源管理之困境及其解決方案:水權交易制度芻議」,河川環境與水源保護研討會論文集,時報文教基金會。
蕭新煌等(1993),「台灣二○○○年」,天下文化。
歐陽嶠揮(1995),「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水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時報文教基金會。
蕭代基(1999),「設置流域用水管理機構之可行性」,迎向新世紀-水權制度之展望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經濟部水資源局、台灣經濟研究院。
蕭新煌等(2000),「永續台灣2011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謝長宏(1987),「系統動態學-理論、方法與應用」,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URL:http://www.lscc.ncku.edu.tw。
經濟部水利處網站,URL:http://www.wca.gov.tw
經濟部水資源局網站,URL:http://www.wrb.gov.tw/Waterinfo/Main.html。
英文部分
Adrian McDonald and David Kay. (1988), “Water resources :issues and strategies”,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 Harlow, Essex, England.
A. Dan Tarlock, James N. Corbridge, Jr., David H. Getches. (1993),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 casebook in law and public policy”, Foundation Press, Westbury, N.Y..
Committee on Watershed Management (1999), “New Strategies for America''s Watershe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Donella H. Meadows, Dennis L.(1992), “Beyond the limits :global collapse or a sustainable future”,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ondon.
Meadows, Donella H. (1975) , “The limits to growth : 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erdicament of mankind”, earth, Taipei.
Millennium Institute (1998), “Millennium Institute’s Threshold 21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http://www.igc.org/millennium/t21.
Millennium (2000), “What Is T21?”, http://www.threshold21.com.
Walker, J., and D.G. Reuter (1996), “Indicators of Catchment Health: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Melbourne: CSIRO Publishing.
Scott, A., and G. Coustalin (1995), “The Evolution of Water Rights”,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35, pp.821-97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